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理论教学大纲 (供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使用) I前言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人体内外源性或内源性基因的存在、结 构或表达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转归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 的一门学科。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实验室医学(医学检验)广泛交叉和渗透形成 的一个崭新的学科领域,是临休实验室医学中的前导技术,该技术在临床实验室医学中的 泛应用,必将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和转归的预测等方面发挥山益重要的作 用,并将成为推动临床实验室医学各学科(生化、血液、免疫、微生物和临床检验)发展的 重婴力量,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为适应21世纪临床实验室医学教育发展的需婴,培 养现代化医院需要的临床实验室医学专业的高级人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理解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从事分 子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技能。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的总目标是为学生建立一个系统性强、架构清晰的分子生物学 检验技术的知识体系。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 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史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山教学日的、教学日标和教学内容 部分组成。教学目的表明了教师通过本章节的讲解,向学生重点传授的基本理论和基 础知识。教学日标表明了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分为 掌握、熟悉和了解个层次,“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灵活运用其基本概念和基 本理论:“热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州关的概念及基本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 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一致,与教学目标 所要求的三个层次对应,并同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 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介绍一般内 容以及该领域的新进展
三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2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之比为1,1:1,即理论课讲授22 学时,实验课20学时。 四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吕建新、樊 绮诗主编,2012年。 临床微生物免疫检验教研室 2014年10月
Ⅱ正文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教师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生理解: 1.分子生物学、临床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粑标及其应用。 3.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发展历程 二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达到下列目标: 1.掌握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概念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靶标。 2.熟悉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应用。 3.了解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发展历程 三教学内容 1,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定义及其发展 2,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靶标及其应用 3.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发展与应用。 第二章核酸与分子标志物 教学目的 教师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生理解: 1.分子标志物的概念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 3.表观遗传的概念与类型。 4.基因突变的概念与类型 5.原核生物基因组、病寿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的特征 6.人类基因组多念性的概念与类型。 7.核酸分子标志物的类型。 二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达到下列目标: 1.掌握分子标志物的概念: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表观造传的概念:基 因突变的概念与类型:人类基因组多念性的概念与类型,核酸分子标志物的分类。 2.熟悉NM和RNA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病券基因组的特征。 3.了解NA干扰的概念:转座因子的概念及其转座的遗传效应 三教学内容 1,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2。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3.基因组结构与特征。 4.核酸分子标志物。 第三章核酸杂交技术 教学目的 教师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生理解: 1.核酸杂交的概念与原理。 2.核酸探针的概念、分类、标记与检测方法。 3.核酸杂交技术的概念与类型。 4.核酸杂交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达到下列目标: L.掌握核酸杂交、核酸探针和核酸杂交技术的概念:Southern和Northern印记杂 交技术的原理、流程与应用。 2熟悉核酸杂交的影响因素:核酸探针的类型:核酸杂交技术的类型:核酸杂交技 术的应用。 3.了解反向斑点杂交的原理与应用:原位杂交的概论、原理与应用。 三教学内容 1.核酸杂交的原理 2.核酸探针
3.核酸杂交技术 4.核酸杂交的影响因素。 5.核酸杂交技术的应用。 第四章核酸扩增技术 教学目的 教师通过本章节的讲投,使学生理解 1.聚合牌链反应(PCR)的原理、扩增体系、扩增条件和扩增过程。 2.以PCR为基础的PCR衍生技术 二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达到下列目标: ,掌捏PCR的原理、扩增体系,扩增条件和扩增过程:逆转录PCR的原理与应用: 实时PCR的原理于应用:PCR产物的分析方法。 2.熟悉巢式PCR的原理:等温扩增的原理与应用 3.了解PCR引物的设计原则:PCR定点诱变、多重PCR、原位PCR、连接链反应、 随机扩增多态性NA的原理。 三教学内容 1.聚合酶链反应(PCR)。 2.PCR衍生技术 3.实时PCR。 1.PCR产物的分析。 第五章核酸序列分析 一、教学目的 教师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生理解 1.第一代DNA测序一5 anger法测序的原理与测序程序。 2.DNA自动化测序的特点. 3.第二代DA测序一三种测序技术的原理与测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