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半护速半院藏来讲满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 (教案)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 护理本科 年级 教师蒋小平 授买课堂讲投 2010621 授课时间2010:6.23学时 4 题目章节第十八章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材名称儿科护理学 主编崔焱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第四版 1、 2 掌握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水痘的常见并发症,了解水痘的病因及 发病机制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并发症, 的要求 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常见并发 症,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麻皮疹特点 流行性腮腺炎的腮腺肿胀特点 点 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 麻疹粘膜斑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麻疹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护理方法 3.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措施。 重 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及护理 点 外 求 Measles koplik's spots varicella/chickenpox mumps/epidemic parotitis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学 方 多媒体+讲解+病例分析 手段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4月 教学组长: 教研室主任: 1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讲稿 1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 (教案)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学 专业 层次 护理本科 年级 2007 级护理涉外本科(119 人) 2007 级护理普通本科(152 人) 教 师 蒋小平 授课 方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2010.6.21 2010.6.23 学时 4 题目章节 第十八章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材名称 儿科护理学 主编 崔焱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四版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 掌握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麻疹的常见并发症,了解麻疹的病因及 发病机制。 2、 掌握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水痘的常见并发症,了解水痘的病因及 发病机制 3、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并发症, 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 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常见并发 症,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教 学 难 点 1、 麻疹皮疹特点 2、水痘的皮疹特点 3、流行性腮腺炎的腮腺肿胀特点 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 教 学 重 点 1.麻疹粘膜斑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麻疹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2.水痘的皮疹特点,护理方法。 3.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措施。 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及护理 外语 要求 Measles koplik’s spots varicella/chickenpox mumps/epidemic parotitis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教学 方法 手段 多媒体+讲解+病例分析 参考 资料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 年 1 月 2. 胡雁. 儿科护理学(英中文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4 月 教研 室意 见 教学组长: 教研室主任:
置庆医科大半护理半院载末讲满 年 月日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讲稿 2 年 月 日
露庆医科大学护速半蕊裁来讲满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第十八章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介绍本章内容的整体安排 1分钟 第一节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自学 第二节麻疹(讲授+示教) ·第三节水痘(讲授+示教 第四节流行性腮腺炎(讲授+示教 第五节 质炎 (自学) ·第六节流行性乙型脑炎(讲授+示载) ·第七节中毒性细菌性掬疾(自学) ·第八节结核病(自学) 第二节麻疹 、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结膜炎、上呼吸 2分钟 道炎、麻疹粘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皮肤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主要表现 以1张图片加数字 直观呈现麻疹的发病率很高,我院 大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仅一个血清型 提问学生:病毒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起学生回顾基础知识 (病毒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 物。