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纲1125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3035有机化学(四)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高纲 1125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3035 有机化学(四)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有机化学(四)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它的 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并训练他们应用这些理论 和技能去研究各类有机化合物,从而为以后学习中药化学等专业课程,以及将来从事中药研究工作 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分成“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各类有机化合物”两部分。基本概念部分阐述 学习有机化学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各类有机化合物则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 性质、制法和有关反应历程等。同时,还加强了与中药化学等课程有密切关系的“糖类”、“含氮有 机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等三章以及立体化学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有机物的一般命名方法。 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能解决一些立体结构问题。 3.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历程。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中药化学的基础,同时也为生物化学、药理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提供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 、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共价键形成的两个重要理论(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共价键的属性、分子间 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共振论、电子效应理论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有机分子的相关结构理论及分子间作用力知识的学习,为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提供理 论支持,为化学性质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价键理论、共价键的属性、共振论及场效应理论。 2.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影响
一、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有机化学(四)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它的 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并训练他们应用这些理论 和技能去研究各类有机化合物,从而为以后学习中药化学等专业课程,以及将来从事中药研究工作 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分成“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各类有机化合物”两部分。基本概念部分阐述 学习有机化学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各类有机化合物则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 性质、制法和有关反应历程等。同时,还加强了与中药化学等课程有密切关系的“糖类”、“含氮有 机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等三章以及立体化学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 掌握有机物的一般命名方法。 2.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能解决一些立体结构问题。 3. 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历程。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中药化学的基础,同时也为生物化学、药理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提供基础。 二、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共价键形成的两个重要理论(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共价键的属性、分子间 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共振论、电子效应理论。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有机分子的相关结构理论及分子间作用力知识的学习,为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提供理 论支持,为化学性质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价键理论、共价键的属性、共振论及场效应理论。 2.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影响
3.熟练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理论。 第三章立体化学基础 、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立体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分子模型的表示方法,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和构象异 构 、学习目的与要求 确立有机分子的立体概念。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三大立体异构现象,并能够标示出化合物的构型 学会对烷烃进行构象分析,能正确分析环己烷的构象。理解并掌握各种异构体的命名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立体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含手性碳的分子的旋光异构。 2.掌握:锯架投影式和纽曼投影式的表达方式,烷烃的构象和环己烷的构象 3.熟练掌握:含一至两个双键分子的顺反异构和构型表示方法;含一至两个手性中心分子的旋 光异构和构型表示方法 第四章烷烃 、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烷烃的结构、定义、同系列、通式的等基本概念,烷烃的命名原则烷烃的异构和 物理性质,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卤代反应的历程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同系列、通式、同分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掌握烷烃化学性 质,并了解烷烃卤代反应历程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烷烃的物理性质,卤代反应历程。 2.掌握:卤代反应规律及自由基的稳定性 熟练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 第五章烯烃 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烯烃的基本概念、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历程以及制备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烯烃的一些基本概念,学会烯烃的系统命名,通过烯烃的结构分析理解加成反应、α-H的 卤代反应,通过烯烃的加成反应历程理解烯烃的加成反应择向规律,理解氧化反应与烯烃结构的 关系,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及常用制备方法,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3. 熟练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理论。 第三章 立体化学基础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立体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分子模型的表示方法,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和构象异 构。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确立有机分子的立体概念。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三大立体异构现象,并能够标示出化合物的构型, 学会对烷烃进行构象分析,能正确分析环己烷的构象。理解并掌握各种异构体的命名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立体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含手性碳的分子的旋光异构。 2.掌握:锯架投影式和纽曼投影式的表达方式,烷烃的构象和环己烷的构象。 3.熟练掌握:含一至两个双键分子的顺反异构和构型表示方法;含一至两个手性中心分子的旋 光异构和构型表示方法。 第四章 烷烃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烷烃的结构、定义、同系列、通式的等基本概念,烷烃的命名原则烷烃的异构和 物理性质,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卤代反应的历程。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同系列、通式、同分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掌握烷烃化学性 质,并了解烷烃卤代反应历程。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烷烃的物理性质,卤代反应历程。 2.掌握:卤代反应规律及自由基的稳定性。 3.熟练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 第五章 烯烃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烯烃的基本概念、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历程以及制备。