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杂交优势的利用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第十章 杂交优势的利用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杂种优势的概念和估计 概念:不同种群(种、品种、品系等)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活力、适 应性、抗逆性以及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 群体的现象就是杂种优势或杂交优势(heterosis,或hybrid vigor)。 表现在质量性状上,畸形、缺损和致死、半致死现象减少, 表现在数量性状上,群体均值提高。杂种优势因动物的不同性状和不 同的杂交组合而不同。 “杂交优势”和“杂种优势”两个概念稍有区别,其提法的角度不同 而实质一样。杂交优势是指通过杂交在后代中具有性能优势;而杂种 优势侧是指杂交后代即杂种表现出性能优势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和估计 概念:不同种群(种、品种、品系等)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活力、适 应性、抗逆性以及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 群体的现象就是杂种优势或杂交优势(heterosis , 或 hybrid vigor)。 表现在质量性状上,畸形、缺损和致死、半致死现象减少; 表现在数量性状上,群体均值提高。杂种优势因动物的不同性状和不 同的杂交组合而不同。 “杂交优势”和“杂种优势”两个概念稍有区别,其提法的角度不同 而实质一样。杂交优势是指通过杂交在后代中具有性能优势;而杂种 优势则是指杂交后代即杂种表现出性能优势
杂种优势估计: lm=d y2 式中再: 杂种优势;d一显性效应值;y一杂交两种群(品种、品系等) 的基因频率之差。 就a来看,完全显性时d1,即杂种优势最大;d小于1时杂种优势 相应减小;无显性时,d=0,则H=0,不表现杂种优势,这是所有 基因都是加性效应基因的结果。 就来看,因为yP1·P2,如果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之差较大,则杂 种优势也较大;如果P1P2=0,即两杂交亲本基因频率相同,H1三 =0,则没有杂种优势。 如有多对基因,则杂种优势为d宁
杂种优势估计: HF1= d y 2 式中: HF1—杂种优势;d —显性效应值; y —杂交两种群(品种、品系等) 的基因频率之差。 就d来看,完全显性时d=1,即杂种优势最大;d小于1时杂种优势 相应减小;无显性时,d=0,则 HF1=0,不表现杂种优势,这是所有 基因都是加性效应基因的结果。 就y来看,因为y=p1-p2,如果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之差较大,则杂 种优势也较大;如果p1- p2=0,即两杂交亲本基因频率相同, HF1= =0,则没有杂种优势。 如有多对基因,则杂种优势为dy 2
杂种优势的度量 杂种优势用杂交后代性能与双亲均值差异来度量。即 HFP 为了各性状间便于比较,一般以杂种优势率来表示,即: H(%) ×100 P A一杂种优势值; H(%)杂种优势率 一一代杂种平均值: P杂交亲本种群平均值。 两品种或品系杂交时,P=(P公+P母)/2; 多品种或品系杂交时,亲本均值(P)按各亲本在杂种中的 基因比例进行加权平均
杂种优势的度量 杂种优势用杂交后代性能与双亲均值差异来度量。即: H=F1-P 为了各性状间便于比较,一般以杂种优势率来表示,即: H F P P (%) = − 1 100 H——杂种优势值; H(%)——杂种优势率; F1——一代杂种平均值; P——杂交亲本种群平均值。 两品种或品系杂交时,P=(P公+P母)/ 2; 多品种或品系杂交时,亲本均值(P)按各亲本在杂种中的 基因比例进行加权平均
二、产生杂种优势的机理 显性学说 显性学说认为,在生物的基因库中存在不少隐性有害基因或不利基因, 或在数量性状上表现为效应值低于等位的显性基因。杂合子中由于显性 基因的存在,隐性基因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地消除或掩盖,因而杂种就表 现出杂种优势。 以一个数量性状为例。假定这一数量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AA和BB 的基因型值都为400个单位,aa和bb的基因型值都为200个单位,A 对a、B对b为完全显性,所以,Aa=AA,Bb=BB。从亲代、一代杂 种、二代的基因型值变化,可以看出杂种优势的形成和消失情况
二、产生杂种优势的机理 显性学说 显性学说认为,在生物的基因库中存在不少隐性有害基因或不利基因, 或在数量性状上表现为效应值低于等位的显性基因。杂合子中由于显性 基因的存在,隐性基因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地消除或掩盖,因而杂种就表 现出杂种优势。 以一个数量性状为例。假定这一数量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AA和BB 的基因型值都为400个单位,aa和bb的基因型值都为200个单位,A 对a、B对b为完全显性,所以,Aa=AA,Bb=BB。从亲代、一代杂 种、二代的基因型值变化,可以看出杂种优势的形成和消失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