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茂名市“十四五”专项规划归录清单173 附件2茂名市“十四五”区域规划日录清单 .175 附件3茂名市“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日汇总表.176 附件4茂名市“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工程包)汇总表.180 5
— 5 — 附件 1 茂名市“十四五”专项规划目录清单.1.7.3. 附件 2 茂名市“十四五”区域规划目录清单.1.7.5. 附件 3 茂名市“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 176 附件 4 茂名市“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工程包)汇总表. 180
本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茂名市委关 于制定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重点明确“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茂名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谋划 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是战 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 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 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面对国内外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新 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冲击,我市人民团结奋 进,积极应对挑战,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十四五”时期,世界处于动荡变革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广东省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我们要辨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 大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 -1-
— 1 — 本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茂名市委关 于制定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重点明确“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茂名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谋划 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并对 2035 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是战 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 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 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面对国内外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新 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冲击,我市人民团结奋 进,积极应对挑战,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十四五”时期,世界处于动荡变革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广东省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我们要辨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 大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
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 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 昂扬坚定自信、务实进取、百折不挠、开放包容、向上向善的新 时代茂名奋斗精神,旗帜鲜明大抓产业发展,形成市委“1+4+6” 工作布局',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抢抓“双区”建 设机遇,落实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2区域发展格局 战略,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严重冲击,顺利完成“十三五” 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 就。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3200亿元,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五年年均增长5.3%,经济总 量继续保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首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311 元,五年年均增长4.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7亿元, 五年年均增长4.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66.6%,比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近200亿元, 创历史新高,是2015年的2倍,五年年均增长14.3%。固定资 市委“1+4+6”工作布局: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推进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 三大攻坚战四项重大工作,全力实施沿海经济带建设、现代产业,交通建设。城市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与基本 公共限务六大行动计划。 2一核: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一带:沿海经 济帮,包括珠三角沿海市和东百两翼地区7市;一区:北部生态发展区,包括部关、梅州、清远、河源、云浮 等5市. -2
— 2 — 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 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 昂扬坚定自信、务实进取、百折不挠、开放包容、向上向善的新 时代茂名奋斗精神,旗帜鲜明大抓产业发展,形成市委“1+4+6” 工作布局1,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抢抓“双区”建 设机遇,落实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2区域发展格局 战略,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严重冲击,顺利完成“十三五” 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 就。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3200 亿元,实现比 2010 年翻一番,五年年均增长 5.3%,经济总 量继续保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首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3311 元,五年年均增长 4.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2.7 亿元, 五年年均增长 4.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66.6%,比 2015 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近 200 亿元, 创历史新高,是 2015 年的 2 倍,五年年均增长 14.3%。固定资 1市委“1+4+6”工作布局: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推进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 三大攻坚战四项重大工作,全力实施沿海经济带建设、现代产业、交通建设、城市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与基本 公共服务六大行动计划。 2 一核: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9 市;一带:沿海经 济带,包括珠三角沿海 7 市和东西两翼地区 7 市;一区:北部生态发展区,包括韶关、梅州、清远、河源、云浮 等 5 市
