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中C0最大安全分压应为. (A)14 kPa (B)0.7kPa (C)0.28kPa (D)0.07kPa 二,填空题 1.命名下列配合物:Co(ONO)NH)]SO: :K3 [CoBr2Cl2NOh)zl :[Fe(CO)Fe(CO)3] 2.SO3和NO2的空间构型分别是 和 :它们分子形成离域 键的类型分别是 3.由硫酸盐构成的矾通常有两种形式,其化学式分别为 和 4.若50mL0.025mol·L的某一元弱酸与40ml0.025mol·LNa0H溶液混合后,溶 液的pH为5.35。则此酸的值为 5.俄国杜伯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宜称合成了115号元素。试预测115号元素基态原子核 外电子排布式 它在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6.命名下列离子:Mo0 H2 Wi20 7.NO2在医学上可用作」 _。试举两例NO,的等电子体」 8.PtCl(NH2的空间构型为 ,它有 种几何异构体,其 中 式结构具有抗癌作用。 9.2.00mo和0.50mol02在20.0L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使它们反应,然后冷却 到100℃,此时容器的压力为 10.已知E°(S|S-)=-0.48V,hS的K。=1.1×107,K=1.0×10“,则E"(S|hS) 为 三,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将BF3通入NaCO溶液: 2.将AsC,加入液氨中: 3.用羟氨来处理AgBr: 四.简答题 1.反应2C(s)+02(g)→2C0(g)的△G'与温度T的关系为 △G/(J·mo)=-232600-168T/K 据此,有人认为,随反应温度升高,△,G变得更负,则反应正向进行的趋势更大。这 种看法是否正确: 2.已知 CC4①+2H00→C0(g)+4HCI(aq)△G'-380kJ·mol SiC40+2H00一Si0(g)+4HCI(aq)△G'=-287kd·mo CC,和SiC,水解反应的△G'都为负值,而且CC,负值更大,但实际上CC,不水解而 SiC4很快水解,试给予解释。 3.画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1)BNH6:(2)M(CO)(C2H5):(3)Fc(CO:(4) Cr2(CHC0O4·2H0。 4.己知某溶液中[S0]=1×10-3mol.L,[Cr0]=1×10-3molL
195 气中 CO 最大安全分压应为.( ) (A)14 kPa (B)0.7 kPa (C)0.28 kPa (D)0.07 kPa 二.填空题 1.命名下列配合物:[Co(ONO)(NH3)5]SO4 ;K3[CoBr2Cl2(NO2)2] ;[©3Fe(CO)3Fe(CO)3] 。 2.SO3 和 NO2 的空间构型分别是 和 ;它们分子形成离域π 键的类型分别是 和 。 3.由硫酸盐构成的矾通常有两种形式,其化学式分别为 和 。 4.若 50 mL 0.025 mol·L -1 的某一元弱酸与 40 ml0.025 mol·L -1 NaOH 溶液混合后,溶 液的 pH 为 5.35。则此酸的 K a 值为 。 5.俄国杜伯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宣称合成了 115 号元素。试预测 115 号元素基态原子核 外电子排布式 ,它在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6.命名下列离子: 2− MoO4 , 6− Mo7O24 , 6− H2W12O40 。 7.NO2 在医学上可用作 。试举两例 NO2 的等电子体 。 8.PtCl2(NH3)2 的空间构型为 ,它有 种几何异构体,其 中 式结构具有抗癌作用。 9.2.00 mol H2和 0.50 mol O2在 20.0 L 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使它们反应,然后冷却 到 100℃,此时容器的压力为 。 10.已知 E θ(S|S 2-)= -0。48 V,H2S 的 1 7 1.1 10 K a − = , 2 14 1.0 10 K a − = ,则 E θ(S|H2S) 为 。 三.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将 BF3 通入 Na2CO3 溶液; 2.将 AsCl3 加入液氨中; 3.用羟氨来处理 AgBr; 四.简答题 1.