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原文字传人骆越…(189) 四、壮族使用汉字… …(190) 是 (一)壮族使用汉字的历史…(190) (二)汉字壮文…(192) (三)汉字壮文的作用和不足…(198) 五、苗族使用汉字… *4……·******201】 (一)苗族和苗族使用的文字…(201) (二)清代以来的各种苗文…(203) (三)汉字苗文…(206) 六、其他少数民族使用汉字 …(209) (一)瑶族的汉字瑶文…(209) (二)侗族的汉字侗文…(213) (三)布依族的汉字布依文…(216) (四)傈僳族音节文字中的汉字… …(217) (五)水族的水书 …(218) 七、越南使用汉字 …(223) (一)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 …(223) (二)喃字的形成…(225) (三)汉字在越南的命运… …(233) 第五章向北传播史 …(236) 一、周文字传人白狄… …(237) 二、匈奴和闭奴的文字…(238) (一)匈奴本无文字 …(238) (二)中原文字传人匈奴 …(240) 三、汉字在西夏的传播…(244) (一)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 …(244) (二)西夏文的创制… …(248) (三)笔画繁复的西夏文… …(251) (四)富有特色的标意文字 …(252) (五)西夏文的字体 …(259)
(三)中原文字传人骆越 ·................................... (189) 目 四、壮族使用汉字·............................................... (190)录 (一)壮族使用汉字的历史 ·................................ (190) (二)汉字壮文 ·............................................... (192) (三)汉字壮文的作用和不足 ·............................. (198) 五、苗族使用汉字·............................................... (201) (一)苗族和苗族使用的文字 ·............................. (201) (二)清代以来的各种苗文 ·................................ (203) (三)汉字苗文 ·............................................... (206) 六、其他少数民族使用汉字 ·................................ (209) (一)瑶族的汉字瑶文 ·...................................... (209) (二)侗族的汉字侗文 ·...................................... (213) (三)布依族的汉字布依文 ·................................ (216) (四)傈僳族音节文字中的汉字 ·.......................... (217) (五)水族的水书 ·............................................ (218) 七、越南使用汉字 ·............................................ (223) (一)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 ,................................ (223) (二)喃字的形成 ·............................................ (225) (三)汉字在越南的命运 ·................................... (233) 第五章 向北传播史 ·............................................... (236) 一、周文字传人白狄·............................................ (237) 二、匈奴和匈奴的文字·......................................... (238) (一)匈奴本无文字 ·......................................... (238) (二)中原文字传入匈奴 ·...................................(240) 三、汉字在西夏的传播·......................................... (244) (一)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 ·................................ (244) (二)西夏文的创制 ·......................................... (248) (三)笔画繁复的西夏文 ·................................... (251) (}) N&瓢A3Cn}r , Uf* tr ..}.C ..}r..二...................................(2529)孙扮洲
