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随旋(xuan) 代御(yu) 博施(bo) 凝冻(ning) B寄寓(yu) 窈窕(tio) 择伐(2e) 沼泽(zhao) C.休憩(ti) 循环(xun) 抚摩(mo) 高耸(s6ng) D摄取(she) 豢养(huan) 灼伤(zhuo) 繁殖(zhi)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尴尬斑澜贿赂万紫千红 B.绰号裨益斟酌咄咄逼人 C.暄嚣殉职肆虐危言耸听 D.招徕凝重晶莹世外桃园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明和小强去年同时进入八年级一班学习,但是一年后他们的考试成绩却大相径庭,一个 名列前茅,一个排名垫底 B.高翔经过一年的刻苦努力,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功成名就的他被同学们 推举为班长 C由于在牙买加奥运选拔赛100米和200米中双败于布雷克,博尔特承受了不小的压力,百 米夺冠后终于如释重负。 D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善于把握每一次机会,因为机会是稍纵即逝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专家指出,我国西部广大中小学生在未来的5到10年左右,学生入学人数会快速上升至 饱和。 B.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让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心灵得到滋润、灵 魂得到净化、知识得到拓展、素质得到提升的文化氛围。 C.所谓“生活方式绿色化”,就是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 康的方向转变,力戒杜绝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现象 D弘扬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 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九(下)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 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随旋.(xuán) 代御.(yù) 博.施(bó) 凝.冻(níng) B.寄寓.(yù) 窈窕.(tiǎo) 择.伐(zé) 沼.泽(zhǎo)[来源:Zx x k.Co m][来源:学科网] C.休憩.(t ì) 循.环(xún) 抚摩.(mó) 高耸.(sǒng) D.摄.取(shè) 豢.养(huàn) 灼.伤(zhuó) 繁殖.(zhí)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尴尬 斑澜 贿赂 万紫千红 B.绰号 裨益 斟酌 咄咄逼人 C.暄嚣 殉职 肆虐 危言耸听 D.招徕 凝重 晶莹 世外桃园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小明和小强去年同时进入八年级一班学习,但是一年后他们的考试成绩却大相径庭 ....,一个 名列前茅,一个排名垫底。 B.高翔经过一年的刻苦努力,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功成名就 ....的他被同学们 推举为班长。 C.由于在牙买加奥运选拔赛 100 米和 200 米中双败于布雷克,博尔特承受了不小的压力,百 米夺冠后终于如释重负 ....。 D.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善于把握每一次机会,因为机会是稍纵即逝 ....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来源:学&科&网] A.专家指出,我国西部广大中小学生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左右,学生入学人数会快速上升至 饱和。 B.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让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心灵得到滋润、灵 魂得到净化、知识得到拓展、素质得到提升的文化氛围。 C.所谓“生活方式绿色化”,就是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 康的方向转变,力戒杜绝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现象。 D.弘扬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 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5.下列对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水浒传》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以“忠义”二字贯串全书,因“义”而聚于梁山,因“忠” 而归顺朝廷。暗线则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揭 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B.《水浒传》是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鲁智深、林冲等108位梁 山好汉的形象,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拳打镇关西等一个又一个生 动传神的故事。 C.《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他有着“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的美誉 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D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由四部分组成: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 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勒皮他(飞岛国)游记和车迟国游记。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我第一次到黄山,大概是七、八年前吧 B歌曲“小苹果”通俗易懂,节奏感鲜明,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主教练说:“是他自己抓住 了机会。”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7古诗文默写。