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阶段性缺少资金导致,这种阶段性的大量资金投入仅仅依靠 中小企业自身是无法实现的,政府的金融政策支持与合理引导是 必不可少的。 二是产业合作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企业很难 依靠自身力量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产品(服务)设计与创新来满足 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在专业分工不断细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科技创新企业要完全依靠自身能力获取 关键性的资源及技术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 进行科硏创新既能节约研发费用与资源,又能实现创新资源的互 补与共享。所谓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 高等学校等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在保持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及社 会身份的同时,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协作从事技术或产品的研究开 发,在共同确定的研究开发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各自目标的技术创 新活动。合作创新这一概念起源于这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之 后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目前美国仅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 材料等有关高技术领域建立的合作创新组织就多达4500多个, 合作创新已成为发达国家新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我国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目前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合作创新的方式来提升 白主创新能力更具现实意义。但就单个企业而言,由于信息不对 称和制度环境约束,限制了科技企业合作创新的范围与途径,亟 待政府从宏观的外部制度环境着手,为企业的合作创新创造良好 的支持体系
8 因为阶段性缺少资金导致,这种阶段性的大量资金投入仅仅依靠 中小企业自身是无法实现的,政府的金融政策支持与合理引导是 必不可少的。 二是产业合作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企业很难 依靠自身力量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产品(服务)设计与创新来满足 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在专业分工不断细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科技创新企业要完全依靠自身能力获取 关键性的资源及技术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 进行科研创新既能节约研发费用与资源,又能实现创新资源的互 补与共享。所谓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 高等学校等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在保持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及社 会身份的同时,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协作从事技术或产品的研究开 发,在共同确定的研究开发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各自目标的技术创 新活动。合作创新这一概念起源于这个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之 后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目前美国仅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 材料等有关高技术领域建立的合作创新组织就多达 4500 多个, 合作创新已成为发达国家新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我国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目前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合作创新的方式来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更具现实意义。但就单个企业而言,由于信息不对 称和制度环境约束,限制了科技企业合作创新的范围与途径,亟 待政府从宏观的外部制度环境着手,为企业的合作创新创造良好 的支持体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剧, 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意愿越来越强。企业通过国际 化的方式既可以减少研发与生产成本,又可以扩大销售,增强企 业的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科技企业在国际化方 面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发展瓶颈,如何 更好的利用国际资源增强科技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值 得关注的问题。政府通过政策法规政策的合理引导与支持,有利 于帮助科技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助推深圳成为国际化经济 创新大都市。 三是人才因素。我国的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创新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前沿科技研发人员、具有丰富产业经验 人才、具备管理能力人才欠缺的问题。这些方面的缺陷很难通过 企业的力量单独解决,这就造成创新型科技企业较为严峻的生存 态势。因此,政府在引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相配套的政策法规 上应予以支持。美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及地 区都为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营造了有利的服务环境,包括金融支 持、国际合作、人才引进、行政审批程序优化、税收优惠、基础 设施完善等。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一些现行的政策法 规难免会出现与企业实际发展脱节的现象,从而阻碍科技企业的 发展创新。因此,及时的探究、发现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 决方案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将根据深圳市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战略性发展要求
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剧, 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意愿越来越强。企业通过国际 化的方式既可以减少研发与生产成本,又可以扩大销售,增强企 业的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科技企业在国际化方 面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发展瓶颈,如何 更好的利用国际资源增强科技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值 得关注的问题。政府通过政策法规政策的合理引导与支持,有利 于帮助科技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助推深圳成为国际化经济 创新大都市。 三是人才因素。我国的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创新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前沿科技研发人员、具有丰富产业经验 人才、具备管理能力人才欠缺的问题。这些方面的缺陷很难通过 企业的力量单独解决,这就造成创新型科技企业较为严峻的生存 态势。因此,政府在引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相配套的政策法规 上应予以支持。美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及地 区都为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营造了有利的服务环境,包括金融支 持、国际合作、人才引进、行政审批程序优化、税收优惠、基础 设施完善等。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一些现行的政策法 规难免会出现与企业实际发展脱节的现象,从而阻碍科技企业的 发展创新。因此,及时的探究、发现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 决方案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将根据深圳市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战略性发展要求
在广泛吸收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的理论基础上,分 析现行政策法规环境对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吸收借鉴国 际先进地区的促进企业创新法规政策的推行经验,对比深圳和国 内典型城市在支持科技企业创新上的法规政策内容与实施效力, 从而提出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政策建议,让政策法规真正服务于 企业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深圳营造国际化的创新氛围。 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一)理论基础 综合相关研究,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宏 观经济政策引导、区域经济布局与集聚、企业之间技术交流、知 识外溢及产学研合作与竞争、核心技术人员的培养与流动,以及 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技术要素和管理流程的设计。 因此,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和适宜的内部治理结构是提升科技企 业创新发展效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但是,科技型企业在其诞生、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资金、经 验与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受到市场与法律制度环境的影 响,完全依靠企业自身调节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通 过对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要素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不断优化合 理、高效的法规政策环境的方案,从而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 供优质的法制保障、政策引导与政府服务。总的来说,目前市场
