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07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镜奁(lidn) 不怿(yi) 博闻强识(zhi)模棱两可(lng) B.曩者(nang) 伺候(si) 大模大样(mo)矫揉造作(jioo) C.倨傲(j) 驽马(m)刎颈之交(jing)人影幢幢( zhuang) D.颧骨(quan)缧绁(lei)煞有介事(sh)简明扼要(e)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本人昨日下午不慎在哈双北路58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图书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 本人愿付酬金二百元,决不 ②他的男高低音,在同学中是出了名的,这次艺术节,大家一致推举他代表班级表演 但他 身体不好,说什么也不肯出场。 ③看《品人录》可知,其实,就算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 官民关系也曾作为 具有进步意义的阐述,有的还曾付诸行动。 A.失言推托关于 B.食言推脱对于 C.失言推脱关于 D.食言推托对于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人们在追思启功先生的时候,不仅感佩他卓越的书画功力,更感佩他的高尚人品 他不但是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一位谦谦君子 B.破产重整制度可以使一部分陷入困境甚至绝境的大型企业得以复活,所谓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如果措施及时得当,就有恢复生机的可能 C.真正的艺术家大都超越了世俗利益的诱惑,义无反顾地跋涉在治艺的寂寞之道上 惨淡经营而无怨无悔,含辛茹苦而终有所成 D.尽管老师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多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我的愚见,斜线号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逐渐被采用,但还没有被国家语言文字
1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2007 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月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 A.镜奁.(lián) 不怿.(yì) 博闻强识.(zhì) 模棱.两可(líng) B.曩.者(nǎng) 伺.候(sì) 大模.大样(mó) 矫.揉造作(jiǒo) C.倨.傲(jū) 驽.马(nǔ) 刎颈.之交(jìng) 人影幢幢..(zhuàng) D.颧.骨(quán) 缧.绁(léi) 煞.有介事(shā) 简明扼.要(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本人昨日下午不慎在哈双北路 58 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图书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 本人愿付酬金二百元,决不 。 ②他的男高低音,在同学中是出了名的,这次艺术节,大家一致推举他代表班级表演, 但他 身体不好,说什么也不肯出场。 ③看《品人录》可知,其实,就算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 官民关系也曾作为 具有进步意义的阐述,有的还曾付诸行动。 A.失言 推托 关于 B.食言 推脱 对于 C.失言 推脱 关于 D.食言 推托 对于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人们在追思启功先生的时候,不仅感佩他卓越的书画功力,更感佩他的高尚人品。 他不但是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一位谦谦君子 ....。 B.破产重整制度可以使一部分陷入困境甚至绝境的大型企业得以复活,所谓百足之虫 ...., 死而不僵 ....,如果措施及时得当,就有恢复生机的可能。 C.真正的艺术家大都超越了世俗利益的诱惑,义无反顾地跋涉在治艺的寂寞之道上, 惨淡经营 ....而无怨无悔,含辛茹苦而终有所成。 D.尽管老师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多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我的愚见,斜线号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逐渐被采用,但还没有被国家语言文字
工作委员会认定的一种符号。 B.中国领导人之所以一再申请,决不作不使用武力的承诺,就是因为在不得已的情况 下,这是必须作出的选择。 C.只要顾客一走到她的柜台,就会立即送去亲切的问候,凡真心要买东西的顾客,她 主动当好参谋,决不会空手而归 D.学院多次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架起以教师为中心,政工和学生干部为两头的桥,由 教师及时反映第一手掌握的情况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 流域的中国圈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 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发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 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 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的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 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对汉字发展史 上的基本事项进行简洁明晰地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 度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就会明白:现在 就相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 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正。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 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
2 工作委员会认定的一种符号。 B.中国领导人之所以一再申请,决不作不使用武力的承诺,就是因为在不得已的情况 下,这是必须作出的选择。 C.只要顾客一走到她的柜台,就会立即送去亲切的问候,凡真心要买东西的顾客,她 主动当好参谋,决不会空手而归。 D.学院多次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架起以教师为中心,政工和学生干部为两头的桥,由 教师及时反映第一手掌握的情况。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 流域的中国圈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 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发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 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 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的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 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对汉字发展史 上的基本事项进行简洁明晰地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 度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就会明白:现在 就相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 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 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正。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 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
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 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 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的“真名”,称自创的 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经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 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 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 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 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 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于1991年11月和 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 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 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干年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 此知晓共通意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5.从全文看,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文化圈”是指通过使用汉字进行交流的文化圈,21世纪的今天,汉字的使用 人数正在逐步增长 B.“汉字文化圈”是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文明中产生的,它的诞生并不是与其他 文化圈交流的结果。 C.“汉字文化圈”是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汉字文明影响之处,都 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D.“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而不同于音乐人的“娱乐圈”、 政客们的“政治圈” 6.对“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 字文化圈
3 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 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 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的“真名”,称自创的 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经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 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 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 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 现了知识、英才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 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于 1991 年 11 月和 1994 年 9 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 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 21 世纪人类的高度文 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 此知晓共通意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5.从全文看,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汉字文化圈”是指通过使用汉字进行交流的文化圈,21 世纪的今天,汉字的使用 人数正在逐步增长。 B.“汉字文化圈”是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文明中产生的,它的诞生并不是与其他 文化圈交流的结果。 C.“汉字文化圈”是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汉字文明影响之处,都 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D.“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而不同于音乐人的“娱乐圈”、 政客们的“政治圈”。 6.对“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 字文化圈
