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讲抗战时期国统区小说 目录 教材第27章 上一页 抗战初期的小说 下一页 二、抗战后期的中长篇小说 退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1 第二十讲 抗战时期国统区小说 ——教材第27章 一、 抗战初期的小说 二、 抗战后期的中长篇小说
()以丘东平为代表的军旅作家 1、丘东平(19101941),原名丘谭月,广东陆 目录 丰人。“七月派”小说家。 代表作《一个连长的遭遇》 上一页 表现爱国军人的抗战要求和军政当局消极抗战的矛盾 表现人物内心激烈的斗争。 2、军旅作家:彭柏山、吴强等 下一页 二)姚雪垠 退出1、姚雪垠(1910),河南邓县人。抗战初期涌现 的文学新人 成名作《差半车麦秸》: “救亡”中续写“启蒙”的故事—抗战文学大众化 成功的范例 2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2 一、抗战初期的小说 (一)以丘东平为代表的军旅作家 1、丘东平(1910——1941),原名丘谭月,广东陆 丰人。 “七月派”小说家。 代表作《一个连长的遭遇》: 表现爱国军人的抗战要求和军政当局消极抗战的矛盾 ——表现人物内心激烈的斗争。 2、军旅作家:彭柏山、吴强等 (二)姚雪垠 1、姚雪垠(1910——),河南邓县人。抗战初期涌现 的文学新人 成名作《差半车麦秸》: “救亡”中续写“启蒙”的故事——抗战文学大众化 成功的范例
三)其他作家 目录 1、“东北作家群”:李辉英《北运河上》、骆宾基《 东战场别动队》 上一页 2、“孤岛文学”:程造之《地下》、谷斯范的《 新水浒》 下一页 退出 3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3 (三)其他作家 1、 “东北作家群”:李辉英《北运河上》、骆宾基《 东战场别动队》。 2、 “ 孤岛文学 ”:程造之《 地下 》、谷斯范的《 新水浒 》
、抗战后期的中长篇小说 日录(一)茅盾的《腐蚀》,张天翼、沙汀、艾芜的小说(已 有专章讲述) 士一页(二)吴组缃 1、昊组缃(1908—1994),安徽泾县人 下一页2、名篇《一千八百担》《樊家铺》:剖析内地乡村的衰 败与骚动 退出匚3、本时期的代表作《鸭嘴崂》 A.一般农民在抗战烽火中的觉醒 B浓厚的乡土色彩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4 二、抗战后期的中长篇小说 (一)茅盾的《腐蚀》,张天翼、沙汀、艾芜的小说(已 有专章讲述) (二)吴组缃 1、吴组缃(1908——1994),安徽泾县人 2、名篇《一千八百担》《樊家铺》:剖析内地乡村的衰 败与骚动 3、本时期的代表作《鸭嘴崂》 A.一般农民在抗战烽火中的觉醒 B.浓厚的乡土色彩
〓(〓)路翎的小说 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新,江苏苏州人 七月派”小说家。 目录 2.创作特色 A取材广泛,力求展现各式各样人物“带着血痕和泪痕 上一页的人生” B非常态性的开掘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突出“ 下一页 灵魂的搏斗” C激情充沛,主观色彩浓厚,语言奇崛有力 3.分析代表作《财主底儿女们》 退出 A江南旧式大家族的兴衰史—青年知识分子在时代潮 流冲击下的苦难的心灵历程 B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激烈性” 5 C议论抒情相交织一多用长甸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5 (三)路翎的小说 1.路翎(1923 —— 1994),原名徐嗣新,江苏苏州人。 “七月派”小说家。 2.创作特色: A 取材广泛,力求展现各式各样人物“带着血痕和泪痕 的人生” B 非常态性的开掘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突出“ 灵魂的搏斗” C 激情充沛,主观色彩浓厚,语言奇崛有力 3.分析代表作《财主底儿女们》 A 江南旧式大家族的兴衰史——青年知识分子在时代潮 流冲击 下的苦难的心灵历程 B 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激烈性” C 议论抒情相交织,多用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