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因为利益至上,让文学回到文学自身,在这个年代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形形色色 的力量 在文学的领地里横冲直撞。但是,这种的局面毕竟不能长 此以往,否则会导致文学生态的严重。 A.鸠占鹊巢鱼目混珠失衡 B.占山为王鱼龙混 杂 失控 C.占山为王鱼目混珠失控 D.鸠占鹊巢鱼龙混 杂 失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 占山为王: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第一处,有“回到文学自身”及后文“领地” 可推断“鸠占鹊巢”适合; 鱼目混珠:指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该词语作贬义,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鱼龙混杂: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第二处,“鱼龙混杂”不符合语境; 失衡:意思是失去平衡 失控:失去控制能力。第三处,“失衡”与生态搭配,“失控”不当。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 个削减到67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B.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轻松自如地驾驭不同的地域文化,试图让 作品放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有意义。他在自由的王国里畅游,像一个喜新厌旧的 孩子 C.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 价格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 D.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 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答案】B 3.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年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③女年甫及笄,娟娟有容色 ④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 ⑤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⑤④ ②①③⑤④ 【答案】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联:飞阁排云入 下联:垂杨夹道生
江苏省兴化 2018 届高三 12 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因为利益至上,让文学回到文学自身,在这个年代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形形色色 的力量 ,在文学的领地里横冲直撞。但是,这种 的局面毕竟不能长 此以往,否则会导致文学生态的严重 。 A. 鸠占鹊巢 鱼目混珠 失衡 B. 占山为王 鱼龙混 杂 失控 C. 占山为王 鱼目混珠 失控 D. 鸠占鹊巢 鱼龙混 杂 失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 占山为王: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第一处,有“回到文学自身”及后文“领地” 可推断“鸠占鹊巢”适合; 鱼目混珠:指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该词语作贬义,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鱼龙混杂: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第二处,“鱼龙混杂”不符合语境; 失衡:意思是失去平衡; 失控:失去控制能力。第三处,“失衡”与生态搭配,“失控”不当。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 个削减到 67 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B. 2017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轻松自如地驾驭不同的地域文化,试图让 作品放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有意义。他在自由的王国里畅游,像一个喜新厌旧的 孩子。 C. 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 价格比上周上涨 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 0.25%。 D. 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 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答案】B 3. 