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护理学本科专业使用)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及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儿科护士的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能运用儿科护理知识对个体、家庭 及社区小儿实施整体护理,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注意临床与 基础相联系、理论 实践相联系。讲授时引导学生找出成 人与小W 成人护理与儿科护理的异后 点,突出儿科及儿科护理特点。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讲授、讨论、辅导、示教、练习等形式,采用提 问、作业、测验等进行评价。 本大纲内容包括儿科护理学绪论、儿童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儿童营养、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 理、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危重症患儿的护理和各个系统 章节的主要内容、难点重点 对洛部分不同深度的要求以掌 "熟悉"与”了解"表示。本门学科总学时数为72,其中大课48,示教24,大课示教比为2:1. 《儿科护理学》教材:第4版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要点 2.熟悉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 般原则。 3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4熟悉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5.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重点或难点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2.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教学方法: 通过阐述和分析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展示儿科护理的重要性 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3.简述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4.同学分组讨论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教师点评。 5.简介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自学为主) 思考题 ,叙述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2.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儿科护士?(讨论) 3.简述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特点。 第二章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掌握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增长规律、测量方法。 3.掌握小)儿运动、语言及社会行为的发育 4.熟悉体格发育评价方法, 5.熟悉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6. 熟悉小儿感知发育 7.熟悉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8.了解小)儿心理活动的发展。 9.了解DDST测试方法。 10. 自学了解儿童发展理论及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 重点或难点: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护理学本科专业使用)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及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儿科护士的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能运用儿科护理知识对个体、家庭 及社区小儿实施整体护理,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注意临床与 基础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讲授时引导学生找出成人与小儿、成人护理与儿科护理的异同 点,突出儿科及儿科护理特点。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讲授、讨论、辅导、示教、练习等形式,采用提 问、作业、测验等进行评价。 本大纲内容包括儿科护理学绪论、儿童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儿童营养、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 理、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危重症患儿的护理和各个系统 疾病患儿的护理。大纲指出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难点重点,对各部分不同深度的要求以"掌 握"、"熟悉"与"了解"表示。本门学科总学时数为72,其中大课48,示教24,大课示教比为2:1。 《儿科护理学》教材:第4版 崔焱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要点。 2.熟悉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4.熟悉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5.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重点或难点: 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2.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教学方法: 1.通过阐述和分析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展示儿科护理的重要性。 2.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3.简述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4.同学分组讨论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教师点评。 5.简介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自学为主)。 思考题: 1.叙述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2.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儿科护士?(讨论) 3.简述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特点。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1.掌握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增长规律、测量方法。 3. 掌握小儿运动、语言及社会行为的发育 4.熟悉体格发育评价方法。 5.熟悉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6.熟悉小儿感知发育。 7.熟悉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8. 了解小儿心理活动的发展。 9.了解DDST测试方法。 10.自学了解儿童发展理论及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 重点或难点:
