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00Shanghal Medic an Universi 重 临床医学八年制 医学牛综合素质培养 指导教师王作手册 导师姓名: 系室 联系电话 E 复日大学基础医学院 《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课程组 2015年修订
临床医学八年制 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指导教师工作手册 导师姓名: 系 室: 联系电话: E - mail :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课程组 2015 年修订
辅导员与学生信息 辅导员姓名 联系电话 Emai信箱 学生信息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其他联系方式
辅 导 员 与 学 生 信 息 辅导员姓名 : 联系电话 : Email 信箱 : 学生信息: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email 其他联系方式
目 录 《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试行)工作条例一修订稿1 复且大学本科生书院导师工作条例(修订稿}3 附件一学生手册填写说明5 附件二医学科学文献阅读与讨论报告(模板)6 附件三医学人文知识讨论报告(模板}7 附件四经典阅读—读书笔记8 附件五·《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估考核方案(试行)9 附件六学生评价教师量表10 附件七小组学期活动计划-11 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备忘录12 指导教师其他相关工作备忘录20
目 录 《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试行)工作条例—修订稿·1 复旦大学本科生书院导师工作条例(修订稿)·3 附件一·学生手册填写说明·5 附件二·医学科学文献阅读与讨论报告(模板)·6 附件三·医学人文知识讨论报告(模板)·7 附件四·经典阅读——读书笔记·8 附件五·《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估考核方案(试行)·9 附件六·学生评价教师量表·10 附件七·小组学期活动计划 ·11 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备忘录·12 指导教师其他相关工作备忘录·20
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工作手册》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试行)工作条例修订稿 学生指导能力是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在不同的时间或地点应发挥不同的作用:专 业或学术课程授课者与指导者、学生讨论的领导者、学生行为的监督者以及学生行为的楷模等等。因此一名好的教 师不能仅限于向学生传授专业课程知识和专业技能,此外还有向学生传授课程内容中所没有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和职业观的义务,同时应该是学生情感交流和心声倾吐的对象。即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 是他们的益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职业风范 富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具备健全人格与较强协作沟通能力 实现我院本科生培养目标,也为了适应新世纪医学教育事业的挑战,根据国际和国内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标准 以及新的《复旦大学本科生书院导师工作条例-修订稿》,特别提出应加强我院临床医学本科生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 素质的培养,现特制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教师相关(试行)工作条例 1.临床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资格与遴选 1.1.根据新的《复旦大学本科生书院导师工作条例-修订稿》,我院各系室所有在复旦大学工作或学习有3年以 上时间、获得讲师及以上职称教师,只要责任心强、身体和心理健康、善于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均可自愿报名担 任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以下简称指导教师)。 2.由学院相关教育教学主管部门根据教师报名情况以及每学年学生具体情况进行遴选并确定指导教师人选和 名单 2.指导教师的聘任 2.1.学院每学年开始为新进入枫林校区的临床医学本科生配备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一名,指导教师每年平均 指导8-10名学生 2.2.学院聘请指导教师的聘期原则上为2年,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评佔并督促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 素质的全方位成长。 23.学院一经聘用,即为指导教师发放指导教师活动经费,导师工作津贴由学校统一发放。复旦大学本科生学 院和基础医学院将组织对指导教师对学生学年指导工作进行考核 3.指导教师的职责 3.1.关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导学生适应生活,宽容待人,使学生成为有学识、有能力、有涵 养、有批判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有社会承担的知识人 3.2.熟悉八年制临床医学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学籍管理条例。根据上述总目标、方案和条例,指导学生制定 符合个性化的短期、中期和长期个人发展计划和目标,同时应敦促学生努力实现自己制定的个人与专业发展指标 并定期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指导学生动态调整学习计划。及时了解分析学生各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困难 了解所指导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业过程状况,例如补缓考、休学、评奖评优以及出国交流和毕业意向等等,并对其进 行相关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3.