反应 2C(s) + O2(g) → 2CO(g)的ΔrG θ与温度 T 的关系为 ΔrG θ /(J·mol-1)= -232 600-168 T/K 据此,有人认为,随反应温度升高,ΔrG θ变得更负,则反应正向进行的趋势更大。这 种看法是否正确? 2.已知 CCl4(l) + 2H2O(l) → CO2(g) + 4HCl(aq) ΔrG θ = -380 kJ·mol-1 SiCl4(l) + 2H2O(l) → SiO2(g) + 4HCl(aq) ΔrG θ = -287 kJ·mol-1 CCl4 和 SiCl4 水解反应的ΔrG θ都为负值,而且 CCl4 负值更大,但实际上 CCl4 不水解而 SiCl4 很快水解,试给予解释。 3.画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1)B3N3H6;(2)Mn(CO3)(C2H5);(3)Fe2(CO)9;(4) Cr2(CH3COO)4·2H2O。 4.已知某溶液中 2 3 1 [SO4 ] 1 10 mol L − − − = , 2 3 1 [CrO4 ] 1 10 mol L − − − =
下图为Pb2在溶液中pPb-pH关系图。 6.1 pH (1)指出图中A、B、C、D区域中Pb2+各以什么形式存在。 (2)求出pK网,、pKO,、pKo的数值。 五。计算题 1.将2.00 mol L HCI和0.020 mol L Fe(NO)等体积混合。试求溶液中Fe+、FcCP+ FeCI、FeCl、FeC:的浓度,(已知Fe与Cr形成系列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为K=42、 K=1.3、K3=0.040、K=0.012 2.已知pH=0时,E°(Sb2O5Sb0)=0.60VpH=14时,E"(Sb2O5|SbO5)=-0.13 V。试求: (1)Kg.soon值: (2)Sb2O3饱和溶液的pH(SbO3是碱性为主的两性氧化物) (中国药科大学曹风歧提供) 196
196 下图为 Pb2+在溶液中 pPb-pH 关系图。 (1)指出图中 A、B、C、D 区域中 Pb2+各以什么形式存在。 (2)求出 4 sp PbSO , pK 、 4 sp PbCrO , pK 、 2 sp Pb OH , ( ) pK 的数值。 五.计算题 1.将 2.00 mol·L -1 HCl 和 0.020 mol·L -1 Fe(NO3)3 等体积混合。试求溶液中 Fe3+、FeCl2+、 + FeCl 2 、FeCl3、 − FeCl 4 的浓度。(已知 Fe3+与 Cl-形成系列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为 1 K 4.2 = 、 2 K 1.3 = 、 3 K 0.040 = 、 4 K 0.012 = ) 2.已知 pH = 0 时,E θ(Sb2O5|SbO+)= 0.60 V;pH = 14 时,E θ(Sb2O5|Sb2O3)= -0.13 V。试求: (1) Ksp SbO OH , ( ) 值; (2)Sb2O3 饱和溶液的 pH(Sb2O3 是碱性为主的两性氧化物) (中国药科大学曹凤歧提供)
综合练习题试题(四) 一填空题 1.0.9%生理盐水的离子强度1= ,其渗诱压Π= 2.己知NH的K=1.78×105,0.100mol·L的NH溶液的pH 3.在量子力学中用 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4.广4的电子层内有个电子亚层,其中d亚层有个简并轨道。 5.核外电子排布时应服从的三条原则 Pauli不相容原理和 6氯元素的Latimer diagram为C0147VC,1.36Ucr那么,E8s1d在p0时的标 准电极电势为 7.己知在298K时电极反应: MO4+8H+5e→Mn2*+4H,0E”(MnO,Mn2)=1.50V。如果体系的 pH值增大,MO,和Mm2*的浓度不变,则电对的电极电势 _(填升高或降低)。 8.已知E”(C2*1Cu)=0.34V,E"(Ag1Ag)-0.80V。 把氧化还原反应Cu十2Ag=2Ag C2*设计成原电池 (-)Cu/Cu2*(1.0mol-L-)II Ag"(1.0mol-L-)I Ag(+) 其电池标准电动势E“= V:向正极溶液中加入NaC1固体,则电池电动势 (填升高或降低):向负极溶液中加入氨水,则电池电动势 (填升高或降 低)。 9.己知E”(Zn2+Zn)=-0.76V,求当Zm2力=0.10molL的电极电势E= 10.已知在FcC,和NaAc的混合液中存在配位平衡: 3Ac=[Fe(Ac)3]3 向体系中加入HC1,平衡向 _移动:向体系中加入NaOH,平衡向 移动: 向体系中加入NaF,平衡向 移动。 1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认为:形成配位健的必要条件是中心离子有空轨道,配位原子提 供 ,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是 12.