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如东高级中学、姜堰中学等五校2018届髙三第一次学情 检测 语文第I卷 (总分16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 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尼采知道,道德是人的生活不可缺少的 ,人不能不对自己的行 为作出道德评价和道德 这样人才能对自己怀有一种信心,这 种信心是人作为人而不是像动物那样生活所 的 A.指路灯批评必需 B.指路灯批准必须 C.坐标系批准必需 D.坐标系批评必须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B.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D.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淞半江水 3.下列诗谜的谜底是成语或历史人物,谜面与谜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②问君能有几多愁③坐地日行八万里④良药苦口利于病 A.①对答如流②无与伦比③鲁迅④辛弃疾 B.①对答如流②无与伦比③鲁迅④霍去病 C.①无与伦比②对答如流③陆游④霍去病 D.①无与伦比②对答如流③陆游④辛弃疾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群体也像野蛮人一样,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容不下什么障碍。由于人多势众,他 们觉得自己力大无比,所以就更是这 样 即便有了这样的想法,也会立刻遏制住这种蛊惑 因为,他是有思想的,内心会有负罪感。 ①完全不认为会“不可能”或“做不到” ②处于群体中的个体 ③他很清楚自己的言行 ④若是孤身一人时 ⑤绝不可能去焚烧宫殿或是洗劫商店 A.②④③①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③②⑤① D.④⑤③②① 5.对下列漫画揭示的寓意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考上大学的子女不知体恤父母辛劳 B.父母溺爱子女,为他们操劳过多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如东高级中学、姜堰中学等五校 2018 届高三第一次学情 检测 语文 第 I 卷 (总分 160 分 完成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应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尼采知道,道德是人的生活不可缺少的 ▲ ,人不能不对自己的行 为作出道德评价和道德 ▲ ,这样人才能对自己怀有一种信心,这 种信心是人作为人而不是像动物那样生活所 ▲ 的。 A.指路灯 批评 必需 B.指路灯 批准 必须 C.坐标系 批准 必需 D.坐标系 批评 必须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3 分) A.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B.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D.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淞半江水 3.下列诗谜的谜底是成语或历史人物,谜面与谜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 ③坐地日行八万里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 A.①对答如流 ②无与伦比 ③鲁迅 ④辛弃疾 B.①对答如流 ②无与伦比 ③鲁迅 ④霍去病 C.①无与伦比 ②对答如流 ③陆游 ④霍去病 D.①无与伦比 ②对答如流 ③陆游 ④辛弃疾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群体也像野蛮人一样,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容不下什么障碍。由于人多势众,他 们觉得自己力大无比,所以就更是这 样。 ▲ , ▲ ; ▲ , ▲ , ▲ 。即便有了这样的想法,也会立刻遏制住这种蛊惑。 因为,他是有思想的,内心会有负罪感。 ①完全不认为会“不可能”或“做不到” ②处于群体中的个体 ③他很清楚自己的言行 ④若是孤身一人时 ⑤绝不可能去焚烧宫殿或是洗劫商店 A.②④③①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③②⑤① D.④⑤③②① 5.对下列漫画揭示的寓意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考上大学的子女不知体恤父母辛劳 B.父母溺爱子女,为他们操劳过多
C.大学收费太高,农民家庭不堪重负 D.教育己成普通家庭的沉重负担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土,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 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 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回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 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 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然不能得如意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 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 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 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 包藏奸心,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 过矣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 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 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 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 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 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 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 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倘更为祸始 倘:或许 B.枭其二子 枭:擒获 C.言有不逊之志 逊:恭顺 D.昔乐毅走赵 走:逃亡 7.下列对文中加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孤:古代王侯自谦之称。曹操当时任丞相,封武平侯,故此自称 B.岩穴知名之士:指隐居而有名望的人。汉朝儒生常故意隐居深山,抬髙声价, 以待举荐。 C.子桓兄弟:子桓,是曹操次子曹丕的字,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 D.同岁,两处“同岁”意思都是岁数相等,指和作者同一年出生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4分)
