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动物育种学 课程代码 学分 3 总学时 54 讲课学时 42 实验学时12 课程性质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必修课() 选修课() 任课教师 胡江 职称 讲师授课时间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对象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1)班 教学 通过《动物育种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畜育种发展历史及发展前沿,掌握现代家 目的与 畜育种理论知识及家畜选育基本技术措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育种理论和选育技术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为后期学习动物生产各论课程与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 要求 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选种(择)的基础理论、质量性状选择原理、数量性状选择原理和方法 基本 (表型选择和基因型选择)、交配体系、繁育体系和育种实践(育种方案、引种、杂交和 杂种优势利用、新品种选育、品种资源保存等)等理论知识和动物育种技术方法。 要求 教材 1.刘榜著, 《家畜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家畜育种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 2. 张沅主编.家畜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盛志廉、吴常信编著,数量遗传学,1995,中国农业出版社。 4. 罗玉柱著,山羊育种原理与实践,1997,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5.韩建林、罗玉柱译,动物育种学,1996,兰州大学出版社。 6. 常洪、苗泽荣著,黄牛育种,1988,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 张沅、张勤,畜禽育种中的线性模型,1993,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8. 张沅主编.家畜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9.师守堃.家畜育种学总论.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主要参 10.王金玉,陈国宏主编,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考资料 11.钟金城.陈智华.分子遗传学与动物育种.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12.常洪主编.家畜遗传资源学纲要.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3.Bourdon RM.Understanding Animal Breeding.Second Edition.Prentice Hall,Inc.2000. 14.Spike PL.Applied Animal Breeding.Iowa State University.2002 系(教研 (针对青年教师) 室)或导师 审阅意见 主任(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动物育种学 课程代码 学分 3 总学时 54 讲课学时 42 实验学时 12 课程性质 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 任课教师 胡江 职称 讲师 授课时间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对象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1)班 教 学 目的与 要 求 通过《动物育种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畜育种发展历史及发展前沿,掌握现代家 畜育种理论知识及家畜选育基本技术措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育种理论和选育技术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为后期学习动物生产各论课程与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 教 学 基 本 要 求 要求学生掌握选种(择)的基础理论、质量性状选择原理、数量性状选择原理和方法 (表型选择和基因型选择)、交配体系、繁育体系和育种实践(育种方案、引种、杂交和 杂种优势利用、新品种选育、品种资源保存等)等理论知识和动物育种技术方法。 教 材 1.刘榜著,《家畜育种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主要参 考资料 1.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 《家畜育种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 2.张沅主编 . 家畜育种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盛志廉、吴常信编著,数量遗传学,1995,中国农业出版社。 4.罗玉柱著,山羊育种原理与实践,1997,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5.韩建林、罗玉柱译,动物育种学,1996,兰州大学出版社。 6.常洪、苗泽荣著,黄牛育种,1988,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张沅、张勤,畜禽育种中的线性模型,1993,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8.张沅主编 . 家畜育种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 9.师守堃 . 家畜育种学总论.