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一诊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有关“文化”的概念,其实是“文教”或“风俗”的意思。比如《易传》 里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毛诗序》说:“风, 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尽管这些观念与文化密切相关,但毕竟是 一种“前文化学”。中国现代文化学形成的时代背景是近现代的民族危机与文化 危机,中国的学者开始借助西方的人文社会学说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希望在世 界的文化秩序中确定中国文化的地位,逐渐形成了文化史学、文化哲学和文化人 类学三大主要组成部分。。 文化史学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主体。梁启超认为西方通行的诸多学科中,“为中 国所固有者,惟史学。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 国心之源泉也”。可是中国传统史学“皆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他提出要研究 中国的“文学史”“种族史”“宗教史”等。将中国传统史学带入现代史学的同 时,就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发轫之时。中国的文化史学并没有完全遵循西方的学 术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是由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决定的。钱穆说:中国文化,表现 在中国已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所以,中国文化史学主 张从中国深厚的史学传统中建构中国的文化学。迄今为止,文化史和国学仍是研 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术形式。文化哲学,是注重讨论中国文化精神的 学问。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化保守主义者和否定中国文化的激进主义者之间展开 了论战。在新文化运动主导中国思想的同时,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贺麟等 以复兴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为己任,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为宗旨 熔铸佛学或西方哲学的学理,构建出“新唯识论”“新理学”“新心学等新儒家 哲学,探究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与精神内涵。文化人类学是与考古学、人种学 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相关联的西方人类学分支,它主张客观地观察、描述、分 析、比较人类的文化现象,特别注重研究文化的功能。1934年中国民族学会 在南京成立,文化人类学从田野和社会的考察出发,而不是从历史文献出发,为 我们展现了丰富鲜活的中国文化画卷。上个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高 水平的学术著作,如费孝通《江村经济》、林惠祥《中国民族史》。我们当下不 少文化理论的热词,如文化自觉、文化自主等,都是以货孝通为代表的文化人类 学和社会文化学在20世纪末提出的重要观念。 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研究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中国文化的 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使中国文化的整体得以认识,中国文文化的话语 体系得以建构。文化总是指向人类全部的、永远在进行中的生活和创造。孟子 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如何让当下的文化热潮成 为“源泉混混”的有本之水,汇成江海,不断地増进我们文化自信,除了人心与 时代的推波助澜,还有待于不断深入的文化研究。 (摘编于《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易传》《毛诗序》两则例子阐释的观念体现了“文教”或“风俗”的意思, 与文化有关,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萌芽