病毒的特点:1)形体微小,18-300nm,具有比较原始的生命形态和生命特征,缺乏 2分钟 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DNA或RNA 含有复制、装配子代病毒所必须的遗传信息:4)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5)严格的 细胞内寄生,任何病毒都不能离开寄主细胞独立复制和增殖。) 存在部位 病人的鼻、咽、气管、眼结合膜分泌物、血、尿中 理化特 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耐低温 三、流行 3分钟 源 传播途 病人(唯一) 出疹前后5天,有并发症者,出疹后10天 ,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流行特征好发于冬春季节,6月5岁为发病高蜂 提问学生,为什么现在麻疹发病提前,6个月前的婴儿较为多见?成人麻疹也较多 见 予一定提示,要求学生课后检索相关内容文献。 四、发病机制 强调麻疹病毒侵入后出现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时仅有少量病毒侵入血液,病毒在全身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讲稿 3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第十八章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介绍本章内容的整体安排 • 第一节 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自学) • 第二节 麻疹(讲授+示教) • 第三节 水痘(讲授+示教) • 第四节 流行性腮腺炎(讲授+示教) • 第五节 脊髓灰质炎(自学) •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讲授+示教) • 第七节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自学) • 第八节 结核病(自学) 第二节 麻疹 一、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结膜炎、上呼吸 道炎、麻疹粘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皮肤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主要表现。 以 1 张图片加数字,直观呈现麻疹的发病率很高,我院 2005 年麻疹疹住院患儿 274 例, 重庆市 2006 年麻疹发病率为 5.64/10 万,13.28/10 万,使学生明白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很 大。 二、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仅一个血清型 提问学生:病毒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起学生回顾基础知识 (病毒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 物。病毒的特点:1)形体微小,18-300nm,具有比较原始的生命形态和生命特征,缺乏 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DNA 或 RNA;)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DNA 或 RNA 含有复制、装配子代病毒所必须的遗传信息;4)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5)严格的 细胞内寄生,任何病毒都不能离开寄主细胞独立复制和增殖。) 存在部位: 病人的鼻、咽、气管、眼结合膜分泌物、血、尿中 理化特性: 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耐低温 三、流行病学 传 染 源 病人(唯一),出疹前后5天,有并发症者,出疹后 10 天 传播途径 呼吸道/密切接触 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流行特征 好发于冬春季节,6 月-5 岁为发病高峰 提问学生,为什么现在麻疹发病提前,6 个月前的婴儿较为多见?成人麻疹也较多 见? 给予一定提示,要求学生课后检索相关内容文献。 四、发病机制 强调麻疹病毒侵入后出现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时仅有少量病毒侵入血液,病毒在全身 1 分钟 2 分钟 2 分钟 3 分钟
重庆医科大半护理半院载讲满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大量复制、繁殖,大量病毒再次侵入血流,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引起全身广泛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高热和出疹,此时传染性最强。 3分针 五、病理变化 麻疹系全身性疾病,其病理变化特征是当病毒侵袭任何组织时均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及形 成多 已细胞(wah 下层的微小分泌腺炎症致浆液性 增多形成麻疹漆红色斑丘疹。彩 角化形成影 曲于皮疹 红细胞裂解 重古进明特征件病理李化是多核巨细胞形成,以一张图片展示由多个单核细胞聚集形成 的多核巨细胞,讲明麻疹粘膜斑及皮疹的形成机理,为什么会有特征性皮肤色素沉着 六、临床老现 10分钟 一)典型麻疹 1.满伏期 一般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在潜伏期末可有轻度发热、精神差 全身不适: 2.前驱期(出疹前期)发热开始至出疹, 一般为34天。主要症状有 ()发热 发症 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合膜才 调其出现的时间性,和特定部位和特有形态 以 图片直观居 4)其他: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 提问学生,此期病儿是否具有传染性?如何把此类病人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病儿区别 3出疹期:重点讲明皮疹出现的时间及顺序出现,皮疹形态特征为高出皮肤的斑丘疹, 少逐渐增多、密集 而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疹 间有正常皮肤。 数张图片直 不皮疹的特点。 渐隐退,可有糠麸样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人2周 1分钟 L 一张图表总结麻疹的整个 程及各期的特点,加深学生印象 少数病人,病程呈非典型经村 介绍轻型麻疹、重型麻疹和异型麻疹。 2分钟 三)常见并发症 重点介绍肺炎,强调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提问学生肺炎的临 床表现有哪些? 