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月考 大,可能在0.5元~0.8元左右 D.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 语文试题201309 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9分每小题) 第I-(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知识(15分 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游说 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佑孤解精辟筇路蓝缕 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的食诺 D.矫首角逐皎洁咬文嚼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 A.玷辱陶冶良晨美景安然无 B.拮据矜持平心而论天高地遇 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滦言者都是厨 拂拭迟顿唉声叹气兼听则名 师或夫出身。他说:“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怡恰体现了我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直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新的会和吉祥物标志 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 ②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的观念。 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足以使专业人士 B.起用体验刮目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的御厨,但有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 A.8月12日晚,人们争相目睹第26届世界大运会开幕盛况,深圳街头万人窄巷,车流、人 比平日多了许多 己的治囯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 B.正是严冬天气,形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沸沸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力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胡教授以 C.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之若素 D.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伊尹为例,讲述了他足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 A.不同的法官裁判问一案件,判决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种“问案不同判”的怪现象,让法律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许多正式的晚 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B.关于11月10日朝韩海军舰艇在西海北方界线海域发生交火的事件,必将导致目前朝鲜半 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 岛局势再度紧张,朝韩两国发生军事冲突的臧胁持续上升 C.财政部科研所负责人称,今年油价在现行基础上继续上升己成定同,不过上涨幅度不会太 为主”,“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顾
1 高二年级月考 语文试题 201309 第Ⅰ卷 (36 分) 一、基础知识(15 分) 1、下列各组词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游说. 追溯. 说.服 横槊.赋诗 B.祈祷. 宫绦. 韬.略 叨.陪鲤对 C.庇.佑 孤僻. 精辟. 筚.路蓝缕 D.矫.首 角.逐 皎.洁 咬文嚼.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玷辱 陶冶 良晨美景 安然无恙 B.拮据 矜持 平心而论 天高地迥 C.拂拭 迟顿 唉声叹气 兼听则名 D.鞭苔 狭隘 日薄夕山 唇枪舌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 2004 年开始将先后 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 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 A.起用 体味 侧目 B.起用 体验 刮目 C.启用 体味 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8 月 12 日晚,人们争相目睹第 26 届世界大运会开幕盛况,深圳街头万人空巷 ....,车流、人 流比平日多了许多。 B.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沸沸扬扬 ....卷下一天大雪来。 C.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之若素 ....。 D.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案件,判决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种“同案不同判”的怪现象,让法律 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B.关于 11 月 10 日朝韩海军舰艇在西海北方界线海域发生交火的事件,必将导致目前朝鲜半 岛局势再度紧张,朝韩两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威胁持续上升。 C.财政部科研所负责人称,今年油价在现行基础上继续上升已成定局,不过上涨幅度不会太 大,可能在 0.5 元~0.8 元左右。 D.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 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二、(9 分,每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 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 师或屠夫出身。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比 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 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 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 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 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 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胡教授以 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许多正式的晚 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 为主”。“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顺
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国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责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遥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 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 会有所不同”。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 C.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这些 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诗作、文章和乐诺。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认为 D.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国 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 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交流,最好的方式遇常都是选请他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借 们吃饭。在餐桌上,‘礼非常重更。如何问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 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 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器皿,都 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都体现了严格等级观念 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社会 “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僧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食不厌精”、粗 交往功能 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在 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 三、(12分,每小题3分) 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国的大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芮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 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 知东都选事,崇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 卺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 崇二子分司东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 托;知古归,悉以闻。他日,上从容问祟 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取的宫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医学史书记 “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也?”崇揣知上意,对日:“臣有三子,两在东都,为人多欲而不谨 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侣的常教 6.下列有关中国饮食文 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问之耳。“上始以崇必为其子隐,及闻崇奏 A.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将 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隐藏的食谱 对日:“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为知古德臣,容其为非,故敢干之耳“上于是 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 划策的大臣、谋士 以崇为无私,而恙知古负崇,欲斥之,崇固请日:“臣子无状,挠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 C.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 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 苛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上久乃许之。辛亥,知古罢为工部尚书。 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胡教授相信这种影响 括对道德品性的影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改事委积,怀慎不能夫,倥恐,入谢于上,上日:“以天下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故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谐、 事委姚崇,以即坐镇淮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斂有得色,顾调紫微舍人齐浣日:“余 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刘。崇日:“何如管、婴?”浣日:“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
2 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 会有所不同”。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 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认为 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请他 们吃饭。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 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食不厌精”、粗 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淡饭 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国的大思想 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 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 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医学史书记 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胎教’”。 6.下列有关“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将 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 “隐藏的食谱”。 B.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 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C.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 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 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胡教授相信这种影响 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谐、 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B.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 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 C.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这些 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D.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国 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借 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 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器皿,都 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都体现了严格等级观念。 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社会 交往功能。 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在 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 知东都选事,崇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 崇二子分司东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颇招权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他日,上从容问崇: “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也?”崇揣知上意,对曰:“臣有三子,两在东都,为人多欲而不谨; 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问之耳。”上始以崇必为其子隐,及闻崇奏,喜问:“卿安从知之?” 对曰:“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故敢干之耳。”上于是 以崇为无私,而薄知古负崇,欲斥之。崇固请曰:“臣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 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上久乃许之。辛亥,知古罢为工部尚书。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 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 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
