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30215 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本科专业 总学时:50学时 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动物遗传学是农业院校中动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动物遗传 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学、育种学、繁殖学、生物进化等学科关 系密切。是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学好育种和繁殖学的前期科学 而且对于学生的在生物技术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不可缺少的理论 基础知识。同时也为科研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加强提供实验手段,锻炼学 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揭示了生命的生长、发育、繁 殖、变异的内在规律。是目前比较新兴和发展水平较高的一门学课,渗透 了多学科的知识 动物遗传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遗传变异的原因、遗传变异 的物质基础及其本质、以基因为主线阐明其结构特。遗传物质的传递、以 及遗传信息的表达。本课程不但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 一定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使用教材及授课时数 〈(动物遗传学》〉教材由李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本教材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课程教学时数为50学时,理论讲授40学时,实 验课10学时。 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 普通遗传学〉〉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 1030215 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本科专业 总 学 时:50 学时 一、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动物遗传学是农业院校中动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动物遗传 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学、育种学、繁殖学、生物进化等学科关 系密切。是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学好育种和繁殖学的前期科学, 而且对于学生的在生物技术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不可缺少的理论 基础知识。同时也为科研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加强提供实验手段,锻炼学 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揭示了生命的生长、发育、繁 殖、变异的内在规律。是目前比较新兴和发展水平较高的一门学课,渗透 了多学科的知识。 动物遗传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遗传变异的原因、遗传变异 的物质基础及其本质、以基因为主线阐明其结构特。遗传物质的传递、以 及遗传信息的表达。本课程不但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 一定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使用教材及授课时数 〈〈动物遗传学〉〉教材由李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本教材为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本课程教学时数为 50 学时,理论讲授 40 学时,实 验课 10 学时。 二、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动物遗传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对本学科有一个 整体的认识,和学习路线。 (二)、教学内容 遗传变异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动物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动物遗传学和 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动物遗传学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分类:如何学好动物遗 传学 (三)、教学要求 掌握动物遗传学的概念,了解动物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遗传物质的本质及结构特征,遗传物质的形态特征及细胞 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二)、教学内容 遗传物质DNA和RNA的结构,及在遗传变异中的重要作用,及作为 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特点;染色体做为遗传物质载体的特点及结构; 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意义 (三)、教学要求 1、了解证明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实验经过和过程 2、掌握三个经典实验 3、掌握DNA的结构模型 4、掌握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5、掌握细胞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动物遗传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对本学科有一个 整体的认识,和学习路线。 (二)、教学内容 遗传变异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动物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动物遗传学和 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动物遗传学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分类;如何学好动物遗 传学。 (三)、教学要求 掌握动物遗传学的概念,了解动物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遗传物质的本质及结构特征,遗传物质的形态特征及细胞 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二)、教学内容 遗传物质 DNA 和 RNA 的结构,及在遗传变异中的重要作用,及作为 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特点;染色体做为遗传物质载体的特点及结构; 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意义。 (三)、教学要求 1、了解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 的实验经过和过程。 2、掌握三个经典实验。 3、掌握 DNA 的结构模型。 4、掌握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5、掌握细胞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建议 重点:DNA的结构:染色体的结构;细胞分裂的特点 难点:染色体的核小体模型 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DNA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 (二)、教学内容 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基因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要求 1、掌握DNA的复制特点。 2、掌握转录的特点。 3、掌握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4、了解基因的结构特点。 5、掌握基因调控的乳糖操纵模型。 6、了解色氨酸操纵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DNA复制、转录、翻译的特点。基因表达调控。 难点:基因表达调控 第四章遗传信息的改变 (一)、教学目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建议 重点:DNA 的结构;染色体的结构;细胞分裂的特点 难点:染色体的核小体模型 第三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 DNA 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 (二)、教学内容 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基因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要求 1、 掌握 DNA 的复制特点。 2、 掌握转录的特点。 3、 掌握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4、 了解基因的结构特点。 5、 掌握基因调控的乳糖操纵模型。 6、 了解色氨酸操纵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DNA 复制、转录、翻译的特点。基因表达调控。 难点:基因表达调控 第四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遗传变异的基础,及变异的物质来源。 (二)、教学内容 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突变的原理,及DNA重组、修复与转座 (三)、教学要求 1、了解遗传变异的物质来源 2、掌握染色体畸变的特点和遗传学效应、联会状态 3、掌握基因突变的特征 4、了解基因转座的机制 5、掌握基因重组的模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及特征、基因突变、DNA重组 难点:染色体畸变、DNA重组机制 第五章遗传基本定律及其扩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遗传变异的基本定律 (二)、教学内容 遗传的基本定律 (三)、教学要求 1、掌握遗传的基本定律分离规律 2、了解基因互作的形式 3、掌握性别决定理论
使学生掌握遗传变异的基础,及变异的物质来源。 (二)、教学内容 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突变的原理,及 DNA 重组、修复与转座 (三)、教学要求 1、 了解遗传变异的物质来源 2、 掌握染色体畸变的特点和遗传学效应、联会状态 3、 掌握基因突变的特征 4、 了解基因转座的机制 5、 掌握基因重组的模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及特征、基因突变、DNA 重组 难点:染色体畸变、DNA 重组机制 第五章 遗传基本定律及其扩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遗传变异的基本定律。 (二)、教学内容 遗传的基本定律。 (三)、教学要求 1、 掌握遗传的基本定律分离规律 2、 了解基因互作的形式 3、 掌握性别决定理论
4、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 5、了解基因连锁与互换的条件 6、掌握基因交换频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7、掌握推算基因型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连锁交换:基因平衡理论 难点:交换率的计算 第六章群体遗传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因频率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概念:遗传平衡定律: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三)、教学要求 1、掌握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掌握遗传平衡定律 3、掌握影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因素 4、了解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策略的制定 5、了解分子进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遗传平衡定律 难点:遗传平衡定律 第七章兔疫遗传学基础
4、 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 5、 了解基因连锁与互换的条件 6、 掌握基因交换频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7、 掌握推算基因型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连锁交换;基因平衡理论 难点:交换率的计算 第六章 群体遗传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因频率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概念;遗传平衡定律;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三)、教学要求 1、 掌握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掌握遗传平衡定律 3、 掌握影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因素 4、 了解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策略的制定 5、 了解分子进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遗传平衡定律 难点:遗传平衡定律 第七章 免疫遗传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