1.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 2.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评价指标及测量方法 3.小儿体格生长的 平价 4.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感知的发育、运动、语言及社会行为的发育。 教学方法: 1.讲述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的增长规律及体格发育 的评价内容及 万 并对体格测量方法、体格评价方法进行示教。 3.讲述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4.讲解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5.重点讲解小)儿感知觉的发育、运动及语言的发育、社会行为的发展 自学儿童发展理论及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 思考题 1.试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2.患儿,男,3月龄时体重3Kg, 身长63cm,头围40cm;6月龄时体重8Kg,身长68cm,头围 试对战 小儿的体格生长状况进行评价 第三章儿童保健 目的要求: 1.掌握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 2.熟悉小儿意外事故的预防。 3.熟悉小儿预防接种实施程序 了解儿童游戏的功能 及不同年龄阶段游戏的特点。 5. 了解体格锻炼常用方法。 重点或难点: 1.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的保健原则和具体的保健措施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预防接种帕的反应及处理, 教学方法: 1.重点示教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 2.自学了解儿童游戏的功能级不同年龄阶段游戏的特点 自学体格锻炼常用方产 重点示教小儿意外事故的预防 5.示教小儿预防接种实施程序,重点示教1岁内小儿预防接种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及注意事项。 思考题: 1.简述新生儿访视的主要内容 2.阐述婴儿期 幼儿期、青春期的保健重点和具体措 3.说出1岁内婴儿预防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儿童营养 目的要求: 1掌握母乳的特点及母乳喂养的护理。 2掌标生到的特占 人工喂养的婴儿乳制品的选择,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3.掌握部分母乳喂养中补授法和代授法的特点及适用年龄。 4.掌握过渡期食物(辅食)的添加。 5.熟悉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6.了解幼儿及学龄前、学龄期儿童的膳食安排 7.了解小)儿营养状况评估 重点或难点
1.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 2.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评价指标及测量方法。 3.小儿体格生长的评价。 4.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感知的发育、运动、语言及社会行为的发育。 教学方法: 1.讲述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的增长规律及体格发育 的评价内容及方法。并对体格测量方法、体格评价方法进行示教。 3.讲述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4.讲解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5.重点讲解小儿感知觉的发育、运动及语言的发育、社会行为的发展。 6.观看DDST测试电教片。 7.自学儿童发展理论及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 思考题: 1.试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2.患儿,男,3月龄时体重3Kg,身长63cm,头围40cm; 6月龄时体重8Kg,身长68cm,头围 44cm,试对该小儿的体格生长状况进行评价。 第三章 儿童保健 目的要求: 1.掌握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 2.熟悉小儿意外事故的预防。 3.熟悉小儿预防接种实施程序。 4.了解儿童游戏的功能及不同年龄阶段游戏的特点。 5.了解体格锻炼常用方法。 重点或难点: 1.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的保健原则和具体的保健措施。 2.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3.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教学方法: 1.重点示教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 2.自学了解儿童游戏的功能及不同年龄阶段游戏的特点 3.自学体格锻炼常用方法 4.重点示教小儿意外事故的预防。 5.示教小儿预防接种实施程序,重点示教1岁内小儿预防接种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及注意事项。 思考题: 1.简述新生儿访视的主要内容。 2.阐述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的保健重点和具体措施。 3.说出1岁内婴儿预防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 儿童营养 目的要求: 1. 掌握母乳的特点及母乳喂养的护理。 2. 掌握牛乳的特点,人工喂养的婴儿乳制品的选择,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3. 掌握部分母乳喂养中补授法和代授法的特点及适用年龄。 4. 掌握过渡期食物(辅食)的添加。 5. 熟悉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6. 了解幼儿及学龄前、学龄期儿童的膳食安排。 7. 了解小儿营养状况评估。 重点或难点:
1.小)儿的能量及营养素需要。 2.母乳的特点及喂养指导」 3. 人工喂养代乳品的选择及喂养指导 4.过渡期食物(辅食)的添加。 教学方法: 1.讲解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2重点#授母到的特点乃母到用养的护理 3.重点讲授牛乳的特点 工喂养的婴儿乳制品的选择及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4重点讲授过渡期食物(辅食)的添加并示教。 5.自学了解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安排。 6.自学了解营养状况评估。 思考题 简述母乳的特点及母乳喂养的护理要点 2.简述过渡期食物(辅食)的添加方法、时间、原则、顺序。 3.一婴儿,女,5月,出生至今一直母乳喂养,除母乳外未添加任何其它食物,现体重7.5kg,身长 66cm,头围42cm,请对该小儿进行喂养指导。 第五章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 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的设施及护理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急诊护理管理。 2.了解小)儿门诊基础设施、布局及门诊护理管理。 3.熟悉小)儿病房的基本布局及护理管理。 教学方法 1.借助系列图片向学生展示小)儿门诊、急诊及病房设置和管理特点。 2.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参观儿科医疗机构,并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参观的儿科医疗机构 写出评价报告,如建筑设计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安全隐患,是否符合儿童心理需要。 思考题: 小)儿急诊的护理管理? 2.儿科病房如何预防小儿发生意外伤害? 第二节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川疾病的认识 了解各年龄邻 段患儿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家庭应对及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反应 2.掌握住院患儿的家庭支持。 重点或难点 住院惠儿的家庭支持 教学方法:讲授 第四节 小儿临终关怀与父母情感支持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临终关怀。 2.了解对临终关怀父母的情感支技: 重点或难点 对临终患儿父母的情感支持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 思考项
1. 小儿的能量及营养素需要。 2. 母乳的特点及喂养指导。 3. 人工喂养代乳品的选择及喂养指导。 4. 过渡期食物(辅食)的添加。 教学方法: 1. 讲解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2. 重点讲授母乳的特点及母乳喂养的护理。 3. 重点讲授牛乳的特点,人工喂养的婴儿乳制品的选择及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4. 重点讲授过渡期食物(辅食)的添加并示教。 5. 自学了解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安排。 6. 自学了解营养状况评估。 思考题: 1. 简述母乳的特点及母乳喂养的护理要点。 2. 简述过渡期食物(辅食)的添加方法、时间、原则、顺序。 3. 一婴儿,女,5月,出生至今一直母乳喂养,除母乳外未添加任何其它食物,现体重7.5kg,身长 66cm,头围42cm,请对该小儿进行喂养指导。 第五章 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 第一节 儿科医疗机构的设施及护理管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小儿急诊护理管理。 2. 了解小儿门诊基础设施、布局及门诊护理管理。 3. 熟悉小儿病房的基本布局及护理管理。 教学方法: 1. 借助系列图片向学生展示小儿门诊、急诊及病房设置和管理特点。 2.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参观儿科医疗机构,并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参观的儿科医疗机构 写出评价报告,如建筑设计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安全隐患,是否符合儿童心理需要。 思考题: 1. 小儿急诊的护理管理? 2. 儿科病房如何预防小儿发生意外伤害? 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目的要求: 1. 了解小儿对疾病的认识。 2. 了解各年龄阶段患儿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家庭应对及护理 目的要求: 1. 了解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反应。 2. 掌握住院患儿的家庭支持。 重点或难点 住院患儿的家庭支持。 教学方法:讲授 第四节 小儿临终关怀与父母情感支持 目的要求 1. 了解小儿临终关怀。 2. 了解对临终关怀父母的情感支技。 重点或难点 对临终患儿父母的情感支持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 思考题
1.如何对临终患儿父母进行情感支持? 第五节 小儿健康评估的特点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健康史的评估内容。 2.掌握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重点或难点 体格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示教 第六节 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沟通的特点 2.掌握与小儿及家长沟通的技巧 教学方法 1.讲述小)儿沟通特点。 2.结合实例讲述与小)儿及家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重点介绍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方法。 第七节 小川疼痛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疼痛评估方法。 2.熟悉小)儿疼痛的处理方法。 重点可或难点 1.疼痛的评估方法及处理方法 方法 多媒体+讲授 第八节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儿科用药时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2.掌握小)儿用药换算及分零方法 了解药物配制的原侧。 4.掌握正确的小儿喂药方法。 教学方法:简介药物剂量计算 重点讲解常用口服药的换算, 分零方法,喂药方法,并示教 重点讲解常用静 永用药换算 分方法, 并示教。 般讲授药物配制原则副作用的观察。 思考题: 一病儿需用西地兰55ug,现病房有西地兰针剂为0.4mg/2ml一支,请写出准确抽取药物剂量的步 第九节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1.掌握轻、中、重度脱水的观察要点。 2.掌握低渗性、等渗性、高渗性脱水的血钠值及水、钠丢失情况。 3.掌握代性酸中毒、低血钾的临床表现 ,掌握婴幼儿腹泻的静脉液体疗法补液原则及轻、中、重度脱水患儿的补液量 5.熟悉常用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的种类,熟悉常见混合溶液种类及张力计算方法。 6.掌握计算液体出入量方法。 7.了解ORS液的使用方法 8.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重点或 1.脱水患儿的观察。 2.混合液体的张力计算
