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医科大半护半院载评满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学 年级 2007级 授课专业 护理本科 教师 张萍 职称 副主任护师 授课方式 课堂教学学时3 题目章节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 第二节脑性瘫痪 第三节化脓性脑膜炎 教材名称 儿科护理学 作者 崔炎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4版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掌握小儿各种反射消退&出现的时间 3.掌握脑性瘫痪的定义和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 教学 4.了解脑性难痪的临床分类: 目的 5掌握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原则 要求 6.掌握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的致病病原体: 7,掌握要幼儿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特点。 8.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要点: 9.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病情观察要点: 10.掌握腰穿术前后的护理要点: 教学 1、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难点 2、质内高压的动态观察及处理: 教学 1、引起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及脑性瘫痪的防范: 重点 2、内高压的观察与处理 外语要求 Cerebral Palsy,CP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多媒体演示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多煤体演示小儿各种反射消退&出现的时间: 3.多媒体演示脑性瘫痪的定义和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 4.多媒体演示脑性瘫痪的临床分类: 教学方法手段 5. 多媒体演示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原则: 6.多煤体演示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的致病病原体: 7多媒体演示婴幼儿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特点 多媒体演示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要点: 9.多煤体演示化脓性脑膜炎病情观察要点: 多媒体演示腰穿术前后的护理要点: 参考资料 《儿科学》第五版主编 王慕选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讲稿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学 年级 2007 级 授课专业 护理本科 教师 张萍 职称 副主任护师 授课方式 课堂教学 学时 3 题目章节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 第二节 脑性瘫痪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 教材名称 儿科护理学 作者 崔炎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 4 版 教学 目的 要求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掌握小儿各种反射消退&出现的时间; 3.掌握脑性瘫痪的定义和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 4.了解脑性瘫痪的临床分类; 5.掌握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原则; 6.掌握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的致病病原体; 7.掌握婴幼儿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特点。 8.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要点; 9.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病情观察要点; 10.掌握腰穿术前后的护理要点; 教学 难点 1、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颅内高压的动态观察及处理; 教学 重点 1、引起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及脑性瘫痪的防范; 2、颅内高压的观察与处理 外语要求 Cerebral Palsy,CP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1. 多媒体演示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多媒体演示小儿各种反射消退&出现的时间; 3. 多媒体演示脑性瘫痪的定义和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 4. 多媒体演示脑性瘫痪的临床分类; 5. 多媒体演示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原则; 6. 多媒体演示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的致病病原体; 7. 多媒体演示婴幼儿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特点。 8. 多媒体演示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要点; 9. 多媒体演示化脓性脑膜炎病情观察要点; 10. 多媒体演示腰穿术前后的护理要点; 参考资料 《儿科学》第五版 主编 王慕逖
