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第一节概述 一、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 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名,按来源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按食品添 加剂的功能 用途划分,各国分类不尽相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划分为22类:(1) 酸度调节剂:(2)抗结剂 (3)消泡剂 (4)抗氧化剂:(5)漂白剂 :(6)膨松剂:(7)胶姆糖基础剂 (8)若色剂:(9)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 (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剂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 剂:(21)食品香料:(22)其他。 一、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食品添加剂在用 ,尽管已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多次安全性测试,但毕竞不是食品的基木成分 因此,食品添加剂存在安全性问题。但食品添加剂在安全性监督管理下,在允许范围内按照要求使用一般 来说是安全的.WHO/FAO规定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一般原则》,就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维护消费者 利益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办法,并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进行市查,订出它们的ADI值。食品添加 剂法典委员会(CCFA),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对食品添加剂生制定统一的规格和标准,确定统一的试验方法 和评价方法等,对ECFA(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所通过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安全性评价方 法等进行审议和认可,在提交食品法典委员会(CC)复审后公布。1995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卫生法》 1997年卫生部又顶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其中对食 品添加剂的安全管理做了许多严格的规定,以确保食品添加剂食用安全。 三、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食品添加剂有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其测定方法和其它分析一样,首先应设法将被分析物质从复杂的 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达到分离与富集待测物 质的目的,以利于下 步的测定 常用的分离手段有蒸馏沙 溶剂萃取法、沉淀分离法、色层分离法、掩蔽法等。样品分离后再针对特测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适 当的分析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海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第二节几种甜味剂的检测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以其营养价值可 分为营养型和非营养型甜味剂。我国经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经卫生部批准实施的GB 2760-1996国家卫生使用标准规定的甜味剂有糖精、甜蜜素、甜味素(阿斯巴甜)、甜菊苷、甘草、安赛蜜(AK 糖)、阿力甜、异麦芽酮糖、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及三氯蔗糖等共15种。下面介绍几种甜 味剂的测定方法。 一、糖精钠的 糖精是 用 广泛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其学名为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分子 式为CH,O,NS,其结构式如右图。糖精为无色到白色结晶或白色晶状粉末,在水 N.H 中溶解度很低,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碳酸钠水溶液及稀氨水中。对热不稳 入so 定,长时间加热失去甜味。因糖精难溶于水,故食品生产中常用其钠盐,即糖精钠。