1. 如何对临终患儿父母进行情感支持? 第五节 小儿健康评估的特点 目的要求 1. 熟悉小儿健康史的评估内容。 2. 掌握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重点或难点 体格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示教 第六节 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 目的要求: 1. 了解小儿沟通的特点。 2. 掌握与小儿及家长沟通的技巧。 教学方法: 1. 讲述小儿沟通特点。 2. 结合实例讲述与小儿及家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重点介绍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方法。 第七节 小儿疼痛管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小儿疼痛评估方法。 2. 熟悉小儿疼痛的处理方法。 重点或难点 1. 疼痛的评估方法及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 第八节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目的要求: 1. 了解儿科用药时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2. 掌握小儿用药换算及分零方法。 3. 了解药物配制的原则。 4. 掌握正确的小儿喂药方法。 教学方法:简介药物剂量计算 重点讲解常用口服药的换算、分零方法,喂药方法,并示教。 重点讲解常用静脉用药换算、分零方法,并示教。 一般讲授药物配制原则副作用的观察。 思考题: 一病儿需用西地兰55ug,现病房有西地兰针剂为0.4mg/2ml 一支,请写出准确抽取药物剂量的步 骤? 第九节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轻、中、重度脱水的观察要点。 2. 掌握低渗性、等渗性、高渗性脱水的血钠值及水、钠丢失情况。 3. 掌握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的临床表现。 4. 掌握婴幼儿腹泻的静脉液体疗法补液原则及轻、中、重度脱水患儿的补液量。 5. 熟悉常用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的种类,熟悉常见混合溶液种类及张力计算方法。 6. 掌握计算液体出入量方法。 7. 了解ORS液的使用方法。 8. 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重点或难点: 1. 脱水患儿的观察。 2. 混合液体的张力计算
3.婴幼儿腹泻的静脉液体疗法的定量、定速、定性的方法 教学方法 L进述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2.讲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重点介绍轻、中、重度脱水程度的判断标准,介绍低渗 性、等渗性、高渗性脱水的判断,介绍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的主要表现。 3.讲述常用溶液及其配制,介绍常用溶液(电解质液和非电解质液)的名称,混合液的配制及张 力概念,简介ORS液的配制 4.讲述婴幼儿腹泻的静脉液体疗法,重点介绍婴幼儿腹泻入院第一日静脉补液如何定量、定性、定 速的具体方法。 5.讲述婴幼儿肺炎伴腹泻、营养不良伴腹泻及新生儿疾病的液体疗法的特点。 6.讲述腹泻患儿液体疗法的护理,强调静脉补液过程中的病情观察。 用考颤 1.脱水程度的判断标准及相应补液量的范围 2.脱水性质的判断及补液张力。 3.婴幼儿体内液体分布特点? 4静脉钾的浓度? 5.什么是2:1等张含钠液,使用的指征及方法是什么? 6.计算NS100ml+109%GS100ml的张力是多少? 7.在护理脱水补液的患儿时,如输液的患儿出现乏力、腹胀、肠鸣音减溺、心音低钝,应考虑患 儿出现什么情况? 第十节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更换尿布法 目的要求 掌握正确更换尿布的方法。 教学方去: 介绍物品 2 演示操作方法 般讲授注意事项 思考题: 给小)儿更换尿布时注意事项」 婴儿沐浴法 目的要求: 掌握婴儿沐浴的重要性及适应症、禁忌症 2. 掌握婴儿沐浴时的注意事项。 3.熟悉婴沐浴的县体操作方法】 重点或难点 婴儿沐浴的适应症 禁忌症 婴儿沐浴时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示教(到新生病房参观) 一般讲授婴儿沐浴的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 介绍婴儿沐浴时的注意事项,结合临床实例重点强调沐浴时的安全隐患因素, 示教婴儿沐浴的具体操作方法 思考题 1。 在沐浴过程中,护士重点观察的内容有哪些? 2. 婴)儿沐浴的目的有明哪些? 约束保护法 目的要求 掌握小)儿全身约束法的操作方法: 2.掌握小)儿手或足约束法的操作方法
3. 婴幼儿腹泻的静脉液体疗法的定量、定速、定性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讲述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2. 讲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重点介绍轻、中、重度脱水程度的判断标准,介绍低渗 性、等渗性、高渗性脱水的判断,介绍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的主要表现。 3. 讲述常用溶液及其配制,介绍常用溶液(电解质液和非电解质液)的名称,混合液的配制及张 力概念,简介ORS液的配制。 4. 讲述婴幼儿腹泻的静脉液体疗法,重点介绍婴幼儿腹泻入院第一日静脉补液如何定量、定性、定 速的具体方法。 5. 讲述婴幼儿肺炎伴腹泻、营养不良伴腹泻及新生儿疾病的液体疗法的特点。 6. 讲述腹泻患儿液体疗法的护理,强调静脉补液过程中的病情观察。 思考题: 1. 脱水程度的判断标准及相应补液量的范围。 2. 脱水性质的判断及补液张力。 3. 婴幼儿体内液体分布特点? 4. 静脉补钾的浓度? 5. 什么是2:1等张含钠液,使用的指征及方法是什么? 6. 计算NS100ml+10%GS 100ml的张力是多少? 7. 在护理脱水补液的患儿时,如输液的患儿出现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心音低钝,应考虑患 儿出现什么情况? 第十节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一、更换尿布法 目的要求: 掌握正确更换尿布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介绍物品。 2. 演示操作方法。 3. 一般讲授注意事项。 思考题: 给小儿更换尿布时注意事项。 二、婴儿沐浴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婴儿沐浴的重要性及适应症、禁忌症。 2. 掌握婴儿沐浴时的注意事项。 3. 熟悉婴儿沐浴的具体操作方法。 重点或难点: 1. 婴儿沐浴的适应症、禁忌症。 2. 婴儿沐浴时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示教(到新生病房参观) 1. 一般讲授婴儿沐浴的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 介绍婴儿沐浴时的注意事项,结合临床实例重点强调沐浴时的安全隐患因素。 3. 示教婴儿沐浴的具体操作方法。 思考题: 1. 在沐浴过程中,护士重点观察的内容有哪些? 2. 婴儿沐浴的目的有哪些? 三、约束保护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小儿全身约束法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小儿手或足约束法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