硝普钠NaFε(CNs(NO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 用,其命名为 :中心离于是 ;配体分别是」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13.已知Fc(H,O%*配离子中有5个未成对的单电子,理论上磁矩μ 14.实验测得FcC4]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则中心F*离子的杂化类型是 N(CN)P空间构型为平面四边形,则中心N*离子的杂化类型是 15.在PC中,P采取的杂化方式为 其的水解产物品HC1和 16.已知KPbY)>KCaY2),Y代表整合剂EDTA。所以临床用Na[CaY门治疗铅 (Pb2)中毒,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排毒过程 二,选择题 1某一弱酸的电离度为α,经稀释一倍后电离度将 () 197
197 综合练习题试题(四) 一.填空题 1.0.9%生理盐水的离子强度 I = _,其渗透压 Π = _。 2.己知 NH3 的 Kb=1.78×10-5,0.100 mol·L -1 的 NH3 溶液的 pH=_. 3.在量子力学中用_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4.n=4 的电子层内有_个电子亚层,其中 d 亚层有_个简并轨道。 5. 核外电 子排 布时 应服 从的 三条 原则_、Pauli 不 相容原 理和 _。 6.氯元素的 Latimer diagram 为 − − 3 2 1.47 1.36 V V ClO Cl Cl 那么, − − 3 ClO Cl / E 在 pH=0 时的标 准电极电势为_。 7.已知在 298K 时电极反应: MnO4 - + 8H+ + 5e → Mn2+ + 4H2O E θ (MnO4 - /Mn2+ ) = 1.50V。如果体系的 pH 值增大,MnO4 -和 Mn2+的浓度不变,则电对的电极电势_(填升高或降低)。 8.已知 E θ (Cu2+ /Cu)=0.34V,E θ (Ag+ /Ag)=0.80V。 把氧化还原反应 Cu + 2Ag+ = 2Ag + Cu2+设计成原电池: (-)Cu|Cu2+ (1.0mol·L-1 )‖Ag+ (1.0mol·L-1 )∣Ag(+) 其电池标准电动势 E θ =_V;向正极溶液中加入 NaCl 固体,则电池电动势 _(填升高或降低);向负极溶液中加入氨水,则电池电动势_(填升高或降 低)。 9.已知 E θ (Zn2+/Zn)=-0.76V,求当[Zn2+ ] = 0.10 mol·L-1 的电极电势 E=_V。 10.已知在 FeCl3 和 NaAc 的混合液中存在配位平衡: Fe3+ + 3Ac- = [Fe(Ac)3] 3- 向体系中加入 HCl,平衡向_移动;向体系中加入 NaOH,平衡向_移动; 向体系中加入 NaF,平衡向_移动。 11.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认为:形成配位键的必要条件是中心离子有空轨道,配位原子提 供_,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是_。 12.硝普钠 Na2[Fe(CN)5(NO)]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 用,其命名为_;中心离子是_;配体分别是_和 _;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_。 13.已知[Fe(H2O)6] 3+配离子中有 5 个未成对的单电子,理论上磁矩 μ=_B·M。 14.实验测得[FeCl4] -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则中心 Fe3+离子的杂化类型是_; [Ni(CN)4] 2-空间构型为平面四边形,则中心 Ni2+离子的杂化类型是_。 15.在 PCl3 中,P 采取的杂化方式为_,其的水解产物是 HCl 和_。 16.已知 Ks([PbY]2- ) > Ks([CaY]2- ),Y 代表螯合剂 EDTA。所以临床用 Na2[CaY]治疗铅 (Pb2+ )中毒,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排毒过程_。 二.选择题 1.某一弱酸的电离度为,经稀释一倍后电离度将 ( )
