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二、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及应用 二、其它现代极谱及伏安 第五节 分析技术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简介 下页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 第五节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简介 一、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及应用 二、其它现代极谱及伏安 分析技术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1.极谱分析过程和极谱波形成条件 极谱分析:特殊条件下的电解分析。 特殊性 a.使用了一支极化电极和另一支去极化电极作 为工作电极; b.在溶液静止的情况下进行的非完全的电解 过程。 极化电极与去极化电极:如果一支电极 通过无限小的电流,便引起电极电位发生很大变 化,这样的电极称之为极化电极,如滴汞电极, 反之电极电位不随电流变化的电极叫做理想的去 极化电极,如甘汞电极或大面积汞层。 上页下页返回
一、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1.极谱分析过程和极谱波形成条件 极谱分析:特殊条件下的电解分析。 特殊性: a. 使用了一支极化电极和另一支去极化电极作 为工作电极; b. 在溶液静止的情况下进行的非完全的电解 过程。 极化电极与去极化电极:如果一支电极 通过无限小的电流,便引起电极电位发生很大变 化,这样的电极称之为极化电极,如滴汞电极, 反之电极电位不随电流变化的电极叫做理想的去 极化电极,如甘汞电极或大面积汞层
极谱分析过程和极谱波-Pb2+(103m01L) 电压由0.2V逐渐增加 到0.7V左右,绘制电流一;2 电压曲线。 20 极 图中①~②段,仅有微 10 小的电流流过,这时的电 流 5}残余电流 流称为“残余电流”或背。09 景电流。 0-0.2k-0 08-1.0-1.2 分解电压 半波电位 当外加电压到达Pb2+的析出电位时,Pb2+开始在滴汞电 极上迅速反应,由于溶液静止,故产生浓度梯度(厚度约 0.05m的扩散层)。 上页下页返回
极谱分析过程和极谱波-Pb2+(10-3mol/L) 电压由0.2 V逐渐增加 到0.7 V左右,绘制电流- 电压曲线。 图中~段,仅有微 小的电流流过,这时的电 流称为“残余电流”或背 景电流。 当外加电压到达Pb2+的析出电位时,Pb2+开始在滴汞电 极上迅速反应,由于溶液静止,故产生浓度梯度 (厚度约 0.05mm的扩散层)
极限扩散电流ia 平衡时,电解电流仅受扩 散运动控制,形成极限扩散电 流ia。 (极谱定量分析的基础) 电 图中处电流随电压变化5余电医 流 的比值最大,此点对应的电位0 0-0.24-0.4-0.6-0.8-1.0-1.2E 称为半波电位。 分解电压 半波电位 (极谱定性的依据) 上页下页返回
极限扩散电流id 平衡时,电解电流仅受扩 散运动控制,形成极限扩散电 流id。 (极谱定量分析的基础) 图中处电流随电压变化 的比值最大,此点对应的电位 称为半波电位。 (极谱定性的依据)
极谱曲线形成条件: (1)待测物质的浓度要小,快速形成浓度梯度。 (2)溶液保持静止,使扩散层厚度稳定,待测物质仅依 靠扩散到达电极表面。 (3)电解液中含有较大量的惰性电解质,使待测离子在 电场作用力下的迁移运动降至最小。 (4)使用两支不同性能的电极。极化电极的电位随外加 电压变化而变,保证在电极表面形成浓差极化。 上页下页返回
极谱曲线形成条件: (1) 待测物质的浓度要小,快速形成浓度梯度。 (2) 溶液保持静止,使扩散层厚度稳定,待测物质仅依 靠扩散到达电极表面。 (3) 电解液中含有较大量的惰性电解质,使待测离子在 电场作用力下的迁移运动降至最小。 (4) 使用两支不同性能的电极。极化电极的电位随外加 电压变化而变,保证在电极表面形成浓差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