糖精钠为无色结品, 无臭或微有香气,浓度低时呈甜味,浓度高时有苦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其热稳 定性与糖精类似但较糖精要好, 其甜度为蔗糖 700格 糖精钠被摄入人体后,不能被吸收利用,不分解, 不供给热能,大部分从尿中排出而且不损害肾功能 其致癌作用一直有争议,尚未有确切结论,考虑到人体的安全性,1997年FAO/WHO公布,将其ADI 值定为0-5mgkg体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糖精钠可用于饮料、酱菜 类、复合调味料、蜜钱、配制酒、雪糕、冰淇淋、冰棍、糕点、饼干、面包等,以糖精计,最大使用量为 0.15gkg。汽水只允许用0.08g/kg:浓缩果汁可按浓缩倍数的80%加入。瓜子,1.2gkg。话梅、陈皮
第十二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 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来源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按食品添 加剂的功能、用途划分,各国分类不尽相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划分为 22 类:(1) 酸度调节剂;(2)抗结剂;(3)消泡剂;(4)抗氧化剂;(5)漂白剂;(6)膨松剂;(7)胶姆糖基础剂; (8)着色剂;(9)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 (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剂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 剂;(21)食品香料;(22)其他。 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食品添加剂在用于食品之前,尽管已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多次安全性测试,但毕竟不是食品的基本成分, 因此,食品添加剂存在安全性问题。但食品添加剂在安全性监督管理下,在允许范围内按照要求使用一般 来说是安全的。WHO/FAO 规定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一般原则》,就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维护消费者 利益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办法,并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进行审查,订出它们的 ADI 值。食品添加 剂法典委员会(CCFA),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对食品添加剂制定统一的规格和标准,确定统一的试验方法 和评价方法等,对 JECFA(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所通过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安全性评价方 法等进行审议和认可,在提交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复审后公布。1995 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卫生法》, 1997 年卫生部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其中对食 品添加剂的安全管理做了许多严格的规定,以确保食品添加剂食用安全。 三、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食品添加剂有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其测定方法和其它分析—样,首先应设法将被分析物质从复杂的 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达到分离与富集待测物质的目的,以利于下一步的测定。常用的分离手段有蒸馏法、 溶剂萃取法、沉淀分离法、色层分离法、掩蔽法等。样品分离后再针对待测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适 当的分析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容量法、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第二节 几种甜味剂的检测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以其营养价值可 分为营养型和非营养型甜味剂。我国经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经卫生部批准实施的 GB 2760-1996 国家卫生使用标准规定的甜味剂有糖精、甜蜜素、甜味素(阿斯巴甜)、甜菊苷、甘草、安赛蜜(AK 糖)、阿力甜、异麦芽酮糖、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及三氯蔗糖等共 15 种。