A.增加为2: B.变为12:C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已知反应2NH=N+3H,等温下平衡常数为a,则反应N+3H=2NH的平衡常 数为 A 2a B a C Ma D a 3.欲使NH解离度减小,且pH值升高,应在NH溶液中加》 () A,少量HC:B.少量NaOH:C.少量NH,CI:D.少量KC1固体 4.一个三元弱酸(HA)溶液中,下列哪个关系是正确的 () A.Ka2 Kbi=K B.Kal K82=K C.Ka3 Kb1=Kw: D.Ka3=K 5.F2S:的溶度积表达式是 () A.Kp=Fe3+][s2]: B K=Fe2+lS: C.Kw=[Fe][S-P D.Kp=[2Fe][3S2 6.下列各对物质可以构成缓冲系的是 () AH,SO4和NaHSO4: BHC图和HAC C.NaH:PO和NaHPO D.HAc和NaC 7.已知BC1分子中,B以罗杂化轨道成键,则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A.三角锥型: B.平面三角形: C,直角型: D.四面体 8.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BeCl: B.CH: C.BF: D.NCH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中H离子浓度愈大,pH愈低 B.在室温下,任何水溶液中都有[旧][OH]=10: C.温度升高时,Kw值变大: D.在浓HC溶液中,没有O离子存在 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不能作配体的是 () A.CI: B NH:: C.HO D.CHa 11.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 A.平面正方形:B.四面体形:C.平面三角形:D.八面体形。 12.配制300ml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需要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 A1.2g B.1.2mg: C.4.0g: D.4.0mg 13.关于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B.催化剂参与反应,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催化剂改变反应路线,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 D.催化剂只加速正反应速度,不影响逆反应速度。 14.下列各组量子数,哪组是合理的 A.n=1,=1,m=0; B.n=2,0,m=1: 0n=3=3m=.3. D.n=4.=3.m=.2 15.H0的沸点比HS高得多,主要是因为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6.若使HAc溶液中HAc电离度减小,可加入 A.NaCl: B.CCl4: C.NHs: D.NaAc 17.已知: E8(L2/I)=0.536V,E(Fe3+/Fe2+)=0.77V 则标准状态下,最弱的氧化剂和最弱的还原剂分别为 198
198 A. 增加为 2; B. 变为 1/2; C. 不变;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已知反应 2NH3 = N2 + 3H2,等温下平衡常数为 a,则反应 N2 + 3H2 = 2NH3 的平衡常 数为 ( ) A. 2a; B. a; C. 1/a; D. a 2 3.欲使 NH3 解离度减小,且 pH 值升高,应在 NH3 溶液中加入 ( ) A. 少量 HCl; B. 少量 NaOH; C. 少量 NH4Cl; D. 少量 KCl 固体 4.一个三元弱酸(H3A)溶液中,下列哪个关系是正确的 ( ) A. Ka2 Kb1=Kw; B. Ka1 Kb2 =Kw ; C. Ka3 Kb1=Kw; D. Ka3 Kb3 =Kw 5.Fe2S3 的溶度积表达式是 ( ) A. Ksp=[Fe3+][S2- ]; B. Ksp=[Fe2 3+][S3 2- ]; C. Ksp=[Fe3+] 2 [S2- ] 3; D. Ksp=[2Fe3+] 3 [3S2- ] 2 6.下列各对物质可以构成缓冲系的是 ( ) A. H2SO4 和 NaHSO4; B. HCl 和 HAc; C. NaH2PO4 和 Na2HPO4; D. HAc 和 NaCl 7.已知 BCl3 分子中,B 以 sp2 杂化轨道成键,则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 A. 三角锥型; B. 平面三角形; C. 直角型; D. 四面体。 8.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 A. BeCl2; B. CH4; C. BF3; D. NCl3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溶液中 H+离子浓度愈大,pH 愈低; B. 