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分别年均增长3.9%和6.1%, 内需对经济支撑作用增强。 3500 3248 3279 30a 00d 500 1000 0 016年 017年 2018年 2019年 图1“十三五”时期茂名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 16.3:37.7:46.0调整为2020年的19.8:31.5:48.7,第三产业比重上 升2.7个百分点,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8%左右,比2015年提高约2.9个百分 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5%,比2015 年提高20个百分点。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华侨城南海 旅游岛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绿色化工与氢能、港口物流、文化 旅游、大健康、建筑业和现代农业等六大产业加快推进。高端产 业资源加速向“三大平台”集聚,茂名滨海新区成为全市临港产 业发展新引擎,茂名高新区成为全国第二大环氧乙烷基地,水东 湾新城积极打造南海旅游岛。信宜、高州、化州获批省级产业集 聚区。 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茂名高新区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化 一3
— 3 — 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分别年均增长 3.9%和 6.1%, 内需对经济支撑作用增强。 图 1“十三五”时期茂名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5 年的 16.3:37.7:46.0 调整为 2020 年的 19.8:31.5:48.7,第三产业比重上 升 2.7 个百分点,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 48%左右,比 2015 年提高约 2.9 个百分 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75%,比 2015 年提高 20 个百分点。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华侨城南海 旅游岛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绿色化工与氢能、港口物流、文化 旅游、大健康、建筑业和现代农业等六大产业加快推进。高端产 业资源加速向“三大平台”集聚,茂名滨海新区成为全市临港产 业发展新引擎,茂名高新区成为全国第二大环氧乙烷基地,水东 湾新城积极打造南海旅游岛。信宜、高州、化州获批省级产业集 聚区。 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茂名高新区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化
工园区20强”、获批国家高新区。2020年全市研究与发展经费 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约0.7%。设立华南理工大学一广东石 油化工学院(茂名)联合技术创新中心,茂名高新区成立绿色化 工研究院,规划建设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中试基地。截至2020年 底,全市共有创新平台323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 5家、省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 院士工作站1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7个、博士工作站11个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14件,比2015年提高0.67件;累计 申请专利量25932件,获得专利授权量11657件,分别比“十 五”时期新增14691件、6308件。 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完善。加快完善“五横两纵”3铁路 网格局,深茂铁路江茂段、茂湛铁路茂名段电气化开通运营,正 式融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生活圈。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茂 名段)建成投用,广湛高铁茂名段、茂名东站至博贺港区铁路加 快建设。“十三五”期末,全市铁路总里程达319公里,比“十 二五”期末增加21%。茂名综合客运枢纽基本建成。基本构建“三 横三纵”4高速公路网,汕湛高速茂名段建成通车,云茂高速茂 名段全线贯通,沈海高速茂名段改扩建工程、广东滨海旅游公路 茂名段加快建设。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62.5公里,比“十二 五”期末增加74.3%。港口建设开启新征程,茂名港博贺新港区 :“三楼三纵”高速路网:三横指汕湛高连茂名段、沈海高速茂名段、云茂高速茂名段:三纵指包浅高速茂 名段、汕湛高速化州至吴川段、茂名港高速。 -4
— 4 — 工园区 20 强”、获批国家高新区。2020 年全市研究与发展经费 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约 0.7%。设立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石 油化工学院(茂名)联合技术创新中心,茂名高新区成立绿色化 工研究院,规划建设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中试基地。截至 2020 年 底,全市共有创新平台 323 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 5 家、省实验室 1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2 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3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4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2 家, 院士工作站 12 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7 个、博士工作站 11 个。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1.14 件,比 2015 年提高 0.67 件;累计 申请专利量 25932 件,获得专利授权量 11657 件,分别比“十二 五”时期新增 14691 件、6308 件。 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完善。加快完善“五横两纵”3铁路 网格局,深茂铁路江茂段、茂湛铁路茂名段电气化开通运营,正 式融入珠三角 2 小时经济生活圈。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茂 名段)建成投用,广湛高铁茂名段、茂名东站至博贺港区铁路加 快建设。“十三五”期末,全市铁路总里程达 319 公里,比“十 二五”期末增加 21%。茂名综合客运枢纽基本建成。基本构建“三 横三纵”4高速公路网,汕湛高速茂名段建成通车,云茂高速茂 名段全线贯通,沈海高速茂名段改扩建工程、广东滨海旅游公路 茂名段加快建设。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362.5 公里,比“十二 五”期末增加 74.3%。港口建设开启新征程,茂名港博贺新港区 3 “五横两纵”铁路网:“五横”指广湛高铁茂名段、深茂铁路茂名段、茂湛铁路茂名段、广茂铁路茂名段、 黎湛铁路茂名段;“两纵”指洛湛铁路茂名段、茂名东站至博贺港区铁路。 4 “三横三纵”高速路网:三横指汕湛高速茂名段、沈海高速茂名段、云茂高速茂名段;三纵指包茂高速茂 名段、汕湛高速化州至吴川段、茂名港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