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本章教学时数:4学时(第21-24讲) 第四节种子常温贮藏技术 (第23讲) 一、种子仓库 种子仓库是贮存种子的场所,也是种子生存的环境。仓库条件的 好坏,直接影响到种子贮存的时间和安全。因此建造良好的仓库是非 常必要的。 建造仓库前,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地形、地势、水 文、地质、当地经济情况,交通状况等进行调查,确定库址、建库类 型及库容大小。 (一)库址选择原则 建造种子仓库的地点应符合下列条件要求: 1.地势和地形仓库必须选择坐北朝南,地势高燥的地方,以防 止仓库回潮。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一定要选地下水位低的 高地建仓。在易发洪水的地区,要选择不受水淹的地点或加高仓库地 基建仓。 2.地质条件土质必须坚实可靠。有坍陷可能的地段不宜建仓。 一般要求建仓的土壤坚实度达到每平方米可承担10t以上的压力,否 则必须加固仓库四角及全范围的基础,以免贮藏期因仓库裂陷成种子 损失。 3.交通方便特别是便于运输。一般应靠近交通线、铁路、公路、 水运沿线为好。 4.应在服务地区中心建库以减少中间的运输距离及调种的费 用。 5.具备足够的场地以便建立水泥晒场和相应的检验室、值班
室、车库等建筑,但种子仓库规格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土地的浪费。 (二)建仓的要求 1.具有防潮性能 2.具有隔热性能 3.具有密闭与通风的性能 4.具有防虫、防杂、防鼠、防雀的性能 5.仓库附近应设晒场、保管室和检验室等建筑物 (三)种子仓库的类型 种子仓库的类型较多,目前主要以房式仓为主,另外还有拱形式 仓,土圆仓,机械化圆筒仓等。 1.房式仓现在大多数种子公司采用的是标准仓房,其设计一般 为宽20m,长50m可根据地址条件以及贮种数量略加变动。墙高多为 3.5m,下部2.5m,高处50cm厚,上部1m为30cm厚。墙体用钢筋水 泥或砖木结构均可。现在多是墙柱为钢筋水泥结合砖的干墙体,墙的 夹层内用珍珠岩隔潮隔热。墙壁和地面均用防潮防虫材料。库房有两 侧四个门对开的,也有一面开门,根据长度决定开门的数量。仓门 高2.6m,宽2.5m,以便于运输机械的进出。按长50m计,全仓共计 22个高70cm,长1一1.4m对开的窗口,窗上设防鸟网及开闭装置, 房顶盖石绵瓦,其下铺油毡,棚顶加塑料、塑胶或木制天花板。这种 仓房的仓容可达数百万公斤。由于建筑结构比较合理、通风、密闭比 较方便,四防效果较好,进出、堆放均较便利,故它是目前采用的主 要仓型。 2.机械化筒仓由筒体和工作塔两部分组成。工作塔为清理、干燥和升 运设备。筒体可由数排高约15一40m、直径3m以上的密闭库组成。 每个库容在20万kg至数百万kg不等,底部采用平面或漏斗式。机 械化筒仓一般为钢筋水泥结构,造价高,但仓容大,适用于大型专业 化公司和设备较好的单位采用。筒仓的主要特点是占有地少,仓容大, 有利于密闭,适于机械化
它适用于种子含水量低,进行中期或长期贮藏。这种仓分为两种 仓型,一种是CJ型,为锥形仓底的镀锌钢板装配式结构,直径3~ 6m,容积30~40m3:另一种CP型,为平底仓,直径5~11m,容积 64~590m3。并有配套的提升装卸设备,适于仓房不足的单位采用, 二、种子入库 (一)种子入库前准备 种子入库前要做好仓库维修,清仓消毒,种子干燥、清选分级 种子的品质检验等工作。 1.仓库与仓具的准备种子入库前要根据隔热防潮的要求,对库 房进行检查与维修,做到上不漏,下不潮,门窗牢固安全,必要时对 仓内四壁进行修补与粉刷。为了达到“四防”目的,仓内要达到天棚 地板和四壁六面光,门有防鼠板,窗有防雀网,仓外无杂草、无垃圾、 无污水,并设防虫线、防潮沟。仓内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品,并配齐灭 水器、砂袋、水源等有关消防器材。各种仓具,如麻袋,围、苫布 等都须进行清理与修补,不能残留种子昆虫。并准备好所用帐册单据、 标签、衡器等。 2.清仓消毒可以在仓房修补粉刷之前,也可以在修补粉刷并经 过干燥之后。清仓清毒常用敌百虫和敌敌畏,采用喷雾或薰蒸两种方 式, 3.