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年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③女年甫及笄,嫋嫋有容色 ④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 ⑤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①③⑤④ 【答案】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4. 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上联:飞阁排云入 下联:垂杨夹道生
B.上联:山光扑面经宵雨 下联:历尽艰难好做人 C.上联:几家深树碧藏楼 下联:一壶清茶知真味 D.上联:花开阴影浓 下联:花谢白玉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有关内容。对联要求上下联词性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如此可以排除CD两项,因为这两项的最后一字以仄音收 尾。B项“山光扑面ˆ对“历尽艰难”,主谓短语对动宾短语,词性不当,排除。因 此可以选择A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很明显,背景对于诗歌意义的阐释是必要的,尤其是精细而准确的背景,它不像 那种大而无当的笼统介绍,说些无比正确而毫无意义的废 ,。,可是我们还得想一想,“背景”真 是一把万能钥匙,确实能打开“意义”的大门吗? ①为搜寻目标提供了依据 ②文学批评家们振振有词:搞清楚了背景就掌握了理解意义的钥匙 ③倒像是用细线五彩勾勒了一幅工笔人物 ④倒像是精确画出了位置的大比例地图 ⑤为查找失踪者提供了线索 ⑥也不像含含混混的泛泛交代,只把对象画了个朦胧含蓄的大概轮廓 A.③⑤⑥④①② B.④⑤⑥③①② C.④①⑥③⑤② D. ③①⑥④⑤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句子排序能力。通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主要内 容是说背景对于诗歌意义理解的作用。首先可以找出文段中的句式“不像……倒 像……也不像……倒像… 可以推断出⑥排在第三个。根据⑥中“只把对象 画了个朦胧含蓄的大概轮廓”推断出③排在⑥后。排除AD两项。再根据③句中 “勾勒了一幅工笔人物”与⑤句中的“失踪者”,推断出⑤跟在③后,排除B 项。故选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国祚,汉军镶红旗人。父一鹤,太祖时来归。天聪间,授三等甲喇章京。国祚 其次子也。初授牛录额真,屯田义州。从征黑龙江。取前屯卫、中后所。顺治初, 从征江南,克扬州、嘉兴、江阴,皆有功。世职自半个前程累进二等阿达哈哈番。 历官自甲喇额真累迁镶白旗汉军固山额真 十三年,加平南将军,驻师温州。十五年,授浙江总督。郑成功犯温州,国祚督 兵击卻之,得舟九十馀。成功又犯宁波,副都统夏景梅、总兵常进功等督兵击卻 之,奏捷,上以成功自引退,疏语铺张,饬毋蹈明末行间陋习,罔上冒功。成功 旋大举犯江宁,督兵防御,事定,部议国祚等玩寇,当夺官,诏改罚俸。国祚督 浙江四年,颇尽心民事。岁饥,米值昂,发帑平粜,并移檄邻省毋遏粜,民以是 德之。十八年,调山东,复调山西。康煕元年,甄别各直省督抚,国祚以功不掩 过,解任。 吴三桂反,十三年,起国祚江西提督,驻九江。三桂兵入江西境,命移驻南昌。 耿精忠应三桂,亦遣兵犯江西,陷广信、建昌。国祚与将军希尔根、哈尔哈齐督
B. 上联:山光扑面经宵雨 下联:历尽艰难好做人 C. 上联:几家深树碧藏楼 下联:一壶清茶知真味 D. 上联:花开阴影浓 下联:花谢白玉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有关内容。对联要求上下联词性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如此可以排除 CD 两项,因为这两项的最后一字以仄音收 尾。B 项“山光扑面”对“历尽艰难”,主谓短语对动宾短语,词性不当,排除。因 此可以选择 A 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很明显,背景对于诗歌意义的阐释是必要的,尤其是精细而准确的背景,它不像 那种大而无当的笼统介绍,说些无比正确而毫无意义的废 话, , ; , , 。 ,可是我们还得想一想,“背景”真 是一把万能钥匙,确实能打开“意义”的大门吗? ①为搜寻目标提供了依据 ②文学批评家们振振有词:搞清楚了背景就掌握了理解意义的钥匙 ③倒像是用细线五彩勾勒了一幅工笔人物 ④倒像是精确画出了位置的大比例地图 ⑤为查找失踪者提供了线索 ⑥也不像含含混混的泛泛交代,只把对象画了个朦胧含蓄的大概轮廓 A. ③⑤⑥④①② B. ④⑤⑥③①② C. ④①⑥③⑤② D. ③①⑥④⑤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通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主要内 容是说背景对于诗歌意义理解的作用。首先可以找出文段中的句式“不像……倒 像……也不像……倒像……”,可以推断出⑥排在第三个。根据⑥中“只把对象 画了个朦胧含蓄的大概轮廓”推断出③排在⑥后。排除 AD 两项。再根据③句中 “勾勒了一幅工笔人物”与⑤句中的“失踪者”,推断出⑤跟在③后,排除 B 项。故选 C。