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日:“然则竟如何?”浣日:“公可谓救时之相耳。 D.源乾曜奏事或称旨,皇上说:“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 这些话重在说明皇上对源乾曜很不满意 祟喜,投笔日:“教时之相,岂易得乎! 姚崇无居第,寓居罔极寺,以病店谲告。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游乾奏事或称 旨,上輒日:“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日:“何不与姚崇议之!“乾常谢实然。每 有大事,上常令乾就寺问祟癸卯,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崇以四 方馆有薄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上日:“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傲不 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 第Ⅱ(共114分) (选自《资治台通鉴》第二百一十一卷) 四、(24分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3分) A.知东都选事 知:主持,主管 以为知古必德臣 德:恩惠,恩德 (2)屈贾谊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4分) C.而薄知古负崇 薄:轻视,看不起 D.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 微:地位卑微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阙者,而后乃今图南。(3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A.天下必以隆下为私于臣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程氏妹丧于武吕 B.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 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 C.朕以天下事委姚崇 农人告余以春及 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之二虫又何知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名相姚崇高超的行政能力的一组是( 桔桐阼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體一声? ①道吏部尚书末于门下过官 ②是必以事干魏知古 (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 ③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 分析。(4分) ⑤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 ⑥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A.③④⑥ C.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4分) A.皇上召见姚崇时问及姚崇儿子的有关情况,表现了对姚崇的了解和信任 B.皇上以为姚崇“必为其子隐”,姚崇料到皇上问话的深意,所以主动在皇上面前表示自己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3个小题)(6分) 和两个儿子势不两立 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C.姚崇认为自己的儿子“挠陛下法不应“因臣逐知古”皇上却认为知古有负于姚崇,因而瞧 (2)老当益壮 不起他 (3)关山难越
3 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 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姚崇无居第,寓居罔极寺,以病痁谒告。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源乾曜奏事或称 旨,上辄曰:“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乾曜常谢实然。每 有大事,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癸卯,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崇以四 方馆有簿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 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 (选自《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一卷)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东都选事 知:主持,主管 B.以为知古必德.臣 德:恩惠,恩德 C.而薄.知古负崇 薄:轻视,看不起 D.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 微:地位卑微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 A.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B.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C.朕以.天下事委姚崇 农人告余以.春及 D.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之.二虫又何知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名相姚崇高超的行政能力的一组是( ) ①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 ②是必以事干魏知古 ③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 ④此必姚崇之谋也 ⑤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 ⑥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A.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皇上召见姚崇时问及姚崇儿子的有关情况,表现了对姚崇的了解和信任。 B.皇上以为姚崇“必为其子隐”, 姚崇料到皇上问话的深意,所以主动在皇上面前表示自己 和两个儿子势不两立。 C.姚崇认为自己的儿子“挠陛下法”不应“因臣逐知古”。皇上却认为知古有负于姚崇,因而瞧 不起他。 D.源乾曜奏事或称旨,皇上说:“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 这些话重在说明皇上对源乾曜很不满意。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贾谊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图南。(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 分析。(4 分)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老当益壮,_____ ___?穷且益坚,____ ____。 (3)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五、(12分) 16.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 可增删词语)(4分) ①博客是一种简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 博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在不断史亲 ③博客能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我还记得迈克闻風第一次让我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 的绿天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庄重地告 定义: 17.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4分) 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原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 袋等同于“方便袋一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蓝的尬。殊 我父亲是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百险事业下 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型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使, 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 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 个计划时,他心里 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境事业息息相关。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脸;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 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18.下面一段文字有4处使用不得当、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今天肖大伯的心情特别高兴,邀请我们这个楼菌里三家芳邻,到他家聚聚。我到的最早,肖 大伯请我嗯邴奶;大李来的最晚,成为姗姗来迟的不速之客,肖大伯请他喝白开水.我想,肖大 “我想稍微讲几句 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桕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谳过 白教励先进,奖掖后进,还真有一套力法 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改为 六、(18分)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4 (4)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五、(12 分) 16.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 (可增删词语)(4 分) ①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②博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在不断更新。 ③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④博客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提要。 定义: 17.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4分)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 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 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 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 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境事业息息相关。 标题:(不超过12个字) 18.下面一段文字有 4 处使用不得当、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 分) 今天肖大伯的心情特别高兴,邀请我们这个楼道里三家芳邻,到他家聚聚。我到的最早,肖 大伯请我喝椰奶;大李来的最晚,成为姗姗来迟的不速之客,肖大伯请他喝白开水。我想,肖大 伯激励先进,奖掖后进,还真有一套办法。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提 琴 [美国]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 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 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庄重地告 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 f 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 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下 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 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 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 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 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風告诉他,“你可以在者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刳他那里。”他的双手 房走出来,眼淸像猫头設一眨一眨 微微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盘。他做的头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桕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遒,气我们干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 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 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直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 元面敏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货款担惊受怕了。你说是吗,玛图? 勒的女儿? 吉去就行了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棽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司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去了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属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地在大学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晚餐席上,母亲儒然朝陈列柜顶上了一眼。“棽呢?”她问道,一面把 里念书的费用。 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那笔贷款井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鄂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 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我想那咩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 “是这样, 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9.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请具体说明。(4分)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地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20.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4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从后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2
5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他的双手 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他做的头 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 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 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你说是吗,玛丽? 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 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 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从后 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 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 勒的女儿?”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 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她问道,一面把 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 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 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9.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请具体说明。(4 分) 20.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4 分) (1)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