下面介绍几种甜 味剂的测定方法。 一、糖精钠的检测 糖精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其学名为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分子 式为 C7H5O3NS,其结构式如右图。糖精为无色到白色结晶或白色晶状粉末,在水 中溶解度很低,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碳酸钠水溶液及稀氨水中。对热不稳 定,长时间加热失去甜味。因糖精难溶于水,故食品生产中常用其钠盐,即糖精钠。糖精钠为无色结晶, 无臭或微有香气,浓度低时呈甜味,浓度高时有苦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其热稳 定性与糖精类似但较糖精要好,其甜度为蔗糖的 200~700 倍。 糖精钠被摄入人体后,不能被吸收利用,不分解,不供给热能,大部分从尿中排出而且不损害肾功能。 其致癌作用一直有争议,尚未有确切结论,考虑到人体的安全性,1997 年 FAO/WHO 公布,将其 ADI 值定为 0~5mg/kg 体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 规定,糖精钠可用于饮料、酱菜 类、复合调味料、蜜饯、配制酒、雪糕、冰淇淋、冰棍、糕点、饼干、面包等,以糖精计,最大使用量为 0.15g/kg。汽水只允许用 0.08g/kg;浓缩果汁可按浓缩倍数的 80%加入。瓜子,1.2g/kg。话梅、陈皮
5.0g/kg. 精钠测定方法有多种,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酚磺酞比色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此外还 有纳氏比色法、高子选择性电极法等 (一)高效液相色诣法 1.原理 样品加温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调节p日至近中性,过滤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后, 以其标淮溶液峰的保留时间为依据进行定性,以其峰面积求出样液中被测物质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糖精钠含量g/kg或g1D)=m100 %×号×10 式中:m 一进样体积中糖精钠的质量,mg: 边 -样品质量,g -样品稀释总体积,mL: V- -进样体积,mL。 2.色谱条件 拾利翠.紫外拾测黑,被长230m.灵敏度02AUES 色谱柱:YwWG-C 4.6mm×250mm,10um不锈柱 或其他型号C1g柱 图12-1苯甲酸、山梨酸 流动相:甲醇+0.02molL乙酸铵溶液(5+95): 越墙钠高效液相伤横贸 流速:1.0mL/min 1苯甲酸2-山梨酸3肺精钠 进样量:10叫。 4.说明与讨论 (1)本方法为国家标准分析方法(GBT5009.28-1996),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糖精钠含量的测定。取 样量为10mL,进样量为10L时,最低检出限量为1.5g。另外,本方法可同时测定食品中糖精钠、苯甲 酸、山梨酸的含量,其高效液相色谱图如图12.1。 滤膜过滤。 (二)酚磺酞比色法 1頂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果胶、二氧化碳、酒精等,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分离糖精钠,然后与酚和 硫酸在175℃作用生成酚磺酞,再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其反应式为
5.0g/kg。 糖精钠测定方法有多种,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酚磺酞比色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此外还 有纳氏比色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1.原理 样品加温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调节 pH 至近中性,过滤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后, 以其标准溶液峰的保留时间为依据进行定性,以其峰面积求出样液中被测物质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m1──进样体积中糖精钠的质量,mg; m2──样品质量,g; V1──样品稀释总体积,mL; V2──进样体积,mL。 2.色谱条件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波长 230µm,灵敏度 0.2AUFS; 色谱柱:YWG-C18 4.6mm×250mm,10um 不锈钢柱, 或其他型号 C18 柱 ; 图 12-1 苯甲酸、山梨酸 、 流动相:甲醇+0.02mol/L 乙酸铵溶液(5+95); 糖精钠高效液相色谱图 流速:1.0mL/min; 1-苯甲酸 2-山梨酸 3-糖精钠 进样量:10µL。 