(8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立天下之正位 【《富贵不能淫》】 (4) 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8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1)~(3)题。(7分) 新华社电北京再次令世界心动,中国将续写奥运辉煌。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7 月31日下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投票决定,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交给北京。中共中央总书 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申办冬奥会代表团表示热烈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 权,我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你们为申办冬奥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扎实工作,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把2022年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 奥运盛会。 在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的不记名投票中,北京获得44票,贏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另一 申办城市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获得40票。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5.下列对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水浒传》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以“忠义”二字贯串全书,因“义”而聚于梁山,因“忠” 而归顺朝廷。暗线则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揭 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B.《水浒传》是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鲁智深、林冲等 108 位梁 山好汉的形象,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拳打镇关西等一个又一个生 动传神的故事。 C.《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他有着“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的美誉, 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D.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由四部分组成: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 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勒皮他(飞岛国)游记和车迟国游记。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 分) A.我第一次到黄山,大概是七、八年前吧。 B.歌曲“小苹果”通俗易懂,节奏感鲜明,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主教练说:“是他自己抓住 了机会。”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7.古诗文默写。(8 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立天下之正位, 。【《富贵不能淫》】 (4) ,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8.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1)~(3)题。(7 分) 新华社电 北京再次令世界心动,中国将续写奥运辉煌。国际奥委会第 128 次全会 7 月 31 日下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投票决定,将 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交给北京。中共中央总书 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申办冬奥会代表团表示热烈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了 2022 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 权,我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你们为申办冬奥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扎实工作,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把 2022 年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 奥运盛会。 在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的不记名投票中,北京获得 44 票,赢得 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另一 申办城市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获得 40 票。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 分)