目录 (六)西夏文始末… (261) (七)蕃字汉字的双字制 (266) (八)西夏文的语言文字书 (270) 第六章 向东北传播史 (274) 一、高句丽使用汉字… (275) 二、渤海国使用汉字…(281) (一)海东盛国渤海 (281) (二)渤海国的汉字…(283) 三、汉字在契丹的传播 (288) (一)汉文化影响下的契丹 (288) (二)契丹字的发现与研究 (289) (三)汉字与契丹字的双字制…(292) (四)契丹文的创制和使用 (299) (五)契丹大字 …(305) (六)契丹小字 …(312) 四、汉字在女真的传播…(322) (一一)汉文化影响下的女真…(322) (二)多字制的金代 (325) (三)汉字在金廷的使用 (327) (四)女真字的创制和使用 (331) (五)女真文的发现与研究 (335) (六)女真文的构造… 339) (七))女真文的意字和音字…(341) (八)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 …(343) 第七章 向东传播史 …(348) 一、汉字在朝鲜的传播…(349) (一)汉字传人朝鲜 (349) (二)吏读的产生…(352) (三)汉字向谚文的过渡 (358) 二、汉字在日本的传播… (369)
目 (六)西夏文始末 ·............................................ (261) 录 (一七)蕃字汉字的双字制....................................(266) (八)西夏文的语言文字书 ·................................ (270) 第六章 向东北传播史 ·............................................ (274) 一、高句丽使用汉字,········,·····························,一 (275) 二、渤海国使用汉字·............................................(281) (一)海东盛国渤海 ·.........................................(281) (_-)渤海国的汉字 ·.........................................(283) 三、汉字在契丹的传播·.........................................(288) (一)汉文化影响下的契丹 ,···························一 (288) (二)契丹字的发现与研究 ,................................(289) (三)汉字与契丹字的双字制 ·............................. (292) (四)契丹文的创制和使用 ·................................ (299) (五)契丹大字 ·............................................... (305) (六)契丹小字 ·...............................................(312) 四、汉字在女真的传播·.........................................(322) (一)汉文化影响下的女真 ·................................(322) (二)多字制的金代 ·......................................... (325) ‘三)汉字在金廷的使用 ·................................... (327) (四)女真字的创制和使用 ·................................ (331) (五)女真文的发现与研究 ·................................ (335) (六)女真文的构造 ·......................................(339) (七)女真文的意字和音字 ·................................ (341) (八)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 ·................................ (343) 第七章 向东传播史 ·............................................... (348) 一、汉字在朝鲜的传播·......................................... (349) (一)汉字传人朝鲜 ·......................................... (349) (二)吏读的产生 ·............................................ (352) 爪盛.4- 二一习ISC‘TaA}HA*A0}>-* m4a..v.{二 二 (35689)
