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高中2008届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答案选岀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一并收回。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涮( shuan)愀然(qio)奇葩(p)良莠不齐(you) B粗糙(c0)迂讷(n)琐屑(xie)间不容发(jian C星宿(xi)恪守(ke)档案(dang)不胫而走(jing) D纨绔(k)炽热(zhi)装帧(zhen)如法炮制(pa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渲泄冷不防妍嗤毕露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B销毁吊书袋目不暇接前世不忘,后世之师 C整饬实名制金碧辉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D迄今亲和力罄竹难书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全市第六届书法大赛上,各路好手纷纷舞文弄墨,大显技艺,创作了一幅幅优秀的书法
四川省泸州市高中 2008 届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只有一个 答案,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一并收回。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涮(shuàn)愀然( qiǎo )奇葩(pā)良莠不齐(yòu ) B.粗糙(cāo )迂讷( nà )琐屑(xiè) 间不容发(jiàn ) C.星宿(xiù)恪守(kè )档案(dàng)不胫而走(jìng) D.纨绔(kù)炽热(zhì) 装帧(zhēn)如法炮制(páo)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渲泄 冷不防 妍嗤毕露 瓜熟蒂落 , 水到渠成 B.销毁 吊书袋 目不暇接 前世不忘 , 后世之师 C.整饬 实名制 金碧辉煌 一着不慎 , 满盘皆输 D.迄今 亲和力 罄竹难书 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全市第六届书法大赛上,各路好手纷纷舞文弄墨,大显技艺,创作了一幅幅优秀的书法
作品 B如今,她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是的期期艾艾的神情,走在路上微笑面对行人,浑身上 下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C在得知家庭困难的小雨得了白血病后,班上的同学都纷纷掏出自己的零花钱为其捐款,尽 到了绵薄之力 D在2008年亚洲杯的角逐中,中国男足在小组赛中就惨遭淘汰,铩羽而归,男足的表现引 起球迷们的普遍不满。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泸州卫生局举办的“相约健康2007泸州名中医敬老义诊活动”,使我市很多特困户 低保户得到了免费就诊名中医的机会,体现了健康惠民的精神 B为纪念永恒的2008年,满足大多数收藏者的要求,相关单位破例批准了获得至高荣誉“中 华瓷器瑰宝”并有萨马兰奇亲笔题词的“扁豆双禽瓶”的复制生产。 C.作为泸州南极科考第一人,唐德培将从上海出发,于10月27日随中国南极科考越冬队一 起出发前往南极。 D旅美大熊猫“美生”11月6日回到卧龙,为了防止其他大熊猫不被可能的疾病传染,“美 生”将首先被送进隔离检疫场,接受相关检疫,期满后方可入住新家生活。 阅读下文,完成5—7题(9分) 三十八万公里的星路历程朝格图 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地轰鸣,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嫦娥 一号探月卫星直冲云霄,奔向遥远的月球。 火箭点燃的一刻,中国也拉开了深空探测的大幕。注定将被历史铭记。 困扰科学家们的问题,与以前中国掌握的地球卫星有着根本的不同:一般地球卫星只需