C.大学收费太高,农民家庭不堪重负 D.教育己成普通家庭的沉重负担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 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 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 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 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然不能得如意。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 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 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 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 包藏奸心,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 过矣。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 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 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 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 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 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 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 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倘更为祸始 倘:或许 B.枭其二子 枭:擒获 C.言有不逊之志 逊:恭顺 D.昔乐毅走赵 走:逃亡 7.下列对文中加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孤:古代王侯自谦之称。曹操当时任丞相,封武平侯,故此自称。 B.岩穴知名之士:指隐居而有名望的人。汉朝儒生常故意隐居深山,抬高声价, 以待举荐。 C.子桓兄弟:子桓,是曹操次子曹丕的字,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 D.同岁,两处“同岁”意思都是岁数相等,指和作者同一年出生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4 分)
(2)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己,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4 分) 9.作者在第四段(“后领兖州……意望己过矣。”)列举自己事迹,用意是什 么,请简耍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山亭柳·赠歌者 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 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 《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本词作者写作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①赌,与人竞赛。②花柳,借指欢场 上的歌舞技艺。 10.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分析。(5分) 11.概括下阕诗人借歌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 学》) (2)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 解》) (3)淇水汤汤 。(《诗经·氓》) (4) 惟庚寅吾以降。(屈原《离骚》) (5)重岩叠嶂 。(郦道元《三峡》) (6)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7)几世几年 ,倚叠如山。(杜牧《阿房 宫赋》) (8) ,无欲则刚。(林则徐堂联)
(2)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己,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4 分) 9.作者在第四段(“后领兖州……意望己过矣。”)列举自己事迹,用意是什 么,请简耍概括。(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 题。 山亭柳·赠歌者 晏殊 家住西秦,赌①博艺随身,花柳②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 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 《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本词作者写作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①赌,与人竞赛。②花柳,借指欢场 上的歌舞技艺。 10.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分析。(5 分) 11.概括下阕诗人借歌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 学》) (2)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 解》) (3)淇水汤汤, 。(《诗经·氓》) (4) ,惟庚寅吾以降。(屈原《离骚》) (5)重岩叠嶂, 。(郦道元《三峡》) (6)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7)几世几年, ,倚叠如山。(杜牧《阿房 宫赋》) (8) ,无欲则刚。(林则徐堂联)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谎言 相裕亭 盐河北岸,有一小村,依河而居,几十户人家,却散落在一条两里多长的古河套 里。远看,乌蒙蒙一片,恰如零零散散的旧船被遗弃到河岸边。走到跟前,透过 河堤上茂密的竹柳,才可辨出一家一户错落有致的小院及房屋间的石巷黛瓦。 此村,名曰犯庄 乍一听,此处是出土匪、罪犯的地方。其实不然。 曰伪时期,那里曾上演过一场貌似影视剧里才有的故事。有两个偷偷摸进村里的 小鬼子,被村里的男人打死,扔到村外的芦苇荡里。驻扎在盐河口的小鬼子追查 下来,把全村的成年男子集中到盐河边的小码头上,架起机枪,限定时间,逼他 们交出“凶犯”。否则,将统统杀死 关键时刻,村里的陈铁匠站了出来。 陈铁匠说,小鬼子是他杀死的。 曰本兵中,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小队长,看到陈铁匠站出来,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 来。随后,那家伙满脸狐疑地走到陈铁匠跟前,指着地上的两具尸体,变换着指 间的数字,问他:“你的,一个人,杀死他们两个?” 陈铁匠脖子一挺,说:“是,” 小鬼子“呦西”一声,随之,目光转向旁边陈铁匠的儿子,怒吼一声:“你的, 不明白吗?”小鬼子不相信陈铁匠一个人,能杀死他们两个日本兵 当即,陈铁匠的儿子也被拉出队列。 在处置了铁匠父子后,小鬼子们仍不肯罢休。他们把村里的男人押上河边巡逻舰。 说是要带他们到“据点”内继续盘査。其实,是强征他们到山东招远金矿做劳役。 