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测语文试卷(教师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过度在意健康反而不利于健康 西班牙《趣味》月刊载文说,为了预防疾病的侵袭,药品和营养品产业推出了 系列产品、生活准则和应摒弃的不良习惯清单,为的是能让人们延年益寿。在药 片综合症流行的今天,人们过度在意健康反而不利于健康,在抢占市场的战略引 导下,大型医药企业甚至开始觊觎健康人群的医药市场 文章说,英国《医学旅行》杂志曾在其读者中做过一项民意调查,旨在确定那些 最常见的“非疾病”。调查结果显示200多种状态属于“非疾病”,名列首位的 是老年人的一些怪癖,然后是倦怠厌烦的情绪、黑眼圈、秃顶、雀斑、招风耳、 灰头发或白头发、分娩和时差反应等等 商业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那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病症,促使人们相信一些社 会生活中遇到的个人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性格腼腆被称为社交焦虑紊乱;工作 中缺乏恒心和自制力则变成注意力不足;失去至亲或是一段感情破裂带来的痛苦 成了创伤后抑郁症;月经前的情绪波动成了月经前营养不良或机能障碍。为此, 在美国调整血清素含量的药物已经被普遍使用,如最为人所知的氟西汀。 近年来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疾病类型,比如荷兰科学家宾格豪尔斯在对3%的荷兰 人调査后提出的“空闲病”,表现为一些人对假日或空余时间无所适从。还有 思乡病”,通常是指那些移居他国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另外,还有蜘蛛恐惧 症、天文恐惧症、恐雨症和恐海症等一系列精神病学上记录在案的恐惧症 目前医药产业经常使用的另一个策略是把一些轻微症状定性为严重疾病的征兆 比如说把疲倦定性为慢性疲乏症状,或是把周期性的腹泻和便秘定性为应激性结 肠炎的症状。在美国和新西兰对处方药品直接进行广告宣传是合法的,这和医药 产业夸大其词的策略也有很大关系 汉诺威达特茅斯医学院的莉萨·施瓦茨提醒人们注意避免把一些日常的小问题 诊断为某种疾病的危险倾向,比如认为普通的鼻腔黏膜炎是过敏性鼻炎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健康可以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极好状 态”,而如果完全按照该定义的字面意思,很少有人能达到健康的标准。人们对 于健康的狂热追求没有限度。现在有些人已经不需要出现任何症状,只要了解患 有某种疾病会有何危害,就会自动把自己归入病人行列 调查显示,越是富有的国家在医疗体制上的投入越多,饮食也越好,而人们感觉 自己患有某种疾病的倾向也越明显。有什么办法能抑制这种倾向呢?解决方法可 以是使用那些建立在确凿实验基础上的药物,并且只有在验证有效的情况下再采 取进一步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文章说,“患者”本人也可以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因为现在人们通常对健康的过 度在意恰恰是不利于健康的。我们的需要是一致的:让健康人安静地生活吧。 1、以下对相关行业“抢占市场”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试图说服人们相信那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病症 B、促使人们相信一些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个人困扰属于健康问题。 C、经常把一些轻微症状定性为严重疾病的征兆。 D、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极好状态
云南玉溪一中 2012 届高三第二次月测语文试卷(教师卷) 第 I 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3 题。 过度在意健康反而不利于健康 西班牙《趣味》月刊载文说,为了预防疾病的侵袭,药品和营养品产业推出了一 系列产品、生活准则和应摒弃的不良习惯清单,为的是能让人们延年益寿。在药 片综合症流行的今天,人们过度在意健康反而不利于健康,在抢占市场的战略引 导下,大型医药企业甚至开始觊觎健康人群的医药市场。 文章说,英国《医学旅行》杂志曾在其读者中做过一项民意调查,旨在确定那些 最常见的“非疾病”。调查结果显示 200 多种状态属于“非疾病”,名列首位的 是老年人的一些怪癖,然后是倦怠厌烦的情绪、黑眼圈、秃顶、雀斑、招风耳、 灰头发或白头发、分娩和时差反应等等。 商业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那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病症,促使人们相信一些社 会生活中遇到的个人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性格腼腆被称为社交焦虑紊乱;工作 中缺乏恒心和自制力则变成注意力不足;失去至亲或是一段感情破裂带来的痛苦 成了创伤后抑郁症;月经前的情绪波动成了月经前营养不良或机能障碍。为此, 在美国调整血清素含量的药物已经被普遍使用,如最为人所知的氟西汀。 近年来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疾病类型,比如荷兰科学家宾格豪尔斯在对 3%的荷兰 人调查后提出的“空闲病”,表现为一些人对假日或空余时间无所适从。