作品。 B.如今,她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是的期期艾艾的神情,走在路上微笑面对行人,浑身上 下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C.在得知家庭困难的小雨得了白血病后,班上的同学都纷纷掏出自己的零花钱为其捐款,尽 到了绵薄之力 D.在 2008 年亚洲杯的角逐中,中国男足在小组赛中就惨遭淘汰,铩羽而归,男足的表现引 起球迷们的普遍不满。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泸州卫生局举办的“相约健康.2007 泸州名中医敬老义诊活动”,使我市很多特困户、 低保户得到了免费就诊名中医的机会,体现了健康惠民的精神。 B.为纪念永恒的 2008 年,满足大多数收藏者的要求,相关单位破例批准了获得至高荣誉“中 华瓷器瑰宝”并有萨马兰奇亲笔题词的“扁豆双禽瓶”的复制生产。 C.作为泸州南极科考第一人,唐德培将从上海出发,于 10 月 27 日随中国南极科考越冬队一 起出发前往南极。 D.旅美大熊猫“美生”11 月 6 日回到卧龙,为了防止其他大熊猫不被可能的疾病传染,“美 生”将首先被送进隔离检疫场,接受相关检疫,期满后方可入住新家生活。 二、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9 分) 三十八万公里的星路历程 朝格图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地轰鸣,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嫦娥 一号探月卫星直冲云霄,奔向遥远的月球。 火箭点燃的一刻,中国也拉开了深空探测的大幕。注定将被历史铭记。 困扰科学家们的问题,与以前中国掌握的地球卫星有着根本的不同:一般地球卫星只需
考虑卫星和地球之间的关系,现在多了一个月亮,带来了力学和轨道研究等方面非常复杂的 问题 奔月的轨道设计,一般是从后往前设计。也就是说,卫星最终的使命,决定了轨道的前 边一步的设计方案 事实上,讨论嫦娥一号轨道时,专家组有人提出用火箭直接将嫦娥送入登月通道。经过 论证,这一思路并未采用 此番嫦娥一号被赋予的使命是,拍摄三维立体月球地形图、评估月壤厚度和氦-3的储 量、探究距离地球40万公里的空间环境,以及探测特殊元素月球分布一一这被总称为此次 嫦娥号的四个科学目标。 计算表明,为完成这些使命,嫦娥一号需到达距月球200公里高空的轨道上去。这一数 字决定了它的轨道设计方案。 最终确立的轨道是这样的:嫦娥一号首先绕地球沿三个逐渐变大的椭圆轨道飞行(调相 轨道):充分测试仪器调整姿态后,精确从奔月口开始真正的奔月之旅(地月转移轨道):最 终抵达月球上空(环月轨道)。 发射后的未来几天内,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首先将围绕地球,划出逐渐增大的三个椭圆痕 迹,以期进入“奔月口”。“奔月口”实际上是地球上空的一个点,嫦娥沿预定的轨道,必须 从那个点出发,飞向奔月轨道,才能跟运动中的月亮碰上 奔月口”像一个高速公路的出口。“必须准确找到这个出口。否则不知道下一个出口 在哪里呢,不知道兜多远。 最早划出的,是一个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51000公里、周期为16小时的环地球椭 圆。在这条轨道上,嫦娥一号将在第二个远地点作一次小的变轨,嫦娥一号卫星发动机点火, 将它的近地点提升到600公里。随后,嫦娥一号发动机再次点火,第一次大的变轨发生,轨
考虑卫星和地球之间的关系,现在多了一个月亮,带来了力学和轨道研究等方面非常复杂的 问题。 奔月的轨道设计,一般是从后往前设计。也就是说,卫星最终的使命,决定了轨道的前 边一步的设计方案。 事实上,讨论嫦娥一号轨道时,专家组有人提出用火箭直接将嫦娥送入登月通道。经过 论证,这一思路并未采用。 此番嫦娥一号被赋予的使命是,拍摄三维立体月球地形图、评估月壤厚度和氦-3 的储 量、探究距离地球 40 万公里的空间环境,以及探测特殊元素月球分布——这被总称为此次 嫦娥号的四个科学目标。 计算表明,为完成这些使命,嫦娥一号需到达距月球 200 公里高空的轨道上去。这一数 字决定了它的轨道设计方案。 最终确立的轨道是这样的:嫦娥一号首先绕地球沿三个逐渐变大的椭圆轨道飞行(调相 轨道);充分测试仪器调整姿态后,精确从奔月口开始真正的奔月之旅(地月转移轨道);最 终抵达月球上空(环月轨道)。 