(一)汉字传入日本…(369) (二)汉字的日本化…(375) 是 (三)日本标音字母的产生…(379) (四)假名字母产生之后的汉字…(389)) 三、汉字传人疏球…(393) 主要引用及参考文献 …(396) 后记 (432) 5
(一)汉字传入日本 ·......................................... (369) 目 (二)汉字的日本化·......................................... (375)录 (三)日本标音字母的产生 ·................................ (379) (四)假名字母产生之后的汉字 ·.......................... (389) 三、汉字传人琉球·...............................................(393) 主要引用及参考文献 ·............................................... (396) 后记 ····································,··························……(432) 扮如姆牛一
警 前 言 亚洲是世界文字演化的大舞台,西亚是西方标音文字的发源 地,东亚是东方标意文字的故乡,两种文字交汇、融合,产生出多姿 多彩的民族文字。西方的标音文字起源于西亚的苏美尔文字,由此 产生的腓尼基人的楔形文字,向东传人希腊,形成希腊文字,西传 形成了拉丁字母,它顺利地传遍了西欧和中欧,东传形成了斯拉夫 字母:波斯人借用腓尼基文字造就了古波斯文字,而改变腓尼基文 字而来的阿拉米文字在东方有很大的影响,由此在西亚形成古希 伯来文字、叙利亚文字、巴列维文字、阿拉伯文字、安息文字。安息 文字变为萨珊文字,在阿拉米文字的基础上中亚的粟特人创造了 粟特文字,花拉子模人创造了花拉子模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婆罗米 字母是改造腓尼基文字和阿拉米文字而来,婆罗米字母有多种变 体,悉县体、芨多体和天城体。婆罗米文字演变出南亚的巴利文字 和卡丹巴文字。在印度北部,在阿拉米文字的基础上,吸收了婆罗 米文字的成分形成了估卢文。西方标音文字分三路传入古代中国, 形成各个民族标音文字。中路佉卢文东传,形成了古于闻文、都善 文;婆罗米文字东播,形成了于闻文、焉着一龟兹文,焉者一龟 兹文传给回鹘,形成婆罗米回鹘文,以后阿拉伯文字东传,又形成 新回鹘文。北路主要是粟特文字传人,突厥文字或多或少受到它的 影响,回鹘文实际上是用粟特文字拼写回鹘语,加以必要的改进。 回鹘蒙古文字借自回鹘文字,女真人参照蒙古文创制了满文。南路 梵文从陆路传入西藏,形成了藏文,元代蒙古人一度采用藏文字母 创制了八思巴蒙古字。另一路传人傣族地区,傣文是在婆罗米文字 的基础上形成的。 汉字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一种标意文字,它在商代就开始从中 原向外传播,向四方发展。它的传播途径大致上可分为向西南、向
前 曰 前 言 亚洲是世界文字演化的大舞台,西亚是西方标音文字的发源 地,东亚是东方标意文字的故乡,两种文字交汇、融合,产生出多姿 多彩的民族文字。西方的标音文字起源于西亚的苏美尔文字,由此 产生的胖尼基人的楔形文字,向东传人希腊,形成希腊文字,西传 形成了拉丁字母,它顺利地传遍了西欧和中欧,东传形成了斯拉夫 字母;波斯人借用胖尼基文字造就了古波斯文字,而改变排尼基文 字而来的阿拉米文字在东方有很大的影响,由此在西亚形成古希 伯来文字、叙利亚文字、巴列维文字、阿拉伯文字、安息文字。安息 文字变为萨珊文字,在阿拉米文字的基础上中亚的粟特人创造了 粟特文字,花拉子模人创造了花拉子模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婆罗米 字母是改造胖尼基文字和阿拉米文字而来 ,婆罗米字母有多种变 体,悉昙体、友多体和天城体。婆罗米文字演变出南亚的巴利文字 和卡丹巴文字。在印度北部,在阿拉米文字的基础上,吸收了婆罗 米文字的成分形成了怯卢文。西方标音文字分三路传入古代中国, 形成各个民族标音文字。中路怯卢文东传,形成了古于闻文、都善 文;婆罗米文字东播,形成了于闻文、焉首— 龟兹文,焉春— 龟 兹文传给回鹊,形成婆罗米回M -文,以后阿拉伯文字东传。又形成 新回鹊文。北路主要是粟特文字传人,突厥文字或多或少受到它的 影响,回鹊文实际上是用粟特文字拼写回MA语,加以必要的改进。 回鹊蒙古文字借 自回鹊文字,女真人参照蒙古文创制了满文。南路 梵文从陆路传人西藏,形成了藏文,元代蒙古人一度采用藏文字母 创制了八思巴蒙古字。另一路传人傣族地区,傣文是在婆罗米文字 的基础上形成的。 原向AFT霭 ,慧嘿L篇it, 1z)C粼f)1甜窝‘ ' 1