不久,他们当中有人写信回来。 小村里,许多妇人听说那户人家有信来,都纷纷跑去看。信中提到几户人家的男 人,在半道上逃跑,或是在开采金矿时不守纪律,被日本人给杀了, 那几户死去男人的人家,先是有妇人滚在床上或地上哭。随之,就有人帮着焚烧 火纸。另有妇人们帮着收拾庭院,支起灵棚,支起锅灶,办一桌酒菜,来祭奠那 家死去的男人。 此时,陈铁匠家的女人,一定会在这些妇人当中。因为,当初她家男人与儿子被 日本人杀死后,村里的妇人们,就是这样帮她的。 但是,此番铁匠家的女人,在帮衬那户家人料理后事时,如坐针毡! “死鬼呀,你死得好冤!你跟着人家白白送死呀。” 人家哭她家的死鬼死得冤,白白地跟着去送死!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家男人是不 该那样死的。究其原因,自然就落到铁匠父子的头上了。 整个村庄的男人被日本人掠去做劳役,都与她家的男人打死鬼子有关。所以,铁 匠家的女人在那户人家做事时,半天不说一句话 村子里的女人,表面上看不出她们是怎样恨铁匠家的男人和女人,但是,那些女 人的心里,或多或少地还是会怨恨铁匠父子招惹祸端,给大家带来麻烦。以至于 性格刻薄的女人,在街面上与铁匠家的女人走个对面,都不搭理她。 这样一来,村子里再传来哪家男人死去的噩耗,她干脆缩在家里,不想去做帮手 了。再后来,她悄无声息地带着孩子,隐居娘家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谎言 相裕亭 盐河北岸,有一小村,依河而居,几十户人家,却散落在一条两里多长的古河套 里。远看,乌蒙蒙一片,恰如零零散散的旧船被遗弃到河岸边。走到跟前,透过 河堤上茂密的竹柳,才可辨出一家一户错落有致的小院及房屋间的石巷黛瓦。。 此村,名曰犯庄。 乍一听,此处是出土匪、罪犯的地方。其实不然。 曰伪时期,那里曾上演过一场貌似影视剧里才有的故事。有两个偷偷摸进村里的 小鬼子,被村里的男人打死,扔到村外的芦苇荡里。驻扎在盐河口的小鬼子追查 下来,把全村的成年男子集中到盐河边的小码头上,架起机枪,限定时间,逼他 们交出“凶犯”。否则,将统统杀死。 关键时刻,村里的陈铁匠站了出来。 陈铁匠说,小鬼子是他杀死的。 曰本兵中,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小队长,看到陈铁匠站出来,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 来。随后,那家伙满脸狐疑地走到陈铁匠跟前,指着地上的两具尸体,变换着指 间的数字,问他:“你的,一个人,杀死他们两个?” 陈铁匠脖子一挺,说:“是,” 小鬼子“呦西”一声,随之,目光转向旁边陈铁匠的儿子,怒吼一声:“你的, 不明白吗?”小鬼子不相信陈铁匠一个人,能杀死他们两个日本兵. 当即,陈铁匠的儿子也被拉出队列。 在处置了铁匠父子后,小鬼子们仍不肯罢休。他们把村里的男人押上河边巡逻舰。 说是要带他们到“据点”内继续盘查。其实,是强征他们到山东招远金矿做劳役。 不久,他们当中有人写信回来。 小村里,许多妇人听说那户人家有信来,都纷纷跑去看。信中提到几户人家的男 人,在半道上逃跑,或是在开采金矿时不守纪律,被日本人给杀了, 那几户死去男人的人家,先是有妇人滚在床上或地上哭。随之,就有人帮着焚烧 火纸。另有妇人们帮着收拾庭院,支起灵棚,支起锅灶,办一桌酒菜,来祭奠那 家死去的男人。 此时,陈铁匠家的女人,一定会在这些妇人当中。因为,当初她家男人与儿子被 日本人杀死后,村里的妇人们,就是这样帮她的。 但是,此番铁匠家的女人,在帮衬那户家人料理后事时,如坐针毡! “死鬼呀,你死得好冤!你跟着人家白白送死呀。” 人家哭她家的死鬼死得冤,白白地跟着去送死!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家男人是不 该那样死的。究其原因,自然就落到铁匠父子的头上了。 整个村庄的男人被日本人掠去做劳役,都与她家的男人打死鬼子有关。所以,铁 匠家的女人在那户人家做事时,半天不说一句话。 村子里的女人,表面上看不出她们是怎样恨铁匠家的男人和女人,但是,那些女 人的心里,或多或少地还是会怨恨铁匠父子招惹祸端,给大家带来麻烦。以至于, 性格刻薄的女人,在街面上与铁匠家的女人走个对面,都不搭理她。 这样一来,村子里再传来哪家男人死去的噩耗,她干脆缩在家里,不想去做帮手 了。再后来,她悄无声息地带着孩子,隐居娘家
解放后,陈铁匠的后人想为他们因打死鬼子而惨遭日寇杀害的先祖树碑立传。他 们找到盐区地方政府。 编写盐区地方志的同志告诉他们,当年死在芦苇荡里的那两个“鬼子”,是被日 本人打死的两个穿着日本军服的盐工,并不是真的日本兵,他们之所以要自编自 导那样一场惨剧,是为了向金矿输送劳工 这就是说,铁匠父子打死鬼子之说,是子虚乌有的事。 不过,地方政府还是是追认陈铁匠父子为革命烈士。为了一众村民,不惜牺牲自 己的人,不是烈士,又是什么呢? (有删改) 13.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1)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来。(2分) (2)“死鬼呀,你死得好冤!你跟着人家白白送死呀。”(2分) 14.文章放在结尾交代“铁匠父子打死鬼子之说,是子虚乌有的事”,这样写有 什么妙处?(6分) 15.小说的标题“谎言”具有怎样的含义?结合文意请简要说明。(4分) 6.本文除了写陈铁匠一家,还写了盐河边的女人们,请结合作品,探究作者用 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有时也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 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 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吗?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吗?你我所联想 的又完全相同吗?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 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
解放后,陈铁匠的后人想为他们因打死鬼子而惨遭日寇杀害的先祖树碑立传。他 们找到盐区地方政府。 编写盐区地方志的同志告诉他们,当年死在芦苇荡里的那两个“鬼子”,是被日 本人打死的两个穿着日本军服的盐工,并不是真的日本兵,他们之所以要自编自 导那样一场惨剧,是为了向金矿输送劳工。 这就是说,铁匠父子打死鬼子之说,是子虚乌有的事。 不过,地方政府还是是追认陈铁匠父子为革命烈士。为了一众村民,不惜牺牲自 己的人,不是烈士,又是什么呢? (有删改) 13.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 分) (1)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来。(2 分) ▲ (2)“死鬼呀,你死得好冤!你跟着人家白白送死呀。”(2 分) ▲ 14.文章放在结尾交代“铁匠父子打死鬼子之说,是子虚乌有的事”,这样写有 什么妙处?(6 分) ▲ 15.小说的标题“谎言”具有怎样的含义?结合文意请简要说明。(4 分) ▲ 16.本文除了写陈铁匠一家,还写了盐河边的女人们,请结合作品,探究作者用 意。(6 分)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19 题。 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有时也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 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 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吗?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吗?你我所联想 的又完全相同吗?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 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