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例题】(2010年湖南卷)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译文】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分析:济:渡河。 实词含义 【高考例题】(2012江西卷)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译文】 学田用来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怎么可以卖呢?分析:鬻 【高考例题】(2012江西卷)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译文】 皇帝认为他诋毁大臣,失去人臣礼仪,命令侍卫掌嘴。分析:毁诋、左右、批其 颊 【髙考例题】(2012辽宁卷)从第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yi]陶然弗与 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译文】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 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分析:从:表示叔伯关系。折:压倒。校:动词 计较。宗:尊崇。 【高考例题】(2010福建卷)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 之归。 【译文】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 资助安排他们回家。分析:肆,是名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 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 排回家。 【高考例题】(2010年安徽卷)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 使迎致之 【译文】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 者接他们到身边来。分析:“致”送达之意 【高考例题】(2010年江西卷)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译文】一生 少有玩赏爱好,不凭借名声官位傲慢待人。分析:骄:傲慢 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高考例题】(2012全国大纲卷)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 设备。 【译文】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 防。分析:实词“盜:侵占”,古今异义“设备:设置守备” 【高考例题】(2012湖南卷)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译文】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 正当手段去谋取呢!分析:虽,即使。与,给予。无故,古今异义,无缘无故。 妄:胡乱,引申为行为不正 【高考例题】(2012江苏卷)(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译文】(王 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 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高考例题】(2011年江苏卷)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陈公弼)饶恕了他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 并且用他们来把守仓库。 分析:此句中的“贷”和“流”是古今异义,分别是“饶恕”“流放”的意思 【高考例题】(2011年浙江卷)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高考例题】(2010 年湖南卷)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译文】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分析:济:渡河。 实词含义 【高考例题】(2012 江西卷)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译文】 学田用来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怎么可以卖呢?分析:鬻。 【高考例题】(2012 江西卷)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译文】 皇帝认为他诋毁大臣,失去人臣礼仪,命令侍卫掌嘴。分析:毁诋、左右、批其 颊。 【高考例题】(2012 辽宁卷)从第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yǐ] 陶然弗与 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译文】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 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分析:从:表示叔伯关系。折:压倒。校:动词, 计较。宗:尊崇。 【高考例题】(2010 福建卷)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 之归。 【译文】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 资助安排他们回家。分析:肆,是名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 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 排回家。 【高考例题】( 2010 年安徽卷)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 使迎致之。 【译文】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 者接他们到身边来。分析:“致”送达之意。 【高考例题】(2010 年江西卷)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译文】 一生 少有玩赏爱好,不凭借名声官位傲慢待人。分析:骄:傲慢。 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高考例题】(2012 全国大纲卷)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 设备。 【译文】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 防。分析:实词“盗:侵占”,古今异义“ 设备:设置守备” 【高考例题】(2012 湖南卷)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译文】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 正当手段去谋取呢!分析:虽,即使。与,给予。无故,古今异义,无缘无故。 妄:胡乱,引申为行为不正。 【高考例题】(2012 江苏卷)⑴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译文】(王 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 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高考例题】(2011 年江苏卷)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陈公弼)饶恕了他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 并且用他们来把守仓库。 分析:此句中的“贷”和“流”是古今异义,分别是“饶恕”“流放”的意思。 【高考例题】(2011 年浙江卷)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译文】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 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分析:该句中的“监”是古今异义,“教训”的 意思。 【高考例题】(2011年辽宁卷)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 所 【译文】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分析:此句中的“所”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处所”,而表大概数目,译为“左 右 【高考例题】(2011年广东卷)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译文】(罗 提督)并且邀请文人详细地记载他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的男子 汉啊!分析:此句中的“历”与“洵”都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分别是“详细 地”“确实”的意思。 【高考例题】(2011年广东卷)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译文】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藏匿(在)上游 的江水中。分析:此句中的“上流”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不能译为“上等社 会”,而应译为“上游” 【高考例题】(2011湖北卷)其后牧儿亡羊,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分析:此句中的“亡羊”是“丢失羊”,“求羊”是“寻找羊”,均是古今异义。 【译文】在这之后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墓室的通道,牧童拿火把照着寻找羊 不小心失火烧了始皇棺椁 【高考例题】(2010广东卷)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译文】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分析:赋分:授 予,古今异义:今天 【高考例题】(2010山东卷)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译文】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 优劣)。分析:于是”古今异义, 【高考例题】(2010湖南卷)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译文】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分析:偏方:偏 的地方。 【高考例题】(2010安徽卷)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 【译文】当时己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 祥)一概都不接受。分析:“通好”是互通友好之意;“行李”指使者。 【高考例题】(2005浙江卷)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译文】(任期 长的三年一轮换,(任期)短的一二年就轮换两次。 分析:此句中的“再”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两次” 双音双义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 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过 程中要加强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 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高考例题】(2011全国大纲卷)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 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分析:该句中的“监”是古今异义,“教训”的 意思。 【高考例题】(2011 年辽宁卷)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 所。 【译文】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分析:此句中的“所”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处所”,而表大概数目,译为“左 右”。 【高考例题】(2011 年广东卷)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译文】(罗 提督)并且邀请文人详细地记载他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的男子 汉啊!分析:此句中的“历”与“洵”都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分别是“详细 地”“确实”的意思。 【高考例题】(2011 年广东卷)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译文】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藏匿(在)上游 的江水中。分析:此句中的“上流”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不能译为“上等社 会”,而应译为“上游” 【高考例题】(2011 湖北卷)其后牧儿亡羊,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分析:此句中的“亡羊”是“丢失羊”,“求羊”是“寻找羊”,均是古今异义。 【译文】在这之后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墓室的通道,牧童拿火把照着寻找羊, 不小心失火烧了始皇棺椁。 【高考例题】(2010 广东卷)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译文】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分析:赋分:授 予,古今异义:今天。 【高考例题】(2010 山东卷) 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译文】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 优劣)。分析:于是”古今异义, 【高考例题】(2010 湖南卷)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译文】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分析:偏方: 偏 远的地方。 【高考例题】( 2010 安徽卷)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 受。 【译文】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 祥)一概都不接受。分析:“通好”是互通友好之意;“行李”指使者。 【高考例题】(2005 浙江卷)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译文】(任期) 长的三年一轮换,(任期)短的一二年就轮换两次。 分析:此句中的“再”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两次”。 双音双义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 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过 程中要加强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 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高考例题】(2011 全国大纲卷)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