还有 “思乡病”,通常是指那些移居他国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另外,还有蜘蛛恐惧 症、天文恐惧症、恐雨症和恐海症等一系列精神病学上记录在案的恐惧症。 目前医药产业经常使用的另一个策略是把一些轻微症状定性为严重疾病的征兆。 比如说把疲倦定性为慢性疲乏症状,或是把周期性的腹泻和便秘定性为应激性结 肠炎的症状。在美国和新西兰对处方药品直接进行广告宣传是合法的,这和医药 产业夸大其词的策略也有很大关系。 汉诺威达特茅斯医学院的莉萨·施瓦茨提醒人们注意避免把一些日常的小问题 诊断为某种疾病的危险倾向,比如认为普通的鼻腔黏膜炎是过敏性鼻炎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健康可以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极好状 态”,而如果完全按照该定义的字面意思,很少有人能达到健康的标准。人们对 于健康的狂热追求没有限度。现在有些人已经不需要出现任何症状,只要了解患 有某种疾病会有何危害,就会自动把自己归入病人行列。 调查显示,越是富有的国家在医疗体制上的投入越多,饮食也越好,而人们感觉 自己患有某种疾病的倾向也越明显。有什么办法能抑制这种倾向呢?解决方法可 以是使用那些建立在确凿实验基础上的药物,并且只有在验证有效的情况下再采 取进一步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文章说,“患者”本人也可以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因为现在人们通常对健康的过 度在意恰恰是不利于健康的。我们的需要是一致的:让健康人安静地生活吧。 1、以下对相关行业“抢占市场”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试图说服人们相信那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病症。 B、促使人们相信一些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个人困扰属于健康问题。 C、经常把一些轻微症状定性为严重疾病的征兆。 D、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极好状态
答案:D。D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健康可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 系的极好状态”,只是一种科学界定,目的不是为了“抢占市场”。 2、以下表述,不属于“过度在意健康”的一项是( A、英国《医学旅行》杂志曾在其读者中做过一项民意调查。 B、在美国调整血清素含量的药物已经被普遍使用 C、某些科学家提出“空闲病”“思乡病”等许多新的疾病类型 D、人们了解患有某种疾病会有何危害,就自动把自己归入病人行列。 答案:A,A项旨在确定那些最常见的“非疾病”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药品和营养品产业推出一系列产品、生活准则和应摒弃的不良习惯清单,也 是为了实施抢占市场战略。 B、医药产业无孔不入,觊觎健康人群的医药市场,又夸大其词,如在美国和新 西兰对处方药品直接进行广告宣传合法化 C、某些西方国家在医疗体制上的投入越多,饮食也越好,而人们感觉自己患有 某种疾病的倾向也越明显。 D、为了抑制“杞人忧天”的倾向,要让健康人安静地生活,也可以使用建立在 确凿实验基础上的药物,并且再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答案:B,A项,为了预防疾病的侵袭,能让人们延年益寿。C项,文中说“越是 富有的国家”。D项,只有在验证有效的情况下再采取…措施。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 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 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 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 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 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 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 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 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 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 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 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 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吧盖局,使更以他 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注]①通侻:随便,不拘小节。侻,同“脱”。②军谋祭酒:官职名。③覃思: 深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就:就任 B、下车即缮其甲卒 缮:整治
