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高2008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满 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选项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犄角绮丽 倚马可待风光旖旎 B.妖娆缭绕 不依不饶百折不挠 C.发霉懊悔 风雨如晦诲人不倦 D.麾下糜烂 望风披靡摩肩接踵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照像前赡性瞠目结舌噤若寒蝉 B.诤友邻界点出尔反尔食不果腹 C.蛰伏绵里针明火执仗无尚荣光 D.浏览集大成众志成城德艺双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不到一周时间,为雪灾地区所捐的救灾物资,已经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 加的地步。 B.山水诗经过长期 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南 朝宋代诗人谢灵运 C.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D.台湾当局领导人数典忘祖,肆无忌惮地推行“台独”,妄图割断中华民族血脉,切断 两岸同胞的骨肉联系,必将留下千古骂名。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已建立起较完善的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机制在今年雨雪冰冻灾害袭来时发挥了作用,经受了检验,并且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发现
四川省南充市高 2008 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 1 卷 l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12 页。满 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1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选项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犄.角 绮.丽 倚.马可待 风光旖.旎 B.妖娆. 缭绕. 不依不饶. 百折不挠. C.发霉. 懊悔. 风雨如晦. 诲.人不倦 D.麾.下 糜.烂 望风披靡. 摩.肩接踵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照像 前赡性 瞠目结舌 噤若寒蝉 B.诤友 邻界点 出尔反尔 食不果腹 C.蛰伏 绵里针 明火执仗 无尚荣光 D.浏览 集大成 众志成城 德艺双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不到一周时间,为雪灾地区所捐的救灾物资,已经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 ... 加.的地步。 B.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 ....,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南 朝宋代诗人谢灵运。 C.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他闻过则喜 ....,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D.台湾当局领导人数典忘祖 ....,肆无忌惮地推行“台独”,妄图割断中华民族血脉,切断 两岸同胞的骨肉联系,必将留下千古骂名。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已建立起较完善的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机制在今年雨雪冰冻灾害袭来时发挥了作用,经受了检验,并且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发现
的问题,将促进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 B.对于姚明受伤这一突发事件,中国篮协在今天下午与中国男篮领队以及主教练开了 碰头会,对这一突发事件做出了初步的应对方案,并将马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 C.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基本形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张“网”从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 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号顺利踏上登月旅程。这是中 国制造ˆ第一次离开地球,奔向月球,一个时代就此来临。 欧洲宇航局的负责人多尔戴恩开玩笑地说:到了美国人再次将星条旗插在月球上的时 候.他们会发现上面已经有了中餐馆。” 国外科学家积极地替中国人“虛张声势”,而ˆ嫦娥计划的科学家目前还在稳健谨慎地实 现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绕月。研究团队乐观地估计是在2012年实现“月”,2020年 前实现探测器从月球返回 此次,科学家为嫦娥号ˆ卫星设定了四个科学技术目标:通过CCD相机与激光高度 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描绘月球地质与构造图;通过射线谱仪分析月球表面的元素 及矿物质的含量和分布;通过微波探测仪测量月壤的厚度并评估月壤中艄资源;通过高能粒 子探测仪探测地一月空间环境 虽然嫦娥一号`在技术上还有有待提高的空间,但它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40多 年里,人类已经向月球发射了100多个探测器,可我们惊讶地发现,世界上居然仍找不到一 张三维的月球全图。嫦娥计划首次获得月球全球的三维图像,将令其他航天大国汘颜。 此外,嫦娥一号可探测14种元素,超过其它国家探测器探测数量的倍之多。“嫦娥 号”上的激光高度计精度为1米,而日本绕月探测卫星辉夜姬ˆ只有5米。“嫦娥号”'还 将首次使用微波方法探测月壤
的问题,将促进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 B.对于姚明受伤这一突发事件,中国篮协在今天下午与中国男篮领队以及主教练开了 碰头会,对这一突发事件做出了初步的应对方案,并将马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 C.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基本形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张“网”从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 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嫦娥奔月 2007 年 10 月 24 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一号”顺利踏上登月旅程。这是“中 国制造”第一次离开地球,奔向月球,一个时代就此来临。 欧洲宇航局的负责人多尔戴恩开玩笑地说:“到了美国人再次将星条旗插在月球上的时 候.他们会发现上面已经有了中餐馆。” 