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附中05-06学年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注: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出题范围:人教版第三册一、二、五单元。 出题人:赵丕德声熊处乃木破爻西西 第I卷(共39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葳蕤(wei)摧臧(zang) 泣涕涟涟(lidn)体无咎言(ji) B.哽咽(ye)窈窕( yaotiao)自我徂尔(cu) 晊其笑矣(xi) C.谬误(mi)仇雠(chou)铿然有声(keng0如弃草芥(je) D.瑰丽(gui)编纂(cudn 毛骨悚然(song)否泰如天地(pi)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喷薄 终成眷属 倾圮 磐石 B.舳舻 信誓旦旦 狼籍 斑澜 C.穴罅 否极泰来 意断 伶俜 D.提练 夙兴夜寐 樊笼 侥幸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或熟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透露,我们下一步还将发射“神舟”七号、“神 舟”八号,之后,将发射一个规模更大的空间站,可以做大量的空间应用 ②从2003年的非典肆虐到2005年的禽流感暴发,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开化 了人民的知情权,这已成为当今人民生活的常态。 ③班主任陈老师对班上每个同学的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都非常关心,经常问 长问短 ④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A.试验 无所不至 舍本逐末 B.实验 保障 无微不至 舍本逐末 C.试验 保证 无微不至 喧宾夺主 D.实验 保证 无所不至 喧宾夺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长江鱼类资源衰退连连告急,为此武汉市从2005年开始实施旨在恢复长江生物种 群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禁渔令。 B.当今社会,歌星、影星多是靓女俊男,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 痴情恣意挥洒,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惟一目 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奧运地区能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地区,重要标志是要出现新的商业中心,否则,这 个地区将来也会有问题 5.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1 四川大学附中 05-06 学年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注: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 出题范围:人教版第三册一、二、五单元。 出题人:赵丕 德声 熊处 乃木 跛爻 西西 第Ⅰ卷 (共 39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葳.蕤(wēi) 摧藏.(zàng) 泣涕涟.涟(lián) 体无咎.言(jiù) B.哽咽.(yè ) 窈窕..(yǎotiǎo) 自我徂.尔(cú) 咥.其笑矣(xì) C.谬误(miǜ) 仇雠(chóu) 铿然有声(kēng0 如弃草芥.(jiè ) D.瑰丽(gūi) 编纂.(cuàn) 毛骨悚.然 (sǒng) 否.泰如天地( pĭ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喷薄 终成眷属 倾圮 磐石 B.舳舻 信誓旦旦 狼籍 斑澜 C.穴罅 否极泰来 意断 伶俜 D.提练 夙兴夜寐 樊笼 侥幸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或熟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透露,我们下一步还将发射“神舟”七号、“神 舟”八号,之后,将发射一个规模更大的空间站,可以做大量的空间应用_________。 ②从 2003 年的非典肆虐到 2005 年的禽流感暴发,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开化,_________ 了人民的知情权,这已成为当今人民生活的常态。 ③班主任陈老师对班上每个同学的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都非常关心,经常问 长问短,_________。 ④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_________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A.试验 保障 无所不至 舍本逐末 B.实验 保障 无微不至 舍本逐末 C.试验 保证 无微不至 喧宾夺主 D.实验 保证 无所不至 喧宾夺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长江鱼类资源衰退连连告急,为此武汉市从 2005 年开始实施旨在恢复长江生物种 群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禁渔令。 B.当今社会,歌星、影星多是靓女俊男,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 痴情恣意挥洒,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惟一目 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奥运地区能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地区,重要标志是要出现新的商业中心,否则,这 个地区将来也会有问题。 5.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诗经》 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 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 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橘颂》创作时期考 人教社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中选录的《橘颂》是屈原的-篇很重要的作 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岀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 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 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最早的作品,如诗中有“年岁虽少句;有的以 诗中整体意象表达为远大志向为据,认为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有的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 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为枳”的说法);有的则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 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还有的认为该作品是诗人遭馋被疏、闲赋郢都时期作,或是早 于晚年自沉之前所作。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 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 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λ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 辞章句》看,就反映岀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谗的《九章 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 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 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 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 又把它当作屈原晩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 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 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 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中的理解无疑是 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的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 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 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 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土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 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 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 的总结、肯定和自勉
2 D.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诗经》 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 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 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橘颂》创作时期考 人教社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中选录的《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 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 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 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最早的作品,如诗中有“年岁虽少”句;有的以 诗中整体意象表达为远大志向为据,认为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有的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 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为枳”的说法);有的则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 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还有的认为该作品是诗人遭馋被疏、闲赋郢都时期作,或是早 于晚年自沉之前所作。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 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 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 辞章句》看,就反映出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 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 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 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 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 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 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 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 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中的理解无疑是 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的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 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 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 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 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 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 的总结、肯定和自勉