四川省德阳市 2018 届高三一诊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有关“文化”的概念,其实是“文教”或“风俗”的意思。比如《易传》 里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毛诗序》说:“风, 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尽管这些观念与文化密切相关,但毕竟是 一种“前文化学”。中国现代文化学形成的时代背景是近现代的民族危机与文化 危机,中国的学者开始借助西方的人文社会学说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希望在世 界的文化秩序中确定中国文化的地位,逐渐形成了文化史学、文化哲学和文化人 类学三大主要组成部分。。 文化史学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主体。梁启超认为西方通行的诸多学科中,“为中 国所固有者,惟史学。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 国心之源泉也”。可是中国传统史学“皆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他提出要研究 中国的“文学史”“种族史”“宗教史”等。将中国传统史学带入现代史学的同 时,就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发轫之时。中国的文化史学并没有完全遵循西方的学 术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是由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决定的。钱穆说:中国文化,表现 在中国已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所以,中国文化史学主 张从中国深厚的史学传统中建构中国的文化学。迄今为止,文化史和国学仍是研 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术形式。文化哲学,是注重讨论中国文化精神的 学问。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化保守主义者和否定中国文化的激进主义者之间展开 了论战。在新文化运动主导中国思想的同时,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贺麟等 以复兴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为己任,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为宗旨, 熔铸佛学或西方哲学的学理,构建出“新唯识论”“新理学”“新心学等新儒家 哲学,探究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与精神内涵。文化人类学是与考古学、人种学、 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相关联的西方人类学分支,它主张客观地观察、描述、分 析、比较人类的文化 现象,特别注重研究文化的功能。1934 年中国民族学会 在南京成立,文化人类学从田野和社会的考察出发,而不是从历史文献出发,为 我们展现了丰富鲜活的中国文化画卷。上个世纪 30、40 年代,出现了一大批高 水平的学术著作,如费孝通《江村经济》、林惠祥《中国民族史》。我们当下不 少文化理论的热词,如文化自觉、文化自主等,都是以货孝通为代表的文化人类 学和社会文化学在 20 世纪末提出的重要观念。 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研究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中国文化的 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使中国文化的整体得以认识,中国文文化的话语 体系得以建构。文化总是指向人类全部的、永远在进行中的生活和创造。孟子 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如何让当下的文化热潮成 为“源泉混混”的有本之水,汇成江海,不断地增进我们文化自信,除了人心与 时代的推波助澜,还有待于不断深入的文化研究。 (摘编于《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易传》《毛诗序》两则例子阐释的观念体现了“文教”或“风俗”的意思, 与文化有关,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萌芽
B.梁启超指出中国传统史学的弊端,提出要研究中国的“文学史”“种族史” 等,他将中国传统史学带入了现代文化学。 C.我们当下多数文化理论热词,如文化自觉等,都来源于以费孝通为代表的文化 人类学在20世纪末提出的观念 D.中国文化学分别从中国文化的历史、精神、结构与功能方面进行了研究,使中 国文化的整体得以认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拿中国古代有关文化的概念与现代文化学的概念作对比,从三个方面分别 论述了中国文化学的具体情况,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在论述文化史学时,“中国文化史学主张从中国深厚的史学传统中建构中国的 文化学”是论点,钱穆的话是论据,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C.在论述文化人类学时,先对其概念作了分析,而后举出中国学者从实践出发, 研究中国文化的例子,进一步对文化人类学进行了论证。 D.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就开头的“总”而言,结尾的“总”更进 层,论证了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作用和时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学者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化学的几个主干是为了渡过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 确立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B.