4.说明与讨论 (1)本方法为国家标准分析方法(GB/T5009.28-1996),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糖精钠含量的测定。取 样量为 10mL, 进样量为 10µL 时,最低检出限量为 1.5ng。另外,本方法可同时测定食品中糖精钠、苯甲 酸、山梨酸的含量,其高效液相色谱图如图 12-1。 (2)汽水和配制酒类要微热搅拌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再用氨水(1:1)调 pH 值约为 7,加水定容, 经 0.45µm 滤膜过滤;饮料、果汁类用氨水(1:1)调 pH 值约为 7,加水定容,离心沉淀,上清液经 0.45µm 滤膜过滤。 (二)酚磺酞比色法 1.原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果胶、二氧化碳、酒精等,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分离糖精钠,然后与酚和 硫酸在 175℃作用生成酚磺酞,再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其反应式为: 1000 1000 / / 2 1 2 1 × × × = V V m m 糖精钠含量(g kg或g L)
OH OH OH o+(NI.S0 酚碳 OHOH ON ON 0+2Na0H- 0+2H.0 ;-0 酚磺酞二钠(红色) 测定吸光度值,与标准系列比较定最,按下面公式计算样品中糖精钠含量。 糖精钠(g/kg或g/L)=m,万 式中: 测定用试样液中糖精钠量。mg 空白夜中糖精钠量,mg: m-掸品质量,g或ml: 一样品乙醚提取液总体积,ml, V2- 一比色用样品乙醚提取液体积,ml 2.说明与讨论 (1)糖精易溶于乙醚,而糖精钠难溶于乙醚,为了便于乙醚提取,使糖精钠转化成糖精,样品溶液需进 行酸化处理。 (2)为防止用乙酰萃取时发生乳化,可在样品溶液中加入CSO:和NaOH,沉淀蛋白质:对于富含脂肪 的样品,可先在碱性条件用乙醚萃取脂肪, 然后酸化,再用乙醚提取糖精。 (3)因酒精既可溶于乙醚 又可溶于水,当用乙醚萃取时易乳化,分层不清,故含酒精的饮料应先加热 挥去消精:对含CO2的饮料,应先除去CO2,否则将影响样液体积。 (4)本法受温度影响较大,要使糖精充分与酚在硫酸作用下生成酚磺酞,应严格控制在175土2℃温度下 反应2h (三)薄层色谱法 1.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食品中的糖精钠用乙醚提取,挥去乙醚后,用乙醇溶解残留物。点样于硅胶G254 薄层板或聚酰胺薄层板上,展开后喷显色剂显色,再与标准比较。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测定。在实验条件下 糖精的R值为0.3。计算公式如下: m1×1000 x=- 式中x一样品中糖精钠的含量,g/kg或g/L: m一测定用样液中糖精钠的质量,g: 一样品质量(体积),g(mL):
测定吸光度值,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按下面公式计算样品中糖精钠含量。 2.说明与讨论 (1)糖精易溶于乙醚,而糖精钠难溶于乙醚,为了便于乙醚提取,使糖精钠转化成糖精,样品溶液需进 行酸化处理。 (2)为防止用乙醚萃取时发生乳化,可在样品溶液中加入 CuSO4 和 NaOH,沉淀蛋白质;对于富含脂肪 的样品,可先在碱性条件用乙醚萃取脂肪,然后酸化,再用乙醚提取糖精。 (3)因酒精既可溶于乙醚,又可溶于水,当用乙醚萃取时易乳化,分层不清,故含酒精的饮料应先加热 挥去酒精;对含 CO2 的饮料,应先除去 CO2,否则将影响样液体积。 (4)本法受温度影响较大,要使糖精充分与酚在硫酸作用下生成酚磺酞,应严格控制在 175 土 2℃温度下 反应 2h。 (三)薄层色谱法 1.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食品中的糖精钠用乙醚提取,挥去乙醚后,用乙醇溶解残留物。点样于硅胶 GF254 薄层板或聚酰胺薄层板上,展开后喷显色剂显色,再与标准比较。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测定。在实验条件下 糖精的 Rf值为 0.3。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x-样品中糖精钠的含量,g/kg 或 g/L; m1-测定用样液中糖精钠的质量,mg; m2-样品质量(体积),g(mL);