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 10.王金玉 . 陈国宏主编 . 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 11.钟金城 . 陈智华 . 分子遗传学与动物育种.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 12.常洪主编 . 家畜遗传资源学纲要.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 13.Bourdon RM. Understanding Animal Breeding.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c. 2000. 14.Spike PL. Applied Animal Breeding. Iowa State University. 2002. 系(教研 室)或导师 审阅意见 (针对青年教师) 主任(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注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2 21 第三章家畜的生长与发育 4 / 4 第四章家畜的外形、体质与生产力 4 第五章选择原理 6 / 6 第六章种用价值评定 6 10 16 第七章选配 4 2 6 第八章品种及其选育 2 2 第九章繁育体系 4 / 第十章杂交育种 2 2 第十一章杂种优势利用 2 2 第十二章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应用 2 / 2 第十三章育种的组织与措施 2 2 合计 42 12 54 教学进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1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第三章家畜的生长与发育…第一节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及意义:第二节生长 2 与发育的度量 4 第三章家畜的生长与发育…第三节生长与发育的规律性:第四节 影响生长 2 发育的因素 5 第四章家畜的外形、体质与生产力…第一节家畜的外形与体质:第二节家畜 2 的体质外形鉴定 6 第四章家畜的外形、体质与生产力…第三节家畜的生产力 2 7 第五章选择原理…第一节关于选择:第二节畜禽的质量性状:第三节质 2 量性状的选择 8 第五章选择原理…第三节质量性状的选择 2 9 第五章选择原理…第四节数量性状的选择 2 10 第六章种用价值评定…第一节关于选种方法 2 11 第六章种用价值评定…第二节表型选择 2 12 第六章种用价值评定…第三节基因型选择 2 13 第七章选配…第一节关于选配第二节个体选配 2 14 第七章选配…第三节近交程度分析与近交的应用 2 15 第八章品种及其选育…第一节品种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第二节引种与风士驯化 2 16 第九章品系繁育…第一节本品种选育:第二节品系繁育 2 17 第九章品系繁育…第二节品系繁育 2 18 第十章杂交育种 2 19 第十一章杂种优势利用 2 20 第十二章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应用 2 21 第十三章育种的组织与措施 2 合 计 42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 注 第一章绪论 2 / 2 第二章 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2 / 2 第三章 家畜的生长与发育 4 / 4 第四章 家畜的外形、体质与生产力 4 / 4 第五章 选择原理 6 / 6 第六章 种用价值评定 6 10 16 第七章 选配 4 2 6 第八章 品种及其选育 2 / 2 第九章 繁育体系 4 / 4 第十章 杂交育种 2 / 2 第十一章 杂种优势利用 2 / 2 第十二章 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应用 2 / 2 第十三章 育种的组织与措施 2 / 2 合计 42 12 54 教 学 进 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1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2 3 第三章 家畜的生长与发育……第一节 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及意义;第二节 生长 与发育的度量 2 4 第三章 家畜的生长与发育……第三节 生长与发育的规律性;第四节 影响生长 发育的因素 2 5 第四章 家畜的外形、体质与生产力……第一节 家畜的外形与体质;第二节家畜 的体质外形鉴定 2 6 第四章 家畜的外形、体质与生产力……第三节 家畜的生产力 2 7 第五章 选择原理……第一节 关于选择;第二节 畜禽的质量性状;第三节 质 量性状的选择 2 8 第五章 选择原理……第三节 质量性状的选择 2 9 第五章 选择原理……第四节 数量性状的选择 2 10 第六章 种用价值评定……第一节 关于选种方法 2 11 第六章 种用价值评定……第二节 表型选择 2 12 第六章 种用价值评定……第三节 基因型选择 2 13 第七章 选配……第一节 关于选配 第二节 个体选配 2 14 第七章 选配……第三节 近交程度分析与近交的应用 2 15 第八章 品种及其选育……第一节 品种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第二节 引种与风土驯化 2 16 第九章 品系繁育……第一节 本品种选育;第二节 品系繁育 2 17 第九章 品系繁育……第二节 品系繁育 2 18 第十章 杂交育种 2 19 第十一章 杂种优势利用 2 20 第十二章 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应用 2 21 第十三章 育种的组织与措施 2 合 计 42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教案 章节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说明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熟悉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 教学 (1)掌握动物育种的概念、作用及发展历程。 