发射后的未来几天内,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首先将围绕地球,划出逐渐增大的三个椭圆痕 迹,以期进入“奔月口”。“奔月口”实际上是地球上空的一个点,嫦娥沿预定的轨道,必须 从那个点出发,飞向奔月轨道,才能跟运动中的月亮碰上。 “奔月口”像一个高速公路的出口。“必须准确找到这个出口。否则不知道下一个出口 在哪里呢,不知道兜多远。 最早划出的,是一个近地点 200 公里、远地点 51000 公里、周期为 16 小时的环地球椭 圆。在这条轨道上,嫦娥一号将在第二个远地点作一次小的变轨,嫦娥一号卫星发动机点火, 将它的近地点提升到 600 公里。随后,嫦娥一号发动机再次点火,第一次大的变轨发生,轨
道周期被调整为24小时。再次到达近地点时的卫星,将作出第二次大的变轨,将轨道周期 增加到48小时,使远地点高度达到约137万公里。这一系列变化,看起来显得繁冗,事 实上却深具用心,能让下一步的奔月飞行更为精确和保险。 如果卫星不做上述环地运动,直接进入奔月点,为克服重力发动机会消耗很长时间,会 消耗更多的燃料,也可能伤及发动机本身, 同时,国内的测控能力有限,嫦娥一号几个近地点都是在同一地区,卫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 基本不变,重要的变轨点都要争取在中国的测控视野覆盖范围,便于测控 要精准抵达环月轨道,必须精确找到奔月口,“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嫦娥奔月的 第一道险关,只有在这个点上出发,才能按照原初计划抵达月球 最初确立的35分钟的发射窗口—一火箭发射最迟不能超过35分钟,同样是为了更精确 地抵达奔月点 10月31日,嫦娥一号将从环地48小时轨道进入奔月之旅出发点一一奔月口。它将在 这里结束环绕地球的旅程,然后以每秒10.9公里的速度挣脱地球引力,踏上奔月“高速公 路”。因为月球也在运动,假设嫦娥一号先到,月亮没到,它自己就飞过去了,月球抓不住 它:到晩了,根本见不到月球。能否进入奔月点,对嫦娥一号来说生死攸关,此前绕地 飞行的点都可以调整,但奔月点没有,具有惟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如果出现失误,它将面临两种可能:进入错误的奔月轨道,走了歪路:或者再绕地球一圈, 走了冤枉路,回来时月球已不在那里了 按照原初构想,离开奔月点之后的大弧线轨道,是嫦娥一号正式向月球进军的路径。真正的 奔月之旅 这将也是中国航天器飞行最远的距离,38万公里。此前,中国的卫星最远是8万公里左右。 5对嫦娥一号平安奔月轨道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道周期被调整为 24 小时。再次到达近地点时的卫星,将作出第二次大的变轨,将轨道周期 增加到 48 小时,使远地点高度达到约 13.7 万公里。 这一系列变化,看起来显得繁冗,事 实上却深具用心,能让下一步的奔月飞行更为精确和保险。 如果卫星不做上述环地运动,直接进入奔月点,为克服重力发动机会消耗很长时间,会 消耗更多的燃料,也可能伤及发动机本身。 同时,国内的测控能力有限,嫦娥一号几个近地点都是在同一地区,卫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 基本不变,重要的变轨点都要争取在中国的测控视野覆盖范围,便于测控。 要精准抵达环月轨道,必须精确找到奔月口,“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嫦娥奔月的 第一道险关,只有在这个点上出发,才能按照原初计划抵达月球。 最初确立的 35 分钟的发射窗口——火箭发射最迟不能超过 35 分钟,同样是为了更精确 地抵达奔月点。 10 月 31 日,嫦娥一号将从环地 48 小时轨道进入奔月之旅出发点——奔月口。它将在 这里结束环绕地球的旅程,然后以每秒 10.9 公里的速度挣脱地球引力,踏上奔月“高速公 路”。因为月球也在运动,假设嫦娥一号先到,月亮没到,它自己就飞过去了,月球抓不住 它;到晚了,根本见不到月球。 能否进入奔月点,对嫦娥一号来说生死攸关,此前绕地 飞行的点都可以调整,但奔月点没有,具有惟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如果出现失误,它将面临两种可能:进入错误的奔月轨道,走了歪路;或者再绕地球一圈, 走了冤枉路,回来时月球已不在那里了。 按照原初构想,离开奔月点之后的大弧线轨道,是嫦娥一号正式向月球进军的路径。