V,一样品提取液残留物加入乙醇的体积,L: 一点样液体积,。 2.说明与讨论 (1)本方法为国家标准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糖精钠含量的测定。取样量为10mL,进样量为10叫 时,最低检出限量为1.5g:另外可同时测定食品中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环己基氨基磺酸的含量, 用聚酰胺薄层板,用展开剂异丙醇-浓氨水-无水乙醇(20:1:1)展开时,糖精钠的比移值0.31,环已基 氨基为0.47,甲为0.61,山裂酸为073。 (2)聚酰胺薄层板的制备:称取1.6g聚酰胺粉,加0.4g可溶性淀粉 加约14L水研磨均匀合适为 止,立即倒入涂布器内制成面积为5cm×20cm,厚度为0.3m的薄层板。室温干燥后,于80℃千燥1h, 取出,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备用。聚酰胺薄层板的烘干温度不能高于80℃,否则聚酰胺变色。 (3)硅胶G254薄层板的制备:称取1.4g硅胶GF254,加4.5ml0.5%CMC-Na溶液与小研钵中研匀, 立即倒入涂布器内制成面积为5cmX20cm,厚度为0.3mm的薄层板,稍千后,于110℃活化1h,取出,置 于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4)在层板下端2cm的基线上用微量注射器点样,点样量应估计其中糖精的含量为0.1~0.5g。硅 胶GF254薄层板用展开剂苯-乙酸乙酯-乙酸(12:7:3)进行展开:聚酰胺薄层板用展开剂异丙醇-浓氨 水-无水乙醇(20:1:1)展开。展开完毕,取出在空气中挥干,喷显色剂,显色剂为0.04%溴甲酚紫的 50%乙醇溶液(8),其斑点呈黄色,背景呈蓝色。 (5)其它说明与讨论见酚磺酞比色法。 (四)其他方法 1.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糖精选择电极是以季铵盐所制PVC薄膜为感应膜的电极,它和作为参比电极的饱和甘汞电极配合使 用,可以测定食品中糖精钠含量。当测定温度、溶液总离子强度和溶液接界电位等条件一致时,测得电位 遵守能斯特方程式,电位差随溶液中糖精离子的活度改变而变化,被测溶液中糖精钠含量在0.02~1mgmL 范围内时,电位值与糖精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成直接关系 该法为卫生部推荐的参考方法。对苯甲酸的浓度为200~1000mgkg时无干扰:苯甲酸的浓度为50~ 500mg/kg,糖精钠的含量在100~150mg/kg范围内,约有3%一10%的正误差,水杨酸和羟基苯甲酸酯堆 苯法的测定有严重影响。 2.紫外分光光度法 样品经公理后酸性条件下用乙酷提取食电的精精钠然后挥去乙酷用乙壁溶能残留物点彬 于硅胶GF254薄层板或聚酰胺薄层板上 展开完毕后 胶GF254板可直接在波长254nm紫外打下观 糖精钠的荧光条状斑。如用聚酰胺板,挥干后喷显色剂,斑点成黄色,背景为蓝色。把斑点连同硅胶G25 或聚酰胺刮入小烧杯中。同时刮一块与样品条状大小相同的空白薄层板,置于另一烧杯中做对照,经薄层 分离后,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中,经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于波长270m下测定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此法樱作简单,精度高,可测定微量的糖精。 3.纳氏比色法 利用糖精的溶解特性,先在碱性条件下用水溶解、浸取,再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醚萃取,然后挥干乙酷 残渣在强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使糖精成为铵盐,与纳氏试剂作用生成一种黄色化合物,该化合物颜色深 浅与糖精的含量成正比,可比色定量。此法操作简单,精度高,但干扰物质多。 4带来法 从样品中提取出糖精,在硫酸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将干扰成分除去,于激发波长277m,发射波长410 nm测定荧光强度, 与标准比较定量。 本法检测下限低 可测定微量的糖精,但干扰因素多,有待进一步 完善。 5气相色谱法 糖精难挥发,必须首先和甲基化试剂(碘化甲烷、重氨甲烷等)进行反应生成甲基糖精,然后用气相色 谱法测定。此法检测下限为10mgkg,回收率和重现性都很好。 二、其他几种重要甜味剂的检测
V1-样品提取液残留物加入乙醇的体积,mL; V2-点样液体积,mL。 2.说明与讨论 (1)本方法为国家标准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糖精钠含量的测定。取样量为 10mL, 进样量为 10µL 时,最低检出限量为 1.5ng;另外可同时测定食品中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环已基氨基磺酸的含量, 用聚酰胺薄层板,用展开剂异丙醇-浓氨水-无水乙醇(20︰1︰1)展开时,糖精钠的比移值 0.31,环已基 氨基磺酸为 0.47,苯甲酸为 0.61,山梨酸为 0.73。 (2)聚酰胺薄层板的制备:称取 1.6g聚酰胺粉,加 0.4g 可溶性淀粉,加约 14mL 水研磨均匀合适为 止,立即倒入涂布器内制成面积为 5cm×20cm,厚度为 0.3mm的薄层板。室温干燥后,于 80℃干燥 1h, 取出,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备用。聚酰胺薄层板的烘干温度不能高于 80℃,否则聚酰胺变色。 (3)硅胶 GF254 薄层板的制备:称取 1.4g硅胶 GF254,加 4.5mL 0.5% CMC-Na 溶液与小研钵中研匀, 立即倒入涂布器内制成面积为 5cm×20cm,厚度为 0.3mm的薄层板,稍干后,于 110℃活化 1h,取出,置 于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4)在薄层板下端 2cm 的基线上用微量注射器点样,点样量应估计其中糖精的含量为 0.1~0.5mg。