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国祚,汉军镶红旗人。父一鹤,太祖时来归。天聪间,授三等甲喇章京。国祚 其次子也。初授牛录额真,屯田义州。从征黑龙江。取前屯卫、中后所。顺治初, 从征江南,克扬州、嘉兴、江阴,皆有功。世职自半个前程累进二等阿达哈哈番。 历官自甲喇额真累迁镶白旗汉军固山额真。 十三年,加平南将军,驻师温州。十五年,授浙江总督。郑成功犯温州,国祚督 兵击卻之,得舟九十馀。成功又犯宁波,副都统夏景梅、总兵常进功等督兵击卻 之,奏捷,上以成功自引退,疏语铺张,饬毋蹈明末行间陋习,罔上冒功。成功 旋大举犯江宁,督兵防御,事定,部议国祚等玩寇,当夺官,诏改罚俸。国祚督 浙江四年,颇尽心民事。岁饥,米值昂,发帑平粜,并移檄邻省毋遏粜,民以是 德之。十八年,调山东,复调山西。康熙元年,甄别各直省督抚,国祚以功不掩 过,解任。 吴三桂反,十三年,起国祚江西提督,驻九江。三桂兵入江西境,命移驻南昌。 耿精忠应三桂,亦遣兵犯江西,陷广信、建昌。国祚与将军希尔根、哈尔哈齐督
兵赴援,精忠将易明自建昌以万馀人迎战。师分道纵击,破贼,逐北七十馀里 克抚州。明复以万馀人来攻,国祚与前锋统领沙纳哈、署护军统领瓦岱等奋击破 之,斩四千馀级。十四年,大将军安亲王岳乐请以国祚随征,报可。十五年,师 进攻长沙,三桂兵来犯,国祚击之败走。寻命移驻茶陵。十八年,长沙下,从安 亲王攻宝庆。世璠将吴国贵据武冈,囯祚与建义将军林兴珠督兵力战,炮殪国贵, 克武冈。国祚以创发乞休。二十七年,卒,年八十,赐祭葬,谥敏壮 清史稿列传四十四《赵国祚传》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饬毋蹈明末行间陋习 饬:告诫 B罔上冒 功 罔:欺骗 C大将军安亲王岳乐请以国祚随征,报可报:报告 D炮殪国 贵 殪:杀死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庙号的一种,多用于开国帝王,这里是指努尔哈赤。文中的天聪、顺 治、康熙都是庙号。 B世职:世代承袭的职位。封建统治者为了奖励手下,按血缘关系让某个家族 代继承一代地连续担任某个爵位或职位。 C部议:旧时指中央各部内的决定。从周开始,中央行政机构设有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分管中央各种事务 D乞休:自请辞去官职。中国古代官员可以因为年老、疾病等原因请求辞去官 职,亦称告老、乞身、乞骸骨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饥,米值昂,发帑平粜,并移檄邻省毋遏粜,民以是德之。 (2)师分道纵击,破贼,逐北七十馀里,克抚州。 9.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请结合本文简 要分析赵国祚被赐“敏壮”这一谥号的原因。 【答案】6.C 7.A 8.(1)(浙江)年成不好,大米价格狂涨,(赵国祚)打开府库,平价卖米, 并且发文晓示邻省不要阻遏卖米,百姓因为这件事感激他。 (2)大军兵分几路猛烈(尽情)攻击,击败敌兵,追剿败兵七十多里,攻克抚 州。 9.“敏”是机敏之意:发帑平粜,分道纵击等;“敏”又有勤勉做事之意:尽 心民事,尽职军事。“壮”是勇猛有力之意:身经百战,奋力破敌,屡立战功 【解析】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C项“报”:回复。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査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A太祖是庙号,天聪、顺治、康 熙都是年号。 点睛:年号可以有多个,庙号只有一个。年号生前定,庙号死后定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 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 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 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兵赴援,精忠将易明自建昌以万馀人迎战。师分道纵击,破贼,逐北七十馀里, 克抚州。明复以万馀人来攻,国祚与前锋统领沙纳哈、署护军统领瓦岱等奋击破 之,斩四千馀级。十四年,大将军安亲王岳乐请以国祚随征,报可。十五年,师 进攻长沙,三桂兵来犯,国祚击之败走。寻命移驻茶陵。十八年,长沙下,从安 亲王攻宝庆。世璠将吴国贵据武冈,国祚与建义将军林兴珠督兵力战,炮殪国贵, 克武冈。国祚以创发乞休。二十七年,卒,年八十,赐祭葬,谥敏壮。 (清史稿列传四十四《赵国祚传》)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饬毋蹈明末行间陋习 饬:告诫 B 罔上冒 功 罔:欺骗 C 大将军安亲王岳乐请以国祚随征,报可 报:报告 D 炮殪国 贵 殪:杀死 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庙号的一种,多用于开国帝王,这里是指努尔哈赤。文中的天聪、顺 治、康熙都是庙号。 B 世职:世代承袭的职位。封建统治者为了奖励手下,按血缘关系让某个家族 一代继承一代地连续担任某个爵位或职位。 C 部议:旧时指中央各部内的决定。从周开始,中央行政机构设有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分管中央各种事务。 D 乞休:自请辞去官职。中国古代官员可以因为年老、疾病等原因请求辞去官 职,亦称告老、乞身、乞骸骨等。