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05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 《动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003 总学时54/讲授42学时/实验12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动物育种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 动物育种发展历史及发展前沿,掌握现代动物育种理论知识及家畜选育基本技术措施,培养学生灵 活运用育种理论和选育技术解决动物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在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即一方面它与《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动 物遗传学》密切相关,是遗传理论和统计分析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后期动 物生产各论课的铺垫,是学生掌握专业课知识的基础。 课程主要教学任务包括: 1.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2.选择基础理论: 3.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选择原理: 4.家畜选种体系(包括表型选择和基因型选择): 5.家畜交配体系: 6.家畜繁育体系: 7.畜禽引种及品种保存: 8.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 9.动物育种实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动物育种学》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家畜起源与驯化、选择的基本原理、选种体系(包括表 型选择、基因型选择)、选配体系(选配方式、近交、杂交)、繁育体系(本品种选育、纯种繁育及 品系繁育)、品种资源保存与利用,及畜禽引种、育种规划、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应用等。《动 物育种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在课堂讲授中,要密切联系育种实践工作,注重 用生产中的典型事例说明理论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相关内容。 学生在完成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重点章节,安排 一定量实验实习内容,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动物育种实践结合,也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绪论(2学时) 内容:动物育种学:动物育种简史与成就:动物育种现状: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学中的应 用概况。 本章重点:动物育种概念及重要性、动物育种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动物育种的发展历程或 阶段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05 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 《动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003 总学时 54/讲授 42 学时/ 实验 12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动物育种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 动物育种发展历史及发展前沿,掌握现代动物育种理论知识及家畜选育基本技术措施,培养学生灵 活运用育种理论和选育技术解决动物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在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即一方面它与《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动 物遗传学》密切相关,是遗传理论和统计分析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后期动 物生产各论课的铺垫,是学生掌握专业课知识的基础。 课程主要教学任务包括: 1. 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2. 选择基础理论; 3.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选择原理; 4. 家畜选种体系(包括表型选择和基因型选择); 5. 家畜交配体系; 6. 家畜繁育体系; 7. 畜禽引种及品种保存; 8. 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 9. 动物育种实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动物育种学》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家畜起源与驯化、选择的基本原理、选种体系(包括表 型选择、基因型选择)、选配体系(选配方式、近交、杂交)、繁育体系(本品种选育、纯种繁育及 品系繁育)、品种资源保存与利用,及畜禽引种、育种规划、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应用等。