文化史和国学是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术形式,国学也可纳入文化 史学的范畴。 C.熊十力、梁漱溟等努力构建“新心学”“新理学”等新儒家哲学的行为,说明 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内涵值得探究。 D.如果让当下的文化热潮成为有本之水,不断深入研究,兼收并蓄,那么我们就 能不断地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卖书的老李 刘立勤 空闲的时候,我喜欢到县中门口邂遛。那里有一个书摊,我喜欢看书摊上有没有 我喜欢的书,也喜欢和卖书的老李拉呱几句闲话 老李好像是陕北人,抑或是山东人,我记不清了,只记得老李是邮电局的职工, 说着一口外地话。几十年都没有改变他的乡音,几十年也没有改变他的行当。几 十年里,他都用那外地话卖着从外地进来的花花绿绿的书。 老李卖的书主要是文学书籍和期刊杂志,什么挣钱就卖什么。从他书摊杂志的多 寡,能够看出书籍的流行。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书籍一统天下,间杂一些娱乐杂 志;世纪交替前后,文学屈居第二,《家庭》《读者》等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后 来故事类的杂志书籍又占领了大部分的地方,娱乐类书籍又靠了边。 认识老李的时候,我刚刚在一个乡村小学当代课教师。那时候穷呀,记得一个月 拿到手的工资只有一十三块五毛钱,可我却喜欢读书。一年总有几个周末,我会 骑着自行车专门到县城买书。 那时候县城不大,却有十多家卖书的,有的是书报亭,有的是店铺。老李在县中 门口摆了一个书摊,别人家的书大多髙高的挂在墙上让人仰望,只有他的书摆在 那里让人挑选阅读。不过,老李很忙,在他那里买书的人很多
B.梁启超指出中国传统史学的弊端,提出要研究中国的“文学史”“种族史” 等,他将中国传统史学带入了现代文化学。 C.我们当下多数文化理论热词,如文化自觉等,都来源于以费孝通为代表的文化 人类学在 20 世纪末提出的观念 D.中国文化学分别从中国文化的历史、精神、结构与功能方面进行了研究,使中 国文化的整体得以认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拿中国古代有关文化的概念与现代文化学的概念作对比,从三个方面分别 论述了中国文化学的具体情况,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在论述文化史学时,“中国文化史学主张从中国深厚的史学传统中建构中国的 文化学”是论点,钱穆的话是论据,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C.在论述文化人类学时,先对其概念作了分析,而后举出中国学者从实践出发, 研究中国文化的例子,进一步对文化人类学进行了论证。 D.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就开头的“总”而言,结尾的“总”更进 一层,论证了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作用和时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学者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化学的几个主干是为了渡过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 确立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B.文化史和国学是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术形式,国学也可纳入文化 史学的范畴。 C.熊十力、梁漱溟等努力构建“新心学”“新理学”等新儒家哲学的行为,说明 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内涵值得探究。 D.如果让当下的文化热潮成为有本之水,不断深入研究,兼收并蓄,那么我们就 能不断地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卖书的老李 刘立勤 空闲的时候,我喜欢到县中门口邂遛。那里有一个书摊,我喜欢看书摊上有没有 我喜欢的书,也喜欢和卖书的老李拉呱几句闲话。 老李好像是陕北人,抑或是山东人,我记不清了,只记得老李是邮电局的职工, 说着一口外地话。几十年都没有改变他的乡音,几十年也没有改变他的行当。几 十年里,他都用那外地话卖着从外地进来的花花绿绿的书。 老李卖的书主要是文学书籍和期刊杂志,什么挣钱就卖什么。从他书摊杂志的多 寡,能够看出书籍的流行。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书籍一统天下,间杂一些娱乐杂 志;世纪交替前后,文学屈居第二,《家庭》《读者》等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后 来故事类的杂志书籍又占领了大部分的地方,娱乐类书籍又靠了边。 认识老李的时候,我刚刚在一个乡村小学当代课教师。那时候穷呀,记得一个月 拿到手的工资只有一十三块五毛钱,可我却喜欢读书。一年总有几个周末,我会 骑着自行车专门到县城买书。 那时候县城不大,却有十多家卖书的,有的是书报亭,有的是店铺。老李在县中 门口摆了一个书摊,别人家的书大多高高的挂在墙上让人仰望,只有他的书摆在 那里让人挑选阅读。不过,老李很忙,在他那里买书的人很多
