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姜大字 物理化学讲滈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 和大分子溶液 (6学时) 物理化学教研室
物理化学讲稿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 和大分子溶液 (6 学时) 物理化学教研室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教学方案) 章节名称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备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习() 教学时数 6 1.了解胶体分散系统的分类及胶体一般制备,净化方法。 2.了解憎液溶胶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性质。 教学目的及要 3.了解胶体的结构及胶体的稳定性与聚沉作用。 4.了解大分子溶液的一般性质及其分子量的测定。 5.了解唐南平衡及离子交换的应用。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4.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征 1.5 (分散体系的分类、胶团的结构) 14.2、溶胶的制备与净化 0.5 14.3、溶胶的动力性质 1 (布朗运动与胶粒的扩散、沉降与沉降平衡) 14.4、溶胶的光学性质 (锋尔效应、雷莱公式) 0.5 14.5、溶胶的电性质 1 14.6、双电层理论和℃一电势 0.5 14.7、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0.5 (胶体的稳定理论一DLVO理论、影响聚沉作用的一些因素) 14.8、大分子溶液及其膜平衡 0.5 (大分子溶液的性质及其分子量的测定、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和 唐南平衡、大分子对溶胶的保护作用和敏化作用) 重点:1.溶胶的定义、胶团结构及其基本特征:2.溶胶的动力性质、光 重点 难点 学性质和电性质:3.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4.大分子分子量的测定。 难点:有关理论的假设、模型和数学处理及公式的推导。 讨论题目:在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产 讨论 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思考 思考题目:为何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而晚霞时的天空是红色的? 作业 练习作业:1、复习题:1、4、5、6 2、习题:6、17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 参考 1.王绪。物理化学学习指导。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文献 2.物理化学一一概念辨析解题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2
2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教学方案) 章节名称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备 注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 教学时数 6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了解胶体分散系统的分类及胶体一般制备,净化方法。 2.了解憎液溶胶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性质。 3.了解胶体的结构及胶体的稳定性与聚沉作用。 4.了解大分子溶液的一般性质及其分子量的测定。 5.了解唐南平衡及离子交换的应用。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4.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征 (分散体系的分类、胶团的结构) 14.2、溶胶的制备与净化 14.3、溶胶的动力性质 (布朗运动与胶粒的扩散、沉降与沉降平衡) 14.4、溶胶的光学性质 (锋尔效应、雷莱公式) 14.5、溶胶的电性质 14.6、双电层理论和 ζ—电势 14.7、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胶体的稳定理论—DLVO 理论、影响聚沉作用的一些因素) 14.8、大分子溶液及其膜平衡 (大分子溶液的性质及其分子量的测定、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和 唐南平衡、大分子对溶胶的保护作用和敏化作用) 1.5 0.5 1 0.5 1 0.5 0.5 0.5 重点 难点 重点:1.溶胶的定义、胶团结构及其基本特征;2.溶胶的动力性质、光 学性质和电性质;3.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4.大分子分子量的测定。 难点:有关理论的假设、模型和数学处理及公式的推导。 讨论 思考 作业 讨论题目:在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产 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思考题目:为何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而晚霞时的天空是红色的? 练习作业:1、复习题:1、4、5、6 2、习题:6、17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 参考 文献 1.王绪。物理化学学习指导。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一节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分散系统的观念(定义)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前者称为分 散相,后者称为分散介质。例如:云,牛奶,珍珠 分微相与介质 乳脂 水 空气 水 蛋白质 均相分散系统的分散质通常叫溶质,分散介质通常叫溶剂,这样的分散系统也 叫溶液,例如小分子溶液、大分子溶液、电解质溶液等;对溶质、溶剂不加区分的 均相分散系统称之为混合物。小分子溶液、电解质溶液的分散质及分散介质的质点 的大小的数量级为0.lm以下,且透明、不发生散射现象,溶质扩散速度快,是热 力学稳定系统;但大分子溶液,分散质质点的线尺寸在1nm~1000nm之间,扩散慢, 也是热力学稳定系统。 二、分散系统的分类:分散系统的分类是错综复杂的。 小分子溶液 均相分散系统 大分子溶液 电解质溶液 分散系统可分为 缔合胶体(或胶体电解质溶液) [溶胶 非均相分散系统 粗分散系统(乳状液、泡沫、悬浮 液及悬浮体) 溶胶(sol) (憎液溶胶) 胶体大分子溶液(亲液溶胶) 僧液溶胶的基本特征:高度的分散性,多相性,热力学不稳定性 分散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 ·分子分散体系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胶体分散体系 粗分教本系 •液溶胶 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固溶胶 •气溶胶 曾液溶胶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亲液溶胶 3