《动 物育种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在课堂讲授中,要密切联系育种实践工作,注重 用生产中的典型事例说明理论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相关内容。 学生在完成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重点章节,安排 一定量实验实习内容,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动物育种实践结合,也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绪论(2 学时) 内容:动物育种学;动物育种简史与成就;动物育种现状;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学中的应 用概况。 本章重点:动物育种概念及重要性、动物育种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动物育种的发展历程或 阶段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05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 本章难点:对动物育种概念、现代动物育种理论与技术的理解。 教学要求:了解动物育种简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动物育种的特点、内容和任 务。 习题与作业: 1.何为动物育种?其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动物育种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动物育种经历了哪几个阶段?Robert Bakewel1对动物育种的贡献是什么?现代动物育种有 哪些特点? 4.《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中共载入了多少个畜禽品种?中国畜禽品种对世界动物育种工作的 主要贡献在哪些方面? 5.如何正确认识开展抗病育种工作的意义? 6.现代生物技术中哪些己应用于动物育种实践中?其前景如何? (二)家畜的起源与驯化(2学时) 内容: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家畜及其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家畜的野祖及驯化简史:家畜 的驯养与驯化:主要畜禽品种及常见畜禽品种识别。 本章重点:家畜、六畜、物种及品种的概念:物种形成和保持的原因:家畜的驯化途径:各类 家畜的野生祖先:品种应该具备的条件。 本章难点:物种与品种的区别,驯化与驯养的区别:物种形成和保持的原因:物种形成中的自 然选择学说。 教学要求:掌握家畜、家禽、农畜、役畜、畜牧业等基本概念:掌握家养动物驯化的主要过程: 熟悉生物进化及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历程:了解物种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家养动物的野生祖先。 习题与作业: 1.物种形成和保持的原因是什么? 2.家畜驯化途径如何? 3.驯养动物有何特点? 4.何为家畜、家禽、农畜及役畜?畜牧业包括哪些家养动物? 5.我国民间“六畜兴旺”中的六畜为哪些动物? 6.马、猪、绵羊、山羊及牛的野生祖先分别是哪些类型? 7.物种与品种有何区别? 8.我国主要的畜禽品种有哪些? (三)家畜的生长与发育(4学时) 内容: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及不平衡性:发育受阻及其补偿: 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本章重点:生长、发育、生长关卡、生长曲线、分化生长率、生长中心、生长波、发育受阻的 概念:累计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及分化生长的度量方法、生长曲线形状及含意:家畜生长的 不平衡性:发育受阻概念、类型及补偿条件。 本章难点:分化生长及分化生长率;骨骼及外形部位生长的不平衡性:发育受阻在家畜饲养中 的应用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05 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 本章难点:对动物育种概念、现代动物育种理论与技术的理解。 教学要求:了解动物育种简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动物育种的特点、内容和任 务。 习题与作业: 1.何为动物育种?其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动物育种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动物育种经历了哪几个阶段?Robert Bakewell 对动物育种的贡献是什么?现代动物育种有 哪些特点? 4.《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中共载入了多少个畜禽品种?中国畜禽品种对世界动物育种工作的 主要贡献在哪些方面? 5.如何正确认识开展抗病育种工作的意义? 6.现代生物技术中哪些已应用于动物育种实践中?其前景如何? (二)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2 学时) 内容: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家畜及其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家畜的野祖及驯化简史;家畜 的驯养与驯化;主要畜禽品种及常见畜禽品种识别。 本章重点:家畜、六畜、物种及品种的概念;物种形成和保持的原因;家畜的驯化途径;各类 家畜的野生祖先;品种应该具备的条件。 