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羟基喹啉 通过控制pH和加 入掩蔽剂,使一 些金属离子得到 ○H 分离。 1一甲基一8一羟基喹啉 不与A3+生成沉淀, 可与Zn2+,Mg2+ CH3 生成沉淀。 OH
通过控制pH和加 入掩蔽剂,使一 些金属离子得到 分离。 不与Al3+生成沉淀, 可与Zn2+ ,Mg2+ 生成沉淀。 8-羟基喹啉 N OH N OH CH3 1-甲基-8-羟基喹啉
13.1.3共沉淀分离富集 CaCO3N(Pb),Al(OH)3↓,Fe(OH)3↓ 选择性差,干扰下一步测定 有机共沉淀剂:丹宁,动物胶等,可灼烧除去. 例:丁二酮肟-N(内络盐)+惰性共沉淀剂 HgC-C-N< N N=C-CH3 +丁二酮肟二烷酯 HC-C=N→ CN=C-CH3 (乙醇溶液) O- HO 例:Zn2+SCN Zn(SCN)42+甲基紫+ 难溶三元络合物 (10μg/L) 十 SCN-甲基紫+ (络合共沉淀剂)
13.1.3共沉淀分离富集 CaCO3↓(Pb), Al(OH)3↓, Fe(OH)3↓ 选择性差, 干扰下一步测定. 有机共沉淀剂: 丹宁, 动物胶等,可灼烧除去. 例: 丁二酮肟-Ni(内络盐)+惰性共沉淀剂 H3 C C H3 C C N N OH O Ni N C O N C CH3 CH3 HO + 丁二酮肟二烷酯 (乙醇溶液) + SCN-甲基紫+ (络合共沉淀剂) Zn2+ Zn(SCN)4 SCN- 2+ 甲基紫+ 难溶三元络合物 (10g/L) 例:
13.1.4提高选择性 1.控制酸度 2.利用络合掩蔽作用 Cu2+、Cd2+ 在KCN的氨性溶液中,通入HS,Cd2+被沉淀, Cu2+不沉淀 Cu2+一Cu(CN)32 Ca2+、Mg2+ NH4)2C204过量,Ca2+沉淀,Mg2+生成Mg(C204)22 Pb2+、Ca2+ 在EDTA存在下,控制pH2.8~4.9,CaC204↓,与Pb分离
1.控制酸度 2. 利用络合掩蔽作用 Cu2+ 、Cd2+ 在KCN的氨性溶液中,通入H2S, Cd2+被沉淀, Cu2+不沉淀 Cu2+ Cu(CN)3 2- Ca2+ 、Mg2+ (NH4 )2C2O4过量,Ca2+沉淀,Mg2+生成Mg(C2O4 )2 2- Pb2+ 、Ca2+ 在EDTA存在下,控制pH2.8~4.9,CaC2O4↓,与Pb分离 13.1.4 提高选择性
用草酸盐沉淀分离Pb2+、Ca2+ pM 0 PPb1.0 [C204']=0.1moll (pM') 2 有EDTA pCa' 0.01 mol/L Ca 4 pCa≥5 pPb'≤2 6 pCa' 6.8 8 无EDTA 8.7 pPb' 10 0 22.8 44.9 6 8 pH PbC2O4 pKsp=9.7,IgK(PbY)=18.0 CaC2O4 pKsp=7.8,IgK(CaY)=10.7
用草酸盐沉淀分离Pb2+、Ca2+ pCa’ pPb’ pPb’ X 1.0 pCa’ 无EDTA 有EDTA 0.01 mol/L X6.1 10 8 6 4 2 0 pM (pM´) 0 2 4 6 8 2.8 4.9 pH 6.8 8.7 pCa’ 5 pPb’ 2 [C2O4´]=0.1 mol/L PbC2O4 pKsp=9.7,lgK(PbY)=18.0 CaC2O4 pKsp=7.8,lgK(CaY)=10.7 pCa’ pPb’
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改变离子存在状态 Fe3+ NaOH Fe(oH)3↓ Cr3+H202 Cr042 Mn2+ 02 MnO(oH)2↓ Ca2+,Mg2+ Ca2+,Mg2+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改变离子存在状态 Fe3+ Cr3+ Mn2+ Ca2+,Mg2+ NaOH H2O2 Fe(OH)3↓ CrO4 2- MnO(OH)2↓ Ca2+,Mg2+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