答案:D。D 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健康可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 系的极好状态”,只是一种科学界定,目的不是为了“抢占市场”。 2、以下表述,不属于“过度在意健康”的一项是( ) A、英国《医学旅行》杂志曾在其读者中做过一项民意调查。 B、在美国调整血清素含量的药物已经被普遍使用。 C、某些科学家提出“空闲病”“思乡病”等许多新的疾病类型。 D、人们了解患有某种疾病会有何危害,就自动把自己归入病人行列。 答案:A,A 项旨在确定那些最常见的“非疾病”。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药品和营养品产业推出一系列产品、生活准则和应摒弃的不良习惯清单,也 是为了实施抢占市场战略。 B、医药产业无孔不入,觊觎健康人群的医药市场,又夸大其词,如在美国和新 西兰对处方药品直接进行广告宣传合法化。 C、某些西方国家在医疗体制上的投入越多,饮食也越好,而人们感觉自己患有 某种疾病的倾向也越明显。 D、为了抑制“杞人忧天”的倾向,要让健康人安静地生活,也可以使用建立在 确凿实验基础上的药物,并且再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答案:B,A 项,为了预防疾病的侵袭,能让人们延年益寿。C 项,文中说“越是 富有的国家”。D 项,只有在验证有效的情况下再采取……措施。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 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 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 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 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 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 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 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 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 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 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 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 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 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注]①通侻:随便,不拘小节。侻,同“脱”。②军谋祭酒:官职名。③覃思: 深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就:就任 B、下车即缮其甲卒 缮:整治
C、粲恒典之 典:掌管 D、其强记默识如此 识:认识 答案:D,“识”是“记住,记忆”的意思。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王粲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①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②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③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 ④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⑤用相比较,不误一道 ⑥文武并用,英雄毕力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答案:B,1是指蔡邕;36是称赞曹操的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粲才华出众,幼小时就受到当时的名人蔡邕的赞赏推重,司徒征召他做僚 属,皇上下诏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他都没有就任。 B、王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顺太祖曹操。太祖任命刘琮为丞相府属官,赐以关 内侯的爵位 C、王粲将袁绍、刘表两人与曹操进行对比,称赞曹操不仅能够收纳贤人豪杰, 而且能够让他们各尽其才。 D、王粲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撰写文章,一挥而就,即使时人反复斟酌推敲, 也比不上他 答案:B,是太祖任命王粲为丞相府属官,赐以关内侯的爵位。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3分) 王粲进来以后,众人见他年纪小,身材又矮,在座的都很吃惊。 (2)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3分) 在荆州避乱的读书人,都是海内的俊杰。 (3)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4分) 他擅长写文章,提笔成文,没有需要修改订正的地方。