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产生红外光谱的必要条件是: 1.红外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当,才能满 足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而产生吸收光谱。 2.振动过程中必须是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分子才 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频率 总结大量红外光谱资料后,发现具有同一类型化学键或官 能团的不同化合物,其红外吸收频率总是出现在一定的波数范 围内,我们把这种能代表某基团,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称 为该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又称官能团吸收峰)
结论: 产生红外光谱的必要条件是: 1. 红外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当,才能满 足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而产生吸收光谱。 2. 振动过程中必须是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分子才 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三、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频率 总结大量红外光谱资料后,发现具有同一类型化学键或官 能团的不同化合物,其红外吸收频率总是出现在一定的波数范 围内,我们把这种能代表某基团,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称 为该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又称官能团吸收峰)
特征频率区: 在1600~3700cm1区域(称为:高频区)出现的吸 收峰,较为稀疏,容易辨认,主要有: (1)Y一H伸缩振动区: 2500~3700cm1,Y=0、N、C (2)Y≡Z三键和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 2100~2400cm1,主要是:C≡C、C≡N三键和 C=C=C、C=N=0等累积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3)Y=Z双键伸缩振动区: 1600~1800cm1,主要是:C=0、C=N、C=C等双 键
1.特征频率区: 在1600~3700 cm-1区域(称为:高频区)出现的吸 收峰,较为稀疏,容易辨认,主要有: (1)Y-H 伸缩振动区: 2500~3700 cm-1 ,Y = O、N、C。 (2)Y≡Z 三键和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 2100~2400 cm-1 ,主要是:C≡C、C≡N 三键和 C=C=C、C=N=O 等累积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3)Y=Z双键伸缩振动区: 1600~1800 cm-1 ,主要是:C=O、C=N、C=C等双 键
2.指纹区: <1600cm1的低频区,主要是:C-C、C-N、C-0 等单键和各种弯曲振动的吸收峰,其特点是谱带密集、难 以辨认。 3.倍频区: >3700cm1的区域,出现的吸收峰表示基团的基本 频率,而是一些基团的倍频率,其数值略低于基本频率 的倍数
2.指纹区: <1600 cm-1的低频区,主要是:C-C、C-N、C-O 等单键和各种弯曲振动的吸收峰,其特点是谱带密集、难 以辨认。 3.倍频区: >3700 cm-1的区域,出现的吸收峰表示基团的基本 频率,而是一些基团的倍频率,其数值略低于基本频率 的倍数
四、红外谱图解析 红外谱图解析的基本步骤是: 鉴定已知化合物: 观察特征频率区:判断官能团,以确定所属化合物 的类型。 2.观察指纹区:进一步确定基团的结合方式。 3.对照标准谱图验证。 测定未知化合物: 1.准备性工作: 了解试样的来源、纯度、熔点、沸点等;
四、红外谱图解析 红外谱图解析的基本步骤是: 鉴定已知化合物: 1.观察特征频率区:判断官能团,以确定所属化合物 的类型。 2.观察指纹区:进一步确定基团的结合方式。 3.对照标准谱图验证。 测定未知化合物: 1.准备性工作: 了解试样的来源、纯度、熔点、沸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