国外科学家积极地替中国人“虚张声势”,而“嫦娥计划”的科学家目前还在稳健谨慎地实 现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绕月。研究团队乐观地估计是在 2012 年实现“落月”,2020 年 前实现探测器从月球返回。 此次,科学家为“嫦娥一号”卫星设定了四个科学技术目标:通过 CCD 相机与激光高度 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描绘月球地质与构造图;通过射线谱仪分析月球表面的元素 及矿物质的含量和分布;通过微波探测仪测量月壤的厚度并评估月壤中艄资源;通过高能粒 子探测仪探测地一月空间环境。 虽然“嫦娥一号”在技术上还有有待提高的空间,但它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40 多 年里,人类已经向月球发射了 100 多个探测器,可我们惊讶地发现,世界上居然仍找不到一 张三维的月球全图。嫦娥计划首次获得月球全球的三维图像,将令其他航天大国汗颜。 此外,“嫦娥一号”可探测 14 种元素,超过其它国家探测器探测数量的一倍之多。“嫦娥 一号”上的激光高度计精度为 1 米,而日本绕月探测卫星“辉夜姬”只有 5 米。“嫦娥一号”还 将首次使用微波方法探测月壤
毫不夸张地说,月球已是一个战场。一位美国科学家曾直言不讳地表示,登月的主要原 因是考虑国威而不是科学。从1958年至1967年,在冷战正酣的大背景下,美苏两国共发射 了108个月球探测器,成功或部分成功的为52个,成功率为48%,如果单单是为了科学探 索,如此密集的发射显然太疯狂了一些。 而如今,除了美国正在独力实施重返月球计划之外,俄、日、中、印以及欧洲各国之问 都在相互通联,谋求合作的可能性。探月工程在国际竞争之外,也体现了国际合作。如为了 测控嫦娥号ˆ绕月探测卫星,我国与欧洲空间局和智利有关部门开展合作。对于嫦娥 号的数据,我国也承诺分级共享,大部分数据会分期无偿公开 不仅如此,探索茫茫宇宙更需要多国联合舰队¨υ。目前,中国已和俄罗斯签订了合作探 测火星的萤火计划¨。未来的太空格局,全看几个航天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节) 5.依据原文,不能成为“月球已是一个战场”这一说法理由的一项是 A.从1958年至1967年,在冷战正酣的大背景下,美苏两国共发射发108个月球探测 器,成功或部分成功的为52个,成功率为48% B.嫦娥计划获得月球全球的三维图像,是近40年来人类所获得的第一张三维的月球 全图,将令其他航天大国汗颜 C.到了美国人再次将星条旗插在月球上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上面己经有了中餐馆 D.为了测控“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我国与欧洲空间局和智利有关部门开展合作, 并承诺数据分级共享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外国科学家乐观估计中国将在2010年实现“落”月,2020年前实现探测器从月球返 B.美苏两国在短短的9年时间就向月球发射了108个探测器,如此密集的发射显然是 疯狂行为 C.我国承诺,将把“嫦娥一号”的数据分级共享,分期无偿公开。 D.欧洲宇航局的负责人多尔戴恩所说的,当美国人再次把国旗插在月球上时,他们会 发现上面已经有了中国餐馆。实际上是在替中国人“虚张声势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探月工程除去振奋民族精神、扩大国家影响外,还将对科技强国之路产生深远
毫不夸张地说,月球已是一个战场。一位美国科学家曾直言不讳地表示,登月的主要原 因是考虑国威而不是科学。从 1958 年至 1967 年,在冷战正酣的大背景下,美苏两国共发射 了 108 个月球探测器,成功或部分成功的为 52 个,成功率为 48%,如果单单是为了科学探 索,如此密集的发射显然太疯狂了一些。 而如今,除了美国正在独力实施重返月球计划之外,俄、日、中、印以及欧洲各国之问 都在相互通联,谋求合作的可能性。探月工程在国际竞争之外,也体现了国际合作。如为了 测控“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我国与欧洲空间局和智利有关部门开展合作。对于“嫦娥一 号”的数据,我国也承诺分级共享,大部分数据会分期无偿公开。 不仅如此,探索茫茫宇宙更需要多国“联合舰队”。目前,中国已和俄罗斯签订了合作探 测火星的“萤火计划”。未来的太空格局,全看几个航天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节) 5.依据原文,不能成为“月球已是一个战场”这一说法理由的一项是 A.从 1958 年至 1967 年,在冷战正酣的大背景下,美苏两国共发射发 108 个月球探测 器,成功或部分成功的为 52 个,成功率为 48%。 B.嫦娥计划获得月球全球的三维图像,是近 40 年来人类所获得的第一张三维的月球 全图,将令其他航天大国汗颜。 C.到了美国人再次将星条旗插在月球上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上面已经有了中餐馆。 D.为了测控“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我国与欧洲空间局和智利有关部门开展合作, 并承诺数据分级共享。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外国科学家乐观估计中国将在 2010 年实现“落”月,2020 年前实现探测器从月球返 回。 B.美苏两国在短短的 9 年时间就向月球发射了 108 个探测器,如此密集的发射显然是 疯狂行为。 C.我国承诺,将把“嫦娥一号”的数据分级共享,分期无偿公开。 D.欧洲宇航局的负责人多尔戴恩所说的,当美国人再次把国旗插在月球上时,他们会 发现上面已经有了中国餐馆。实际上是在替中国人“虚张声势”。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探月工程除去振奋民族精神、扩大国家影响外,还将对科技强国之路产生深远 影响
B.过去探月工程主要是竞争:而如今的探月工程既有竞争,也体现了国际合作:将来 也将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且合作可能成为主流 C.美国之所以还要再次将星条旗插在月球上,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科技实力。 D.目前,美、欧、日、俄和中国、印度,都在加紧筹划21世纪的人类登月计划,我 们可以形象地说,月球已是一个即将开张的“包子铺”。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丞相公孙弘者,齐茁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 杂说。养后母孝谨 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蓄川国复推上公孙弘。弘让谢国人日:“臣已尝西应命,以不 能罢归,愿更推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百余人,弘第居下。 策奏,天孑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土。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 民苦之,诏使弘视之。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 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 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 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问,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 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日:齐人多诈而无情实, 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日:“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 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大夫。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 谏,以为罢敞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 弘不得一。弘乃谢日:“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 汲黯日: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日:“有之。夫 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 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