老李进的图书很多,杂志也很全,我在翻阅那些图书时,忍不住圪蹴在他的书摊 前看起来忙碌的他也不催促,偶尔还会把自己的小凳子给我。坐着看书的感觉真 好,就像饥饿的汉子走进了免费的餐厅,大快朵颐而不知羞惭。 太阳终归要西下,我也终归要回家。专程进城为了买书,而我又没有多少钱,每 次只能买上三五本书。常常是把书拿在手上,才发现钱不够。正在尴尬之际,老 李操着重重外地腔说你先拿走吧,下次来了再补上。其实,老李并不认识我,我 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看看他信任的目光,我不敢辜负他的好意,还是 把书拿走了。路上,我听说老李卖书挣了不少钱,还买了单元楼。我默默的期盼 老李挣更多的钱,卖更多的书,我有读更多好书的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不几年,我也来到县城工作,县城繁华了许多,高楼林立车水马 龙,可城里的书摊已经所剩无几了。书店萎缩了,原来的报刊亭全部拆除,原来 卖书的门市部要么改行卖烟酒,要么卖时装,有的甚至改作了发廊,有的改卖教 辅资料,专门卖杂志和文艺书籍的书摊只有老李一家。老李的书摊算得上是县城 里一道风景了 我以为老李的生意会好起来,可老李说生意越发的难了。老李本来的书摊有两张 钢丝床,现在只有一张床了,文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娱乐杂志也江河日下 只有《读者》《故事会》还在勉力维持。成人越来越少,主要客户是一些上学的 孩子。老李显得很清闲,常常是茫然地看着街上忙忙碌碌的行人。 我也很少掏钱买书了。上班下班的时候,习惯性喜欢到老李的书摊看看,喜欢和 老李说说闲话。遇上喜欢的杂志也买一本两本,老李善解人意地说,看完了就放 我这里寄卖,又给了我一个看白书的机会。 生意真的很清淡。有时候一连几天还不见老李的书摊。问及原因,老李说上级领 导来检査工作,城管让他把书摊收起来。老李的书摊没有占道,他不明白领导为 什么不准他摆书摊我也说不明白。领导来了,他把书摊搬走了;领导走了,城管 又默许他把书摊摆了出来。他们互相理解着各自的不易。 老李日渐的老了,老李的老伴儿也去世了,老李的孩子去了很远的地方。老李乌 黑的头发变白了,挺直的腰板也佝偻了下来。老李的书摊还在坚守,他希望有更 多的人来买书看。偶尔谈起上世纪八十年书摊的兴盛,老李一边喘一边说,不知 道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老李进的书越来越少,有些很好的 杂志干脆也不订了。老李吃饭的时候,书摊放心的摆在那里,也没有人去拿他的 书 记不得多久没有读书了,也忘记了老李和他的书摊。忽然想起去看看老李,老李 的书摊也不见了。问及熟悉的朋友,说是老李病了。期盼着老李的病能好起来, 期盼着老李的书摊再摆起了。期盼了一个冬天,期盼了一个春天,也不见老李好 起来,心中就有了不安。 后来,听说老李死了。听说老李死前把他的房子卖了一大笔钱,为县中捐献了 间图书室。我不知道老李的图书室里有多少读者,却看见老李摆书摊的地方变成 卖撸串的摊子了,小摊前等待吃撸串的客人站成长长的队伍。 (《百花园》2017年第1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围绕老李和他的书摊展开,娓娓道来,虽然没有提老李如何爱书,但 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老李对书籍的浓浓的情怀 B.这篇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反映时代。比如第三自然段,流行书籍的不断变化反映 了人们不断变化着的阅读喜好
老李进的图书很多,杂志也很全,我在翻阅那些图书时,忍不住圪蹴在他的书摊 前看起来忙碌的他也不催促,偶尔还会把自己的小凳子给我。坐着看书的感觉真 好,就像饥饿的汉子走进了免费的餐厅,大快朵颐而不知羞惭。 太阳终归要西下,我也终归要回家。专程进城为了买书,而我又没有多少钱,每 次只能买上三五本书。常常是把书拿在手上,才发现钱不够。正在尴尬之际,老 李操着重重外地腔说你先拿走吧,下次来了再补上。其实,老李并不认识我,我 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看看他信任的目光,我不敢辜负他的好意,还是 把书拿走了。路上,我听说老李卖书挣了不少钱,还买了单元楼。我默默的期盼 老李挣更多的钱,卖更多的书,我有读更多好书的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不几年,我也来到县城工作,县城繁华了许多,高楼林立车水马 龙,可城里的书摊已经所剩无几了。书店萎缩了,原来的报刊亭全部拆除,原来 卖书的门市部要么改行卖烟酒,要么卖时装,有的甚至改作了发廊,有的改卖教 辅资料,专门卖杂志和文艺书籍的书摊只有老李一家。老李的书摊算得上是县城 里一道风景了。 我以为老李的生意会好起来,可老李说生意越发的难了。老李本来的书摊有两张 钢丝床,现在只有一张床了,文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娱乐杂志也江河日下, 只有《读者》《故事会》还在勉力维持。成人越来越少,主要客户是一些上学的 孩子。老李显得很清闲,常常是茫然地看着街上忙忙碌碌的行人。 我也很少掏钱买书了。上班下班的时候,习惯性喜欢到老李的书摊看看,喜欢和 老李说说闲话。遇上喜欢的杂志也买一本两本,老李善解人意地说,看完了就放 我这里寄卖,又给了我一个看白书的机会。 生意真的很清淡。有时候一连几天还不见老李的书摊。问及原因,老李说上级领 导来检查工作,城管让他把书摊收起来。老李的书摊没有占道,他不明白领导为 什么不准他摆书摊我也说不明白。领导来了,他把书摊搬走了;领导走了,城管 又默许他把书摊摆了出来。他们互相理解着各自的不易。 老李日渐的老了,老李的老伴儿也去世了,老李的孩子去了很远的地方。