3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一节 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分散系统的观念(定义)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前者称为分 散相,后者称为分散介质。例如:云,牛奶,珍珠 均相分散系统的分散质通常叫溶质,分散介质通常叫溶剂,这样的分散系统也 叫溶液,例如小分子溶液、大分子溶液、电解质溶液等;对溶质、溶剂不加区分的 均相分散系统称之为混合物。小分子溶液、电解质溶液的分散质及分散介质的质点 的大小的数量级为 0.1nm 以下,且透明、不发生散射现象,溶质扩散速度快,是热 力学稳定系统;但大分子溶液,分散质质点的线尺寸在 1nm~1000nm 之间,扩散慢, 也是热力学稳定系统。 二、分散系统的分类:分散系统的分类是错综复杂的。 胶体 溶胶(sol) 大分子溶液(亲液溶胶) (憎液溶胶) 憎液溶胶的基本特征:高度的分散性,多相性,热力学不稳定性 分散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 •分子分散体系 •胶体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液溶胶 •固溶胶 •气溶胶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憎液溶胶 •亲液溶胶
1.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1)分子分散体系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没有界面,是均匀的单相, 分子半径大小在10°m以下。通常把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如CuS0溶液。 (2)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nm100nm之间的体系。目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 相不均匀体系。也有的将1nm~1000nm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 (3)粗分散体系 当分散相粒子大于1000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体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 如黄河水。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1)液溶胶 将液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 的液溶胶: A.液-固溶胶 如油漆,AgI溶胶 B.液-液溶胶 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 C.液-气溶胶 如泡沫 (2)固溶胶 将固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 固溶胶: A.固-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的合金 B.固-液溶胶 如珍珠,某些宝石 C.固-气溶胶 如泡沫塑料,沸石分子筛 (3)气溶胶 将气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时,形成气-固 或气-液溶胶,但没有气-气溶胶,因为不同的气体混合后是单相均一体系,不属 于胶体范围, A.气-固溶胶 如烟,含尘的空气 B.气-液溶胶 如雾,云 3.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1)憎液溶胶 半径在1nm-100nm(10°-10?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 有很大的相界面,易聚沉,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 一旦将介质蒸发掉,再加入介质就无法再形成溶胶,是一个不可逆体系, 如氢氧化铁溶胶、碘化银溶胶等。 这是胶体分散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 (2)亲液溶胶 半径落在胶体粒子范围内的大分子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一旦将溶剂蒸发, 大分子化合物凝聚,再加入溶剂,又可形成溶胶,亲液溶胶是热力学上稳定、可 逆的体系。 憎液溶胶的特性 (1)特有的分散程度 粒子的大小在1nm~100nm(10°-10m)之间,因而扩散较慢,不能透过半透 4
4 1.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1)分子分散体系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没有界面,是均匀的单相, 分子半径大小在 10-9 m 以下 。通常把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如 CuSO4溶液。 (2)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 1 nm~100 nm 之间的体系。目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 相不均匀体系。也有的将 1 nm ~ 1000 nm 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 (3)粗分散体系 当分散相粒子大于 1000 n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体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 如黄河水。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1) 液溶胶 将液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 的液溶胶: A.液-固溶胶 如油漆,AgI 溶胶 B.液-液溶胶 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 C.液-气溶胶 如泡沫 (2) 固溶胶 将固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 固溶胶: A.固-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的合金 B.固-液溶胶 如珍珠,某些宝石 C.固-气溶胶 如泡沫塑料,沸石分子筛 (3) 气溶胶 将气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时,形成气-固 或气-液溶胶,但没有气-气溶胶,因为不同的气体混合后是单相均一体系,不属 于胶体范围. A.