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0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试题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一4页。第Ⅱ卷5-12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在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c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吮(shan)吸 付(can)度泥泞(mng) 岸芷汀(dng) B.兴盛( sheng 畜(x)牲狼藉(j) 乳臭(x)未干 C起哄(hng)渐(jn)染倔强(jmng) 曲高和(he)寡 D糙(cao)米 衣钵(b)豆豉(chr) 提纲挈(qe)领 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山岗纪元松弛心灰意懒 B.至使防碍幅员毁家纾难 C.演绎风彩坐谈自圆奇说 D.证券俊俏嘉奖娇生惯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市长说,这个人太年轻,胸无城府,暂时不能担负重要工作 B.强调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也不是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 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C.大街小巷视觉听觉里处处充盈着新年的气象,电视画面里也多了车站、码头、机场人潮涌动沸沸扬 扬的情景。 D.现代西方的一批具有批判思想和疑古精神的年轻的哲学家,对传统哲学种种业已被视为不易之论的 本体论假定给予了大胆质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东省将在电脑系统中全面使用 Linux,以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 Windows系统,这一行为背后,其实 蕴涵着丰富的道理尚待发现。 B近日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一次讲演时说,“大学学费要提高,很多人反对。我是赞成的”。 c在北京市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期间,有关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履行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的义务。 D.“改善中国人在社会上的礼貌,比取得100枚金牌更重要。”一篇关于北京奥运会的评论如此写道。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5-7题(9分,每小题3分) 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 牵新字 在告别20世纪而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棼的罪状,劝 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面对思 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1必须回答:今目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 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井 www.yuwen123.com
www.yuwen123.com 四川省内江市 2008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1 卷 l 一 4 页。第Ⅱ卷 5—12 页。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1 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在答第 1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山岗 纪元 松弛 心灰意懒 B.至使 防碍 幅员 毁家纾难 C.演绎 风彩 坐谈 自圆奇说 D.证券 俊俏 嘉奖 娇生惯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市长说,这个人太年轻,胸无城府 ....,暂时不能担负重要工作。 B.强调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 ....,也不是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 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C.大街小巷视觉听觉里处处充盈着新年的气象,电视画面里也多了车站、码头、机场人潮涌动沸沸扬 ... 扬.的情景。 D.现代西方的一批具有批判思想和疑古精神的年轻的哲学家,对传统哲学种种业已被视为不易之论 ....的 本体论假定给予了大胆质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东省将在电脑系统中全面使用 Linux,以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 Windows 系统,这一行为背后,其实 蕴涵着丰富的道理尚待发现。 B 近日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一次讲演时说,“大学学费要提高,很多人反对。我是赞成的”。 c 在北京市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期间,有关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履行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的义务。 D.“改善中国人在社会上的礼貌,比取得 100 枚金牌更重要。”一篇关于北京奥运会的评论如此写道。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 牵新字 在告别 20 世纪而进入 21 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棼的罪状,劝 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面对思 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 l 必须回答:今目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 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井
非如此简单。田为,在20世纪,先是宥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 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掏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廿须回答的 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令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 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 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 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起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选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 厚。一些人认为20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 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 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 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 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岀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事 业,进行持久的、全面 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夸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 保证 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以做 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盐需的。 