重庆医科大半护速半载案讲满 铺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皮肤色斑&异味 “、 一般检查 意识状态一一包括意识水平&意识内容的评判 二、头颅检查 了解头颅大小、前囟是否关闭,有无破壶音等 三、脊柱检查一一一检查有无脊柱畸形/脊柱裂/加击痛/异常弯曲等。 四、运动检查 一对随意运动、肌力、肌张力进行描述。 五、反射检查一一一对反射的种类&反射检查特点进行描述。 六、正常要幼儿姿势发育特点进行归纳&描述。 第二节 脑性瘫痪 一、定义: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围生期多种因素引起的脑部非进行性损 害所致中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持续的,但可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严重者件 有癲痫、智能迟缓及听力、语言或行为感觉等障碍。 二、病因:三大主要高危因素一一一室息、早产、核黄馆。 三、临床分型:根据运动障碍的表现分为①痉李型②弛缓型③共济失调型 ④运动障碍型 四、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反射异常 五、康复治疗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物制异常云动和姿热: 促进正常运动的发有 4、采用综合全面的治疗措施,尽可能的成轻伤残,使其得到全方位的康复。 六、护理诊断/问颗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一 ·与驱体活动障碍有关 有意外伤的危险 与肢体痉挛性瘫痪有关 生长发育改变 ·与脑损伤有关 七、护理措施 1、促进成长-特殊教育 2、保证营养 物理康复治疗 4、皮肤护理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讲稿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一、一般检查 二、头颅检查 三、脊柱检查―――检查有无脊柱畸形/脊柱裂/扣击痛/异常弯曲等。 四、运动检查―――对随意运动、肌力、肌张力进行描述。 五、反射检查―――对反射的种类&反射检查特点进行描述。 六、正常婴幼儿姿势发育特点进行归纳&描述。 第二节 脑性瘫痪 一、定义: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围生期多种因素引起的脑部非进行性损 害所致中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持续的,但可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严重者伴 有癫痫、智能迟缓及听力、语言或行为感觉等障碍。 二、病因:三大主要高危因素―――窒息、早产、核黄疸。 三、临床分型:根据运动障碍的表现分为①痉挛型②弛缓型③共济失调型 ④运动障碍型 四、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反射异常 五、康复治疗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 3、促进正常运动的发育; 4、采用综合全面的治疗措施,尽可能的减轻伤残,使其得到全方位的康复。 六、护理诊断/问题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躯体活动障碍有关 有意外伤的危险――――与肢体痉挛性瘫痪有关 生长发育改变―――――与脑损伤有关 七、护理措施 1、促进成长-特殊教育 2、保证营养 3、物理康复治疗 4、皮肤护理 皮肤色斑&异味 意识状态--包括意识水平&意识内容的评判 了解头颅大小、前囟是否关闭,有无破壶音等
重庆医科大半护理半院载末讲满 5、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讲稿 5、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重庆医科大半护硬半院载来讲满 第三节化脓性脑膜炎 定义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婴幼儿多见。 病死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较多, 病因/发病机制 主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球菌 季节地区年龄 致病因素、 机体免疫力头颅外伤/先天性神经皮肤缺陷 致病途轻呼吸道中耳炎/乳突炎脑脊膜膨出/头颅骨折 脐部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一、婴幼儿及年长儿表现 1、亚急性其病 2、起病前多件有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症状 3、典型表现:高热、头痛、精神、菱雕、激惹、不安、双目凝视 4、神经体征阳性表现:脑膜刺激征(+):颈阻阳性/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 5、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囟门饱满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纯/昏迷脑 疝/呼吸衰竭/惊厥 6、颅神经损害:ⅡⅢⅥWⅧ对颅神经损害 二、新生儿表现: 体温高或低 吐奶 尖叫 凝视 惊厥 颅压增高/脑膜喇激征表现不典型 实验室检查 I、血象:WBC,分类以N为主: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讲稿 第三节化脓性脑膜炎 定义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婴幼儿多见。 病死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较多。 病因/发病机制 主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球菌 季节 地区 年龄 致病因素 机体免疫力 头颅外伤/先天性神经皮肤缺陷 致病途径 呼吸道 中耳炎/乳突炎脑脊膜膨出/头颅骨折 脐部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一、婴幼儿及年长儿表现 1、亚急性其病 2、起病前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症状 3、典型表现:高热、头痛、精神、 萎靡、激惹、不安、双目凝视 4、神经体征阳性表现:脑膜刺激征(+):颈阻阳性/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 5、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囟门饱满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昏迷脑 疝/呼吸衰竭/惊厥 6、颅神经损害:Ⅱ Ⅲ Ⅵ Ⅶ Ⅷ 对颅神经损害 二、新生儿表现: 体温高或低 拒食 吐奶 尖叫 凝视 惊厥 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表现不典型 实验室检查 1、血象:WBC ,分类以 N 为主;
庆医科大学护理半院载案讲满 2、脑脊液: 外观混浊,糖,压力,蛋白质 涂片:WBC多达1000×106/L以上, 分类以中性为主。 脓性分 硬脑膜下 脑室管膜炎 物 积液或积 损害脑实质 教学内容 颅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讲稿 2、脑脊液: 外观混浊,糖 ,压力 ,蛋白质 涂片:WBC 多达 1000×106/L 以上, 分类以中性为主。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硬脑膜下 积液或积 脓 /脑积 水 脑室管膜炎 脓性分 泌物 覆盖大 脑顶部 /颅底 大 量 导 致 颅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 损害脑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