当时人常常认为是事先 构思好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夏日过郑七山斋 杜审言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注]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唐高宗咸亨进士,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此诗是杜审言任洛阳县丞时,到洛阳近郊郑七山斋访问时所作 8、尾联中哪一个字用得好?为什么?(4分) 答:“迟”字用得好。(1分)“迟”字既写出了诗人对郑七山斋风光的倾心爱 慕、流连忘返,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与主人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时虽晚而不
C、粲恒典之 典:掌管 D、其强记默识如此 识:认识 答案:D,“识”是“记住,记忆”的意思。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王粲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 ①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②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③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 ④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⑤用相比较,不误一道 ⑥文武并用,英雄毕力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答案:B,1 是指蔡邕;36 是称赞曹操的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粲才华出众,幼小时就受到当时的名人蔡邕的赞赏推重,司徒征召他做僚 属,皇上下诏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他都没有就任。 B、王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顺太祖曹操。太祖任命刘琮为丞相府属官,赐以关 内侯的爵位。 C、王粲将袁绍、刘表两人与曹操进行对比,称赞曹操不仅能够收纳贤人豪杰, 而且能够让他们各尽其才。 D、王粲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撰写文章,一挥而就,即使时人反复斟酌推敲, 也比不上他。 答案:B,是太祖任命王粲为丞相府属官,赐以关内侯的爵位。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3 分) 王粲进来以后,众人见他年纪小,身材又矮,在座的都很吃惊。 (2)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3 分) 在荆州避乱的读书人,都是海内的俊杰。 (3)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4 分) 他擅长写文章,提笔成文,没有需要修改订正的地方。当时人常常认为是事先 构思好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夏日过郑七山斋 杜审言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注]杜审言(约 645-708),字必简,唐高宗咸亨进士,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此诗是杜审言任洛阳县丞时,到洛阳近郊郑七山斋访问时所作。 8、尾联中哪一个字用得好?为什么?(4 分) 答:“迟”字用得好。(1 分)“迟”字既写出了诗人对郑七山斋风光的倾心爱 慕、流连忘返,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与主人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时虽晚而不
愿回。(2分)这一“迟”字的运用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产生了动人 心弦的艺术力量。(1分) 9、颔联描绘山斋内外景色,情景交融。试作简要赏析。(6分) 谷:“薜萝山径入”写在通往郑七山斋的曲折的山路上,长满了茂盛的薜荔和 女萝,隐隐传达出山斋的幽深和清静。(1分)“荷芰水亭开”写出进入山斋后 的景象:水亭周围的池中,一望无际的荷、菱开放出清丽的花朵。(1分)从狭 窄山路中穿行来到山斋后,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诗中“入”字和“开”字不仅 实写诗人的行动,也透露出心情的变化。(2分)此联看似纯写景,实则景中含 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对夏日山斋的喜爱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老子》 (2)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_,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娛,信可乐也。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沙漠胡杨 王永杰 ①新疆有两种著名的树,一是白杨,一是胡杨。