7.对《橘颂》创作时间众说纷坛,第一段提到了些原因,下列各项中不成为原因的一项是 A.屈原距今时代久远,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 B.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对此认识就很模糊。 C.有的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有的以为作于顷襄王晚期,还有的人认为是屈原绝笔。 D.至今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或有认识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的地 方 8.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提出异议,最重要的一点依据是 A.屈原写《橘颂》借鉴《士冠辞》,未必在行冠礼之后 B.《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C.从《橘颂》及屈原其它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看,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 D.屈原完全可以在晚年回顾生平、总结志行 9.根据文意,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橘颂》的创作时间,作者的结论与曹大中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B.引用王逸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其对后世贡献之大 C.作者虽不同意赵逵夫的结论,但承认《橘颂》确实受了《士冠辞》的影响 D.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维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 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 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日:“《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 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 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 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 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所。贼平后 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 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日:“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 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 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请舍宅以
3 7.对《橘颂》创作时间众说纷坛,第一段提到了些原因,下列各项中不成为原因的一项是 A.屈原距今时代久远,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 B.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对此认识就很模糊。 C.有的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有的以为作于顷襄王晚期,还有的人认为是屈原绝笔。 D.至今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或有认识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的地 方。 8.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提出异议,最重要的一点依据是 A.屈原写《橘颂》借鉴《士冠辞》,未必在行冠礼之后。 B.《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C.从《橘颂》及屈原其它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看,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 D.屈原完全可以在晚年回顾生平、总结志行。 9.根据文意,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橘颂》的创作时间,作者的结论与曹大中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B.引用王逸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其对后世贡献之大。 C.作者虽不同意赵逵夫的结论,但承认《橘颂》确实受了《士冠辞》的影响。 D.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 维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 “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 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 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 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 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 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①所。贼平后, 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 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 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 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请舍宅以
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行在:皇帝驻留的地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岁知属辞 属:撰写 同诣九公主第 诣:前往,到…去 C.擢右拾遗,迁给事中 迁:降职 D.笃志奉佛 奉:信奉,尊奉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延于上座曰 维扈从不及,为所擒 B 访风景于崇阿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 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维诗、画、音律等突出才能的一组是 ①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 ②“子诗清越者 同诣九公主第 ③“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④悉召梨园诸公合乐,维痛悼赋诗曰 ⑤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 ⑥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1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则传记在叙述人物一生大要的同时,更着重反映人物突出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 作者通过选取典型材料,突出表现了王维诗画俱能,兼通音律,笃信佛教,温和的个性中蕴 含着刚强的性格特点 B.王维在参加乡试前,听从岐王建议,让乐工将自己的诗歌作品演奏给九公主听,得 到了九公主的肯定与极力推荐。后来他在开元十九年考取了状元,并官居要职 C.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京城,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落入叛军手 中。他拒绝与叛军合作,服药假装不能说话,但仍被安禄山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 来的职务,并被拘禁于普施寺 D.叛乱平定以后,凡是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定了罪,只有王维因为皇上爱惜其 突出的才能,得以幸免。后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晚年笃信佛教,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他的 弟弟王缙将其诗文编纂成集共十卷,献给皇上,并流传于世。 第Ⅱ卷(共111分) 四、(22分) 14.把上面文言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5分) ②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3分)
4 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行在:皇帝驻留的地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岁知属.辞 属:撰写 B.同诣.九公主第 诣:前往,到……去 C.擢右拾遗,迁.给事中 迁:降职 D.笃志奉.佛 奉:信奉,尊奉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延于.上座曰 维扈从不及,为.所擒 A B 访风景于.崇阿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 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 C D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维诗、画、音律等突出才能的一组是 ①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 ②“子诗清越者,……同诣九公主第” ③“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④悉召梨园诸公合乐,维痛悼赋诗曰…… ⑤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 ⑥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1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则传记在叙述人物一生大要的同时,更着重反映人物突出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 作者通过选取典型材料,突出表现了王维诗画俱能,兼通音律,笃信佛教,温和的个性中蕴 含着刚强的性格特点。 B.王维在参加乡试前,听从岐王建议,让乐工将自己的诗歌作品演奏给九公主听,得 到了九公主的肯定与极力推荐。后来他在开元十九年考取了状元,并官居要职。 C.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京城,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落入叛军手 中。他拒绝与叛军合作,服药假装不能说话,但仍被安禄山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 来的职务,并被拘禁于普施寺。 D.叛乱平定以后,凡是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定了罪,只有王维因为皇上爱惜其 突出的才能,得以幸免。后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晚年笃信佛教,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他的 弟弟王缙将其诗文编纂成集共十卷,献给皇上,并流传于世。 第Ⅱ卷 (共 111 分) 四、(22 分) 14.把上面文言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5分) ②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3 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泼。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①“接輿”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隐士,“五柳”则是指大诗人陶渊明,作者借此二人生 动地刻画了隐士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隐土的形象.(4分) ②本诗颔联写景,展示了夕阳西下、炊烟初升、夜幕将临之景,其中哪个词最富有表现 力,为什么?(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小题任选1小题)(6分) ① !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苟以天下大, (苏洵《六国论》) ②遥想公瑾当年, (苏轼《念奴娇》)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何可胜道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对月贾平凹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 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 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裒,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 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
5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 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泼。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①“接舆”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隐士,“五柳”则是指大诗人陶渊明,作者借此二人生 动地刻画了隐士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隐土的形象.(4 分) 答: ②本诗颔联..写景,展示了夕阳西下、炊烟初升、夜幕将临之景,其中哪个词最富有表现 力,为什么?(4 分)。 答: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 小题任选 1 小题)(6分) ① , !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苟以天下大, 。(苏洵《六国论》) ②遥想公瑾当年, , , 。(苏轼《念奴娇》) 忧劳可以兴国, 。 (欧阳修《伶官传序》)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何可胜道也 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17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20 题。 对 月 贾平凹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 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 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 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