B.过去探月工程主要是竞争;而如今的探月工程既有竞争,也体现了国际合作;将来 也将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且合作可能成为主流。 C.美国之所以还要再次将星条旗插在月球上,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科技实力。 D.目前,美、欧、日、俄和中国、印度,都在加紧筹划 21 世纪的人类登月计划,我 们可以形象地说,月球已是一个即将开张的“包子铺”。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丞相公孙弘者,齐茁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 杂说。养后母孝谨。 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蓄川国复推上公孙弘。弘让谢国人日:“臣已尝西应命,以不 能罢归,愿更推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百余人,弘第居下。 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 民苦之,诏使弘视之。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 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 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 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问,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 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日:“齐人多诈而无情实, 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日:“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 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大夫。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 谏,以为罢敞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 弘不得一。弘乃谢日:“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 之。 汲黯日:“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日:“有之。夫 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 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
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 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 封平津侯。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人固推弘 固:本来 B.天子擢弘对为第 擢:选拔 C.不肯面折庭争 面折: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或错误 D.晏婴相景公 相:作国相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弘乃谢日 ②王日:“善”。乃下令 B.①诚中弘之病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C.①齐人多诈而无情实 ②掩口葫芦而笑 D.①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孙弘官高位重,但极有孝心,他奉养后母孝顺恭谨,后母去世后,他守孝三年。 B.公孙弘为人杰出,见多识广,生活俭朴,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当廷直谏,深受皇 帝优待 C.公孙弘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陈述种种事情,好让皇帝去选择决定。 D.公孙弘善于博取皇上的欢心,为了顺从皇上的意旨,他甚至不惜违背与公卿们事先 的约定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5分) (2)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5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咏相 李清照
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 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 封平津侯。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人固推弘 固:本来 B.天子擢弘对为第一 擢:选拔 C.不肯面折庭争 面折: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或错误 D.晏婴相景公 相:作国相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①弘乃.谢日 ②王日:“善”。乃.下令 B.①诚中弘之.病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C.①齐人多诈而.无情实 ②掩口葫芦而.笑 D.①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公孙弘官高位重,但极有孝心,他奉养后母孝顺恭谨,后母去世后,他守孝三年。 B.公孙弘为人杰出,见多识广,生活俭朴,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当廷直谏,深受皇 帝优待。 C.公孙弘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陈述种种事情,好让皇帝去选择决定。 D.公孙弘善于博取皇上的欢心,为了顺从皇上的意旨,他甚至不惜违背与公卿们事先 的约定。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 1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