本章难点:物种与品种的区别,驯化与驯养的区别;物种形成和保持的原因;物种形成中的自 然选择学说。 教学要求:掌握家畜、家禽、农畜、役畜、畜牧业等基本概念;掌握家养动物驯化的主要过程; 熟悉生物进化及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历程;了解物种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家养动物的野生祖先。 习题与作业: 1.物种形成和保持的原因是什么? 2.家畜驯化途径如何? 3.驯养动物有何特点? 4.何为家畜、家禽、农畜及役畜?畜牧业包括哪些家养动物? 5.我国民间“六畜兴旺”中的六畜为哪些动物? 6.马、猪、绵羊、山羊及牛的野生祖先分别是哪些类型? 7.物种与品种有何区别? 8.我国主要的畜禽品种有哪些? (三)家畜的生长与发育(4 学时) 内容: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及不平衡性;发育受阻及其补偿; 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本章重点:生长、发育、生长关卡、生长曲线、分化生长率、生长中心、生长波、发育受阻的 概念;累计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及分化生长的度量方法、生长曲线形状及含意;家畜生长的 不平衡性;发育受阻概念、类型及补偿条件。 本章难点:分化生长及分化生长率;骨骼及外形部位生长的不平衡性;发育受阻在家畜饲养中 的应用。 1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05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 教学要求: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度量生长发育的方法、动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及生长发育的 不平衡性,发育受阻及其补偿:了解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动物生长 曲线的成因。 习题与作业: 1.解释专业术语:生长:发育:体尺:累积生长:生长曲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分化生长: 生长关卡:生长波:生长中心:发育受阻:稚态延长现象:胚胎型:幼稚型:性成熟:经济成熟: 生理成熟。 2.累积生长曲线、绝对生长曲线和相对生长曲线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特点的生理成因是什么? 3.“成年家畜的外形是按幼畜身体各部分等比例放大的”,对吗?为什么? 4.根据分化生长率的大小,讨论家畜有机体的局部生长与整体生长之间的关系。 5.家畜生长发育有哪些阶段?各有怎样的特点? 6.学习了动物胚胎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后,应该得到哪些启发? 7.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四)家畜的外形、体质与生产力(4学时) 内容:家畜的外形;家畜的体质:家畜体质外形评定的发展历程及评定方法:家畜的生产力。 本章重点:体质、体况的概念:库列硕夫体质分类:奶畜体形线性评定:一些重要的生产力指 标测定与计算。 本章难点:体质、体况、气质及区别:各种用途家畜对应的体质类型;奶畜体形线性评定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动物的外形及在选择中的重要性、体质类型和家畜主要生产力指标,以及动物 外形的评分鉴定方法:熟悉奶畜体型线性评定方法。 习题与作业: 1.解释专业术语:外形(相):体质:体况:4%标准乳: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乳 井:乳镜:料肉比:胴体:眼肌面积:屠宰率:产蛋量;受胎率:情期受胎率;繁殖成活率:羔皮: 裘皮。 2.我国古代相学有哪些特点? 3.外形鉴定在动物育种有什么意义? 4.简述肉畜和奶畜的外形特点。 5.种畜、肉畜、奶畜、细毛羊和原始品种各应具备哪些体质类型较为理想?为什么? 6.何为肉眼鉴定?实践中如何进行肉眼鉴定工作(举一畜种的例子说明)?简评这种方法的优 缺点。 7.对动物进行外形选择有何根据?外形选择的局限性在哪些方面? 8.家畜各类生产方向均有哪些重要的生产力指标? 9.衡量家畜繁殖性能的指标各有哪些? 10.奶畜体型线性评定的原理和步骤是什么?其在育种中的意义是什么? (五)选择原理(6学时) 内容:选择的基本原理;家畜主要质量性状:质量性状的选择原理与方法:影响数量性状选择 效果的主要因素:阈性状的选择原理: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本章重点:选择的实质: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异同:对不同质量性状基因的选择方法:数量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05 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 教学要求: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度量生长发育的方法、动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及生长发育的 不平衡性,发育受阻及其补偿;了解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动物生长 曲线的成因。 习题与作业: 1.解释专业术语:生长;发育;体尺;累积生长;生长曲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分化生长; 生长关卡;生长波;生长中心;发育受阻;稚态延长现象;胚胎型;幼稚型;性成熟;经济成熟; 生理成熟。 2.