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饥,米值昂,发帑平粜,并移檄邻省毋遏粜,民以是德之。 (2)师分道纵击,破贼,逐北七十馀里,克抚州。 9. 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请结合本文简 要分析赵国祚被赐“敏壮”这一谥号的原因。 【答案】6. C 7. A 8. (1)(浙江)年成不好,大米价格狂涨,(赵国祚)打开府库,平价卖米, 并且发文晓示邻省不要阻遏卖米,百姓因为这件事感激他。 (2)大军兵分几路猛烈(尽情)攻击,击败敌兵,追剿败兵七十多里,攻克抚 州。 9. “敏”是机敏之意:发帑平粜,分道纵击等;“敏”又有勤勉做事之意:尽 心民事,尽职军事。 “壮”是勇猛有力之意:身经百战,奋力破敌,屡立战功。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C 项“报”:回复。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A 太祖是庙号,天聪、顺治、康 熙都是年号。 点睛:年号可以有多个,庙号只有一个。年号生前定,庙号死后定。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 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 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 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通观历代各朝所定年号,大多以二字命名,如汉初建、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 明万历等。但亦有用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三字年号始于王莽“始建国(公元 9年-13年)”。之后又有梁武帝“中大通(529-534年)”、“中大同(546-547 年)”等。四字年号较三字为多,始于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440-451年)”, 唐武则天称帝后,曾用“天册万岁(695年)”、“万岁登封(696年)”等 宋太宗曾用“太平兴国(976-984年)”宋真宗曾用“大中祥符(1008-1016 年)”等。此外,尚有六字年号,如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1038-1048) 惠宗“天赐礼盛国庆(1070-1074年)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査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 关键字词,(1)“岁饥”:年成不好;“值昂”:价格狂涨;“发帑平粜” 帑,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粜:是卖的意思;整个意思就是:打开府库,平价卖 米。“移檄”: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德”动词,感激。(2)“纵击 猛烈攻击;“逐北”追逐败军;“克”攻克。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査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题干可知要求概括赵国祚被赐 敏壮”这一谥号的原因。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 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 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文中没 有对这一原因进行阐述,但可以结合赵国祚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分析。文 章主要记录了赵国祚作为将军,在军事作战方面的才能,可见其勇猛:文中还写 了他做官是的一些举措,如发帑平粜,可见其机敏,勤勉的品德。所以“敏壮” 这一谥号适合他。 参考译文 赵国祚是汉军镶红旗人。赵国祚的父亲是赵一鹤(本为明军军官),太祖(努尔 哈赤)在位时归降大清。天聪年间,赵一鹤被授予三等甲喇章京(官爵名)。赵 国祚是他的第二个儿子。起初被授予牛录额真(官名),在义州屯田。跟随清军 征讨黑龙江。夺取前屯卫、中后所两座城池。顺治初年,跟随大军征讨江南,攻 克扬州、嘉兴、江阴,都有战功。世袭职位自半个前程(清初世袭的最低官职) 多次升迁到二等阿达哈哈番(清爵名)。经历的官职自甲喇额真(官名)多次升 迁至镶白旗汉军固山额真(官名) 顺治十三年,赵国祚被加封为平南将军,率领军队驻守温州。顺治十五年,被授 予浙江总督。郑成功侵犯温州,赵国祚率领军队击退他们,缴获船只九十多艘 后来郑成功又来侵犯宁波,副都统夏景梅、总兵常进功等率领军队击退他们,赵 国祚向皇帝报捷,皇上认为是郑成功自行退兵,而他的给皇上的奏疏语言夸大其 实,告诫他不要重蹈明末军队陋习,欺骗上级,冒领军功。郑成功不久又大举侵 犯江宁,赵国祚率领军队防御,事情平定之后,朝廷相关部门认定赵国祚等人消 极抗敌,应当削去官职,皇上下诏改为罚俸。赵国祚担任浙江总督四年,在民事 上颇为费心。浙江年成不好,大米价格狂涨,赵国祚打开府库,平价卖米,并且 发文晓示邻省不要阻遏卖米,百姓因为这件事感激他。顺治十八年,调任山东总 督,后又调任山西总督。康煕元年,考核鉴定各直省督抚,赵国祚因为功劳不能 抵消过失,被解除职务。 吴三桂反叛,康熙十三年,起用赵国祚为江西提督,驻守九江。吴三桂的军队进 入江西境内,朝廷命令赵国祚移师驻守南昌。耿精忠响应吴三桂,也派遣军队进 犯江西,攻克广信、建昌。赵国祚与将军希尔根、哈尔哈齐率领军队去支援,耿 精忠手下大将易明从建昌率领一万多人马迎战。大清军队兵分几路猛烈攻击,击