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 的自然进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20世纪的 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井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 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我们 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各 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是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 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 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 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5下列对文中“补课”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 B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 C.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 D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 6.对文中画线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B“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C.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浆工作还必须进行 D“启蒙”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 人治、由治人乱这一规律。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防 止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 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 负起启蒙的重任 C.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根深蒂固,在中国,启蒙是一个没有完成而被打断的历史任务 因此,应该“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 D.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界关 于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 www.yuwen123.com
www.yuwen123.com 非如此简单。田为,在 20 世纪,先是宥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 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掏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廿须回答的 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令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 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 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 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起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选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 厚。一些人认为 20 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 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 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 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 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事 业,进行持久的、全面 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夸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 保证。” 一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以做 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盐需的。 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 的自然进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 20 世纪的 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井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 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我们 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各 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是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 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 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 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5 下列对文中“补课”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 B 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 C.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 D 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 6.对文中画线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B“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C.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浆工作还必须进行。 D“启蒙”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 人治、由治人乱这一规律。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防 止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 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 负起启蒙的重任。 C.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根深蒂固,在中国,启蒙是一个没有完成而被打断的历史任务, 因此,应该“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 D.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界关 于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0题(9分,每小题3分】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吏,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 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 “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曰,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 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 自以恩毒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部?”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 不畏吏,吏不取人。夸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干禽 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夸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来威力 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要人问邪? 亭长索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邺月“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令我 以轧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汝何所措其手足平!