白杨的美在于挺拔,而胡杨之美 在于顽强的生命力和醉人的金黄色。 ②胡杨是古老的树,据说,几千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了。它曾经是山地河谷的 主要树种。在新疆伊犁地区,巩乃斯河沿岸至今还有胡杨树的身影,但是已经没 有成片成林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是沙漠选择了胡杨,还是胡杨爱上了沙 漠,胡杨逐渐演变成了沙漠河流沿岸最主要的树种。目前,全世界90%的胡杨在 中国,中国90%的胡杨在新疆,新疆90%的胡杨在塔里木河沿岸 ③胡杨是美丽的树。每年10月,秋天的胡杨就穿上金黄色的礼服,迎接四面八 方慕名而来的宾客。远观胡杨,层林尽染,一片金色的海洋。近观胡杨,每一片 叶子都很通透,叶脉清晰可见,特别是在太阳初升或者夕阳西下的时候,逆光或 者侧光去端详,透明的叶片相互映衬,散射出黄色的光晕。当然,最壮观的是乘 坐三角翼飞机,逆着光从胡杨林头顶飞过。视野开阔,胡杨、沙漠、河流尽收眼 底,黄色的沙丘、黄色的胡杨,还有泛着银色鳞波的河水,真是壮丽神奇 ④胡杨是一种神奇的树。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树,枝条柔软,叶子细长。长大了, 树干挺直,叶子就成为杨树叶子的形状,只不过尺寸小一些。所以,胡杨也称为 “异叶杨”“变叶杨”。有人说,胡杨的奇特在于一树三种叶。一棵粗壮的胡杨, 离地一米以下长有枝条的话,叶子一定是柳叶的样子,高一些就是杨树的叶子, 再高一些会有枫叶的形状 ⑤胡杨的根很奇特,可以扎到地下几十米,吸取水分,顽强地撑起一片生命的绿 色。走进胡杨林,你可能会看到,有些粗大的胡杨,裸露的根部很粗壮,很发达 但胡杨小的时候,根系很不发达,只有一个主根很粗,这主要和胡杨生长的环境
愿回。(2 分)这一“迟”字的运用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产生了动人 心弦的艺术力量。(1 分) 9、颔联描绘山斋内外景色,情景交融。试作简要赏析。(6 分) 答: “薜萝山径入”写在通往郑七山斋的曲折的山路上,长满了茂盛的薜荔和 女萝,隐隐传达出山斋的幽深和清静。(1 分)“荷芰水亭开”写出进入山斋后 的景象:水亭周围的池中,一望无际的荷、菱开放出清丽的花朵。(1 分)从狭 窄山路中穿行来到山斋后,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诗中“入”字和“开”字不仅 实写诗人的行动,也透露出心情的变化。(2 分)此联看似纯写景,实则景中含 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对夏日山斋的喜爱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老子》 (2)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 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25 分) 沙漠胡杨 王永杰 ①新疆有两种著名的树,一是白杨,一是胡杨。白杨的美在于挺拔,而胡杨之美 在于顽强的生命力和醉人的金黄色。 ②胡杨是古老的树,据说,几千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了。它曾经是山地河谷的 主要树种。在新疆伊犁地区,巩乃斯河沿岸至今还有胡杨树的身影,但是已经没 有成片成林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是沙漠选择了胡杨,还是胡杨爱上了沙 漠,胡杨逐渐演变成了沙漠河流沿岸最主要的树种。目前,全世界 90%的胡杨在 中国,中国 90%的胡杨在新疆,新疆 90%的胡杨在塔里木河沿岸。 ③胡杨是美丽的树。每年 10 月,秋天的胡杨就穿上金黄色的礼服,迎接四面八 方慕名而来的宾客。远观胡杨,层林尽染,一片金色的海洋。近观胡杨,每一片 叶子都很通透,叶脉清晰可见,特别是在太阳初升或者夕阳西下的时候,逆光或 者侧光去端详,透明的叶片相互映衬,散射出黄色的光晕。当然,最壮观的是乘 坐三角翼飞机,逆着光从胡杨林头顶飞过。视野开阔,胡杨、沙漠、河流尽收眼 底,黄色的沙丘、黄色的胡杨,还有泛着银色鳞波的河水,真是壮丽神奇。 ④胡杨是一种神奇的树。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树,枝条柔软,叶子细长。长大了, 树干挺直,叶子就成为杨树叶子的形状,只不过尺寸小一些。所以,胡杨也称为 “异叶杨”“变叶杨”。有人说,胡杨的奇特在于一树三种叶。一棵粗壮的胡杨, 离地 一米以下长有枝条的话,叶子一定是柳叶的样子,高一些就是杨树的叶子, 再高一些会有枫叶的形状。 ⑤胡杨的根很奇特,可以扎到地下几十米,吸取水分,顽强地撑起一片生命的绿 色。走进胡杨林,你可能会看到,有些粗大的胡杨,祼露的根部很粗壮,很发达。 但胡杨小的时候,根系很不发达,只有一个主根很粗,这主要和胡杨生长的环境
有关,它必须把根迅速插进地底下,获取宝贵的水资源。所以胡杨很难移裁,因 为一不小心就会挖断其主根,前几年,单位搞园林绿化,想栽种几棵胡杨。有人 急于求成,挖了十几棵胳膊粗细的胡杨栽进院子,结果只成活了一两棵 ⑥胡杨是顽强的树,生长在西北沙漠地带,耐干旱、耐盐碱,不怕酷热严寒,不 畏风沙侵袭。它们或成片成林,或孑然一身,顽强地矗立在沙漠戈壁,履行着自 己与生俱来的使命—一抗风沙,保绿洲。沿着沙漠公路走一走,你会看到在沙漠 边缘,沿着古河道,生长着或高或低、错落有致的胡杨,尤其是沿着塔里木河两 岸,生长着茂密的胡杨林。有人说,正是有了这片胡杨林,天山南麓的大片绿洲 才免遭沙漠的吞噬。所以,当地人称胡杨为“英雄树”,也有人赞美它是“沙漠 的脊梁”。 ⑦第一次走进沙漠,见到胡杨,我就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粗壮的树干、开 裂的树皮、奇异的形状,在塔克拉玛干大漠的烈日炙烤下,顽强地挺立着,用不 太茂密的叶子,为我们这些到访者撑起一片片阴凉。