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天平盘中。砝码盒用完后要放回砝码盒原处,同一实验中称量物 体时应使用同一台天平同一盒砝码。 5、不能把热的或冷的物体放入天平内称量,如称量物太冷或太热, 则必须先在干燥器内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达到室温后才可称量。 6、称量物体时,必须先在粗天平上粗称,然后再在分析天平上准 确称量。超过天平最大载重的物品不能称量。 7、称量完毕后,应托起天平,把砝码按重量依次放入砝码盒中 称量的数据应及时记录在记录本上 附图 电光分析天平结构示意图 1一天平梁;2平衡调节螺丝;3一蹬(吊耳);4一指针;5一支点刀 6一框罩;7一环码;8一指数盘;9一支柱;10一托叶:11一阻尼器 12一投影屏;13一天平盘;14一天平托盘;15一天平支脚螺丝;16一垫脚 17一升降枢;18一微调柄
放在天平盘中。砝码盒用完后要放回砝码盒原处,同一实验中称量物 体时应使用同一台天平同一盒砝码。 5、不能把热的或冷的物体放入天平内称量,如称量物太冷或太热, 则必须先在干燥器内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达到室温后才可称量。 6、称量物体时,必须先在粗天平上粗称,然后再在分析天平上准 确称量。超过天平最大载重的物品不能称量。 7、称量完毕后,应托起天平,把砝码按重量依次放入砝码盒中。 称量的数据应及时记录在记录本上。 附图: 电光分析天平结构示意图 1一天平梁;2平衡调节螺丝;3一蹬(吊耳);4—指针;5一支点刀; 6一框罩;7一环码;8一指数盘;9一支柱;10一托叶;11一阻尼器; 12—投影屏;13一天平盘;14一天平托盘;15一天平支脚螺丝;16—垫脚; 17—升降枢;18一微调柄
实验二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酸碱浓度的比较 实验目的 学会滴定管的准备和使用; 2、学会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3、掌握滴定操作技术,学会准确地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来确 定终点。 二、仪器试剂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洗瓶、量筒、烧杯、架 盘天平、玻璃瓶、胶塞瓶、酚酞、甲基橙、浓盐酸、氢氧化钠。 三、实验内容 (一)溶液的配制 1、0.l5mol/LHCl的配制:用清洁量筒量取浓盐酸(比重1.19) 约6.5m,倾入干净的玻塞瓶中,加水稀释到500ml,充分摇匀 2、0.15 mol/L Naoh的配制:用清洁表皿在架盘天平上,迅速 称取固体NaOH约6克,放入清洁烧杯中,加水约100ml,搅拌至全 部溶解,倾入干净胶塞瓶中,加水稀释至1000md,以胶皮塞塞住 瓶口,上下倒置摇匀。 (二)酸碱浓度比较 1、滴定管的洗涤及整理 (1)检查有没有漏水; (2)若漏水须整理滴管活塞及胶管玻珠; (3)用铬酸洗液洗至不挂水珠,洗液放回洗液瓶:
实验二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酸碱浓度的比较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滴定管的准备和使用; 2、学会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3、掌握滴定操作技术,学会准确地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来确 定终点。 二、仪器试剂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洗瓶、量筒、烧杯、架 盘天平、玻璃瓶、胶塞瓶、酚酞、甲基橙、浓盐酸、氢氧化钠。 三、实验内容 (一)溶液的配制 1、0.15mol/L HCl的配制:用清洁量筒量取浓盐酸(比重1.19) 约6.5ml,倾入干净的玻塞瓶中,加水稀释到500ml,充分摇匀。 2、0.15mol/L NaOH的配制:用清洁表皿在架盘天平上,迅速 称取固体NaOH约6克,放入清洁烧杯中,加水约100ml,搅拌至全 部溶解,倾入干净胶塞瓶中,加水稀释至1000ml,以胶皮塞塞住 瓶口,上下倒置摇匀。 (二)酸碱浓度比较 1、滴定管的洗涤及整理 (1)检查有没有漏水; (2)若漏水须整理滴管活塞及胶管玻珠; (3)用铬酸洗液洗至不挂水珠,洗液放回洗液瓶;
