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农业概论 课程编号601A2004-01 课程名称 精确农业概论 总计:32学时 学分 2.0 讲课:32学时 实验:学时 必修课()选修课(√) 课程类别 实习:学时 理论课()实验课() 任课教师 冯美臣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掾 年(班)级:2014 专业:农学,农艺 课程是农学、农艺专业的选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作物栽培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科学 资源环境科学 教学目的 地理学等学科交叉的学科,设 和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精确农业及其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支撑技 术体系,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农业生产管理中,实施精确农业理念和精确 农业技术。 精确农业是全新的农业生产管理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 讲解精确农业的形成过程、本质及其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深入地理解精确农业理念,在此基础上,着重讲解精 确农业的支撑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主要教学 以课堂多媒体和板书教授为主。 方法与手 段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精确农业概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精确农业技术体系在农 与难点 业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精确农业技术体系在农业上的应用 教学进程
精确农业概论 课程名称 精确农业概论 课程编号 601A2004-01 总计:32学时 讲课:32学时 实验: 学时 实习: 学时 学 分 2.0 课程类别 必修课( )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验课( ) 任课教师 冯美臣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象 年(班)级:2014 专业:农学,农艺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本课程是农学、农艺专业的选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作物栽培学、 土壤学、植物保护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学科交叉的学科,设置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精确农业及其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支撑技 术体系,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农业生产管理中,实施精确农业理念和精确 农业技术。 精确农业是全新的农业生产管理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 讲解精确农业的形成过程、本质及其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深入地理解精确农业理念,在此基础上,着重讲解精 确农业的支撑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主要教学 方法与手 段 以课堂多媒体和板书教授为主。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精确农业概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精确农业技术体系在农 业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精确农业技术体系在农业上的应用。 教学进程
第次课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精确农业概述 2 精确农业概述 3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2 5 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6 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 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8 9 遥感及其应用 10 遥感及其应用 2 遥感及其应用 12 遥感及其应用 3 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2 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农业生物信息采集技术 6 农业生物信息采集技术 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第 次课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 16 教学内容 精确农业概述 精确农业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遥感及其应用 遥感及其应用 遥感及其应用 遥感及其应用 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农业生物信息采集技术 农业生物信息采集技术 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学时2222222222222222 备注
基本教材:杨武德等,精确农业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何勇等,精细农业,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邝朴生等,精细农业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汪懋华等,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农业机械,1999(8) 教材和主 汪懋华等,精细农作展与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农业机械,1999(9) 汪懋华等,精细农业的发展与工程科技创新,农业工程学报,1999,15 (1) 何勇等,基于GS农机化发展水平区域划分系统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2003,19(3) FENG Mei-chen et al.Monitoring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Multi- MODIS Datagica ScieneCina0 冯美臣等,基于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的水旱地冬小麦产量估测农业工程 学报,2010,26(11):183-188 教案 章节 第一章精确农业概述 周次 课时数 4 教学目的 重点掌握精确农业的概念及意义;理解精确农业产生的背景;了解精确 和要求 农业的基本技术和发展前景。 重点 重点:精确农业基本概念;精确农业产生的背景;精确农业技术体系。 难点
教材和主 要参考资 料 基本教材:杨武德等,精确农业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何 勇等,精细农业,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邝朴生等,精细农业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汪懋华等,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农业机械,1999(8) 汪懋华等,精细农作展与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农业机械,1999(9) 汪懋华等,精细农业的发展与工程科技创新,农业工程学报,1999,15 (1) 何勇等,基于GIS农机化发展水平区域划分系统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2003,19(3) FENG Mei-chen et al. Monitoring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Multitemporal MODIS Dat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9,8(9):1053- 1062 冯美臣等,基于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的水旱地冬小麦产量估测. 农业工程 学报,2010,26(11):183-188 教 案 章 节 第一章 精确农业概述 周次 课时数 4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重点掌握精确农业的概念及意义;理解精确农业产生的背景;了解精确 农业的基本技术和发展前景。 重 点 难 点 重点:精确农业基本概念;精确农业产生的背景;精确农业技术体系
第一节精确农业产生背景和含义(2.0学时) 备注: 一、 精确农业含义 二、精确农业产生的背景 三、精确农业的意义 第二节精确农业的技术体系(1.0学时) 全球定位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进程 三、遥感技术 (含章节 四、农业生物信息采集技术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五、精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教学方法 六、智能化变量农作机械 辅助手段) 第三节精确农业发展概况(1.0学时) 国外精确农业发展概况 国内精确农业发展概况 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以课堂多媒体教授为主。 (可续页) 1.精细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本章思考题 2.精细农业的支撑技术主要有哪些? 3.探索精细农业在我国的试验示范及推广,有什么现实意义? 邝朴生等,精细农业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主要 汪懋华等,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农业机械,1999(8) 参考资料 汪懋华等,精细农作展与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农业机械,1999(9) 汪懋华等,精细农业的发展与工程科技创新,农业工程学报,1999,15 (1)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一节 精确农业产生背景和含义(2.0学时) 一、精确农业含义 二、精确农业产生的背景 三、精确农业的意义 第二节 精确农业的技术体系(1.0学时) 一、全球定位系统 二、地理信息系统 三、遥感技术 四、农业生物信息采集技术 五、精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六、智能化变量农作机械 第三节 精确农业发展概况(1.0学时) 一、 国外精确农业发展概况 二、 国内精确农业发展概况 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以课堂多媒体教授为主。 (可续页) 备注: 本章思考题 1. 精细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2. 精细农业的支撑技术主要有哪些? 3. 探索精细农业在我国的试验示范及推广,有什么现实意义? 主要 参考资料 邝朴生等,精细农业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汪懋华等,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农业机械,1999(8) 汪懋华等,精细农作展与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农业机械,1999(9) 汪懋华等,精细农业的发展与工程科技创新,农业工程学报,1999,15 (1)
课后反思 教案 章节 第二章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周次 课时数 4 教学目的 重点掌握全球定位系统含义及应用。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了 和要求 解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重点 重点: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难点 难点: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 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概述(0.5学时) 备注: 全球定位系统含义 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1.0学时) 教学进程 一、 卫星 (含章节 地面站组 教学内容、 三、用户设备 学时分配、 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工作原理(1.0学时)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GPS的基本原理 DGPS工作原理 第四节全球定位系统应用(1.5学时) 农业飞防应用实例 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以课堂多媒体教授为主
课后反思 教 案 章 节 第二章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周次 课时数 4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重点掌握全球定位系统含义及应用。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了 解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重 点 难 点 重点: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难点: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一节 全球定位系统概述(0.5学时) 一、 全球定位系统含义 二、 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1.0学时) 一、 卫星 二、 地面站组 三、 用户设备 第三节 全球定位系统工作原理(1.0学时) 一、 GPS的基本原理 二、 DGPS工作原理 第四节 全球定位系统应用(1.5学时) 农业飞防应用实例 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以课堂多媒体教授为主。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