有的树冠已经枯死,却从半 腰伸出一根绿枝;有的下半部分的小虬枝沿着树干枯萎着,树顶部分却绿意盎然 有的半边身子似乎已经焦黑,却在另一侧长着茂密的枝叶;甚至有的上半部分已 经没有了树皮,露出白森森的树干,下半部分却快意地生长着,还有的树身子己 经匍匐在地,靠一些枝杈支撑着,树冠部分依然歪歪扭扭地向上展开……此时此 刻,我似乎体味到了一些坚韧不拔的含义。 ⑧传说,胡杨一生3000年,“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朽 1000年”。胡杨就是这种树,坚守着一片贫瘠的沙漠,固守着千年不变的信念。 有时候,我站在沙丘上,或坐在胡杨树下,任思想的野马穿越时空随意驰骋。 棵嶙峋的老胡杨,也许曾经为西天取经的唐玄奘撑起过一片阴凉;一根枯萎了的 老树干,也许曾经为行走在丝路上的商旅拴过疲惫的骆驼;一段躺在沙丘上的老 树皮,也许曾经见证了西域历代王朝刀光剑影的兴衰。不屈的胡杨、不老的胡杨、 不朽的胡杨,只有你能说岀尼雅的奥秘,只有你真正了解沧海桑田的变换。如今 塔里木河不再奔流不息,罗布人与楼兰古国消失在茫茫的大漠沙尘之中,而古老 的胡杨树依然顽强地挺立在沙漠的边缘,守望着现代文明在荒野之中的繁衍生 息 (选自《人 民日报》,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②段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是为了证明胡杨树是古老的树种 B、胡杨树的主要特点是树种古老、色彩美丽、叶子和根奇特、生命力顽强。 C、从第⑤段中的事例可知,生命力顽强的胡杨树在别的地方是很难成活的。 D、人们称胡杨为“英雄树”“沙漠的脊梁”,是因为它在防沙护林方面起了重 要作用。 E、作者对胡杨树作了具体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胡杨树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 答案:AC,A项,“这是为了证明胡杨树是古老的树种”说法有误,作者用列数 字的方法是为了说明胡杨的主要分布特点。C项,曲解文意,第5段的举例是为 了证实胡杨的根很特别。 12、第⑦段细致地描写了沙漠胡杨的形态,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有关,它必须把根迅速插进地底下,获取宝贵的水资源。所以胡杨很难移裁,因 为一不小心就会挖断其主根,前几年,单位搞园林绿化,想栽种几棵胡杨。有人 急于求成,挖了十几棵胳膊粗细的胡杨栽进院子,结果只成活了一两棵。 ⑥胡杨是顽强的树,生长在西北沙漠地带,耐干旱、耐盐碱,不怕酷热严寒,不 畏风沙侵袭。它们或成片成林,或孑然一身,顽强地矗立在沙漠戈壁,履行着自 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抗风沙,保绿洲。沿着沙漠公路走一走,你会看到在沙漠 边缘,沿着古河道,生长着或高或低、错落有致的胡杨,尤其是沿着塔里木河两 岸,生长着茂密的胡杨林。有人说,正是有了这片胡杨林,天山南麓的大片绿洲 才免遭沙漠的吞噬。所以,当地人称胡杨为“英雄树”,也有人赞美它是“沙漠 的脊梁”。 ⑦第一次走进沙漠,见到胡杨,我就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粗壮的树干、开 裂的树皮、奇异的形状,在塔克拉玛干大漠的烈日炙烤下,顽强地挺立着,用不 太茂密的叶子,为我们这些到访者撑起一片片阴凉。有的树冠已经枯死,却从半 腰伸出一根绿枝;有的下半部分的小虬枝沿着树干枯萎着,树顶部分却绿意盎然; 有的半边身子似乎已经焦黑,却在另一侧长着茂密的枝叶;甚至有的上半部分已 经没有了树皮,露出白森森的树干,下半部分却快意地生长着,还有的树身子已 经匍匐在地,靠一些枝杈支撑着,树冠部分依然歪歪扭扭地向上展开……此时此 刻,我似乎体味到了一些坚韧不拔的含义。 ⑧传说,胡杨一生 3000 年,“生而不死 1000 年、死而不倒 1000 年、倒而不朽 1000 年”。胡杨就是这种树,坚守着一片贫瘠的沙漠,固守着千年不变的信念。 有时候,我站在沙丘上,或坐在胡杨树下,任思想的野马穿越时空随意驰骋。一 棵嶙峋的老胡杨,也许曾经为西天取经的唐玄奘撑起过一片阴凉;一根枯萎了的 老树干,也许曾经为行走在丝路上的商旅拴过疲惫的骆驼;一段躺在沙丘上的老 树皮,也许曾经见证了西域历代王朝刀光剑影的兴衰。不屈的胡杨、不老的胡杨、 不朽的胡杨,只有你能说出尼雅的奥秘,只有你真正了解沧海桑田的变换。如今, 塔里木河不再奔流不息,罗布人与楼兰古国消失在茫茫的大漠沙尘之中,而古老 的胡杨树依然顽强地挺立在沙漠的边缘,守望着现代文明在荒野之中的繁衍生 息。 (选自《人 民日报》,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文章第②段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是为了证明胡杨树是古老的树种。 B、胡杨树的主要特点是树种古老、色彩美丽、叶子和根奇特、生命力顽强。 C、从第⑤段中的事例可知,生命力顽强的胡杨树在别的地方是很难成活的。 D、人们称胡杨为“英雄树”“沙漠的脊梁”,是因为它在防沙护林方面起了重 要作用。 E、作者对胡杨树作了具体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胡杨树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 情。 答案:AC,A 项,“这是为了证明胡杨树是古老的树种”说法有误,作者用列数 字的方法是为了说明胡杨的主要分布特点。C 项,曲解文意,第 5 段的举例是为 了证实胡杨的根很特别。 12、第⑦段细致地描写了沙漠胡杨的形态,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