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矿物的形成、变化及 其 成因标型 20世纪矿物学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 就是系 统总结了反映矿物及其所在地质体形成、稳定和变 化的地质成因信息,即矿物的成因标型
第十章矿物的形成、变化及 其 成因标型 20世纪矿物学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系 统总结了反映矿物及其所在地质体形成、稳定和变 化的地质成因信息,即矿物的成因标型
第一节矿物的共生组合与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一、矿物组合、共生与伴生的概念 矿物组合: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共同存在的各种矿物的总和。 共生组合:同一成因、同一物理化学条件下(同一成矿阶段) 形成的矿物组合;该组合中各矿物之间的关系称共生。矿物 的共生应满足同一空间范围分布、同时间形成以及同成因3 个基本条件。 伴生组合:不同成因、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不同成矿阶段) 形成的矿物组合;伴生组合中各矿物之间的关系称伴生。伴 生矿物可以出现化学成分上的继承关系。 有些岩石、矿床经历了多期次地质作用或几个成矿阶段,使 矿物的共生和伴生关系复杂化,导致矿物共生组合划分困难
第一节矿物的共生组合与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一、矿物组合、共生与伴生的概念 v 矿物组合: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共同存在的各种矿物的总和。 v 共生组合:同一成因、同一物理化学条件下(同一成矿阶段) 形成的矿物组合;该组合中各矿物之间的关系称共生。矿物 的共生应满足同一空间范围分布、同时间形成以及同成因3 个基本条件。 v 伴生组合:不同成因、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不同成矿阶段) 形成的矿物组合;伴生组合中各矿物之间的关系称伴生。伴 生矿物可以出现化学成分上的继承关系。 v 有些岩石、矿床经历了多期次地质作用或几个成矿阶段,使 矿物的共生和伴生关系复杂化,导致矿物共生组合划分困难
二、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及其矿物共生组合 ν按能量来源和物理化学条件,一般将地质作用划分为内生作 用、外生作用和变质作用,其中,每一种地质作用还可以作 进一步划分。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中形成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 (一)内生作用及其矿物共生组合 内生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热能所引起的各种地质作用。除了 部分火山作用到达地表外,其他内生作用都发生在地球内部, 即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的。主要包括岩浆作用、 伟晶作用和热液作用
二、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及其矿物共生组合 v 按能量来源和物理化学条件,一般将地质作用划分为内生作 用、外生作用和变质作用,其中,每一种地质作用还可以作 进一步划分。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中形成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 (一)内生作用及其矿物共生组合 v 内生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热能所引起的各种地质作用。除了 部分火山作用到达地表外,其他内生作用都发生在地球内部, 即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的。主要包括岩浆作用、 伟晶作用和热液作用
1.岩浆作用及其矿物共生组合 ⅴ岩浆作用是指岩浆的形成、运动、变化、直至冷凝结晶的地 质过程。 v岩浆作用为在地壳深处高温(600-1000°C)和高压(5- 20x108Pa)下的结晶作用。在岩浆作用中,元素的结晶顺 序一般按Mg一Fe一Ca一Na一K的顺序析出。 根据岩浆是否喷出地表,岩浆作用进一步分为侵入作用和火 山作用。不同化学成分的岩浆形成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它们 的矿物共生组合也不同
1.岩浆作用及其矿物共生组合 v 岩浆作用是指岩浆的形成、运动、变化、直至冷凝结晶的地 质过程。 v 岩浆作用为在地壳深处高温(600-1000℃)和高压(5- 20x108Pa)下的结晶作用。在岩浆作用中,元素的结晶顺 序一般按Mg—Fe—Ca—Na—K的顺序析出。 v 根据岩浆是否喷出地表,岩浆作用进一步分为侵入作用和火 山作用。不同化学成分的岩浆形成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它们 的矿物共生组合也不同
2.伟晶作用及其矿物共生组合 ⅴ伟晶作用是指由富含挥发组分岩浆的结晶作用或者 由大量挥发组分的交代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伟 晶岩或伟晶岩矿床的作用。 v伟晶作用的形成条件为温度400-700℃C,压力1-3x108Pa ,形成深度为3-8km之间。伟晶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物 特点是晶体颗粒粗大;矿物成分中富含挥发组分;:稀有元素 明显富集,可形成稀有元素、放射性元素矿床;白云母结晶 巨大。 常见的花岗伟晶岩及其矿床主要由碱性长石、石英、 云母构成矿物共生组合
2.伟晶作用及其矿物共生组合 v 伟晶作用是指由富含挥发组分岩浆的结晶作用或者 由大量挥发组分的交代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伟 晶岩或伟晶岩矿床的作用。 v 伟晶作用的形成条件为温度400-700℃,压力1-3x108Pa ,形成深度为3-8km之间。伟晶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物 特点是晶体颗粒粗大;矿物成分中富含挥发组分;稀有元素 明显富集,可形成稀有元素、放射性元素矿床;白云母结晶 巨大。 v 常见的花岗伟晶岩及其矿床主要由碱性长石、石英、 云母构成矿物共生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