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第十八讲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 教材第22章 上一页 散文创作的丰收期 二、杂文 下一页 三、小品文 退出 四、抒情散文 五、报告文学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1 第十八讲 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 ——教材第22章 一、 散文创作的丰收期 二、 杂文 三、 小品文 四、 抒情散文 五、 报告文学
載改创的收 1.二十年代的散文: 目录现代散文的产生散文文体的自觉杂文、美文的成熟 2.三十年代的散文: 上一页杂文繁荣抒情散文艺术创新—报告文学兴起 二、杂文 下一页(一)现代杂文的演变轨迹 1.“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杂文兴起 B2.二十年代:杂文已臻成熟;大革命失败后,一度趋 于沉寂 3.三十年代:杂文繁荣鼎盛,进入高潮期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2 一、散文创作的丰收期 二、杂文 1.二十年代的散文: 现代散文的产生——散文文体的自觉——杂文、美文的成熟 2.三十年代的散文: 杂文繁荣——抒情散文艺术创新——报告文学兴起 (一)现代杂文的演变轨迹 1.“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杂文兴起 2.二十年代 :杂文已臻成熟;大革命失败后,一度趋 于沉寂 3.三十年代 :杂文繁荣鼎盛,进入高潮期
(二)三十年代的杂文成就 日录1.繁荣的杂文园地:刊物多作者多一作品多 2.杂文的“鲁迅风”:以鲁迅为典范的杂文创作潮流 上一页 A鲁迅后期杂文 B瞿秋白、茅盾等的杂文创作 下贡C师承鲁迅杂文的新秀创作:徐懋庸、唐弢、柯灵、巴 人、聂绀弩等 退出 3.杂文理论贡献: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 》 3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3 (二)三十年代的杂文成就 1.繁荣的杂文园地:刊物多——作者多——作品多 2.杂文的“鲁迅风”:以鲁迅为典范的杂文创作潮流 A 鲁迅后期杂文 B 瞿秋白、茅盾等的杂文创作 C 师承鲁迅杂文的新秀创作:徐懋庸、唐弢、柯灵、巴 人、聂绀弩等。 3.杂文理论贡献 :瞿秋白的《 〈 鲁迅杂感选集 〉序 言》
(三)杂文新秀 目录 徐懋庸(19101977),原名徐茂荣,浙江上虞 人。作家,翻译家。 上一页杂文集:《不惊人集》、《打杂集》、《街头文谈》 2.唐弢(1913—1992),浙江镇海人。作家,评论 家。 下一页 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投影集》 《短长书》 退出 4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4 (三)杂文新秀 1.徐懋庸( 1910——1977),原名徐茂荣,浙江上虞 人。作家,翻译家。 杂文集:《不惊人集》、《打杂集》、《街头文谈》 2.唐弢(1913 —— 1992),浙江镇海人。作家,评论 家。 杂文集:《 推背集 》、《 海天集 》、《 投影集 》、 《 短长书 》
小睛卖 (一)“小品文的危机” 目录1.“论语派”:30年代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 是林语堂,成员有陶亢德、潘光旦等。得名于1932年创办 的《论语》半月刊,后又办《人间世》、《宇宙风》等刊 上一页物,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文字,主张“性灵论”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下一页2.左翼作家对“论语派”的批评 A.对“论语派”的自由主义立场和态度的批评 退出 B.反对一味追求“纯文学”倾向,提倡战斗的小品文 5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5 三、小品文 (一)“小品文的危机” 1.“论语派”:30 年代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 是林语堂,成员有陶亢德、潘光旦等 。得名于1932年创办 的 《论语》半月刊,后又办《人间世》、《宇宙风》等刊 物,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文字,主张“ 性灵论” ——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2.左翼作家对“论语派”的批评 A.对“论语派”的自由主义立场和态度的批评 B.反对一味追求“纯文学”倾向,提倡战斗的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