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烯烃的一些基本概念,学会烯烃的系统命名,通过烯烃的结构分析理解加成反应、α-H 的 卤代反应,通过烯烃的加成反应历程理解烯烃的加成反应择向规律,理解氧化反应与烯烃结构的 关系,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及常用制备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领会:烯烃的结构、异构和物理性质 2.掌握:烯烃的a-H的卤代反应、催化加氢、硼氢化反应。 3.熟练掌握:烯烃的系统命名和亲电加成反应及氧化反应。 第六章炔烃和二烯烃 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炔烃的结构、命名和异构,炔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烯烃的分类、命名、 结构和特性反应。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炔烃基本结构,学会炔烃的系统命名,了解炔烃的物理性质,通过炔烃的结构分析理解加 成反应及与烯烃异同、择向规律,理解炔烃的活泼氢反应,理解氧化反应。通过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理解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理解双烯合成反应。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炔烃基本结构与亲核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烃的特性、双烯合成反应。 2.掌握:端基炔氢的酸性,炔烃的氧化反应,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 3.熟练掌握:炔烃的命名和亲电加成反应。 第七章脂环烃 、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脂环烃的化学反应,环烷烃的结构和稳定性,环烷烃的立 体异构现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会脂环烃的命名,对照烯烃和烷烃化学性质及环烷烃的稳定性理解环烷烃的化学性质,理解 环烷烃的立体异构现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脂环烃的分类和化学反应 2.掌握:脂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现象,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异构 3.熟练掌握:脂环烃的命名。 第八章芳烃 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苯的分子结构理论,芳烃的命名和物理性质,苯的取代反应及反应历程、氧化反 应,萘的结构和性质,蒽和菲结构,非苯芳烃的概念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苯的结构研究理解芳香性概念,学会芳香烃的命名,结合反应历程理解苯环的亲电取代
1.领会:烯烃的结构、异构和物理性质 2.掌握:烯烃的α-H 的卤代反应、催化加氢、硼氢化反应。 3.熟练掌握:烯烃的系统命名和亲电加成反应及氧化反应。 第六章 炔烃和二烯烃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炔烃的结构、命名和异构,炔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烯烃的分类、命名、 结构和特性反应。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炔烃基本结构,学会炔烃的系统命名,了解炔烃的物理性质,通过炔烃的结构分析理解加 成反应及与烯烃异同、择向规律,理解炔烃的活泼氢反应,理解氧化反应。通过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理解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理解双烯合成反应。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炔烃基本结构与亲核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烃的特性、双烯合成反应。 2.掌握:端基炔氢的酸性,炔烃的氧化反应,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 3.熟练掌握:炔烃的命名和亲电加成反应。 第七章 脂环烃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脂环烃的化学反应,环烷烃的结构和稳定性,环烷烃的立 体异构现象。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会脂环烃的命名,对照烯烃和烷烃化学性质及环烷烃的稳定性理解环烷烃的化学性质,理解 环烷烃的立体异构现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脂环烃的分类和化学反应。 2.掌握:脂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现象,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异构。 3.熟练掌握:脂环烃的命名。 第八章 芳烃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苯的分子结构理论,芳烃的命名和物理性质,苯的取代反应及反应历程、氧化反 应,萘的结构和性质,蒽和菲结构,非苯芳烃的概念。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苯的结构研究理解芳香性概念,学会芳香烃的命名,结合反应历程理解苯环的亲电取代
反应与亲电取代定位规则,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氧化反应。理解常见的多环芳烃的萘、蒽和菲的基 本结构与命名,理解萘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休克尔规则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领会:芳香烃的分类、物理性质,蒽的结构和性质,菲的结构。 2.掌握:单环芳烃的加成反应,萘的氧化还原反应,休克尔规则。 3.熟练掌握:芳香烃的命名、单环芳烃亲电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单环芳烃的氧化反应,萘及 萘的衍生物亲电取代反应。 第九章卤烃 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卤烃的结构、命名、分类,卤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备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会命名卤烃,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理解卤烃的取代反应及影响取代反应的因素,通过消除 反应历程理解卤烃的消除反应及影响消除反应的因素,理解卤烃与金属镁的反应及反应生成的格氏 试剂的性质,理解二烃基铜锂试剂的生成与性质,理解卤烃的还原反应,理解卤烃的常用制备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卤烃分类、物理性质,有机钠和有机锂的生成及性质,卤烃的还原反应,卤烃的制备 方 2.掌握:卤烃系统命名、格氏试剂的生成与性质,双键位置对卤素活泼性的影响。 3.熟练掌握:卤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 第十章醇、酚、醚 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醇、酚和醚三类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会醇、酚、醚的系统命名,理解醇、酚、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理解醇羟基官能团的特性以 及相应的化学性质,从酚羟基的特性理解酚羟基的反应及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理解醇和酚的氧 化反应,理解醚的化学性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醇、酚、醚的结构、分类、物理性质和常用制备反应,酚的氧化反应 2.掌握:醇和酚的酸性,醇的氧化反应,酚酯的形成与重排,酚与三氯化铁的反应,醚与强酸 的反应 3.熟练掌握::醇、酚、醚的命名,醇的亲核取代反应和脱水反应:酚的卤代、磺化、硝化反 应 第十一章醛、酮、醌
反应与亲电取代定位规则,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氧化反应。理解常见的多环芳烃的萘、蒽和菲的基 本结构与命名,理解萘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休克尔规则。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芳香烃的分类、物理性质,蒽的结构和性质,菲的结构。 2.掌握:单环芳烃的加成反应,萘的氧化还原反应,休克尔规则。 3.熟练掌握:芳香烃的命名、单环芳烃亲电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单环芳烃的氧化反应,萘及 萘的衍生物亲电取代反应。 第九章 卤烃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卤烃的结构、命名、分类,卤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备。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会命名卤烃,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理解卤烃的取代反应及影响取代反应的因素,通过消除 反应历程理解卤烃的消除反应及影响消除反应的因素,理解卤烃与金属镁的反应及反应生成的格氏 试剂的性质,理解二烃基铜锂试剂的生成与性质,理解卤烃的还原反应,理解卤烃的常用制备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卤烃分类、物理性质,有机钠和有机锂的生成及性质,卤烃的还原反应,卤烃的制备 方法。 2.掌握:卤烃系统命名、格氏试剂的生成与性质,双键位置对卤素活泼性的影响。 3.熟练掌握:卤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 第十章 醇、酚、醚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醇、酚和醚三类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会醇、酚、醚的系统命名,理解醇、酚、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理解醇羟基官能团的特性以 及相应的化学性质,从酚羟基的特性理解酚羟基的反应及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理解醇和酚的氧 化反应,理解醚的化学性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醇、酚、醚的结构、分类、物理性质和常用制备反应,酚的氧化反应。 2.掌握:醇和酚的酸性,醇的氧化反应,酚酯的形成与重排,酚与三氯化铁的反应,醚与强酸 的反应。 3.熟练掌握::醇、酚、醚的命名,醇的亲核取代反应和脱水反应;酚的卤代、磺化、硝化反 应。 第十一章 醛、酮、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