真正的 奔月之旅。 .这将也是中国航天器飞行最远的距离,38 万公里。此前,中国的卫星最远是 8 万公里左右。 5.对嫦娥一号平安奔月轨道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A借助火箭发射,用火箭直接将嫦娥一号送入登月通道 B由调相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最终抵达月球上空环月轨道 C.设计登月轨道,首先考虑的是到达终点的轨道,然后再设计最初的轨道 D嫦娥一号的重要的变轨点都要控制在中国可监察的视野覆盖范围内 6.下列有关嫦娥一号“奔月口”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一号“奔月口”像一个高速公路的出口,是嫦娥一号的出发点 B地球、月球不停地运动,能否进入奔月点,对嫦娥一号来说生死攸关,因为奔月点具有唯 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C.奔月口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窗口,选择在远地点高度达到51000公里高空是为了让下一 步的奔月飞行更为精确和保险 D只有精确地找到并抵达奔月的地点,嫦娥一号卫星才能按照原初计划抵达月球 7以下理解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嫦娥一号绕地球的飞行点不能调整,奔月点更具有唯一性。嫦娥一号必须与运动中的月球 相遇,才能踏上奔月之旅 B探月卫星如果不做环地运动,直接进入奔月点,为克服重力发动机会消耗很长的时间,会 消耗更多的燃料,也可能伤及发动机本身 C嫦娥一号到达距月球200公里高空的轨道上去,是为了拍摄三维立体月球地形图、评估月 壤厚度等四个科学目标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围绕地球划出的逐渐增大的三个椭圆痕迹分别是周期为16小时、24小 时、48小时的椭圆轨道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9分) 石勒筑垒于葛陂,课农造舟,将攻建业。琅邪王睿大集江南之众于寿春,以镇东长史纪瞻为
A.借助火箭发射,用火箭直接将嫦娥一号送入登月通道 B.由调相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最终抵达月球上空环月轨道 C.设计登月轨道,首先考虑的是到达终点的轨道,然后再设计最初的轨道 D.嫦娥一号的重要的变轨点都要控制在中国可监察的视野覆盖范围内 6.下列有关嫦娥一号“奔月口”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一号“奔月口”像一个高速公路的出口,是嫦娥一号的出发点 B.地球、月球不停地运动,能否进入奔月点,对嫦娥一号来说生死攸关,因为奔月点具有唯 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C.奔月口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窗口,选择在远地点高度达到 51000 公里高空是为了让下一 步的奔月飞行更为精确和保险 D.只有精确地找到并抵达奔月的地点,嫦娥一号卫星才能按照原初计划抵达月球 7.以下理解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嫦娥一号绕地球的飞行点不能调整,奔月点更具有唯一性。嫦娥一号必须与运动中的月球 相遇,才能踏上奔月之旅 B.探月卫星如果不做环地运动,直接进入奔月点,为克服重力发动机会消耗很长的时间,会 消耗更多的燃料,也可能伤及发动机本身 C.嫦娥一号到达距月球 200 公里高空的轨道上去,是为了拍摄三维立体月球地形图、评估月 壤厚度等四个科学目标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围绕地球划出的逐渐增大的三个椭圆痕迹分别是周期为 16 小时、24 小 时、48 小时的椭圆轨道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9 分) 石勒筑垒于葛陂,课农造舟,将攻建业。琅邪王睿大集江南之众于寿春,以镇东长史纪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