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 于是纳其训,吏怀其恩。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时光武初即住,乃下语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 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德候。” (《后汉书.卓茂传》,有改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乘:凭借B.茂辟左右问之曰辟:躲避 C岁时遗之,札也遗:馈赠D.诚能为人所不能为诚:实在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项是 ①事孔光,光称为长者②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④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 ⑤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A①②⑥B.①④⑤ ②③⑤D.③④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解给了那人,那人找 到了丢失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 B.卓茂任密县县令期间.十分爱护当地吏民。当有人告发他属下的亭长接受馈赠时, 他很谨慎地问明情况,并用礼义教育告发者,妥善解决了此事。 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收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律条的规定,亭 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自己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 D.卓茂教育告发者的一番话,也表明了他为政的基率思想,那就是与人为善,慎用刑 法,注重以礼义教化百姓。 内江市2008届高中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译文: (2)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www.yuwen123.com
www.yuwen123.com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一 10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吏,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 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 “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曰,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 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 平居自以恩毒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部?”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 不畏吏,吏不取人。夸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 凡人所以贵干禽 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夸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来威力 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要人问邪? 亭长索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邺月“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令我 以轧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 于是纳其训,吏怀其恩。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时光武初即住,乃下语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 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 德候。” (《后汉书.卓茂传》,有改动)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乘.:凭借 B.茂辟.左右问之曰 辟:躲避 C 岁时遗.之,札也遗:馈赠 D.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诚:实在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项是 ①事孔光,光称为长者 ②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④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 ⑤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0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解给了那人,那人找 到了丢失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 B.卓茂任密县县令期间.十分爱护当地吏民。当有人告发他属下的亭长接受馈赠时, 他很谨慎地问明情况,并用礼义教育告发者,妥善解决了此事。 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收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律条的规定,亭 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自己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 D.卓茂教育告发者的一番话,也表明了他为政的基率思想,那就是与人为善,慎用刑 法,注重以礼义教化百姓。 内江市 2008 届高中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 8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3 分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译文: (2)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译文: 12.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于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筻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从内容上看,此词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本词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 (2)《古今词话》说此诃“极有理趣”。此词趣在何处,请茼析之。(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蛾眉山月歌》) 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杜甫《兵车行》中的警策句是 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 的感叹,表达了 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对自然永恒的羡慕。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 与孟子的“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杜甫《登高》一诗中的 ”两句集中表现了夔 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7题(22分 两条路 [德]里克特 新年之夜,一位老人正伫立在窗前。他睁开那充满忧郁的眼睛,仰望著蓝色的天空。天空中,繁星像 浮在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的朵朵荷花。他又把目光移向大地,大地上那为数不多的比他的希望更为渺茫的人 们,正朝着自己必然的目的地一一坟暮走去。如果将一岁比着一站的话.在通往坟墓的道路上.他已经走 过六十站了。王夸.他从自己的生活旅程中所获得的,除了错误和懊悔以外,别的什么也没有了。他如夸 身体衰弱,头脑空虚,心情凄切,尽管巳值花甲之年,还是鲜舒寡适 逝去的青喜岁月,幻想般的浮现在他的眼前。他想起了父亲把他领到那个起点的庄严时刻。一个起点 两条路:一条通向一个阳光明媚、恬静宜人的天地,那里的大地上覆盖着丰硕的果实,天空中荡漾着甜美 的歌声。另一条路通向一个遥远莫洲的黑平乎的大山洞,这山洞没有出口,洞里流着的不是水,而是毒液 些毒蛇在端动着发出“丝丝”的声响。 他又抬起头看看天空,苦楚的叫着:“啊!青春,你回来吧!哦,爸爸,你重新把我放在生活道路的起 点吧!我会选择那条光明之路的。”然而,他的父亲已经辞世,他的青春已经流逝。 他看见一道道移动着的光丛黑暗的沼泽地的上空掠过去·消失了:他还看见一颗星从天空坠落下来, 消失了。“啊!我的年华,我的生命!”懊悔无济于事.反倒如支支利莆穿过胸膛。他想起了儿时的伙伴 他们和自己同时琦入生活.但是走上的是劳动之路.是道德之连,值此新年之夜他们更是荣耀和愉快 高高的教堂上的钟响了,听见这钟声,他回想起父母早年对他一一一个在犯着错误的孩子一一的爱抚 回想起父母给他知识,为他祈祷。他沉浸在羞耻和悲切之中,怎幺也不敢再仰望夜空—一那安息着父母之 灵的夜空。泪水从模糊的眼里流出来,滴落着。他绝望地晃动一下身子,呼喊着:“回来吧!我的青春,你 曰来呀!” 果然,他的青春回来了一一那上面的一切都是他的年夜梦,惟有梦中所提到的他的过失是真实的。他 uwen123.com