累积生长曲线、绝对生长曲线和相对生长曲线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特点的生理成因是什么? 3.“成年家畜的外形是按幼畜身体各部分等比例放大的”,对吗?为什么? 4.根据分化生长率的大小,讨论家畜有机体的局部生长与整体生长之间的关系。 5.家畜生长发育有哪些阶段?各有怎样的特点? 6.学习了动物胚胎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后,应该得到哪些启发? 7.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四)家畜的外形、体质与生产力(4 学时) 内容:家畜的外形;家畜的体质;家畜体质外形评定的发展历程及评定方法;家畜的生产力。 本章重点:体质、体况的概念;库列硕夫体质分类;奶畜体形线性评定;一些重要的生产力指 标测定与计算。 本章难点:体质、体况、气质及区别;各种用途家畜对应的体质类型;奶畜体形线性评定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动物的外形及在选择中的重要性、体质类型和家畜主要生产力指标,以及动物 外形的评分鉴定方法;熟悉奶畜体型线性评定方法。 习题与作业: 1.解释专业术语:外形(相);体质;体况;4%标准乳;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乳 井;乳镜;料肉比;胴体;眼肌面积;屠宰率;产蛋量;受胎率;情期受胎率;繁殖成活率;羔皮; 裘皮。 2.我国古代相学有哪些特点? 3.外形鉴定在动物育种有什么意义? 4.简述肉畜和奶畜的外形特点。 5.种畜、肉畜、奶畜、细毛羊和原始品种各应具备哪些体质类型较为理想?为什么? 6.何为肉眼鉴定?实践中如何进行肉眼鉴定工作(举一畜种的例子说明)?简评这种方法的优 缺点。 7.对动物进行外形选择有何根据?外形选择的局限性在哪些方面? 8.家畜各类生产方向均有哪些重要的生产力指标? 9.衡量家畜繁殖性能的指标各有哪些? 10.奶畜体型线性评定的原理和步骤是什么?其在育种中的意义是什么? (五)选择原理(6 学时) 内容:选择的基本原理;家畜主要质量性状;质量性状的选择原理与方法;影响数量性状选择 效果的主要因素;阈性状的选择原理;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本章重点:选择的实质;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异同;对不同质量性状基因的选择方法;数量 2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05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 性状、质量性状的区别与联系:数量性状观察值分布:选择反应的概念与计算公式:选择差、留种 率与选择反应的关系:选择强度:世代间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综合分析影响数量性状选择进展的 因素。 本章难点:理解选择的实质;各类质量性状基因的选择进展:数量性状观察值分布:选择反应: 选择差与选择强度:世代间隔的计算:对阈性状的理解。 教学要求:本章是动物育种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某些理论和方法近年来有很大 发展,这里只以基本的理论学习为主。掌握选择(种)的本质及一般原则方法:了解动物的主要质 量性状:掌握对动物质量性状的选择原理;掌握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了解阈性状的 概念和选择特点。 习题与作业: 1.解释专业术语:自然选择:人工选择:质量性状:数量性状:阈性状:伴性性状:选种:选 择反应:选择差;选择强度:间接选择;标记辅助选择;测交与回交:留种率;世代间隔:年改进 量:表观遗传现象 2.选择的根据是什么?其遗传作用是什么?动物育种的实质是什么? 3.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在哪些方面? 4.讨论选择有无极限。 5.畜禽品种之间遗传组成的基本标志是什么?举例说明品种之间的主要区别。 6.家畜的毛色、角及遗传缺陷等质量性状有何遗传特点? 7.列表指出,判断1头表型为显性纯合体的单胎动物和多胎动物所需的最少子女数分别为多少? 8.性状遗传力的高低是怎样影响该性状的选择效果的? 9.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它们如何影响选择效果? 10.对群体内部五花八门、性状不整齐的畜群进行选择时,其收效如何?为什么? 11.间接选择的效果是优于直接选择的,对吗?为什么?间接选择的意义是什么? 12.遗传标记辅助选择(MAS)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3.同时选择多个性状时,其选择反应与单性状选择时的选择反应关系如何? 14.阈性状有哪些特点? 15.如何预估数量性状的选择效果? 16.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7.倘有一个从未注意过“角”的牛群,其81%的个体都有角,现在要用这个牛群育成一个纯种 无角牛群,采用表型选择,淘汰全部有角牛,需要选择多少代才能使无角牛占全群的99.96%,即无 角性状得到固定?若牛的世代间隔为5年,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8.已知黄牛中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某地黄牛中有0.25%的黄白花个体,用表型选择的方法, 全部淘汰这种性状,100年后其选择效率如何?设其世代间隔为5年,从中还可说明什么道理? (六)种用价值的评定(6学时) 内容:种用价值评定的遗传信息来源和评定方法概述:数量性状的单性状评定方法(含表型选 择与基因型选择):数量性状的多性状评定方法:育种值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原理。 