在室温下,任何水溶液中都有[H+ ][OH- ]=10-14 ; C. 温度升高时,Kw 值变大; D. 在浓 HCl 溶液中,没有 OH-离子存在。 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不能作配体的是 ( ) A. Cl-; B. NH3; C. H2O; D. CH4。 11.配位数为 6 的配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 ) A. 平面正方形; B. 四面体形; C. 平面三角形; D. 八面体形。 12.配制 300ml 浓度为 0.1mol/L 的 NaOH 溶液,需要称取 NaOH 固体的质量为 ( ) A. 1.2g; B. 1.2mg; C. 4.0g ; D. 4.0mg 13.关于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B. 催化剂参与反应,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 催化剂改变反应路线,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 D. 催化剂只加速正反应速度,不影响逆反应速度。 14.下列各组量子数,哪组是合理的 ( ) A. n=1, l=1, m=0; B. n=2, l=0, m=1; C. n=3, l=3, m=-3; D. n=4, l=3, m=-2 15.H2O 的沸点比 H2S 高得多,主要是因为存在 ( ) A. 色散力; B. 诱导力; C. 取向力; D. 氢键。 16.若使 HAc 溶液中 HAc 电离度减小,可加入 ( ) A. NaCl; B. CCl4; C. NH3; D. NaAc 17.已知: 则标准状态下,最弱的氧化剂和最弱的还原剂分别为 ( ) − + + = = 3 2 2 E I I V E Fe Fe V ( / ) 0.536 , ( / ) 0.77
A Fe2+Fe+: B Fe3+Fe2+: C.Fe2,Fe2+: D.Fe,Fe2* 18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化能是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 B.一般说来,活化能越小,反应的速度越大: C反应速度相同的反应,活化能 一定相同 D.正反应的活化能与逆反应的活化能相同 19.欲增加下列电池的电动势:(Znl Zni2(c)川Cu汽c2)1Cu(+),应采取的办法是() A.正极加入固体CuSO4: 正极加入NHHO: C.正极加入NaS: .负极加大Zn2+的浓度 20.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下列最稳定的物种是 () A.0 B.02 D.022 21.下列过度金属离子的水和物中不显颜色的是 () AICH0》612+: B.[Ti(H2O)]; C.[Fe(H2O)6] D IZn(HO)+ 22由两个原子轨道有效地组成分子轨道时,必须首先满足下列原则的哪个原则,它决 定了原子轨道能否组成分子轨道 A.最大重叠原则: B.能量近似原则: C.对称性匹配原则 D.Pauli不相容原理, 23.对于[CoC16户-和[CoF6户两种弱场配离子,其品体场稳定化能 () A.CoC6的品体场稳定化能大:B.CoF,的品体场稳定化能大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断 24.DNA双链分子主要靠下列哪种作用形成双螺旋结构 ()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25某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电动势E”>0,则应有: () A.△,G>0,K”>1: B.△,G'<0,K>1: C.△,G<0.K"<1: D.△,G>0,K°<1。 26.浓度相同的NH,C和NH-H0按下列那种比例混合,可以得到pH=9.27的缓冲溶 液(K6NH32o=1.8x10) () A.1:3: B.1:2 1.1. D.3:1。 27.c=200 mmol-L的CaCl2溶液、NaC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它们的渗透压大小顺序为; ACaC>NaC>葡萄糖: B.葡萄糖>NaC1>CaC2: C.葡萄糖>NaC=CaC D.三者渗透压相等。 28.对于一个非自发的放热反应,下面哪一种说法正确 () AAS<O. B.△H>0: C.△S>0: D.△G=0。 29.