1.42讲授法的步骤 步骤: 开始:学习的准备 讲述:知识的呈现 结束:复习 方法: 阐述目标和基本原 按照理解的难度, 将新学习的知识 理 将内容从易至难排 与学生原有的知 列 识和经验整合起 提供讲授新材料的 来 情境 ·结合视觉形式的 信息来讲述 ·过渡到下节课或 将注意力集中于关 下面的活动中 键概念、概要或原则 ·用言语或非言语 行为来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 请注意:有效的讲授法能为学生节约很多时间,其适合运用于陈述性知识的 教学,在较短时间内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
1.4.2 讲授法的步骤 开始:学习的准备 讲述:知识的呈现 结束:复习 • 阐述目标和基本原 理 • 提供讲授新材料的 情境 • 将注意力集中于关 键概念、概要或原则 上 • 按照理解的难度, 将内容从易至难排 列 • 结合视觉形式的 信息来讲述 • 用言语或非言语 行为来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 • 将新学习的知识 与学生原有的知 识和经验整合起 来 • 过渡到下节课或 下面的活动中 步骤: 方法: 请注意: 有效的讲授法能为学生节约很多时间,其适合运用于陈述性知识的 教学,在较短时间内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
1.4.3讲授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对教师而言很有效率。 (2)讲授法比较灵活。 (3)讲授法非常简单。 缺点 (1)讲授法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2)不同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步调不一致,而讲授法强调教 师的统一步调。 (3)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词汇量又有限,因而讲授法不太适合
1.4.3 讲授法的优缺点 • 优点 (1)对教师而言很有效率。 (2)讲授法比较灵活。 (3)讲授法非常简单。 • 缺点 (1)讲授法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2)不同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步调不一致,而讲授法强调教 师的统一步调。 (3)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词汇量又有限,因而讲授法不太适合
143讲授法的改进 克服讲授法缺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使用讲授一讨论法, 此方法是将少量教师讲授与教师提问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阶段1:呈现知识。开始教学时,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与 主题相关的信息。 阶段2:理解监控。在简短呈现之后,教师提岀一系列问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 阶段3:整合。教师提岀附加问题,以帮助学生确定内容之 间的联系。 请注意:在讲授一讨论法中,提问非常重要,但提出的问题应当精 心设计,教师能够依据这些问题来评估学生的背景知识与学习进度
1.4.3 讲授法的改进 • 克服讲授法缺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使用讲授-讨论法, 此方法是将少量教师讲授与教师提问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阶段1:呈现知识。开始教学时,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与 主题相关的信息。 阶段2:理解监控。在简短呈现之后,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 阶段3:整合。教师提出附加问题,以帮助学生确定内容之 间的联系。 请注意: 在讲授-讨论法中,提问非常重要,但提出的问题应当精 心设计,教师能够依据这些问题来评估学生的背景知识与学习进度
144讲授一讨论法用于课堂教学举例 尽可能在课程中运用一些例子,并且将这些例子与学生的经 验联系起来。 一位历史教师在比较20世纪初和20世纪未中国留学生时, 提示学生可以从不同时期留学生所处的政治体制,社会文化 氛围,经济发展状况等,以及个人的目标、学习任务、困难 等方面加以讨论 ∞讲述知识时尽量简短,常常复习,并且检查知识间的联系。 一位生物教师在讲述细胞内外液体传送的有关知识时, 明确解释了一些关键概念,5分钟后,她停下来问:“设想 个细胞处于低渗性溶液中,另外-个细胞处于高渗性溶液 中,这两个细胞会有什么不同?每个细胞会发生怎样的变 化?
1.4.4 讲授-讨论法用于课堂教学举例 尽可能在课程中运用一些例子,并且将这些例子与学生的经 验联系起来。 一位历史教师在比较20世纪初和20世纪末中国留学生时, 提示学生可以从不同时期留学生所处的政治体制,社会文化 氛围,经济发展状况等,以及个人的目标、学习任务、困难 等方面加以讨论。 讲述知识时尽量简短,常常复习,并且检查知识间的联系。 一位生物教师在讲述细胞内外液体传送的有关知识时, 明确解释了一些关键概念,5分钟后,她停下来问:“设想 一个细胞处于低渗性溶液中,另外一个细胞处于高渗性溶液 中,这两个细胞会有什么不同?每个细胞会发生怎样的变 化?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21教学特征及使用误区 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平等方式与教师互动 特征 ;;。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对学习主题的深层理解: 教师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 认为明确目标和认真备课没有那么重要; 误区 学生参与讨论或其他形式的互动,学习就必然发生 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所起的 作用比较微弱。 请注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要有3种方法:发现法( discovery learning) 讨论法( discussion)和个别化教学法(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2.1 教学特征及使用误区 特征 误区 • 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平等方式与教师互动; •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对学习主题的深层理解; • 教师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 • 认为明确目标和认真备课没有那么重要; • 学生参与讨论或其他形式的互动,学习就必然发生; • 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所起的 作用比较微弱。 请注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要有3种方法:发现法(discovery learning); 讨论法(discussion)和个别化教学法(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