目的 (2)了解动物育种内容结构、发展动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要 求 (填写说明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及需要补充更新的教学内容,并标注需要讲授 的学时。) 教学 (1)动物育种学: (2)动物育种简史与成就: 内容 (3)动物育种现状: (4)传统动物育种与现代动物育种理论: (5)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学中的应用概况。 重点:(1)动物育种概念及重要性 重点、 (2)动物育种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 (3)动物育种的发展历程或阶段 难点:(1)对动物育种概念的理解 分析 (2)现代动物育种理论与技术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主要有引入、展开(方法、手段)、归纳总结、作业等项目) 1. 合理分配时间,突出重点内 一、 引入及展开 容。其中重点内容时间不少于 (1)以畜禽品种在畜牧业发展中的重点性展开动物育种学概念: 40%。 (2)以中国古代的“相畜”术及牛、马的选育过程展开动物育种简 2.概念描述要准确、严谨,重 史及成就的讲述(用图片等介绍):(3)以目前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 点、难点问题放慢语速,增加图 及遗传学研究历史展开现代动物育种理论。 表内容。 二、小结 3.根据学生课堂反应,调节语 通过本章介绍激发学生对动物育种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 速、语调,调节课堂气氛。 对该课程有所了解。 三、作业 (1)何为动物育种?其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动物育种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 (3)动物育种经历了哪几个阶段?Robert Bakewell对动物育种的贡 献是什么?现代动物育种有哪些特点? (4)了解现代动物育种技术的发展概况 课后补遗 备注:教案原则上使用表格格式,使用其它格式的必须包含表格要求的所有要素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教案 章 节 第 一 章 绪论 (2 学时) 教学 目的 与要 求 (说明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熟悉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 (1)掌握动物育种的概念、作用及发展历程。 (2)了解动物育种内容结构、发展动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 内容 (填写说明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及需要补充更新的教学内容,并标注需要讲授 的学时。) (1)动物育种学; (2)动物育种简史与成就; (3)动物育种现状; (4)传统动物育种与现代动物育种理论; (5)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学中的应用概况。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1)动物育种概念及重要性 (2)动物育种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3)动物育种的发展历程或阶段 难点:(1)对动物育种概念的理解 (2)现代动物育种理论与技术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主要有引入、展开(方法、手段)、归纳总结、作业等项目) 一、引入及展开 (1)以畜禽品种在畜牧业发展中的重点性展开动物育种学概念; (2)以中国古代的“相畜”术及牛、马的选育过程展开动物育种简 史及成就的讲述(用图片等介绍);(3)以目前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 及遗传学研究历史展开现代动物育种理论。 二、小结 通过本章介绍激发学生对动物育种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 对该课程有所了解。 三、作业 (1)何为动物育种?其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动物育种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 (3)动物育种经历了哪几个阶段?Robert Bakewell 对动物育种的贡 献是什么?现代动物育种有哪些特点? (4)了解现代动物育种技术的发展概况 1.合理分配时间,突出重点内 容。其中重点内容时间不少于 40%。 2.概念描述要准确、严谨,重 点、难点问题放慢语速,增加图 表内容。 3.根据学生课堂反应,调节语 速、语调,调节课堂气氛。 课后补遗 备注:教案原则上使用表格格式,使用其它格式的必须包含表格要求的所有要素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教案 章节 第二章 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2学时) 教学 (说明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熟悉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 (1)掌握家畜、家禽、农畜、役畜、畜牧业、“六畜”、物种、品种等基本概念 目的 (2)掌握家养动物驯化的主要过程 与要 (3)掌握品种具备的基本条件 (4)熟悉生物进化及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历程 求 (5)了解物种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家养动物的野生祖先 (填写说明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及需要补充更新的教学内容,并标注需要讲授 的学时。) (1)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 教学 (2)物种形成的原因与方式 内容 (3)家畜的驯养与驯化 (4)家畜在分类学上的地位 (5)家畜的品种 (6)主要畜禽品种识别 重点:(1)家畜、六畜、物种及品种的概念 (2)物种形成和保持的原因 重点、 (3)家畜的驯化途径 (4)各类家畜的野生祖先 难点 (5)品种应该具备的条件 分析 难点:(1)物种与品种的区别、驯化与驯养的区别 (2)物种形成和保持的原因 (3)物种形成中的自然选择学说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主要有引入、展开(方法、手段)、归纳总结、作业等项目) 1. 