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糖代谢 第一节糖酵解( Glycolysis) 第二节丙酮酸的去路 第三节三羧酸循环(TCA) 第四节蔗糖和多糖的分解 第五节乙醛酸循环途径 第六节磷酸戊糖途径 第七节糖类的合成 第八节血糖水平的调节
第八章 糖代谢 第一节 糖酵解(Glycolysis) 第二节 丙酮酸的去路 第三节 三羧酸循环(TCA) 第四节 蔗糖和多糖的分解 第五节 乙醛酸循环途径 第六节 磷酸戊糖途径 第七节 糖类的合成 第八节 血糖水平的调节
第一节糖酵解 (Glycolysis ●概念:糖酵解是描述葡萄糖通过果糖二 酸酯的途径降解为丙酮酸并提供ATP 的一系列反应。 它是首先被阐明的代谢途径,由于 G. Emlden, O Meyerhof, JKParnas 三人的贡献最大,又称EMP途径
第一节 糖酵解 (Glycolysis) 概念:糖酵解是描述葡萄糖通过果糖二 磷酸酯的途径降解为丙酮酸并提供ATP 的一系列反应。 它 是 首 先 被 阐 明 的 代 谢 途 径 , 由 于 G.Emlden, O.Meyerhof, J.K.Parnas 三人的贡献最大,又称EMP途径
化学历程(三个阶段10个反应) 1、己糖的磷酸化(活化过程)——(已糖 磷酸化,异构化,再磷酸化) 2、磷酸己糖的裂解二步反应 3、丙酮酸的生成一步脱氢反应二步底 物水平磷酸化反应(产生ATP
一、化学历程(三个阶段10个反应) 1、己糖的磷酸化(活化过程)——(已糖 磷酸化,异构化,再磷酸化) 2、磷酸己糖的裂解——二步反应 3、丙酮酸的生成——一步脱氢反应,二步底 物水平磷酸化反应(产生ATP)
1)G的磷酸化(-ATP) CH, OH CH2OCP 葡萄糖激酶 HO\OH +ATP HO\OH ADP Mg OH OH 葡萄糖 慚糖-6-碑酸 要点: 1.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首先的反应的是磷酸化; 2磷酸化后葡萄糖即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逸岀细胞; 3.己糖激醃催化; 4.由ATP的磷酸基团转移给接受体的反应都由激酶催化 5需M2+; 6基本上是不可逆的; 7.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四种己糖激酶同功酶,分别为Ⅰ至Ⅳ型; 8肝细胞中存在的是,称为葡萄糖激酶: a它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Km值很高; b此酶的另一个特点是受激素控制
1)G的磷酸化(-ATP) 要点: 1.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首先的反应的是磷酸化; 2.磷酸化后葡萄糖即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逸出细胞; 3.己糖激酶催化; 4.由ATP的磷酸基团转移给接受体的反应都由激酶催化; 5.需M2+; 6.基本上是不可逆的; 7.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四种己糖激酶同功酶,分别为Ⅰ至Ⅳ型; 8.肝细胞中存在的是,称为葡萄糖激酶: a.它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Km值很高; b.此酶的另一个特点是受激素控制.
2)G6P的异构化 CH2O (P 己糖磷酸异构酶(OGI CH,OF OH HO ) 果糖-6-碑酸 是需要M2参与的可逆反应 3)F-6-P再磷酸化(-ATP) ①OH2O~、CH2OH 果糖碑酸激酶 ①OCH2O CH2O② ATP Mr2+ ADP OH OH 果糖-1·6-二磷酸 a由磷酸果糖激酶-I催化; b是非平衡反应,倾向于生成16双磷酸果糖
2)G-6-P的异构化 3)F-6-P再磷酸化 (-ATP) 是需要M2+参与的可逆反应 a.由磷酸果糖激酶 -Ⅰ催化; b.是非平衡反应,倾向于生成1,6-双磷酸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