南、向北、向东北、向东这五条线路。向西南有古代巴蜀、彝族、南昭 和大理:向南有楚、吴越、闽越、南越、西瓯、骆越,壮族、苗族、瑶族、 侗族、傈僳族、水族以及越南;向北有白狄、匈奴、西夏;向东北有高 句丽、渤海国、契丹、女真;向东有朝鲜、日本、琉球。周边民族对汉 字的利用一般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说汉语,用汉字,有点像现代 使用外语一样,汉字与本族语言一点关系也没有。第二阶段,用汉 字的假借字或者自造方字来标志本族的部分语言,它常常和汉语 混合在一起。第三阶段,创制民族文字,全面地标志本族语言。这三 个阶段并不是每个民族必须经历的,而是根据与中原的密切程度, 有所区别。可以这样说,走到第三阶段的民族必定建立独立政权, 但是,建立政权的民族未必都会走到第三阶段。日本、朝鲜和越南 属于前者,而中国的地方民族政权情况比较复杂。大唐是一个强盛 的朝代,周边的民族不管建政与否,都使用和中原统一的汉字,没 有创制自己的民族文字。无论是不时与唐对立的南昭,还是隶属于 唐的高句丽。宋代积弱,契丹、西夏、女真与宋对峙,先后创制了民 族文字。南方几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与汉族和睦相处,生活在同一 个政治背景下,没有必要创制完全的民族文字。另外创制民族文字 和民族的语言有关,在语言谱系上与汉语比较远的民族,尽管吸收 了大量汉语词,但是本族语言中的固有词汇、语音结构不同,语法 的差异很大,所以不便使用现成的汉字,更适宜另创新的文字。非 汉藏语系的民族语言,都采用与标意汉字不同的标音文字,如朝鲜 的谚文、日本的假名、契丹的契丹小字和女真小字。日本假名取法 梵文、契丹小字取法粟特回鹊文、谚文取法汉字反切,都是汉式字 形外壳,标音文字的制度。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壮族、苗族、瑶族、侗 族、傈僳族、白族均在汉藏语系之内,对本族语言来讲,可以利用汉 字的方字就可以解决语言上的差异。西夏和韩族是在汉字传入后 另创民族文字的,不过两者都没有走标音文字的道路,而是采用与 汉字一致的标意文字体制,特别是西夏文字,虽然部件与汉字不相 像,但是制度上有许多共同点,由独体和合体两个部分组成,合体 字的主要构成方式也是会意、形声。越南语的谱系分类现在虽然倾
前 」 亡 南、向北、向东北 、向东这五条线路。向西南有古代巴蜀、彝族、南昭 曰 和大理;向南有楚、吴越、闽越、南越、西Wt、骆越,壮族、苗族、瑶族、 侗族、傈僳族、水族以及越南;向北有白狄、匈奴、西夏;向东北有高 句丽、渤海国、契丹 、女真;向东有朝鲜、日本、琉球。周边民族对汉 字的利用一般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说汉语,用汉字,有点像现代 使用外语一样,汉字与本族语言一点关系也没有。第二阶段,用汉 字的假借字或者 自造方字来标志本族的部分语言,它常常和汉语 混合在一起。第三阶段,创制民族文字,全面地标志本族语言。这三 个阶段并不是每个民族必须经历的,而是根据与中原的密切程度, 有所区别。可以这样说,走到第三阶段的民族必定建立独立政权 , 但是,建立政权的民族未必都会走到第三阶段。日本、朝鲜和越南 属于前者,而中国的地方民族政权情况比较复杂。大唐是一个强盛 的朝代,周边的民族不管建政与否,都使用和中原统一的汉字,没 有创制自己的民族文字。。无论是不时与唐对立的南昭,还是隶属于 唐的高句丽。宋代积弱,契丹、西夏、女真与宋对峙,先后创制了民 族文字。南方几个少数民族长期 以来与汉族和睦相处 ,生活在同一 个政治背景下,没有必要创制完全的民族文字。另外创制民族文字 和民族的语言有关,在语言谱系上与汉语比较远的民族,尽管吸收 了大量汉语词,但是本族语言中的固有词汇、语音结构不同,语法 的差异很大,所以不便使用现成的汉字,更适宜另创新的文字。非 汉藏语系的民族语言,都采用与标意汉字不同的标音文字,如朝鲜 的谚文 、日本的假名、契丹的契丹小字和女真小字。 日本假名取法 梵文 、契丹小字取法粟特回鹊文、谚文取法汉字反切,都是汉式字 形外壳,标音文字的制度。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壮族、苗族、瑶族、侗 族、傈僳族、白族均在汉藏语系之内,对本族语言来讲,可以利用汉 字的方字就可以解决语言上的差异。西夏和彝族是在汉字传人后 另创民族文字的,不过两者都没有走标音文字的道路,而是采用与 汉字一致的标意文字体制,特别是西夏文字,虽然部件与汉字不相 川涵'' 麟 纂熬撇Jbf' c 黑 篡t} 戮,3 髻)0 省嚣t ia 黯lif黑ff羚Jo} ll A几g-}a%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