老李乌 黑的头发变白了,挺直的腰板也佝偻了下来。老李的书摊还在坚守,他希望有更 多的人来买书看。偶尔谈起上世纪八十年书摊的兴盛,老李一边喘一边说,不知 道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老李进的书越来越少,有些很好的 杂志干脆也不订了。老李吃饭的时候,书摊放心的摆在那里,也没有人去拿他的 书。 记不得多久没有读书了,也忘记了老李和他的书摊。忽然想起去看看老李,老李 的书摊也不见了。问及熟悉的朋友,说是老李病了。期盼着老李的病能好起来, 期盼着老李的书摊再摆起了。期盼了一个冬天,期盼了一个春天,也不见老李好 起来,心中就有了不安。 后来,听说老李死了。听说老李死前把他的房子卖了一大笔钱,为县中捐献了一 间图书室。我不知道老李的图书室里有多少读者,却看见老李摆书摊的地方变成 卖撸串的摊子了,小摊前等待吃撸串的客人站成长长的队伍。 (《百花园》2017 年第 1 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篇小说围绕老李和他的书摊展开,娓娓道来,虽然没有提老李如何爱书,但 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老李对书籍的浓浓的情怀 B.这篇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反映时代。比如第三自然段,流行书籍的不断变化反映 了人们不断变化着的阅读喜好
C.“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文章以“我”来见证老李的书摊由繁荣走向衰落,既 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又包含着“我”对时代的一些思考 D.摆书摊的地方变成了卖撸串的摊子,而且等待吃撸串的客人很多,对此“我” 虽然感到有些失望,但这是时代发展使然,我们理应接受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5分) 6.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荒漠化是由于干早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清化等因素造 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是多 重的,一方面影响生态气候,降雨量锐减,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频发;另一方面土 地退化成沙地,无法发展农业,进而导致贫困,催生生态难民。被称作地球癌症 的荒漠化是个全球性的难题,它在发展中国家蔓延速度更快,危害也更为突出。 库布齐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曾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被称为北 京头上的一盘沙。而今,库布齐沙漠的荒漠化趋势得到遏制,荒漠化土地面积自 1999年以来持续净减少,占总面积1/3的荒漠变成了绿洲,植被覆盖度则从16.2% 加到了53%当地天气状况也在逐步好转,总体上库布齐的沙尘暴是治住了。在国 内,企业参与治沙正成一种趋势。在库布齐沙漠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亿利资源集团 25年投入30亿人民币,实施生态修复,“不用农药、不施化肥”,为沙漠农牧 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一条具有亿利特色的绿色供应链。 材料二 材料三 位于祁南园的塞罕坝林场是防治荒漠化的典型,从1962年开始种树治沙,经过 55年的务力,林场职工让这里变成了112万亩茫茫林海。如今森林覆盖率由建 场初期11.4%高到80%筹建塞罕坝等林场是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治沙的主要模式, 除改变当地自然风貌,保持水土之外,主要目的还是减轻京津地带的风沙危害。 先治理容易的,再治理“远沙,大沙”,而容易治理的地方多与居民居住区相邻, 植被容易被火灾或牲畜破坏。笔者发现即便在沙漠腹地种下的灌木丛也时常会引 来放牧者,护林员要劝说对方离开。如果放任不管,多年辛苦种下的植物可能几 天之内就被吃光 毗邻四大沙地之一的毛鸟素沙漠,遮天蔽日的黄沙让这里寸草不生,农业和畜牧 业完全荒废,人穷到没有出路。32年前嫁到这里的般玉珍相信只有把树种活, 人才能活下来。她卖掉家里唯一的羊种了600棵乔树苗,然而第一年过去只有十 几棵存活,由此般玉珍认识到造林不能单一种植乔木,必须先用沙柳等灌木树种 固定流沙。之后30多年里,她坚持造林7万亩,2011年这些树林被纳入国家公 益林享受补贴。改善后的水土条件,还为她搞种植园旅游业提供便利。国家 菌草工程技术硏究中心林占熺及其团队硏发的被称为沙漠克星的茵草,被广泛应 用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建设以及一些生态脆弱地区的防风固沙、水 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治理中。现在,通过网络更多的人正在参与治沙,比如人们 通过支付宝虚拟积分换取在阿拉善种下一棵梭梭树,至今植树量已超过76万 棵 塞罕坝林场,库布齐、毛乌素沙漠是中国治理荒漠化的缩影,受到世界关注。2017 年9月6日,联合国荒漠化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大会认为中国经验值得推广到
