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十i 茅盾 上一页 —教材第14章、第27章第3节 茅盾 下一页 二、《蚀》、《子夜》等小说 退出 散文创作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1 第十讲 茅 盾 ——教材第14章、第27章第3节 一、 茅 盾 二、《蚀》、《子夜》等小说 三、 散文创作
()革命作家·社会活动家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 目录 桐乡县乌镇人,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茅盾是他创作 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的笔名。茅盾于1933年考 上一页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后因家境窘迫,辍学就业, 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从此步入了文坛。茅 盾于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成为中国共 下一页产党第一批党员之一,参与了党的筹建工作,并投身于党 所领导的社会斗争和革命文艺活动。他在小说、散文、评 论等方面均有贡献,小说成就最高。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 退出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左翼文学的奠基人 (二)早期文艺思想 1.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 2 把2.左拉的自然主义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2 一 、茅盾 (二)早期文艺思想 (一)革命作家 ·社会活动家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 桐乡县乌镇人,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茅盾是他创作 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的笔名。茅盾于1933年考 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后因家境窘迫 ,辍学就业, 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工作, 从此步入了文坛。 茅 盾于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成为中国共 产党第一 批党员之一 ,参与了党的筹建工作,并投身于党 所领导的社会斗争和革命文艺活动。他在小说、散文、评 论等方面均有贡献,小说成就最高。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 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左翼文学的奠基人 。 1.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 2.左拉的自然主义的影响
、《蚀》、《子夜》等小说 目录(一)从人生体验小说到社会剖析小说 1.人生体验小说 (1)《蚀》:现代青年在革命中的幻灭、动摇、颓唐 上一页 的心理历程,反映了作家的内心世界的苦闷与矛盾 (2)《虹》:现代青年从“五四”到“五卅”的觉醒 追求、奋进的革命历程,反映了作者透过黑暗现实 下一页知难而进的精神。 2.社会剖析小说 退出 (1)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 明的阶级特征,着力分析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2)代表作:《子夜》、《春蚕》、《林家铺子》。 3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3 二、《蚀》、《子夜》等小说 (一)从人生体验小说到社会剖析小说 2.社会剖析小说 1.人生体验小说 (1)《蚀》:现代青年在革命中的幻灭、动摇、颓唐 的心理历程,反映了作家的内心世界的苦闷与矛盾。 (2)《虹》:现代青年从“五四”到“五卅”的觉醒 、追求、奋进的革命历程,反映了作者透过黑暗现实, 知难而进的精神。 (1)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 明的阶级特征,着力分析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2)代表作:《子夜》、《春蚕》、《林家铺子》
析代表作《产 1.旧中国社会性质的艺术阐释:用文学形式回击托派谬 。论,参加当时的思想“大论战” 2.“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A现代都市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的剖析:殖民化 上一页 趋向的都市社会形 B民族工业命运的艺术写照: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史 下一3.殖民化都市的典型人物 A吴荪甫形象:30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 退出阶级本质的二重性:进步性与反动性一一人物个性的复杂 B赵伯韬形象:买办资产阶级的典型 C吴老太爷形象:垂死的封建地主 4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4 (二)分析代表作《子夜》 1.旧中国社会性质的艺术阐释:用文学形式回击托派谬 论,参加当时的思想“大论战” 2. “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A 现代都市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的剖析:殖民化 趋向的都市社会形态 B 民族工业命运的艺术写照: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史 3.殖民化都市的典型人物 A 吴荪甫形象: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 阶级本质的二重性:进步性与反动性――人物个性的复杂 性 B 赵伯韬形象:买办资产阶级的典型 C 吴老太爷形象:垂死的封建地主
4.艺术特色 目录 A宏大严谨的艺术结构:主线突出,多线发展,形成 网络,构成中国社会的全景图 上一页 B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揭示都市人的文化心态和深层 心理 下一页 退出 5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5 4 .艺术特色 A 宏大严谨的艺术结构:主线突出,多线发展,形成 网络,构成中国社会的全景图。 B 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揭示都市人的文化心态和深层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