硅 胶 GF254 薄层板用展开剂苯-乙酸乙酯-乙酸(12︰7︰3)进行展开;聚酰胺薄层板用展开剂异丙醇-浓氨 水-无水乙醇(20︰1︰1)展开。展开完毕,取出在空气中挥干,喷显色剂,显色剂为 0.04%溴甲酚紫的 50%乙醇溶液(pH=8),其斑点呈黄色,背景呈蓝色。 (5)其它说明与讨论见酚磺酞比色法。 (四)其他方法 1.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糖精选择电极是以季铵盐所制 PVC 薄膜为感应膜的电极,它和作为参比电极的饱和甘汞电极配合使 用,可以测定食品中糖精钠含量。当测定温度、溶液总离子强度和溶液接界电位等条件一致时,测得电位 遵守能斯特方程式,电位差随溶液中糖精离子的活度改变而变化,被测溶液中糖精钠含量在 0.02~1mg/mL 范围内时,电位值与糖精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成直接关系。 该法为卫生部推荐的参考方法。对苯甲酸的浓度为 200~1000mg/kg 时无干扰;苯甲酸的浓度为 50~ 500mg/kg,糖精钠的含量在 100~150mg/kg 范围内,约有 3%~10%的正误差,水杨酸和羟基苯甲酸酯堆 苯法的测定有严重影响。 2.紫外分光光度法 样品经处理后,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食品中的糖精钠,然后挥去乙醚,用乙醇溶解残留物。点样 于硅胶 GF254 薄层板或聚酰胺薄层板上,展开完毕后,硅胶 GF254 板可直接在波长 254nm 紫外灯下观察 糖精钠的荧光条状斑。如用聚酰胺板,挥干后喷显色剂,斑点成黄色,背景为蓝色。把斑点连同硅胶 GF254 或聚酰胺刮入小烧杯中。同时刮一块与样品条状大小相同的空白薄层板,置于另一烧杯中做对照,经薄层 分离后,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中,经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于波长 270nm 下测定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此法操作简单,精度高,可测定微量的糖精。 3. .纳氏比色法 利用糖精的溶解特性,先在碱性条件下用水溶解、浸取,再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醚萃取,然后挥干乙醚, 残渣在强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使糖精成为铵盐,与纳氏试剂作用生成一种黄色化合物,该化合物颜色深 浅与糖精的含量成正比,可比色定量。此法操作简单,精度高,但干扰物质多。 4.荧光法 从样品中提取出糖精,在硫酸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将干扰成分除去,于激发波长 277nm,发射波长 410 nm 测定荧光强度,与标准比较定量。本法检测下限低,可测定微量的糖精,但干扰因素多,有待进—步 完善。 5 气相色谱法 糖精难挥发,必须首先和甲基化试剂(碘化甲烷、重氮甲烷等)进行反应生成甲基糖精,然后用气相色 谱法测定。 此法检测下限为 10 mg/kg,回收率和重现性都很好。 二、其他几种重要甜味剂的检测
(一)环己氨基磺酸钠的检测 环已基氨基醋酸钠商品名为甜密素,是人下合成的非营养型甜味素,为白色针状、片状结品或结品性 粉末,无臭,味甜,稀释溶液的甜度约为蔗糖的30倍 对酸、酸、光、热稳 摄食环己氨基磺酸钠后 约40%从尿中排出,60%从粪便中排出。对其致癌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争议,至今都没有达成一致看法 1994年FAO/WHO对ADI值规定为01 lmg/kg体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 定环己氨基磺酸钠可用于酱菜、调味酱油、配制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洪淋、冰棍、饮料等, 最大使用量为0.65gkg:蜜饯,1.0gkg: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8.0gkg。 在酸性介质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亚硝酸反应,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 按下式计算: 环己基氨磷酸钠含量(g1g)=4×10x100_104 n×V×1000m 式中: 一样品质量, 进样体积,L: A一 一测定用试样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含量,g: 10 一正己烷加入量,mL。 2.色谱条件 色谱柱:不锈钢柱,长2 .内径3mm 固定相:Chromsorb WAW DMCS80-100目,涂以10%SE-30: 温度:柱温80℃:气化室150℃:检测器150℃: 流速:氮气40mL/min:氢气30 mL/min:空气300 mL/min。 3.