仓容计算与堆放设计为了做到合理堆放,种了入库前要计算 仓容,绘制种子堆放平面图。计算仓容之前,要首先求出仓容的实用 面积。一般仓内要留2.5~3m作业道,种子堆与仓壁间要留0.6~1.0m 的步道。 4.种子准备入库前的种子必须经过清选与干燥,水分、净度, 发芽率、纯度等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方可入库。而且要有检验 单,以便根据种子质量和水分情况进行合理堆放。入库前,不但要根 据品种质量和水分情况进行合理堆放。入库前,不便要根椐品种严格 分开,还应根据产地、水分、纯度、净度等级与虫口情况划分种子批 号,分别堆放。并根据堆放布置平面图作好入库计划。同一库房应按
堆放拉置排列入库顺序。 (二)种子入库 1.种子入库标准与要求为保证种子在贮藏期间的安全稳定,不 变质,不发生意外损耗,除贮藏条件应有充分保证外,最主要的是种 子品质必须符合标准。其中最关键的是种子含水量的高低,其次是种 子的成熟度和净度。按国家标准要求入库种子(禾谷类)水分应控制在 13%以下。且成熟要充分,无杂质,净度高。如果成熟度差,或有破 损粒,在水分较高时,很容易遭受微生物和仓虫危害,种子生活力极 易丧失。这类种子必须严格剔除,凡不符合入仓标准的种子,不应急 于进仓,必须加以处理,合格后方能入库贮藏。 按品种、产地、水分、等级、虫口情况分批的种子入库时,要求 每批种子不论数量多少,都应具有均匀性,要求从不同部位所取得的 样品都能反映出该批种子所具有的特点。要求做到按质“五分开”存 放。 (1)级别不同的要分开在符合入库标准的前提下,不同等级的 种子要分别存放,否则会降低好种子的等级 (2)干湿分开入库种子应按种子含水量高低分开贮藏,一个仓 囤或种堆其水分差异不宜过大,一般不应超过1%,否则会产生水分 转移,影响贮藏的安全性。 (3)受潮和不受潮的种子分开受潮浸湿膨涨过的种子,即使是 再降到安全水分,因其内部酶的活性加强,呼吸强度增加,贮藏也比 较困难,为此要分开放。 (4)新陈种子分开新种子大多有后熟作用,陈种子品质多变劣, 新陈混存,必然会降低品质。 (⑤)有虫有病和无虫无病的分开,对发现有病虫的要分别堆放, 以防蔓延扩大。 此外,外形相似的品种或自交系不要相邻堆放。每个种子堆(垛) 都应挂好标牌,并用粉笔明显标出,做到标牌、帐上与实物一致。 2.种子堆放的形式与方法
(1)散装堆放在种子数量多,仓容不足或包装工具缺时,并且 是充分干燥、净度高的种子可采用散装堆法。此法又分为: 全仓散堆及单间散堆:此法盛装种子数量多,仓容利用率较高。 既可全仓堆放,也可将仓内隔成几个单间。种子堆高度一般2.5左 右,但必须在安全线以下。因种子数量大,除严格学握种子入库标准 外,平时要加强管理,尤其要注意表层种子的结露或“出汗”等不正 常现象。 围包散堆;围囤散装;仓内散装堆放 (2)袋装堆放袋装堆垛的形式视种子含水量、入库季节、气温 高低、种子品质、仓房条件、贮藏目的、预计堆放时间等情况而灵活 运用。为了管理和检查方便,垛与垛、垛与墙之间各留0.6宽的操 作道,垛高、垛宽视种子干燥程度而定,水分高,垛应窄而矮,便于 通风散湿散热。堆垛的方向应与库房的门窗相平行,如门窗是南北对 开,则垛向应从南到北,以便打开门窗时利于空气流通。 实垛法;“非”字形及“半非”字形堆垛法;通风垛。通风垛有 “井”字形、“口”字形、“金钱”形、“工”字形等多种,堆垛难度 较大,不宜堆放过高,也不宜过宽 三、种子贮藏管理 (一)种子贮藏期间温度和水分的变化 1.温度变化种子堆的温度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外界温度而变化 气温影响仓温,进而影响种温。由于种子是不良导体,且贮藏期间种子 生理代谢很弱,产生热量很少,所以外界温度对种温影响的深度、幅度 和变化速度都很小。一般情况下,气温、仓温、种温三者之间的变化 幅度大小遵循种温<仓温<气温的规律,这就是通常称之为“三温” 变化的顺序。 (1)种温日变化大气温度的日变化虽能引起仓温的变化,但对种 温影响不大,一般只对种子堆表面0一30cm处有些影响。 (2)种温年变化种温的年变化随其深度增加变化幅度减小。种 子堆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来临比大气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