合理分配时间,突出 一、引入及展开 重点内容。其中重点内 (1)从达尔文及自然选择开始讲述生物进化及物种形成过程:(2)以猪、马、 容时间不少于60%。 牛、羊、鸡、狗等阐述家畜的驯养与驯化:(3)通过秦川牛、早胜牛、静宁 2.概念描述要准确、严 鸡、河曲马、八眉猪等地方品种图片引入家畜品种及其特点,并介绍其它品 谨,重点、难点问题放 种。 慢语速,增加品种图片 二、归纳总结 内容。 使学生识记常见畜禽品种,正确认识品种/物种形成的原因,并对家畜品 3.根据学生课堂反应, 种有一个总体认识。 调节语速、语调,调节 三、作业 课堂气氛。 (1)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及工业黑化、贝格曼法则。(2)什么是物种? 为什么会形成物种?(3)什么是家畜?其是如何形成的?我国民间“六畜兴 旺”中的六畜为何动物?(4)驯养动物有何特点?(5)马、猪、绵羊、山 羊及牛的野生祖先分别是哪些类型?(6)什么是品种?其应具备哪些条件? 影响品种形成的因素是什么?了解品种的分类。 课后补遗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教案 章 节 第 二章 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2 学时) 教学 目的 与要 求 (说明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熟悉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 (1)掌握家畜、家禽、农畜、役畜、畜牧业、“六畜”、物种、品种等基本概念 (2)掌握家养动物驯化的主要过程 (3)掌握品种具备的基本条件 (4)熟悉生物进化及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历程 (5)了解物种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家养动物的野生祖先 教学 内容 (填写说明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及需要补充更新的教学内容,并标注需要讲授 的学时。) (1)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 (2)物种形成的原因与方式 (3)家畜的驯养与驯化 (4)家畜在分类学上的地位 (5)家畜的品种 (6)主要畜禽品种识别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1)家畜、六畜、物种及品种的概念 (2)物种形成和保持的原因 (3)家畜的驯化途径 (4)各类家畜的野生祖先 (5)品种应该具备的条件 难点:(1)物种与品种的区别、驯化与驯养的区别 (2)物种形成和保持的原因 (3)物种形成中的自然选择学说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主要有引入、展开(方法、手段)、归纳总结、作业等项目) 一、引入及展开 (1)从达尔文及自然选择开始讲述生物进化及物种形成过程;(2)以猪、马、 牛、羊、鸡、狗等阐述家畜的驯养与驯化;(3)通过秦川牛、早胜牛、静宁 鸡、河曲马、八眉猪等地方品种图片引入家畜品种及其特点,并介绍其它品 种。 二、归纳总结 使学生识记常见畜禽品种,正确认识品种/物种形成的原因,并对家畜品 种有一个总体认识。 三、作业 (1)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及工业黑化、贝格曼法则。(2)什么是物种? 为什么会形成物种?(3)什么是家畜?其是如何形成的?我国民间“六畜兴 旺”中的六畜为何动物?(4)驯养动物有何特点?(5)马、猪、绵羊、山 羊及牛的野生祖先分别是哪些类型?(6)什么是品种?其应具备哪些条件? 影响品种形成的因素是什么?了解品种的分类。 1.合理分配时间,突出 重点内容。其中重点内 容时间不少于 60%。 2.概念描述要准确、严 谨,重点、难点问题放 慢语速,增加品种图片 内容。 3.根据学生课堂反应, 调节语速、语调,调节 课堂气氛。 课后补遗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教案 章节 第三章 家畜的生长与发育 (4学时) 教学 (说明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熟悉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 (1)掌握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度量生长发育的方法、动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及生长发育的不 目的 平衡性: 要求 (2)了解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动物生长曲线的成因。 (填写说明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及需要补充更新的教学内容,并标注需要讲授 的学时。) (1)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20分钟) 教学 (2)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30分钟) (3)生长发育的度量方法及生长曲线,包括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及分化生长:(50 内容 分钟) (4)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及不平衡性,包括体重增长、骨骼生长、体形部位、组织器官、营养 成分积贮的不平衡性。