关于喉炎,强调其典型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吹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 者可室 1分钟 提示花 麻疹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相鉴别,自学表181内容,并说明相关知识将有 (四)铺助检杏 周早期快速诊断,多核巨细胞检查(分泌物涂片) 2分钟 介绍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治疗要占 强调没有特效药物,主要原则为: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顶防感染。 ~般治疗中主张休息和营养水份补充,对症治中讲明体温高热者酌情给予小量(常用量 的13一12)退热剂,要避免体温骤降。伴有烦躁不安或惊厥者给子镇静剂,咳嗽重者 可服止咳剂并行超声雾化吸入。 2分钟 八、护理评估 护理评 健康史 仔细询问有无麻疹病人的接触史,麻疹疫苗的初种、复种时间。患儿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讲稿 4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大量复制、繁殖,大量病毒再次侵入血流,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引起全身广泛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高热和出疹,此时传染性最强。 五、病理变化 麻疹系全身性疾病,其病理变化特征是当病毒侵袭任何组织时均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及形 成多核巨细胞(Warthin-Finkeldey giant cells),颊粘膜下层的微小分泌腺炎症致浆液性渗 出及内皮细胞增生而形成麻疹粘膜斑。真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浆渗出、红细胞 相对增多形成麻疹淡红色斑丘疹。疹退后,表皮细胞坏死、角化形成脱屑。由于皮疹处 红细胞裂解,使皮疹消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重点讲明特征性病理变化是多核巨细胞形成,以一张图片展示由多个单核细胞聚集形成 的多核巨细胞,讲明麻疹粘膜斑及皮疹的形成机理,为什么会有特征性皮肤色素沉着。 六、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 1.潜伏期 一般为 6~18 天,平均为 10 天左右。在潜伏期末可有轻度发热、精神差、 全身不适。 2.前驱期(出疹前期)发热开始至出疹,一般为 3~4 天。主要症状有: (1)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中度以上发热。 (2)呼吸道炎: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 血、流泪、畏光及眼险水肿是本病特点。 (3)麻疹粘膜斑: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强调其出现的时间性,和特定部位和特有形态,以 一张图片直观展示 (4)其他: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 泻等。 提问学生,此期病儿是否具有传染性?如何把此类病人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病儿区别 开? 3.出疹期:重点讲明皮疹出现的时间及顺序出现,皮疹形态特征为高出皮肤的斑丘疹, 颜色从浅红色、鲜红色到暗红色,数量由少逐渐增多、密集而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疹 间有正常皮肤。强调出疹时全身毒血症状加重,易出现发肺炎、喉炎等并发症。 以数张图片直观展示皮疹的特点。 4.恢复期,强调按出疹先后顺序逐渐隐退,可有糠麸样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l~2 周 后完全消失。以图片展示色素沉着。 以一张图表总结麻疹的整个病程及各期的特点,加深学生印象 (二)非典型麻疹 少数病人,病程呈非典型经过。 介绍轻型麻疹、重型麻疹和异型麻疹。 (三)常见并发症 重点介绍肺炎,强调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 5 岁以下患儿。提问学生肺炎的临 床表现有哪些? 关于喉炎,强调其典型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 者可窒息死亡。提问学生如何观察三凹征? 提示学生关注麻疹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相鉴别,自学表 18-1 内容,并说明相关知识将在 示教中强化。 (四)辅助检查 强调早期快速诊断,多核巨细胞检查(分泌物涂片) 介绍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七、治疗要点 强调没有特效药物,主要原则为: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顶防感染。 一般治疗中主张休息和营养水份补充,对症治中讲明体温高热者酌情给予小量(常用量 的 1/3 一 1/2)退热剂,要避免体温骤降。伴有烦躁不安或惊厥者给予镇静剂,咳嗽重者 可服止咳剂并行超声雾化吸入。 八、护理评估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仔细询问有无麻疹病人的接触史,麻疹疫苗的初种、复种时间。患儿平 3 分钟 10 分钟 1 分钟 2 分钟 1 分钟 2 分钟 2 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护速半院藏来讲满 「素的体质、营养状况及既往疾病史,近期有无接受过主动或被动免疫,如注射丙种球蛋 白、胎盘球蛋白等。 2.身体状况 评估有无发热、流涕、流泪等上呼吸道症状,口腔有无麻疹粘膜斑, 注意皮疹的性质、分布、颜色及疹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 现。了解患儿出疹初期的鼻咽部分泌物或痰涂片是否找到多核巨细胞以及免疫学检查结 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患儿及其父母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了解家庭及在 区居民对疾病的认识 1分钟 1.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继发感染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皮疹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补充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厌食、高热消耗增多有关 潜在并发症:肺炎、喉炎 7分钟 提问让学生完成预期目标的描述 护理措 周卧床休息和保持常内空气新鲜 强调卧庆休和保持室内等物新鲜免真接风·但物勿 :处理麻疼 骤降可引起末梢循环障碍而使皮疹突然隐退,可用小剂量退热剂或温水擦浴,使体温稍 隆以免惊厥 2.