本章重点:选择信息的来源途径;多性状选择方法:综合选择指数法: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和 家系内选择:家畜系谱编制:后裔选择方法:育种值的概念及特征:利用各类资料估计育种值的方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05 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 性状、质量性状的区别与联系;数量性状观察值分布;选择反应的概念与计算公式;选择差、留种 率与选择反应的关系;选择强度;世代间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综合分析影响数量性状选择进展的 因素。 本章难点:理解选择的实质;各类质量性状基因的选择进展;数量性状观察值分布;选择反应; 选择差与选择强度;世代间隔的计算;对阈性状的理解。 教学要求:本章是动物育种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某些理论和方法近年来有很大 发展,这里只以基本的理论学习为主。掌握选择(种)的本质及一般原则方法;了解动物的主要质 量性状;掌握对动物质量性状的选择原理;掌握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了解阈性状的 概念和选择特点。 习题与作业: 1.解释专业术语:自然选择;人工选择;质量性状;数量性状;阈性状;伴性性状;选种;选 择反应;选择差;选择强度;间接选择;标记辅助选择;测交与回交;留种率;世代间隔;年改进 量;表观遗传现象 2.选择的根据是什么?其遗传作用是什么?动物育种的实质是什么? 3.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在哪些方面? 4.讨论选择有无极限。 5.畜禽品种之间遗传组成的基本标志是什么?举例说明品种之间的主要区别。 6.家畜的毛色、角及遗传缺陷等质量性状有何遗传特点? 7.列表指出,判断 1 头表型为显性纯合体的单胎动物和多胎动物所需的最少子女数分别为多少? 8.性状遗传力的高低是怎样影响该性状的选择效果的? 9.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它们如何影响选择效果? 10.对群体内部五花八门、性状不整齐的畜群进行选择时,其收效如何?为什么? 11.间接选择的效果是优于直接选择的,对吗?为什么?间接选择的意义是什么? 12.遗传标记辅助选择(MAS)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3.同时选择多个性状时,其选择反应与单性状选择时的选择反应关系如何? 14.阈性状有哪些特点? 15.如何预估数量性状的选择效果? 16.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7.倘有一个从未注意过“角”的牛群,其 81%的个体都有角,现在要用这个牛群育成一个纯种 无角牛群,采用表型选择,淘汰全部有角牛,需要选择多少代才能使无角牛占全群的 99.96%,即无 角性状得到固定?若牛的世代间隔为 5 年,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8.已知黄牛中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某地黄牛中有 0.25%的黄白花个体,用表型选择的方法, 全部淘汰这种性状,100 年后其选择效率如何?设其世代间隔为 5 年,从中还可说明什么道理? (六)种用价值的评定(6 学时) 内容:种用价值评定的遗传信息来源和评定方法概述;数量性状的单性状评定方法(含表型选 择与基因型选择);数量性状的多性状评定方法;育种值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原理。 本章重点:选择信息的来源途径;多性状选择方法;综合选择指数法;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和 家系内选择;家畜系谱编制;后裔选择方法;育种值的概念及特征;利用各类资料估计育种值的方 3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05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 法: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的原理。 本章难点:综合选择指数法: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的区别:畜群系谱编制方法: 后裔选择方法:各类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对育种值的正确理解:利用各类资料估计育种值的方法: 对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原理的理解。 教学要求:本章是动物育种学的又一重点内容,也是近年来有较大发展的内容,同样是学习的 难点之一。要求掌握动物数量性状的单性状选择方法和多性状选择方法,各种选择方法在什么样的 条件下使用更为可靠:掌握表型选择与基因型(育种值)选择方法:了解动物育种值的最佳线性无 偏预测(BLUP)原理。 习题与作业: 1.解释专业术语:种畜:家系;系谱:畜群系谱:系谱测定;性能测定:同胞测定;后裔测定: 公牛指数:育种值:复合育种值:相对育种值(RBV):合并选择法: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综 合选择法:BLUP。 2.评定畜禽种用价值的遗传信息主要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3.数量性状的单性状选择方法有哪些? 4.数量性状的多性状选择方法有哪些? 5.系谱主要有几种形式?箭头式系谱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6.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同胞测定?单胎动物的全同胞测定方法有待于哪些育种或生物学技术的突 破? 7.为什么说后裔测定是评定畜禽种用价值最可靠的方法? 8.