若Au(aq)+3c →Au(s E=+1.50V Zn2(aq)+2e-→Zn(s) E”=-0.763V 则反应2Au(aq)+3Zn(s)→2Au(s+3Zn2*(aq)的△G为 () A +1310kJ: B.-1310W: C.437: D.+655kJ. 30.在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A.HclO: B.HCIO2: C.HCIO3: D.HCIO4 三,判断题 )1、已知K(HAC)大于K(HCN,所以CN是比Ac强的碱。 )2、当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等于其溶度积时,该溶液为其饱和溶液
199 A. Fe2+, Fe3+; B. Fe3+, Fe2+ ; C. Fe2+, Fe2+ ; D. Fe, Fe2+ 18.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活化能是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 B. 一般说来,活化能越小,反应的速度越大; C. 反应速度相同的反应,活化能一定相同; D. 正反应的活化能与逆反应的活化能相同。 19.欲增加下列电池的电动势:(-)Zn | Zn2+(c1) || Cu2+(c2) | Cu (+),应采取的办法是( ) A. 正极加入固体 CuSO4; B. 正极加入 NH3·H2O; C. 正极加入 Na2S; D. 负极加大 Zn2+的浓度 20.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下列最稳定的物种是 ( ) A. O2 +; B. O2; C. O2 -; D. O2 2- 21.下列过度金属离子的水和物中不显颜色的是 ( ) A. [Cu(H2O)6] 2+ ; B. [Ti(H2O)6] 3+; C. [Fe(H2O)6] 3+; D. [Zn(H2O)6] 2+ 22.由两个原子轨道有效地组成分子轨道时,必须首先满足下列原则的哪个原则,它决 定了原子轨道能否组成分子轨道 ( ) A. 最大重叠原则; B. 能量近似原则; C. 对称性匹配原则; D. Pauli 不相容原理。 23.对于[CoCl6] 3-和[CoF6] 3-两种弱场配离子, 其晶体场稳定化能 ( ) A. [CoCl6] 3-的晶体场稳定化能大; B. [CoF6] 3-的晶体场稳定化能大; C. 两者相等; D. 无法判断。 24.DNA 双链分子主要靠下列哪种作用形成双螺旋结构 ( ) A. 色散力; B. 诱导力; C. 取向力; D. 氢键。 25.某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电动势 E θ > 0,则应有: ( ) A. ∆rG θ > 0,K θ > 1; B. ∆rG θ < 0,K θ > 1; C. ∆rG θ < 0,K θ < 1; D. ∆rG θ > 0,K θ < 1。 26.浓度相同的 NH4Cl 和 NH3·H2O 按下列那种比例混合,可以得到 pH = 9.27 的缓冲溶 液(Kb(NH3·H2O)=1.8x10-5 ) ( ) A. 1:3; B. 1:2; C. 1:1; D. 3:1。 27.c = 200 mmol·L-1 的 CaCl2 溶液、NaCl 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它们的渗透压大小顺序为: ( ) A.CaCl2>NaCl>葡萄糖; B. 葡萄糖>NaCl>CaCl2; C. 葡萄糖>NaCl = CaCl2; D. 三者渗透压相等。 28.对于一个非自发的放热反应,下面哪一种说法正确: ( ) A. ∆S < 0; B. ∆H > 0; C. ∆S > 0; D. ∆G = 0。 29.若 Au3+(aq) + 3e- → Au(s) E θ = +1.50 V Zn2+(aq) + 2e- → Zn(s) E θ = -0.763 V 则反应 2Au3+(aq) + 3Zn(s) → 2Au(s) + 3Zn2+(aq)的G 为 ( ) A. +1310 kJ; B.-1310 kJ; C. -437 kJ; D. +655 kJ。 30.在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 A. HclO; B. HClO2; C. HClO3; D.HClO4 三.判断题 ( ) 1、已知 Ka(HAc)大于 Ka(HCN),所以 CN-是比 Ac-强的碱。 ( ) 2、当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等于其溶度积时,该溶液为其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