气-固溶胶 如烟,含尘的空气 B.气-液溶胶 如雾,云 3.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1)憎液溶胶 半径在 1 nm-100 nm(10-9 -10-7 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 有很大的相界面,易聚沉,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 一旦将介质蒸发掉,再加入介质就无法再形成溶胶,是 一个不可逆体系, 如氢氧化铁溶胶、碘化银溶胶等。 这是胶体分散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 (2)亲液溶胶 半径落在胶体粒子范围内的大分子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一旦将溶剂蒸发, 大分子化合物凝聚,再加入溶剂,又可形成溶胶,亲液溶胶是热力学上稳定、可 逆的体系。 憎液溶胶的特性 (1)特有的分散程度 粒子的大小在 1nm~100nm(10-9 -10-7 m)之间,因而扩散较慢,不能透过半透
膜,渗透压低但有较强的动力稳定性和乳光现象。 (2)多相不均匀性 具有纳米级的粒子是由许多离子或分子聚结而成,结构复杂,有的保持了该 难溶盐的原有晶体结构,而且粒子大小不一,与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相界面,比表 面很大。 (3)热力学不稳定性 因为粒子小,比表面大,表面自由能高,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自发降低 表面自由能的趋势,即小粒子会自动聚结成大粒子。 4,按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聚集态分类如表 表1分散系统的分类 (按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聚集态分类) 分散相 分散介质 通称 举例 气 液 泡沫 肥皂及灭火泡沫 液 液 乳状液 牛奶及含水原油 溶胶及悬浮液 银溶胶、油墨、泥浆、 固 液 钻井液 沸石、泡沫玻璃、泡沫 气 固 固体泡沫 金属 液 固 珍珠 固 固 加颜料的塑料 液 气 气溶胶 雾 固 气 悬浮体 烟、尘、沙尘暴 三、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研究的对象 按IUPAC关于胶体分散系统的定义,认为分散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物 质,可以是由许许多多的原子或分子(通常是103~10°个)组成的粒子,也可以是一 个大分子,只要它们至少有一维空间的尺寸(即线尺寸)在1nm~100nm(即10m~ 10)范围并分散于分散介质之中,即构成胶体分散系统。按此定义,胶体分散系 统应包括:溶胶、缔合胶体也叫胶体电解质及大分子溶液。 溶胶,一般是许许多多原子或分子聚集成的粒子大小的三维空间尺寸均在 1nm~100nm之间,分散于另一相分散介质之中,且粒子与分散介质间存在相的界 面的分散系统,其主要特征是高度分散的、多相的、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也叫憎液 胶体。 缔合胶体,通常是由结构中含有非极性的碳氢化合物部分和较小的极性基团 (通常能电离)的电解质分子(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而成,通常称为胶束, 胶束可以是球状、层状及棒状等(见表面活性剂章节),其三维空间尺寸也在1m~ 100m之间,而溶于分散介质之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大分子溶液,是一维空间尺寸(线尺寸)达到1nm~1000nm之间的大分子(蛋白 质分子、高聚物分子等),溶于分散介质之中,成为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学 稳定系统:另一方面在性质上它与溶胶又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扩散慢、大分子不通 过半透膜),所以把它称为亲液胶体,也作为胶体分散系统研究的对象。 5
5 膜,渗透压低但有较强的动力稳定性 和乳光现象。 (2)多相不均匀性 具有纳米级的粒子是由许多离子或分子聚结而成,结构复杂,有的保持了该 难溶盐的原有晶体结构,而且粒子大小不一,与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相界面,比表 面很大。 (3)热力学不稳定性 因为粒子小,比表面大,表面自由能高,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自发降低 表面自由能的趋势,即小粒子会自动聚结成大粒子。 4 . 按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聚集态分类如表 表 1 分散系统的分类 (按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聚集态分类) 分散相 分散介质 通称 举例 气 液 泡沫 肥皂及灭火泡沫 液 液 乳状液 牛奶及含水原油 固 液 溶胶及悬浮液 银溶胶、油墨、泥浆、 钻井液 气 固 固体泡沫 沸石、泡沫玻璃、泡沫 金属 液 固 珍珠 固 固 加颜料的塑料 液 气 气溶胶 雾 固 气 悬浮体 烟、尘、沙尘暴 三、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研究的对象 按 IUPAC 关于胶体分散系统的定义,认为分散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物 质,可以是由许许多多的原子或分子(通常是 103~109个)组成的粒子,也可以是一 个大分子,只要它们至少有一维空间的尺寸(即线尺寸)在 1nm~100nm(即 10-9 m~ 10-7 m)范围并分散于分散介质之中,即构成胶体分散系统。按此定义,胶体分散系 统应包括:溶胶、缔合胶体也叫胶体电解质及大分子溶液。 溶胶,一般是许许多多原子或分子聚集成的粒子大小的三维空间尺寸均在 1nm~100nm 之间,分散于另一相分散介质之中,且粒子与分散介质间存在相的界 面的分散系统,其主要特征是高度分散的、多相的、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也叫憎液 胶体。 缔合胶体,通常是由结构中含有非极性的碳氢化合物部分和较小的极性基团 (通常能电离)的电解质分子(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而成,通常称为胶束, 胶束可以是球状、层状及棒状等(见表面活性剂章节),其三维空间尺寸也在 1nm~ 100nm 之间,而溶于分散介质之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大分子溶液,是一维空间尺寸(线尺寸)达到 1nm~1000nm 之间的大分子(蛋白 质分子、高聚物分子等),溶于分散介质之中,成为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学 稳定系统;另一方面在性质上它与溶胶又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扩散慢、大分子不通 过半透膜),所以把它称为亲液胶体,也作为胶体分散系统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