保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 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及时评估出疹情况,如出疹不畅,可用中药或鲜芫荽煎服或 外用,帮助透疹。勒剪指甲,避免患儿抓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提示学生五官护理的基础知识,强调局部清洁和防止并发症。 3.保证营养的供给 提学生联结有 关营养的基本知识,如何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以确保患儿获得所周 强调并发肺炎、并发喉炎和并发脑炎的表现 )管理传染源隔离志儿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密切接触的 是成川应品离和京3 2)切断传播途径:每天用紫外线消毒患儿房间或通风半小时,患儿衣物在阳光下曝晒 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更换隔离衣或在空气流动处停留半小时。 (3)保护易感入群:流行期易感儿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间检查。8 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7岁时进行复种。流行期间可应急接 种,以防止传染病扩散。体弱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应及早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 5健康教有 田于林 同家长 的行 疗:无并发症的思儿可在家中治疗护理。 指导家长做好消毒院 理以及病情 防继发感染。 1分钟 要求学生掌握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麻疹的常见并发症,了解用 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分钟 第三节水痘 1分钟 概述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传染性极强,临床特征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讲稿 5 素的体质、营养状况及既往疾病史,近期有无接受过主动或被动免疫,如注射丙种球蛋 白、胎盘球蛋白等。 2.身体状况 评估有无发热、流涕、流泪等上呼吸道症状,口腔有无麻疹粘膜斑, 注意皮疹的性质、分布、颜色及疹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表 现。了解患儿出疹初期的鼻咽部分泌物或痰涂片是否找到多核巨细胞以及免疫学检查结 果。 3.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患儿及其父母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了解家庭及社 区居民对疾病的认识程度、防治态度。 提示学生,访问身边的老年人,他们关于麻疹有些什么样的应对方式。 (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继发感染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皮疹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补充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厌食、高热消耗增多有关 潜在并发症:肺炎、喉炎 提问让学生完成预期目标的描述 (三)护理措施 1.维持正常体温 强调卧床休息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直接吹风,但勿忌风,勿捂汗;:处理麻疹高 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及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冷敷及酒精擦浴,因体温 骤降可引起末梢循环障碍而使皮疹突然隐退,可用小剂量退热剂或温水擦浴,使体温稍 降以免惊厥。 2.保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 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及时评估出疹情况,如出疹不畅,可用中药或鲜芫荽煎服或 外用,帮助透疹。勤剪指甲,避免患儿抓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提示学生五官护理的基础知识,强调局部清洁和防止并发症。 3.保证营养的供给 提问学生,联结有关营养的基本知识,如何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以确保患儿获得所需 营养。强调无需忌口。 4.观察病情 强调并发肺炎、并发喉炎和并发脑炎的表现。 .5.预防感染的传播 (1) 管理传染源:隔离患儿至出疹后 5 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 10 天。密切接触的 易感儿应隔离观察 3 周,若接触后接受过免疫制剂者则延至 4 周。 (2)切断传播途径:每天用紫外线消毒患儿房间或通风半小时,患儿衣物在阳光下曝晒。 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更换隔离衣或在空气流动处停留半小时。 (3)保护易感入群:流行期易感儿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间检查。8 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7 岁时进行复种。流行期间可应急接 种,以防止传染病扩散。体弱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应及早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 6.健康教育 由于麻疹传染性较强,为控制疾病的流行,应向家长介绍麻疹的流行特 点、病程、隔离时间、早期症状、并发症和预后,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 疗。无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中治疗护理。指导家长做好消毒隔离、皮肤护理以及病情观 察等,防继发感染。 本课小结 要求学生掌握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麻疹的常见并发症,了解麻 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三节水痘 介绍本课内容,以一个典型病例唤起部分同学对自己患水痘经历的记忆,引起学习本课 的兴趣, 一、概述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传染性极强,临床特征 1 分钟 7 分钟 1 分钟 1 分钟 1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