通观历代各朝所定年号,大多以二字命名,如汉初建、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 明万历等。但亦有用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三字年号始于王莽“始建国(公元 9 年—13 年)”。之后又有梁武帝“中大通(529—534 年)”、“中大同(546—547 年)”等。四字年号较三字为多,始于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440—451 年)”, 唐武则天称帝后,曾用“天册万岁(695 年)”、“万岁登封(696 年)”等; 宋太宗曾用“太平兴国(976—984 年)”宋真宗曾用“大中祥符(1008—1016 年)”等。此外,尚有六字年号,如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1038—1048)”、 惠宗“天赐礼盛国庆(1070—1074 年)”。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 关键字词,(1)“岁饥”:年成不好;“值昂”:价格狂涨;“发帑平粜”: 帑,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粜:是卖的意思;整个意思就是:打开府库,平价卖 米。“移檄”: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德”动词,感激。(2)“纵击” 猛烈攻击;“逐北”追逐败军;“克”攻克。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题干可知要求概括赵国祚被赐 “敏壮”这一谥号的原因。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 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 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文中没 有对这一原因进行阐述,但可以结合赵国祚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分析。文 章主要记录了赵国祚作为将军,在军事作战方面的才能,可见其勇猛;文中还写 了他做官是的一些举措,如发帑平粜,可见其机敏,勤勉的品德。所以“敏壮” 这一谥号适合他。 参考译文: 赵国祚是汉军镶红旗人。赵国祚的父亲是赵一鹤(本为明军军官),太祖(努尔 哈赤)在位时归降大清。天聪年间,赵一鹤被授予三等甲喇章京(官爵名)。赵 国祚是他的第二个儿子。起初被授予牛录额真(官名),在义州屯田。跟随清军 征讨黑龙江。夺取前屯卫、中后所两座城池。顺治初年,跟随大军征讨江南,攻 克扬州、嘉兴、江阴,都有战功。世袭职位自半个前程(清初世袭的最低官职) 多次升迁到二等阿达哈哈番(清爵名)。经历的官职自甲喇额真(官名)多次升 迁至镶白旗汉军固山额真(官名)。 顺治十三年,赵国祚被加封为平南将军,率领军队驻守温州。顺治十五年,被授 予浙江总督。郑成功侵犯温州,赵国祚率领军队击退他们,缴获船只九十多艘。 后来郑成功又来侵犯宁波,副都统夏景梅、总兵常进功等率领军队击退他们,赵 国祚向皇帝报捷,皇上认为是郑成功自行退兵,而他的给皇上的奏疏语言夸大其 实,告诫他不要重蹈明末军队陋习,欺骗上级,冒领军功。郑成功不久又大举侵 犯江宁,赵国祚率领军队防御,事情平定之后,朝廷相关部门认定赵国祚等人消 极抗敌,应当削去官职,皇上下诏改为罚俸。赵国祚担任浙江总督四年,在民事 上颇为费心。浙江年成不好,大米价格狂涨,赵国祚打开府库,平价卖米,并且 发文晓示邻省不要阻遏卖米,百姓因为这件事感激他。顺治十八年,调任山东总 督,后又调任山西总督。康熙元年,考核鉴定各直省督抚,赵国祚因为功劳不能 抵消过失,被解除职务。 吴三桂反叛,康熙十三年,起用赵国祚为江西提督,驻守九江。吴三桂的军队进 入江西境内,朝廷命令赵国祚移师驻守南昌。耿精忠响应吴三桂,也派遣军队进 犯江西,攻克广信、建昌。赵国祚与将军希尔根、哈尔哈齐率领军队去支援,耿 精忠手下大将易明从建昌率领一万多人马迎战。大清军队兵分几路猛烈攻击,击
败敌兵,追剿败兵七十多里,攻克抚州。易明又率领一万多人来进攻,赵国祚与 前锋统领沙纳哈、署护军统领瓦岱等奋勇出击,击败贼军,斩首四千多级。康煕 十四年,大将军安亲王岳乐请求朝廷让赵国祚随他出征,皇上回复可以。康熙十 五年,大军进攻长沙,吴三桂军队来犯,赵国祚攻打吴三桂的军队使其败逃。不 久又命令赵国祚移师驻守茶陵。康熙十八年,攻克长沙,又跟从安亲王进攻宝庆 吴世璠(吴三桂之孙)手下大将吴国贵占据武冈,赵国祚与建义将军林兴珠率军 奋力作战,开炮轰死吴国贵,攻克武冈。赵国祚因为身上创伤发作,请求退休 康熙二十七年,去世,享年八十岁,赏赐祭葬尊荣,谥号敏壮。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鹦鹉洲 李白 鸚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鸚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注:此地因祢衡作鹦鹉赋而得名。东汉末,祢衡恃才傲物,曹操想羞辱他反被羞 辱,就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给黄祖。