B.汉字的表记法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 有文化断层 C.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汉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 学和思想的贫困 D.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畅通无 阻的沟通与交流 7.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汉字有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等缺陷,它的发展前景曾广受汉字 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B.世界潮流缩小了“汉字文化圈”,所以毛泽东、鲁迅等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 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 C.回顾和审视汉字走过的历程,包括汉字发展史、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和汉字印刷的发 展史说明汉字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D.中国推行汉语拼音的实践,韩国日本对汉字的态度变化,说明汉字文化圈有必要并 开始重新认识汉字的魅力。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 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日:“公 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 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 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遺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 河外,蒙骜遁走。信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还 安陵人缩高之子仕于秦,秦使之守管。信陵君攻之不下,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 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执节尉。”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使其民。使者自 往请之。”使吏导使者至缩高之所。使者致信陵君之命,缩高曰:“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 也,夫父攻子守,人之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敢再拜辞 使者以报信陵君。信陵君大怒,遺使之安陵君所曰:“安陵之地,亦犹魏也。今吾攻管而不 下,则秦兵及我,社稷必危矣。愿君生束缩高而致之!若君弗致,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 陵之城下。”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城也,手授太府之宪。今缩高辞大位以 全父子之义,而君日‘必生致之,是使负襄王之诏而废太府之宪也,虽死,终不敢行『缩 高闻之日:“信陵君为人,悍猛而自用,此辞必反为国祸。吾已全己,无违人臣之义矣,岂 可使吾君有魏患乎『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信陵君闻之,缟素辟舍,使使者谢安陵君 日:“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失言于君,请再拜辞罪門 王①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日:“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 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 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 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
4 B.汉字的表记法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 有文化断层。 C.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汉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 学和思想的贫困。 D.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畅通无 阻的沟通与交流。 7.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汉字有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等缺陷,它的发展前景曾广受汉字 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B.世界潮流缩小了“汉字文化圈”,所以毛泽东、鲁迅等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 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 C.回顾和审视汉字走过的历程,包括汉字发展史、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和汉字印刷的发 展史说明汉字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D.中国推行汉语拼音的实践,韩国日本对汉字的态度变化,说明汉字文化圈有必要并 开始重新认识汉字的魅力。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 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 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 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 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 河外,蒙骜遁走。信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还。 安陵人缩高之子仕于秦,秦使之守管。信陵君攻之不下,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 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执节尉。”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使其民。使者自 往请之。”使吏导使者至缩高之所。使者致.信陵君之命,缩高曰:“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 也,夫父攻子守,人之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敢再拜辞!” 使者以报信陵君。信陵君大怒,遣使之安陵君所曰:“安陵之地,亦犹魏也。今吾攻管而不 下,则秦兵及我,社稷必危矣。愿君生束缩高而致之!若君弗致,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 陵之城下。”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城也,手授太府之宪。今缩高辞大位以 全父子之义,而君曰‘必生致之’,是使负襄王之诏而废太府之宪也,虽死,终不敢行!”缩 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悍猛而自用,此辞必反为国祸。吾已全己,无违人臣之义矣,岂 可使吾君有魏患乎!”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信陵君闻之,缟素辟舍,使使者谢.安陵君 曰:“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失言于君,请再拜辞罪!” 王①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 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 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 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
(选编自《资治通鉴》) 注①:“王”为秦庄襄王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蒙骜帅师伐魏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B.使者致信陵君之命 致食客三千人 C.使使者谢安陵君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D.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虽死,终不敢行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B.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D.困于思虑,失言于君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国兵败,魏王派人请信陵君归国,信陵君害怕获罪,不肯救魏,但在毛公、薛公 的劝说下,信陵君毅然回国,表现了信陵君的深明大义。 B.信陵君久攻管城不下,派人给安陵君施加压力,态度强硬,但安陵君以国家大义、 父子之伦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并表明了坚持的态度。 C.缩高面对来自信陵君的压力,没有让自己的儿子背秦归魏,保全了儿子的名节,他 担心得罪信陵君而招来祸患,因此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品德 D.信陵君帅五国联军大败秦军,功高盖主,致使秦人施计成功,信陵君被魏王猜忌, 于是称病不理政务,日夜沉迷于酒色,几年之后去逝。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面对信陵君妄图利用缩高儿子攻打管城的请求,缩高做出了不 卑不亢的回应,请将画横线的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也。夫父攻子守,人之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 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敢再拜辞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木兰花立春日作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矍塘关上草
5 (选编自《资治通鉴》) 注①:“王”为秦庄襄王。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蒙骜帅师伐.魏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B.使者致.信陵君之命 致.食客三千人 C.使使者谢.安陵君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D.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虽.死,终不敢行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B.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D.困于.思虑,失言于君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国兵败,魏王派人请信陵君归国,信陵君害怕获罪,不肯救魏,但在毛公、薛公 的劝说下,信陵君毅然回国,表现了信陵君的深明大义。 B.信陵君久攻管城不下,派人给安陵君施加压力,态度强硬,但安陵君以国家大义、 父子之伦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并表明了坚持的态度。 C.缩高面对来自信陵君的压力,没有让自己的儿子背秦归魏,保全了儿子的名节,他 担心得罪信陵君而招来祸患,因此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品德。 D.信陵君帅五国联军大败秦军,功高盖主,致使秦人施计成功,信陵君被魏王猜忌, 于是称病不理政务,日夜沉迷于酒色,几年之后去逝。 第Ⅱ卷(120 分) 四、(23 分) 11.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面对信陵君妄图利用缩高儿子攻打管城的请求,缩高做出了不 卑不亢的回应,请将画横线的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也。夫父攻子守,人之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 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敢再拜辞! 答: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木兰花 立春日作 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矍塘关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