指导教师应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以及学生不同情况,每学期至少组织安排指导学生阅读专业文献1-2篇,学 生至少撰写1篇相应的阅读讨论报告,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3.4.结合当今社会医学人文相关问题,组织安排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社会人文主题(每学期至少1~2项)进行 讨论,或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要求指导学生撰写至少1篇相应的讨论报告或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公民与社会 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3.5.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并更新个人《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记录手册》内容,每学期至少要对学生《记录手册》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工作手册》 - 1 -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试行)工作条例-修订稿 学生指导能力是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在不同的时间或地点应发挥不同的作用:专 业或学术课程授课者与指导者、学生讨论的领导者、学生行为的监督者以及学生行为的楷模等等。因此一名好的教 师不能仅限于向学生传授专业课程知识和专业技能,此外还有向学生传授课程内容中所没有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和职业观的义务,同时应该是学生情感交流和心声倾吐的对象。即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 是他们的益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职业风范, 富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具备健全人格与较强协作沟通能力。 为实现我院本科生培养目标,也为了适应新世纪医学教育事业的挑战,根据国际和国内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标准, 以及新的《复旦大学本科生书院导师工作条例-修订稿》,特别提出应加强我院临床医学本科生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 素质的培养,现特制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教师相关(试行)工作条例。 1. 临床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资格与遴选 1.1. 根据新的《复旦大学本科生书院导师工作条例-修订稿》,我院各系室所有在复旦大学工作或学习有 3 年以 上时间、获得讲师及以上职称教师,只要责任心强、身体和心理健康、善于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均可自愿报名担 任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以下简称指导教师)。 1.2. 由学院相关教育教学主管部门根据教师报名情况以及每学年学生具体情况进行遴选并确定指导教师人选和 名单。 2. 指导教师的聘任 2.1. 学院每学年开始为新进入枫林校区的临床医学本科生配备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一名,指导教师每年平均 指导 8-10 名学生。 2.2. 学院聘请指导教师的聘期原则上为 2 年,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评估并督促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 素质的全方位成长。 2.3. 学院一经聘用,即为指导教师发放指导教师活动经费,导师工作津贴由学校统一发放。复旦大学本科生学 院和基础医学院将组织对指导教师对学生学年指导工作进行考核。 3. 指导教师的职责 3.1. 关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导学生适应生活,宽容待人,使学生成为有学识、有能力、有涵 养、有批判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有社会承担的知识人。 3.2. 熟悉八年制临床医学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学籍管理条例。根据上述总目标、方案和条例,指导学生制定 符合个性化的短期、中期和长期个人发展计划和目标,同时应敦促学生努力实现自己制定的个人与专业发展指标, 并定期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指导学生动态调整学习计划。及时了解分析学生各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困难, 了解所指导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业过程状况,例如补缓考、休学、评奖评优以及出国交流和毕业意向等等,并对其进 行相关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3. 指导教师应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以及学生不同情况,每学期至少组织安排指导学生阅读专业文献 1~2 篇,学 生至少撰写 1 篇相应的阅读讨论报告,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3.4. 结合当今社会医学人文相关问题,组织安排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社会人文主题(每学期至少 1~2 项)进行 讨论,或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要求指导学生撰写至少 1 篇相应的讨论报告或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公民与社会 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3.5. 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并更新个人《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记录手册》内容,每学期至少要对学生《记录手册》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工作手册》 更新内容进行评价与反馈一次 3.6.