C.“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文章以“我”来见证老李的书摊由繁荣走向衰落,既 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又包含着“我”对时代的一些思考 D.摆书摊的地方变成了卖撸串的摊子,而且等待吃撸串的客人很多,对此“我” 虽然感到有些失望,但这是时代发展使然,我们理应接受。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5 分) 6.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荒漠化是由于干早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清化等因素造 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是多 重的,一方面影响生态气候,降雨量锐减,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频发;另一方面土 地退化成沙地,无法发展农业,进而导致贫困,催生生态难民。被称作地球癌症 的荒漠化是个全球性的难题,它在发展中国家蔓延速度更快,危害也更为突出。 库布齐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曾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被称为北 京头上的一盘沙。而今,库布齐沙漠的荒漠化趋势得到遏制,荒漠化土地面积自 1999年以来持续净减少,占总面积1/3的荒漠变成了绿洲,植被覆盖度则从16.2% 加到了 53%当地天气状况也在逐步好转,总体上库布齐的沙尘暴是治住了。在国 内,企业参与治沙正成一种趋势。在库布齐沙漠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亿利资源集团, 25 年投入 30 亿人民币,实施生态修复,“不用农药、不施化肥”,为沙漠农牧 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一条具有亿利特色的绿色供应链。 材料二 材料三 位于祁南园的塞罕坝林场是防治荒漠化的典型,从 1962 年开始种树治沙,经过 55 年的务力,林场职工让这里变成了 112 万亩茫茫林海。如今森林覆盖率由建 场初期 11.4%高到 80%筹建塞罕坝等林场是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治沙的主要模式, 除改变当地自然风貌,保持水土之外,主要目的还是减轻京津地带的风沙危害。 先治理容易的,再治理“远沙,大沙”,而容易治理的地方多与居民居住区相邻, 植被容易被火灾或牲畜破坏。笔者发现即便在沙漠腹地种下的灌木丛也时常会引 来放牧者,护林员要劝说对方离开。如果放任不管,多年辛苦种下的植物可能几 天之内就被吃光。 毗邻四大沙地之一的毛鸟素沙漠,遮天蔽日的黄沙让这里寸草不生,农业和畜牧 业完全荒废,人穷到没有出路。32 年前嫁到这里的般玉珍相信只有把树种活, 人才能活下来。她卖掉家里唯一的羊种了 600 棵乔树苗,然而第一年过去只有十 几棵存活,由此般玉珍认识到造林不能单一种植乔木,必须先用沙柳等灌木树种 固定流沙。之后 30 多年里,她坚持造林 7 万亩,2011 年这些树林被纳入国家公 益林享受补贴。改善后的水土条件,还为她搞种植园旅游业提供便利。 国家 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占熺及其团队研发的被称为沙漠克星的茵草,被广泛应 用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建设以及一些生态脆弱地区的防风固沙、水 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治理中。现在,通过网络更多的人正在参与治沙,比如人们 通过支付宝虚拟积分换取在阿拉善种下一棵梭梭树,至今植树量已超过 76 万 棵。 塞罕坝林场,库布齐、毛乌素沙漠是中国治理荒漠化的缩影,受到世界关注。2017 年 9 月 6 日,联合国荒漠化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大会认为中国经验值得推广到
全世界。事实证明沙漠能够充分利用起来,沙漠这种给人类带来负面的东西,能 够让它产生正能量。 (据央视网《新闻周刊》栏目整理) 7.下列对材料二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过多年的持续治理,我国截止2014年已经实现了荒漠化零增长,甚至出现 了荒漠化面积负增长的现象 B.第五次监测与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在减少, 荒漠化和沙化程度也在减轻 C.2005-2014年间,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整体上呈下降态势,实际有效治 理的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增加 D.尽管整体上经历了近十年的缩减,但到2014年荒漠化土地仍有261万平方公 里,超过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容易在发展中国家蔓延,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 厚,解决起来比较容易。 B.离北京最近的库布齐沙漠,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可以 说库布齐沙漠已经治好了 C.治沙种下的植物不仅要有存活率,还要求不被火灾或牲畜破坏,这些都是荒漠 化治理中的首要难题。 D.到2017年,我国荒漠化地区植被状况进一步好转,区域风沙天气明显减少 林沙产业也不断发展。 