(4)水洗后用蒸馏水洗2~3次,再用所盛溶液洗三次,每次 10~15ml,洗滴管的酸碱液从管口放出,用烧杯盛着倒入废液缸: (5)将滴管分别装满酸碱液(从贮液瓶直接倒入) (6)冲出管咀气泡 (7)补充酸碱液,调正液面至刻度0.00 用酚酞指示剂进行浓度比较 (1)从酸式滴管放出酸液约20ml于锥形瓶中,加入水约20ml (2)加酚酞指示剂溶液2~3滴。 (3)按照滴定操作方法,从碱式滴管逐滴加入碱液。至摇匀 后,整体显微红色1分钟不退,这是终点,再继续滴加碱液约10滴 观察每加1滴后颜色变深的情况。 (4)滴入酸液红色渐退,滴加到红色渐渐退至无色,将到无 色时要慢滴,每加一滴后充分摇匀。 (5)这样反复滴定,练习至能掌握加酸1滴或半滴,溶液从淡 红色变成无色,加碱1滴或半滴,溶液从无色变为淡红,1分钟不退为 止。如认为已经掌握,当加碱滴至淡红时,记录酸碱滴定管上读数, 计算出 VNBOH/HCIo (6)将滴管分别补充酸碱标准溶液,调正液面至0刻度,另取 一干净锥形瓶重复上面的操作步骤,要求 NAoH/VHc两次结果的相对 偏差不得大于0.3%,否则要再做第三次。 3、用甲基橙指示剂进行浓度比较 (1)将滴管分别补充酸碱液,调正液面至0刻度。 (2)取洗净的锥形瓶,从碱式滴管放入碱液约20m,加水约 20ml。 (3)加甲基橙指示剂溶液1滴,观察颜色,如嫌颜色太浅,可
(4)水洗后用蒸馏水洗2~3次,再用所盛溶液洗三次,每次 10~15ml,洗滴管的酸碱液从管口放出,用烧杯盛着倒入废液缸; (5)将滴管分别装满酸碱液(从贮液瓶直接倒入); (6)冲出管咀气泡; (7)补充酸碱液,调正液面至刻度0.00。 2、用酚酞指示剂进行浓度比较 (1)从酸式滴管放出酸液约20ml于锥形瓶中,加入水约20ml。 (2)加酚酞指示剂溶液2~3滴。 (3)按照滴定操作方法,从碱式滴管逐滴加入碱液。至摇匀 后,整体显微红色1分钟不退,这是终点,再继续滴加碱液约10滴, 观察每加1滴后颜色变深的情况。 (4)滴入酸液红色渐退,滴加到红色渐渐退至无色,将到无 色时要慢滴,每加一滴后充分摇匀。 (5)这样反复滴定,练习至能掌握加酸1滴或半滴,溶液从淡 红色变成无色,加碱1滴或半滴,溶液从无色变为淡红,1分钟不退为 止。如认为已经掌握,当加碱滴至淡红时,记录酸碱滴定管上读数, 计算出VNaOH/VHCl。 (6)将滴管分别补充酸碱标准溶液,调正液面至0刻度,另取 一干净锥形瓶重复上面的操作步骤,要求VNaOH/VHCl两次结果的相对 偏差不得大于0.3%,否则要再做第三次。 3、用甲基橙指示剂进行浓度比较 (1)将滴管分别补充酸碱液,调正液面至0刻度。 (2)取洗净的锥形瓶,从碱式滴管放入碱液约20ml,加水约 20ml。 (3)加甲基橙指示剂溶液1滴,观察颜色,如嫌颜色太浅,可
以酌加1滴。 (4)逐滴加入酸液,滴到溶液颜色刚能观察到轻微的橙黄色 (最多是橙色不要滴到红色),这是终点的颜色,再继续滴加约10 滴,观察每加1滴后颜色怎样变化。 (5)将锥形瓶移到碱式滴定管下,逐滴加入碱液,观察溶液 颜色从红→橙红→橙→橙黄→黄。 (6)再滴入酸液,观察颜色起相反的变化。 (7)这样反复滴定练习到掌握加酸1滴或半滴颜色从黄变成橙 黄,如认为已经掌握,当加酸滴至橙黄时,记录读数,计算出VaoH/VH 的比值。 四、实验结果 用酚酞指示剂进行的浓度比较 NaOH最后读数 NaOH开始读数 消耗NaOH的体积数 nAoh HCl最后读数 HCl开始读数 消耗HC的体积数VHc VNaOH/VHCI 平均值 相对偏差%
以酌加1滴。 (4)逐滴加入酸液,滴到溶液颜色刚能观察到轻微的橙黄色 (最多是橙色不要滴到红色),这是终点的颜色,再继续滴加约10 滴,观察每加1滴后颜色怎样变化。 (5)将锥形瓶移到碱式滴定管下,逐滴加入碱液,观察溶液 颜色从红→橙红→橙→橙黄→黄。 (6)再滴入酸液,观察颜色起相反的变化。 (7)这样反复滴定练习到掌握加酸1滴或半滴颜色从黄变成橙 黄,如认为已经掌握,当加酸滴至橙黄时,记录读数,计算出VNaOH/VHCl 的比值。 四、实验结果 用酚酞指示剂进行的浓度比较 1 2 NaOH最后读数 NaOH开始读数 消耗NaOH的体积数VNaOH HCl最后读数 HCl开始读数 消耗HCl的体积数VHCl VNaOH/VHCl 平均值 相对偏差%
五、思考题 1、配置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 2、HCl和NaOH溶液能否直接配制其准确浓度?为什么? 3、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管为何需用滴定剂润洗几次?而锥形瓶是 否用滴定剂润洗呢? 4、为什么滴定之前要赶尽管咀气泡?如何正确读数? 5、配制溶液时为什么要充分摇匀?
五、思考题 1、配置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 2、HCl和NaOH溶液能否直接配制其准确浓度?为什么? 3、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管为何需用滴定剂润洗几次?而锥形瓶是 否用滴定剂润洗呢? 4、为什么滴定之前要赶尽管咀气泡?如何正确读数? 5、配制溶液时为什么要充分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