10 在广泛吸收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的理论基础上,分 析现行政策法规环境对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吸收借鉴国 际先进地区的促进企业创新法规政策的推行经验,对比深圳和国 内典型城市在支持科技企业创新上的法规政策内容与实施效力, 从而提出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政策建议,让政策法规真正服务于 企业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深圳营造国际化的创新氛围。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一)理论基础 综合相关研究,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宏 观经济政策引导、区域经济布局与集聚、企业之间技术交流、知 识外溢及产学研合作与竞争、核心技术人员的培养与流动,以及 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技术要素和管理流程的设计。 因此,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和适宜的内部治理结构是提升科技企 业创新发展效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但是,科技型企业在其诞生、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资金、经 验与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受到市场与法律制度环境的影 响,完全依靠企业自身调节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通 过对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要素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不断优化合 理、高效的法规政策环境的方案,从而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 供优质的法制保障、政策引导与政府服务。总的来说,目前市场
化的国家和地区在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是环境营造型,即国家或地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 进科学技术人才等措施营造出一个适合企业不断创新与发展的 良好外部环境。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国家为美国。二是政府支持 型,以国家或地区通过直接政策支持或引导发展某些关键领域项 目为特点,促进企业的发展,其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直接支持企业的发展。典型的代表国家有日本、韩国等。三是政 府引导型。该种类型介于环境营造型与政府支持型之间,即在营 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也同时注重对某些关键领 域的直接政策、技术支持。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以政府政策引导的 创新模式。典型代表国家为德国。此外,政府相关政策、法律措 施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与阻碍,如何迅速地 发现问题并做出及时、合适的调整则显得尤为重要 从理论的层面来看,到目前为止,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 看待包括法规政策在内的制度因素对企业行为与绩效的影响 是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制度与法律因素对于国家 宏观经济绩效与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绩效;二是 管理学者关注的对微观的企业行为及中观的企业生态的影响。前 者代表性的研究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经典论 述,认为制度因素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良好的制度安排通 过减少交易和监督成本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企业成长创造 良好外部环境。其它如 Henisz(2000)通过跨国数据研究制度
11 化的国家和地区在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环境营造型,即国家或地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 进科学技术人才等措施营造出一个适合企业不断创新与发展的 良好外部环境。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国家为美国。二是政府支持 型,以国家或地区通过直接政策支持或引导发展某些关键领域项 目为特点,促进企业的发展,其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直接支持企业的发展。典型的代表国家有日本、韩国等。三是政 府引导型。该种类型介于环境营造型与政府支持型之间,即在营 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也同时注重对某些关键领 域的直接政策、技术支持。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以政府政策引导的 创新模式。典型代表国家为德国。此外,政府相关政策、法律措 施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与阻碍,如何迅速地 发现问题并做出及时、合适的调整则显得尤为重要。 从理论的层面来看,到目前为止,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 看待包括法规政策在内的制度因素对企业行为与绩效的影响:一 是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制度与法律因素对于国家 宏观经济绩效与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绩效;二是 管理学者关注的对微观的企业行为及中观的企业生态的影响。前 者代表性的研究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经典论 述,认为制度因素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良好的制度安排通 过减少交易和监督成本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企业成长创造 良好外部环境。其它如 Henisz(2000)通过跨国数据研究制度
环境和政治约束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等。同时,也有学者试 图在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以及企业微观层面上探寻法律、金融和 经济增长的因果联系(如 Deming uc- Kunt and maksi- movIc, 1998: Levine, 1999: Beck and Levine, 2002) 针对特定的企业发展规律揭示制度安排的影响,这方面的研 究颇受到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影响,经典文献如 La porta, L。opez-de- Silanes, Shleifer和 Vishny(LLSV,1998)等人开创 了将一国法律体系、制度体系、金融和经济产出统辖起来的分析 框架,认为英美普通法系国家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政府能够为 股东和债权人提供更强的法律保护,从而激发企业家创业发展的 活力。研究还表明,英美法系国家倾向于拥有更好的制度安排, 其中包括更少的政府腐败、更有效率的法院系统以及更可信的会 计标准( D jankov, La porta, Lopez-de- Silanes and shleifer 203),从而有利于企业开展各种经营活动 针对企业创新发展而言,制度化的产权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研究视角。如Peng, Yamakawa和Lee(2009)通过对25个国 家的破产法的多维度比较,揭示破产法对于私营经济的影响,在 法律层面上指出正式的制度安排对于世界各国企业家精神发挥 的不同作用。 McMullen, Bagby和 Palich(2008)通过对36个 国家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私有产权保护与机会驱动的企业家创 业活动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而复杂的政府管制、繁复的行政程序 和冗余的官僚机构都将打击企业的创业精神。针对中国企业创业
12 环境和政治约束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等。同时,也有学者试 图在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以及企业微观层面上探寻法律、金融和 经济增长的因果联系(如 Demirgüç-Kunt and Maksi-movic, 1998;Levine,1999;Beck and Levine,2002)。 针对特定的企业发展规律揭示制度安排的影响,这方面的研 究颇受到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影响,经典文献如 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和 Vishny (LLSV,1998)等人开创 了将一国法律体系、制度体系、金融和经济产出统辖起来的分析 框架,认为英美普通法系国家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政府能够为 股东和债权人提供更强的法律保护,从而激发企业家创业发展的 活力。研究还表明,英美法系国家倾向于拥有更好的制度安排, 其中包括更少的政府腐败、更有效率的法院系统以及更可信的会 计标准(Djankov, La Porta, Lopez-de-Silanes and Shleifer, 2003),从而有利于企业开展各种经营活动。 针对企业创新发展而言,制度化的产权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研究视角。如 Peng, Yamakawa 和 Lee(2009)通过对 25 个国 家的破产法的多维度比较,揭示破产法对于私营经济的影响,在 法律层面上指出正式的制度安排对于世界各国企业家精神发挥 的不同作用。McMullen,Bagby 和 Palich(2008)通过对 36 个 国家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私有产权保护与机会驱动的企业家创 业活动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而复杂的政府管制、繁复的行政程序 和冗余的官僚机构都将打击企业的创业精神。针对中国企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