说明与讨论 (1)含二氧化碳的样品需经加热除去,含酒精的样品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碱性,于沸水浴中加热以 除去酒精 (2)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亚硝酸钠的反应必须在冰浴中进行。 (二)乙酰磷胺酸钾的检测 乙酰磺胺酸钾又名安赛蜜,对光、热(225℃)均稳定,甜感持续时间长,味感优于糖精钠。经动物 毒性试验证明,木品是安全的。FAO/WVHO于1997年期定比ADI值为015mgg体重。乙酰磺胺酸御 士要用干.里酯。加类品。 水果类甜点、果酱、口香糖、浓缩果蔬饮料、酒类、蛋类甜食、减肥营养配 方、啤酒和麦乳精饮料等 1.原理 样品中乙酰磺胺酸钾经高效液相反相柱C1分离后,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按下式计 算: c×1000 乙酰磺胺酸钾含量(g/kg或g/L)= m××1000 式中:一 一由标准曲线上查得进样液中乙酰磺胺酸钾的含量,mgmL: 一样品质量,g: -样品稀释液总体积,mL: V 一HPLC测定时进样的体积,mL。 2.色谱条件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4nm: 分析柱:大连化物所生产的4.6mm×150mm,粒度5m,SpherisorbC1g柱: 流动相:0.02mol/L硫酸铵(740~800mL)+甲醇(170~150mL)+乙腈(90~50mL)+10%HS04(1mL): 流速:0.7 mL/min
(一)环己氨基磺酸钠的检测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商品名为甜蜜素,是人工合成的非营养型甜味素,为白色针状、片状结晶或结晶性 粉末,无臭,味甜,稀释溶液的甜度约为蔗糖的 30 倍,对酸、碱、光、热稳定。摄食环己氨基磺酸钠后 约 40%从尿中排出,60%从粪便中排出。对其致癌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争议,至今都没有达成一致看法。 1994 年 FAO/WHO 对 ADI 值规定为 0~11mg/kg 体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 规 定环己氨基磺酸钠可用于酱菜、调味酱油、配制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等, 最大使用量为 0.65g/kg;蜜饯,1.0g/kg;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8.0g/kg。 1.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亚硝酸反应,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 按下式计算: 式中: m──样品质量,g; V──进样体积,µL; A──测定用试样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含量,µg; 10──正己烷加入量,mL。 2.色谱条件 色谱柱:不锈钢柱,长 2m,内径 3mm; 固定相:Chromsorb WAW DMCS 80-100 目,涂以 10% SE-30; 温度:柱温 80℃;气化室 150℃;检测器 150℃; 流速:氮气 40 mL/min;氢气 30 mL/min;空气 300 mL/min。 3.说明与讨论 (1)含二氧化碳的样品需经加热除去,含酒精的样品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碱性,于沸水浴中加热以 除去酒精。 (2)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亚硝酸钠的反应必须在冰浴中进行。 (二)乙酰磺胺酸钾的检测 乙酰磺胺酸钾又名安赛蜜,对光、热(225℃)均稳定,甜感持续时间长,味感优于糖精钠。经动物 毒性试验证明,本品是安全的。FAO/WHO 于 1997 年规定其 ADI 值为 0~15mg/kg 体重。乙酰磺胺酸钾 主要用于:果脯、奶类饮品、水果类甜点、果酱、口香糖、浓缩果蔬饮料、酒类、蛋类甜食、减肥营养配 方、啤酒和麦乳精饮料等。 1.原理 样品中乙酰磺胺酸钾经高效液相反相柱 C18 分离后,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按下式计 算: 式中: c──由标准曲线上查得进样液中乙酰磺胺酸钾的含量,mg/mL; m──样品质量,g; V1──样品稀释液总体积,mL; V2──HPLC 测定时进样的体积,mL。 2.色谱条件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波长为 214nm; 分析柱:大连化物所生产的 4.6mm×150mm,粒度 5µm ,Spherisorb C18 柱; 流动相:0.02mol/L 硫酸铵(740~800mL)+甲醇(170~150mL)+乙腈(90~50mL)+10% H2SO4 (1mL); 流速:0.7mL/min。 mV A m V A g kg 10 1000 10 1000 / = × × × × 环己基氨磺酸钠含量( )= 1000 1000 / / 1 2 × × × = V V m c 乙酰磺胺酸钾含量(g kg或g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