(2)听到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全国人民无不兴高采烈,纷纷表达对北京成功 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喜悦之情。以下是部分网友的留言,请你读后跟帖,表明一下自己的 态度。(2分) 小虫:我的心和祖国一起跳动 毛毛:冬奥盛会,我们展开怀抱等你来,让我们再度相约 你的跟帖 (3)下面是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标识,仔细观看后,谈谈你对其寓意的解读。(3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43分) 一)(13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敌兵引去。玮值敌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 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 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敌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袭之。玮愈缓行,得 地利处,乃止以待之。敌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番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 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敌方苦疲甚,皆忻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 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敌师。 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敌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 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曹南院知镇戎军:曹,指曹玮。南院,官名,南院宣徽使的简称:知镇戎军 出任镇戎军的长官。②引去:退却而去。③颇失部伍:队伍立刻就混乱了。④縻:束缚,牵 累。⑤遽:急忙。⑥少选:稍后再选定时间。⑦严:严令。⑧驰:驱驰,这里指战斗。⑨痹: 麻木。⑩阑:尽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故克之(战胜) B.望其旗靡(倒下) C敌兵去数十里(到) D徐谓其下曰(慢慢)
(2)听到北京获得 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后,全国人民无不兴高采烈,纷纷表达对北京成功 申办 2022 年冬奥会的喜悦之情。以下是部分网友的留言,请你读后跟帖,表明一下自己的 态度。(2 分) 小虫:我的心和祖国一起跳动。 毛毛:冬奥盛会,我们展开怀抱等你来,让我们再度相约。 你的跟帖: (3)下面是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标识,仔细观看后,谈谈你对其寓意的解读。(3 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 43 分) (一)(13 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曹南院知镇戎军①日,尝出战小捷,敌兵引去②。玮值敌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 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 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敌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⑤袭之。玮愈缓行,得 地利处,乃止以待之。敌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番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 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敌方苦疲甚,皆忻然,严⑦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 可相驰⑧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敌师。 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敌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 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⑨不能立,人气亦阑⑩,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曹南院知镇戎军:曹,指曹玮。南院,官名,南院宣徽使的简称;知镇戎军, 出任镇戎军的长官。②引去:退却而去。③颇失部伍:队伍立刻就混乱了。④縻:束缚,牵 累。⑤遽:急忙。⑥少选:稍后再选定时间。⑦严:严令。⑧驰:驱驰,这里指战斗。⑨痹: 麻木。⑩阑:尽。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故克之.(战胜) B.望其旗靡.(倒下) C.敌兵去.数十里(到) D.徐.谓其下曰(慢慢)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入见 乃驱所掠牛羊辎重 B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故逐之 C.故逐之 我不欲乘人之怠 D故为贪利以诱之吾以此取之 11.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12.【乙】文中曹玮是怎样做到“一战大破敌师”的?(2分) 13.【甲】【乙】两文是怎样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试分别加以简要分析。 (3分) (二)天下乌鸦并非一般黑(14分) 赵序茅马鸣 ①在中国遥远的西北,有一片荒凉的沙漠,叫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中有一条孤独的公 路贯穿南北,公路的周边随处可以看到一些可爱的精灵—一白尾地鸦。它告诉人们一个真理 随着认识的深入,原有的谚语有时是不准确的,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白尾地鸦的出现 让流传千年的谚语无地自容其实这也不能怪我们的祖先们不谨慎,因为这种乌鸦比较稀少, 人们很少能见到。 ②白尾地鸦是中国特有的鸟,国外称之为新疆地鸦,当地人称为沙鹊,也有研究人员认 为更恰当的名称应该是“塔里木地鸦”或“塔里木漠鸦”,原因是其分布区仅仅局限于新疆 南部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1876~1877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河 至罗布泊考察时,曾经采集到白尾地鸦标本,并命名为“塔里木松鸦”。 ③白尾地鸦是典型的沙漠鸟类,由于长期在沙漠环境中生存,白尾地鸦的身上打上了沙 漠的烙印。白尾地鸦的体羽呈沙褐色,十分接近环境的颜色;嘴峰较长,并稍向下弯曲,具 有挖掘和埋食的功能: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盖,非常适应生活在荒漠干旱的环境:翅短而圆, 很少长距离飞行:跗摭(fzhi)长而强健,善于在沙漠中奔跑。当地维吾尔族人称白尾地 鸦为“克里尧丐”,指的是这种鸟有“大步流星,奔跑如飞”的特征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乃.