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20世纪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四个时期: 资金密集型行业 劳动密集型 美国等西方 纺织业 日本等国 业施 国家 政重 策化 重化工业 亚洲新兴国 传统产业 亚非拉等发 家和地区 展中国家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第一轮转换时期(1945-1960) 第三轮转换时期(1972-1986) 第二轮转换时期(1961-1971)一第四轮转换时期(1986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20世纪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四个时期: 第二轮转换时期(1961-1971) 第三轮转换时期(1972-1986) 美国等西方 国家 日本等国 亚洲新兴国 家和地区 亚非拉等发 展中国家 第一轮转换时期(1945-1960) 劳动密集型 纺织业 第四轮转换时期(1986-) 资金密集型行业 实 施 重 化 工 产 业 政 策 传统产业 重化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钱纳里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 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 结构转化推动的,其主要标志是人均GDP的增长、劳动力 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化以及增加值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 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 依据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钱纳里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 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 结构转化推动的,其主要标志是人均GDP的增长、劳动力 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化以及增加值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 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 依据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发展阶段 人均GDP (1970年美元) 主要特征 前工业社会 140-280 农业为主,初级产品生产 前期 280-560 农业向工业转变 工业中期 560-1120 重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开始 化 迅速发展 社会 第三产业由平稳增长转向持续 后期1120-3360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 的主力 后工业化社会2100350术密集型产业主导,高档 耐用消费品普及 现代社会 3360-5040第三产业分化,消费个性化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发展阶段 人均GDP (1970年美元) 主要特征 前工业社会 140-280 农业为主,初级产品生产 工业 化 社会 前期 280-560 农业向工业转变 中期 560-1120 重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开始 迅速发展 后期 1120-3360 第三产业由平稳增长转向持续 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 的主力 后工业化社会 2100-3360 技术密集型产业主导,高档 耐用消费品普及 现代社会 3360-5040 第三产业分化,消费个性化
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 2000年中国三大地带产业结构 地区人均GDP/非农产业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 (元/)就业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东部10722 55.3 12.0 48.7 39.3 中部5974 43.3 19 45.8 34.7 西部4567 37.9 21.3 42.5 36.2
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 2000年中国三大地带产业结构 地区 人均GDP (元/人) 非农产业 就业比重 (%)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东部 10722 55.3 12.0 48.7 39.3 中部 5974 43.3 19.5 45.8 34.7 西部 4567 37.9 21.3 42.5 36.2
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 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中期向后期过 渡) 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 的共同特征
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 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中期向后期过 渡) 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 的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