E.从“谈沙色变”到“点沙成金”,中国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治沙道路,环保领 域出现了中国样板 9.联合国荒漠化大会认为中国治理荒漠化的经验值得被推广到全世界,请结合材 料简要概括中国有哪些治沙的措施。(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 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 德元年冬,刘瑾②速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 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 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 俘斩七千有奇。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十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宣从事明年七月进兵 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 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十勤王。七月 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 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 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 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 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 日而贼平
全世界。事实证明沙漠能够充分利用起来,沙漠这种给人类带来负面的东西,能 够让它产生正能量。 (据央视网《新闻周刊》栏目整理) 7.下列对材料二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经过多年的持续治理,我国截止 2014 年已经实现了荒漠化零增长,甚至出现 了荒漠化面积负增长的现象。 B.第五次监测与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在减少, 荒漠化和沙化程度也在减轻。 C.2005-2014 年间,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整体上呈下降态势,实际有效治 理的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增加。 D.尽管整体上经历了近十年的缩减,但到 2014 年荒漠化土地仍有 261 万平方公 里,超过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容易在发展中国家蔓延,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 厚,解决起来比较容易。 B.离北京最近的库布齐沙漠,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可以 说库布齐沙漠已经治好了 C.治沙种下的植物不仅要有存活率,还要求不被火灾或牲畜破坏,这些都是荒漠 化治理中的首要难题。 D.到 2017 年,我国荒漠化地区植被状况进一步好转,区域风沙天气明显减少, 林沙产业也不断发展。 E.从“谈沙色变”到“点沙成金”,中国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治沙道路,环保领 域出现了中国样板。 9.联合国荒漠化大会认为中国治理荒漠化的经验值得被推广到全世界,请结合材 料简要概括中国有哪些治沙的措施。(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 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 德元年冬,刘瑾②速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 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 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 俘斩七千有奇。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 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 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 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 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 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 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 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 日而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