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醇的命名,要选择含-OH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羟基的位次 要标明。 例如: CH3 CH2-CHb2-CH2 OH OH OH OH 1,3丙二醇 顺-1-乙基ˉ1,2-环己二醇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择含-OH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羟基的位次 要标明。 例如: CH2 -CH2 -CH2 OH OH OH CH3 OH 1,3 丙二醇 顺 1 乙基 1,2 环己二醇
、醇的物理性质 l性状: 2沸点 1)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100~120℃(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原因),如 乙烷的沸点为-88:6℃,而乙醇的沸点为78.3℃C。 2)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的沸点高,如乙烷(分子量为30)的沸点为-886℃, 甲醇(分子量32)的沸点为649℃。 3)含支链的醇比直链醇的沸点低,如正丁醇(1173)、异丁醇 (1084)、叔丁醇(88.2)
二、醇的物理性质 1.性状: 2.沸点: 1)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100~120℃(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原因), 如 乙烷的沸点为-88.6℃,而乙醇的沸点为78.3℃。 2) 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的沸点高,如乙烷(分子量为30)的沸点为-88.6℃, 甲醇(分子量32)的沸点为64.9℃。 3)含支链的醇比直链醇的沸点低,如正丁醇(117.3)、异丁醇 (108.4)、叔丁醇(88.2)
3溶解度 甲、乙、丙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与水形成氢键的原因);C4以上 则随着碳链的増长溶解度减小(烃基增大,其遮蔽作用增大,阻碍了 醇羟基与水形成氢键);分子中羟基越多,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沸 点越高。如乙二醇(bp=197℃)、丙三醇(bp-290℃)可与水混溶。 4结晶醇的形成 低级醇能和一些无机盐(MgCl2、CaCl2、 Cuso4等)作用形成结晶醇 亦称醇化物 如 MgCl·6CH2OH CaCl2·4C2HOH结晶醇,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水 CaCl·4CH3OH 可用于除去有机物中的少量醇
3.溶解度: 甲、乙、丙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与水形成氢键的原因);C4以上 则随着碳链的增长溶解度减小(烃基增大,其遮蔽作用增大,阻碍了 醇羟基与水形成氢键);分子中羟基越多,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沸 点越高。如乙二醇(bp=197℃)、丙三醇(bp=290℃)可与水混溶。 4.结晶醇的形成 低级醇能和一些无机盐(MgCl2、CaCl2、CuSO4等)作用形成结晶醇, 亦称醇化物。 如: MgCl 2 6CH3OH CaCl 2 4C2H5OH CaCl 2 4CH3OH 结晶醇: 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水。 可用于除去有机物中的少量醇
三、醇的光谱性质 IR中-OH有两个吸收峰 3640~3610cm-1未缔合的OH的吸收带,外形较锐 3600~3200cm-1缔合OH的吸收带,外形较宽。 C-O的吸收峰在1000~1200cml:伯醇在1060~1030cm1 仲 醇在1100cm1附近 叔醇在1140cm附近 NMR中OH的核磁共振信号由于受氢键、温度、溶剂性质等 影响,可出现δ值在1~5.5的范围内
三、醇的光谱性质 IR中 -OH有两个吸收峰 3640~3610cm-1未缔合的OH的吸收带,外形较锐。 3600~3200cm-1缔合OH的吸收带,外形较宽。 C-O的吸收峰在1000~1200cm-1: 伯醇在1060~1030cm-1 仲醇在1100cm-1附近 叔醇在1140cm-1附近 NMR中 O—H的核磁共振信号由于受氢键、温度、溶剂性质等 影响,可出现δ值在1~5.5的范围内
四、醇的化学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所决定,同时也受到烃基的一定 影响,从化学键来看,反应的部位有COH、OH、和C-H H;酸性,生成酯 〓· 氧化反应形成C,发生取代及消除反应 分子中的CO键和OH键都是极性键,因而醇分子中有两个反 应中心。又由于受CO键极性的影响,使得αH具有一定的活性, 所以醇的反应都发生在这三个部位上
四、醇的化学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所决定,同时也受到烃基的一定 影响,从化学键来看,反应的部位有C—OH、O—H、和C—H。 R C O H H H δ δ δ 酸性,生成酯 氧化反应 形成 C ,发生取代及消除反应 分子中的C—O键和O—H键都是极性键,因而醇分子中有两个反 应中心。 又由于受C—O键极性的影响,使得α—H具有一定的活性, 所以醇的反应都发生在这三个部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