入见 乃.驱所掠牛羊辎重 B.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故.逐之 C.故逐之. 我不欲乘人之.怠 D.故为贪利以.诱之 吾以.此取之 11.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12.【乙】文中曹玮是怎样做到“一战大破敌师”的?(2 分) 13.【甲】【乙】两文是怎样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试分别加以简要分析。 (3 分) (二)天下乌鸦并非一般黑(14 分) 赵序茅 马鸣[来源:Z+x x +k .Com] ①在中国遥远的西北,有一片荒凉的沙漠,叫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中有一条孤独的公 路贯穿南北,公路的周边随处可以看到一些可爱的精灵——白尾地鸦。它告诉人们一个真理: 随着认识的深入,原有的谚语有时是不准确的,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白尾地鸦的出现, 让流传千年的谚语无地自容。其实这也不能怪我们的祖先们不谨慎,因为这种乌鸦比较稀少, 人们很少能见到。 ②白尾地鸦是中国特有的鸟,国外称之为新疆地鸦,当地人称为沙鹊,也有研究人员认 为更恰当的名称应该是“塔里木地鸦”或“塔里木漠鸦”,原因是其分布区仅仅局限于新疆 南部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1876~1877 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河 至罗布泊考察时,曾经采集到白尾地鸦标本,并命名为“塔里木松鸦”。 ③白尾地鸦是典型的沙漠鸟类,由于长期在沙漠环境中生存,白尾地鸦的身上打上了沙 漠的烙印。白尾地鸦的体羽呈沙褐色,十分接近环境的颜色;嘴峰较长,并稍向下弯曲,具 有挖掘和埋食的功能;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盖,非常适应生活在荒漠干旱的环境;翅短而圆, 很少长距离飞行;跗蹠(fū zhí)长而强健,善于在沙漠中奔跑。当地维吾尔族人称白尾地 鸦为“克里尧丐”,指的是这种鸟有“大步流星,奔跑如飞”的特征
④白尾地鸦在茫茫沙漠中吃什么?无数人对此充满了好奇。研究表明,白尾地鸦的食物 包括金龟子、漠王甲、象甲、伪步行虫、金针虫等,繁殖季节以鞘翅目的昆虫为主。这些昆 虫大多数在地表活动,统称“甲壳虫”。其他时间,白尾地鸦也吃蝗虫、蜥蜴、植物果实、 种子、苇叶、双翅目幼虫以及其他昆虫的幼虫等。对白尾地鸦胃检发现,其胃中有马粪、玉 米及甲虫,因此,白尾地鸦属于杂食性鸟类。 ⑤此外,沙漠公路的临时停车场(垃圾站),或者是人类新建的临时定居点(如牧业村、 养路段、石油基地、物探队、公路驿站)附近,也是白尾地鸦经常觅食的地方 ⑥相对于它们的食物来源,白尾地鸦的觅食策略更是神奇! ⑦观察发现,白尾地鸦储藏食物的行为与其他鸦类十分接近。研究人员在野外考察中首 次记录到白尾地鸦的储食行为,当把馕(新疆的一种特色食物)的碎片丢弃在路边时,机警 的白尾地鸦很快发现并开始搬运食物,它们似乎并不急于填饱肚子,而是先运输和埋藏,在 最短的时间里清理完现场,不给其他动物或风沙留下太多的机会。 ⑧那么,在狂风肆虐又变幻莫测的茫茫沙海中,白尾地鸦是如何找到储藏的食物的?根 据实验,鸟类不可能像兽类通过嗅觉去找回食物,更不会像食肉类动物以撒尿来标记埋藏地 唯一的方式就是视觉定位,而在沙漠中这种定位是否管用呢? ⑨在流动的沙丘中,随机搜索无疑是大海捞针!目前,关于鸟类储藏食物的研究仍不够 深入,在中国国内几乎没有人从事这项硏宄,有许多问题仍是未解之谜。此外,在沙漠中 白尾地鸦如何寻找水源维持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作为体形较小的鸟类,白尾地鸦如何抵抗风 沙的袭击?鸟类大多喜欢潮湿阴凉的环境,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地面温度平均为70℃ 白尾地鸦为何能够抗高温?这些都是未解之谜。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8期) 14.文章围绕白尾地鸦主要说明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分) 15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16.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的表达作用。(3分) 17.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4分)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④白尾地鸦在茫茫沙漠中吃什么?无数人对此充满了好奇。研究表明,白尾地鸦的食物 包括金龟子、漠王甲、象甲、伪步行虫、金针虫等,繁殖季节以鞘翅目的昆虫为主。这些昆 虫大多数在地表活动,统称“甲壳虫”。其他时间,白尾地鸦也吃蝗虫、蜥蜴、植物果实、 种子、苇叶、双翅目幼虫以及其他昆虫的幼虫等。对白尾地鸦胃检发现,其胃中有马粪、玉 米及甲虫,因此,白尾地鸦属于杂食性鸟类。 ⑤此外,沙漠公路的临时停车场(垃圾站),或者是人类新建的临时定居点(如牧业村、 养路段、石油基地、物探队、公路驿站)附近,也是白尾地鸦经常觅食的地方。 ⑥相对于它们的食物来源,白尾地鸦的觅食策略更是神奇! ⑦观察发现,白尾地鸦储藏食物的行为与其他鸦类十分接近。研究人员在野外考察中首 次记录到白尾地鸦的储食行为,当把馕(新疆的一种特色食物)的碎片丢弃在路边时,机警 的白尾地鸦很快发现并开始搬运食物,它们似乎并不急于填饱肚子,而是先运输和埋藏,在 最短的时间里清理完现场,不给其他动物或风沙留下太多的机会。 ⑧那么,在狂风肆虐又变幻莫测的茫茫沙海中,白尾地鸦是如何找到储藏的食物的?根 据实验,鸟类不可能像兽类通过嗅觉去找回食物,更不会像食肉类动物以撒尿来标记埋藏地。 唯一的方式就是视觉定位,而在沙漠中这种定位是否管用呢? ⑨在流动的沙丘中,随机搜索无疑是大海捞针!目前,关于鸟类储藏食物的研究仍不够 深入,在中国国内几乎没有人从事这项研究,有许多问题仍是未解之谜。此外,在沙漠中, 白尾地鸦如何寻找水源维持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作为体形较小的鸟类,白尾地鸦如何抵抗风 沙的袭击?鸟类大多喜欢潮湿阴凉的环境,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地面温度平均为 70℃, 白尾地鸦为何能够抗高温?这些都是未解之谜。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5 年第 8 期) 14.文章围绕白尾地鸦主要说明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 分) 15.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2 分) 16.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的表达作用。(3 分) 17.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4 分)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