www.yuwen123.com 译文: 12.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 分)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于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筻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从内容上看,此词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本词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 分) (2)《古今词话》说此诃“极有理趣”。此词趣在何处,请茼析之。(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蛾眉山月歌》) 前 人 说 :“ 立 片 言 而 居 要 , 乃 一 篇 之 警 策 。” 杜 甫 《 兵 车 行 》 中 的 警 策 句 是 “ , ”。 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 , ” 的感叹,表达了 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对自然永恒的羡慕。 (2)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 , ”与孟子的“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杜甫《登高》一诗中的“ , ” 两句集中表现了夔 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4 一 17 题(22 分 两条路 [德]里克特 新年之夜,一位老人正伫立在窗前。他睁开那充满忧郁的眼睛,仰望著蓝色的天空。天空中,繁星像 浮在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的朵朵荷花。他又把目光移向大地,大地上那为数不多的比他的希望更为渺茫的人 们,正朝着自己必然的目的地——坟暮走去。如果将一岁比着一站的话.在通往坟墓的道路上.他已经走 过六十站了。王夸.他从自己的生活旅程中所获得的,除了错误和懊悔以外,别的什么也没有了。他如夸 身体衰弱,头脑空虚,心情凄切,尽管巳值花甲之年,还是鲜舒寡适。 逝去的青喜岁月,幻想般的浮现在他的眼前。他想起了父亲把他领到那个起点的庄严时刻。一个起点 两条路:一条通向一个阳光明媚、恬静宜人的天地,那里的大地上覆盖着丰硕的果实,天空中荡漾着甜美 的歌声。另一条路通向一个遥远莫洲的黑平乎的大山洞,这山洞没有出口,洞里流着的不是水,而是毒液, 一些毒蛇在端动着发出“丝丝”的声响。 他又抬起头看看天空,苦楚的叫着:“啊!青春,你回来吧!哦,爸爸,你重新把我放在生活道路的起 点吧!我会选择那条光明之路的。”然而,他的父亲已经辞世,他的青春已经流逝。 他看见一道道移动着的光从黑暗的沼泽地的上空掠过去,消失了:他还看见一颗星从天空坠落下来, 消失了。“啊!我的年华,我的生命!”懊悔无济于事.反倒如支支利莆穿过胸膛。他想起了儿时的伙伴: 他们和自己同时琦入生活.但是走上的是劳动之路.是道德之连,值此新年之夜他们更是荣耀和愉快。 高高的教堂上的钟响了,听见这钟声,他回想起父母早年对他——一个在犯着错误的孩子——的爱抚, 回想起父母给他知识,为他祈祷。他沉浸在羞耻和悲切之中,怎幺也不敢再仰望夜空——那安息着父母之 灵的夜空。泪水从模糊的眼里流出来,滴落着。他绝望地晃动一下身子,呼喊着:“回来吧!我的青春,你 曰来呀!” 果然,他的青春回来了——那上面的一切都是他的年夜梦,惟有梦中所提到的他的过失是真实的。他
还年轻,他感谢上苍——他还拥有时间,他还没有错过起点,仍然可以自由地蹯上那第一条路,这条路也 会给他荣耀给他愉快 那些夸天仍然在生活的门槛徘徊,对生活之路选择不定的人们,请记住:当岁月流逝,当你发现自 己的脚步己蹒跚在通向黑乎乎的大山洞的山道的时候,你会痛苦的呼喊:“回来吧!我的青春,你回来呀!” 但,这已是枉然的呼喊 14.第二段中所说的“那个起点”有什么含义?(4分) 15“老人”为什么希望父亲把他重新放在生活道路的起点?(6分) 答 16结台文章内容,理解下面语句的含义。(6分) ①他看见一道道移动着的光从黑暗的沼泽地的上空掠过去,消失了;他还看见一颗星从天 空坠落下来,消失了。“啊!我的年华,我的生命! ②他还拥有时间,他还没有错过起点,仍然可以自由地踏上那第一条路,这条路也会给他 荣耀给他愉快…… 17请用一句熟语概括本文的主旨,并简析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色。(6分) 六、(15分 18“高考作文错1字扣1分。”教育部考试中心近日出台的新规定引起了考生和家长的极大关注,请 你根据提供的情景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得体。每条字数不超过30字。(6分) ①情景一:表示惊讶 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口 ②情景二:表示欣喜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五个关键词语。(5分) 最近两天包括科索沃总统塞伊迪鸟,总理哈奇在内的科索沃官员接连表示科索沃将在几天之后宣布独 立。对此.俄罗斯总统普京25号与到访的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会晤时再次强调俄罗斯坚决反对科索沃单 方面宣布独立。普京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将以严重损害整个国际法系统,将给整个巴尔干地区乃至 全世界带来消极后果,并会破坏其他地区的稳定,对此俄罗斯坚决予以反对。 关键词 20.去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区遭遇了五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冰雪灾害,在冰雪中,唐山13位农民朋友自费 租车奔赴湖南帮助抗雪救灾.重建电网;湖南衡阳农民刘吉贵把倾翻客车上的44位乘客接到家中,安排 食宿,一住就是4天:冰雪中,18位同乡步行5小时特产妇送至医院:冰雪中.爱子心切的母亲背着小儿 子,拖着大儿子,在冷雨中徒步行走了40公里的水路… 无数网友被他们的故事感动了,纷纷在网上发帖评论,你作为嗣友有怎样的感受?请在下 面跟发一张帖子,以飨读者。(60字)(4分) www.yuwen123.com
www.yuwen123.com 还年轻,他感谢上苍——他还拥有时间,他还没有错过起点,仍然可以自由地蹯上那第一条路.这条路也 会给他荣耀给他愉快…… 一那些夸天仍然在生活的门槛徘徊,对生活之路选择不定的人们,请记住:当岁月流逝,当你发现自 己的脚步已蹒跚在通向黑乎乎的大山洞的山道的时候,你会痛苦的呼喊:“回来吧!我的青春,你回来呀!” 但,这已是枉然的呼喊。 14.第二段中所说的“那个起点”有什么含义?(4 分) 答: 15“老人”为什么希望父亲把他重新放在生活道路的起点?(6 分) 答: 16 结台文章内容,理解下面语句的含义。(6 分) ①他看见一道道移动着的光从黑暗的沼泽地的上空掠过去,消失了;他还看见一颗星从天 空坠落下来,消失了。“啊!我的年华,我的生命!.. 答: ②他还拥有时间,他还没有错过起点,仍然可以自由地踏上那第一条路,这条路也会给他 荣耀给他愉快…… 答: 17 请用一句熟语概括本文的主旨,并简析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色。(6 分) 六、(15 分 18“高考作文错 l 字扣 1 分。”教育部考试中心近日出台的新规定引起了考生和家长的极大关注,请 你根据提供的情景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得体。每条字数不超过 30 字。(6 分) ①情景一:表示惊讶 ②情景二:表示欣喜 19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五个关键词语。(5 分) 最近两天包括科索沃总统塞伊迪鸟,总理哈奇在内的科索沃官员接连表示科索沃将在几天之后宣布独 立。对此.俄罗斯总统普京 25 号与到访的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会晤时再次强调俄罗斯坚决反对科索沃单 方面宣布独立。普京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将以严重损害整个国际法系统,将给整个巴尔干地区乃至 全世界带来消极后果,并会破坏其他地区的稳定,对此俄罗斯坚决予以反对。 关键词 : 、 、 、 、 。 20.去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区遭遇了五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冰雪灾害,在冰雪中,唐山 13 位农民朋友自费 租车奔赴湖南帮助抗雪救灾.重建电网;湖南衡阳农民刘吉贵把倾翻客车上的 44 位乘客接到家中,安排 食宿,一住就是 4 天;冰雪中,18 位同乡步行 5 小时特产妇送至医院;冰雪中.爱子心切的母亲背着小儿 子,拖着大儿子,在冷雨中徒步行走了 40 公里的水路…· 无数网友被他们的故事感动了,纷纷在网上发帖评论,你作为嗣友有怎样的感受?请在下 面跟发一张帖子,以飨读者。(60 字)(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