定期或不定期以不同方式就学生学习、思想与生活等相关内容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 与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引导,鼓励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帮助他们始终保持开放而积极向上的心态 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个人发展目标,督促他们不断进步 3.7.指导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方式包括 3.7.1.指导教师组织的小组机体讨论(专业文献与人文主题的讨论、经典读书小组、专题讲座、书院沙龙等) 3.7,2.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需求,对学生进行的科研课题申报、科研活动、科研论文或综述撰写 等给予一定的指导 3.7.3.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参观、远足、会餐等等) 3.7.4.指导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谈心、 email、电话交流等等。 3.8.积极参加相应班级的导师辅导员联席会议、学院导师培训和工作例会,并及时向书院和院系反馈学生对学 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9指导教师及时收取本小组学生的付论报告并及时进行考核评价与反馈。每学期结束前,指导教师根据复 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考核评估办法》和复旦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本科生成绩记载规 定》,及时对本小组学生进行评估考核,同时教师应及时将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反馈,以便学生改进并不断进步。考 核成绩于2年本课程结束后以4学分计入学生总成绩 4.指导教师的评估与考核 4.1.复旦大学将本科生导师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科生导师工作纳入全校统一的本科教育 工作范畴,核定教学工作量,导师工作量核定为1学时凋周。复旦大学也将本科生导师工作情况纳入所属院系的年度 教学工作综合考核范畴 42.根据大学规定,复旦学院负责制定《本科生书院导师工作考核办法》,每年组织各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考 核工作。导师工作考核体系包括《学生评估指导教师量表》(60%)、导师工作总结(20%)、院系与书院意见(20%) 等部分。考核结果将作为导师工作年度绩效发放标准。 4.3.学院将指导教师工作纳入教师考评体系。经评估考核优秀的导师,学院将给予一定奖励。 5.指导教师的解聘 5.1.导师因各种原因离开学校工作岗位,学校自动解除指导教师的聘任,并为学生另外聘任指导教师。 5.2.如果小组全体学生一致申请要求更换本小组指导教师,经学院相关部门调査核实,可以解除指导教师的聘 任并为该小组学生另行聘任指导教师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教师工作手册》 - 2 - 更新内容进行评价与反馈一次。 3.6. 定期或不定期以不同方式就学生学习、思想与生活等相关内容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 与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引导,鼓励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帮助他们始终保持开放而积极向上的心态、 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个人发展目标,督促他们不断进步。 3.7. 指导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方式包括: 3.7.1. 指导教师组织的小组机体讨论(专业文献与人文主题的讨论、经典读书小组、专题讲座、书院沙龙等) 3.7.2. 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需求,对学生进行的科研课题申报、科研活动、科研论文或综述撰写 等给予一定的指导 3.7.3. 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参观、远足、会餐等等); 3.7.4. 指导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谈心、email、电话交流等等。 3.8. 积极参加相应班级的导师辅导员联席会议、学院导师培训和工作例会,并及时向书院和院系反馈学生对学 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3.9. 指导教师及时收取本小组学生的讨论报告并及时进行考核评价与反馈。每学期结束前,指导教师根据复旦 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考核评估办法》和复旦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本科生成绩记载规 定》,及时对本小组学生进行评估考核,同时教师应及时将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反馈,以便学生改进并不断进步。考 核成绩于 2 年本课程结束后以 4 学分计入学生总成绩。 4. 指导教师的评估与考核 4.1. 复旦大学将本科生导师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科生导师工作纳入全校统一的本科教育 工作范畴,核定教学工作量,导师工作量核定为 1 学时/周。复旦大学也将本科生导师工作情况纳入所属院系的年度 教学工作综合考核范畴 4.2. 根据大学规定,复旦学院负责制定《本科生书院导师工作考核办法》,每年组织各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考 核工作。导师工作考核体系包括《学生评估指导教师量表》(60%)、导师工作总结(20%)、院系与书院意见(20%) 等部分。考核结果将作为导师工作年度绩效发放标准。 4.3. 学院将指导教师工作纳入教师考评体系。经评估考核优秀的导师,学院将给予一定奖励。 5. 指导教师的解聘 5.1. 导师因各种原因离开学校工作岗位,学校自动解除指导教师的聘任,并为学生另外聘任指导教师。 5.2. 如果小组全体学生一致申请要求更换本小组指导教师,经学院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可以解除指导教师的聘 任并为该小组学生另行聘任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