如果某数量性状的表型值P可以剖分为家系均值Pf和家系内偏差Pw,则各种单性状选择方 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为什么说根据育种值选择能够达到准确、可靠选种的目的? 10.试证明:在性状间无相关的情况下,同时选择距群体均值1个标准差以上的3个性状,由N 个个体组成的群体中,中选的个体约有N×16%×16%×16%个。若选距群体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的2 个性状,对1000个个体组成的畜群,中选个体是多少? 11.制订综合选择指数时有哪些基本要求? 12.何为“上选性状”、“下选性状”? 13.△G>△G2>△G,这一关系式说明了什么道理? 14.讨论和简评育种值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方法。 (七)选配(4学时) 内容:选配的概念和意义:个体选配的主要方法:个体及群体近交程度的分析和计算:种群选 配:选配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本章重点:选配的概念及意义;同质选配与异质选配:近交概念、近交衰退产生的原因及防止 方法、近交的应用:个体及群体近交程度分析方法:亲缘程度分析:选配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本章难点:家畜选配方式分类;近交的概念及作用:近交程度计算方法步骤:近交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选配方法的分类:掌握个体选配中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近交系数和亲缘 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近交手段在动物育种中的用途;掌握选配应遵循的一般原则:熟悉各种杂交 方式的适用情况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05 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 法;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的原理。 本章难点:综合选择指数法;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的区别;畜群系谱编制方法; 后裔选择方法;各类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对育种值的正确理解;利用各类资料估计育种值的方法; 对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原理的理解。 教学要求:本章是动物育种学的又一重点内容,也是近年来有较大发展的内容,同样是学习的 难点之一。要求掌握动物数量性状的单性状选择方法和多性状选择方法,各种选择方法在什么样的 条件下使用更为可靠;掌握表型选择与基因型(育种值)选择方法;了解动物育种值的最佳线性无 偏预测(BLUP)原理。 习题与作业: 1.解释专业术语:种畜;家系;系谱;畜群系谱;系谱测定;性能测定;同胞测定;后裔测定; 公牛指数;育种值;复合育种值;相对育种值(RBV);合并选择法; 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综 合选择法;BLUP。 2.评定畜禽种用价值的遗传信息主要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3.数量性状的单性状选择方法有哪些? 4.数量性状的多性状选择方法有哪些? 5.系谱主要有几种形式?箭头式系谱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6.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同胞测定?单胎动物的全同胞测定方法有待于哪些育种或生物学技术的突 破? 7.为什么说后裔测定是评定畜禽种用价值最可靠的方法? 8.如果某数量性状的表型值 P 可以剖分为家系均值 Pf 和家系内偏差 Pw,则各种单性状选择方 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为什么说根据育种值选择能够达到准确、可靠选种的目的? 10.试证明:在性状间无相关的情况下,同时选择距群体均值 1 个标准差以上的 3 个性状,由 N 个个体组成的群体中,中选的个体约有 N×16%×16%×16%个。若选距群体均值 2 个标准差以上的 2 个性状,对 1000 个个体组成的畜群,中选个体是多少? 11.制订综合选择指数时有哪些基本要求? 12.何为“上选性状”、“下选性状”? 13.ΔG3>ΔG2>ΔG1,这一关系式说明了什么道理? 14.讨论和简评育种值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方法。 (七)选 配(4 学时) 内容:选配的概念和意义;个体选配的主要方法;个体及群体近交程度的分析和计算;种群选 配;选配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本章重点:选配的概念及意义 ;同质选配与异质选配;近交概念、近交衰退产生的原因及防止 方法、近交的应用;个体及群体近交程度分析方法;亲缘程度分析;选配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本章难点:家畜选配方式分类;近交的概念及作用;近交程度计算方法步骤;近交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选配方法的分类;掌握个体选配中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近交系数和亲缘 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近交手段在动物育种中的用途;掌握选配应遵循的一般原则;熟悉各种杂交 方式的适用情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