后因与黄 祖言语冲突而被害,时年二十六岁。 10.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表达特色。 11.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颔联:借用典故(借代),借鹦鹉西飞,暗写(代指)祢衡被黄 祖杀害。以乐景衬哀情,以鹦鹉洲树木青翠,反衬祢衡命运的悲惨。颈联:运用 比喻,江浪像锦绣一样美丽。 从视觉、嗅觉相结合描写鹦鹉洲的美好的风光 反衬,以春景,反衬出下文自己内心的孤苦之情。 11.对祢衡的才华的倾慕之意:对祢衡的悼念之情;借祢衡抒发孤傲自得之意; 遭遇贬谪的失意之情:漂泊异乡的孤独之情。 【解析】 10.试题分析:此题山西诗句的表达特色,重点抓住诗句中的“鹦鹉西飞”的典 故分析用典的手法,抓住“香风暖”“锦浪生”乐景和整首诗的情感分析“以乐 景写哀情”。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 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 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 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 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 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重点分析用典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11.试题分析:注意抓住诗句中的“何青青”“迁客”“徒极目”“孤月”“向 谁明”分析对祢衡的才华的倾慕、悼念之意,自己的失意、漂泊异乡的孤独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 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 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败敌兵,追剿败兵七十多里,攻克抚州。易明又率领一万多人来进攻,赵国祚与 前锋统领沙纳哈、署护军统领瓦岱等奋勇出击,击败贼军,斩首四千多级。康熙 十四年,大将军安亲王岳乐请求朝廷让赵国祚随他出征,皇上回复可以。康熙十 五年,大军进攻长沙,吴三桂军队来犯,赵国祚攻打吴三桂的军队使其败逃。不 久又命令赵国祚移师驻守茶陵。康熙十八年,攻克长沙,又跟从安亲王进攻宝庆。 吴世璠(吴三桂之孙)手下大将吴国贵占据武冈,赵国祚与建义将军林兴珠率军 奋力作战,开炮轰死吴国贵,攻克武冈。赵国祚因为身上创伤发作,请求退休。 康熙二十七年,去世,享年八十岁,赏赐祭葬尊荣,谥号敏壮。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鹦鹉洲 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注:此地因祢衡作鹦鹉赋而得名。东汉末,祢衡恃才傲物,曹操想羞辱他反被羞 辱,就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给黄祖。后因与黄 祖言语冲突而被害,时年二十六岁。 10.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表达特色。 11. 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 )颔联:借用典故(借代),借鹦鹉西飞,暗写(代指)祢衡被黄 祖杀害。以乐景衬哀情,以鹦鹉洲树木青翠,反衬祢衡命运的悲惨。颈联:运用 比喻,江浪像锦绣一样美丽。 从视觉、嗅觉相结合描写鹦鹉洲的美好的风光 反衬,以春景,反衬出下文自己内心的孤苦之情。 11. 对祢衡的才华的倾慕之意;对祢衡的悼念之情;借祢衡抒发孤傲自得之意; 遭遇贬谪的失意之情;漂泊异乡的孤独之情。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山西诗句的表达特色,重点抓住诗句中的“鹦鹉西飞”的典 故分析用典的手法,抓住“香风暖”“锦浪生”乐景和整首诗的情感分析“以乐 景写哀情”。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 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 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 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 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 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重点分析用典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11. 试题分析:注意抓住诗句中的“何青青”“迁客”“徒极目”“孤月”“向 谁明”分析对祢衡的才华的倾慕、悼念之意,自己的失意、漂泊异乡的孤独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 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 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