(40分钟) (5)发育受阻及补偿,包括发育受阻的概念、类型及补偿条件:(30分钟) (6)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20分钟) 重点、 重点:(1)生长、发育、生长关卡、生长曲线、分化生长率、生长中心、生长波、发育受阻 的概念:(2)累计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及分化生长的度量方法、生长曲线形状及含意: 难点 (3)家畜生长的不平衡性:(4)发育受阻概念、类型及补偿条件 分析 难点:(1)分化生长及分化生长率:(2)骨骼及外形部位生长的不平衡性:(3)发育受阻在 家畜饲养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主要有引入、展开(方法、手段入归纳总结、作业等项目) 1. 合理分配时 一、 引入及展开 间,突出重点内 (1)从自然界的生长现象引入生长发育的概念:(2)以人类的生长阶段对比分析动 容。其中重点内 物的生长发育阶段:(3)通过幼畜及成年家畜图片比较说明生长的不平衡性:(4) 容时间不少于 利用“僵猪”、“架子牛”等生长现象比较说明发育受阻及补偿。 70%。 二、归纳总结 2.概念描述要准 使学生掌握家畜生长的一般规律、度量方法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确、严谨,重点、 三、作业 难点问题放慢语 (1)解释专业术语:生长、发育、体尺、累积生长、生长曲线、绝对生长、相对生 速,通过对比分 长、分化生长、生长关卡、生长波、生长中心、发育受阻、稚态延长现象、胚胎型、 析、事例介绍说 幼稚型、性成熟、经济成熟、生理成熟。 明问题。 (2)累积生长曲线、绝对生长曲线和相对生长曲线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特点的生理 3.根据学生课堂 成因是什么?(3)“成年家畜的外形是按幼畜身体各部分等比例放大的”,对吗?为 反应,调节语速、 什么?(4)根据分化生长率的大小,讨论家畜有机体的局部生长与整体生长之间的 语调,调节课堂 关系。(5)家畜生长发育有哪些阶段?各有怎样的特点? 气氛。 (6)骨骼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7)学习了动物胚胎时期生长发 育的特点后,应该得到哪些启发?(8)家畜发育受阻的补偿程度与中那些因素有关? (9)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课后补遗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教案 章 节 第三章 家畜的生长与发育 (4 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说明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熟悉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 (1)掌握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度量生长发育的方法、动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及生长发育的不 平衡性; (2)了解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动物生长曲线的成因。 教学 内容 (填写说明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及需要补充更新的教学内容,并标注需要讲授 的学时。) (1)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20 分钟) (2)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30 分钟) (3)生长发育的度量方法及生长曲线,包括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及分化生长;(50 分钟) (4)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及不平衡性,包括体重增长、骨骼生长、体形部位、组织器官、营养 成分积贮的不平衡性。(40 分钟) (5)发育受阻及补偿,包括发育受阻的概念、类型及补偿条件;(30 分钟) (6)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20 分钟)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1)生长、发育、生长关卡、生长曲线、、分化生长率、生长中心、生长波、发育受阻 的概念;(2)累计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及分化生长的度量方法、生长曲线形状及含意; (3)家畜生长的不平衡性;(4)发育受阻概念、类型及补偿条件 难点:(1)分化生长及分化生长率;(2)骨骼及外形部位生长的不平衡性;(3)发育受阻在 家畜饲养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主要有引入、展开(方法、手段)、归纳总结、作业等项目) 一、引入及展开 (1)从自然界的生长现象引入生长发育的概念;(2)以人类的生长阶段对比分析动 物的生长发育阶段;(3)通过幼畜及成年家畜图片比较说明生长的不平衡性;(4) 利用“僵猪”、“架子牛”等生长现象比较说明发育受阻及补偿。 二、归纳总结 使学生掌握家畜生长的一般规律、度量方法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三、作业 (1)解释专业术语:生长、发育、体尺、累积生长、生长曲线、绝对生长、相对生 长、分化生长、生长关卡、生长波、生长中心、发育受阻、稚态延长现象、胚胎型、 幼稚型、性成熟、经济成熟、生理成熟。 (2)累积生长曲线、绝对生长曲线和相对生长曲线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特点的生理 成因是什么?(3)“成年家畜的外形是按幼畜身体各部分等比例放大的”,对吗?为 什么?(4)根据分化生长率的大小,讨论家畜有机体的局部生长与整体生长之间的 关系。(5)家畜生长发育有哪些阶段?各有怎样的特点? (6)骨骼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7)学习了动物胚胎时期生长发 育的特点后,应该得到哪些启发?(8)家畜发育受阻的补偿程度与中那些因素有关? (9)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1 .合理分配时 间,突出重点内 容。其中重点内 容时间不少于 70%。 2.概念描述要准 确、严谨,重点、 难点问题放慢语 速,通过对比分 析、事例介绍说 明问题。 3.根据学生课堂 反应,调节语速、 语调,调节课堂 气氛。 课后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