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 、语言基础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 的价值基因。 ②有着学界楷模,一代宗师之美誉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 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 ③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 会儿工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A.薪火相传融贯中西 二一添作五 B.薪火相传融会贯通 下五去 C.衣钵相传融贯中西 三下五去二 D.衣钵相传融会贯通 添作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一定要 在理解成语的意思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进行。①句,薪火相传,指穷于为薪, 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原意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 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 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根据语境“在注重乐教 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的价值基因”,语句强调的是“尊师重教是代 代相传的价值基因”,所以用“薪火相传”恰当。②句,融贯中西:融:融合; 贯:贯通。中西:中国和西洋。融合贯通中国和西洋,一般指学问。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 透彻的理解。根据“中国文化各种思想”只能选“融会贯通”。③句,“二一添 作五”是指双方平分,“三下五除二”,形容很快。句子意思是说他速度快,选 用“三下五除二”。故选B。 2.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 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 回) B.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 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手下留情。”(腾讯体 育消息) C.“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 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 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D.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欺骗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某 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述不 准确的一项”,A项,令千金:意思是“你的女儿”,符合语境;B项,手下留 情: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符合语境;C项,忝列 为谦词,意思是有愧于排列在其中。如果用来评说别人则有贬抑的意味。不和语 境;D项,当事人:当事人,是指民事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要求人民法院保护民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 2018 届高三 12 月联考 一、语言基础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 的价值基因。 ②有着学界楷模,一代宗师之美誉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 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 。 ③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 他 ,—会儿工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A. 薪火相传 融贯中西 二一添作五 B. 薪火相传 融会贯通 三下五去二 C. 衣钵相传 融贯中西 三下五去二 D. 衣钵相传 融会贯通 二一添作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一定要 在理解成语的意思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进行。①句,薪火相传,指穷于为薪, 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原意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 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 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根据语境“在注重乐教 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的价值基因”,语句强调的是“尊师重教是代 代相传的价值基因”,所以用“薪火相传”恰当。②句,融贯中西:融:融合; 贯:贯通。中西:中国和西洋。融合贯通中国和西洋,一般指学问。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 透彻的理解。根据“中国文化各种思想”只能选“融会贯通”。③句,“二—添 作五”是指双方平分,“三下五除二”,形容很快。句子意思是说他速度快,选 用“三下五除二”。故选 B。 2. 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 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 回) B.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 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手下留情。”(腾讯体 育消息) C. “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 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 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D. 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欺骗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某 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述不 准确的一项”,A 项,令千金:意思是“你的女儿”,符合语境;B 项,手下留 情: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符合语境;C 项,忝列: 为谦词,意思是有愧于排列在其中。如果用来评说别人则有贬抑的意味。不和语 境;D 项,当事人:当事人,是指民事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要求人民法院保护民
事权利或者法律关系、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起诉方和被诉方。符合语境。故选 C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 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 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 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 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 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 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 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3.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A.②④①③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先判定对联涉及的节日是什么,然后根据节日时间 的先后排序。根据各副对联中关键词来判断其涉及的传统节日,①中,根据 “月”“银花”“灯”可以判定为元宵节;②中,根据“叶脱”“秋正半”“丛 桂树齐香”,可以判定为中秋节;③中,根据“禁火”“逢春早”,可以判定为 清明节(寒食节);④中,根据“酒”“黄花(菊花)”,可以判定为重阳节。 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元宵节,清明(寒食),中秋节,重阳节 故选C。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光是那么一点 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的风声 A.④②①⑤③ B.④⑤①③② C.⑤②①③④ D.⑤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语句衔接与连贯。需要对文意进行理解,兼有 比喻修辞。“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明言时间已久,因此接用④“仍 然可以”。⑤①与③②之间构成比喻,从③“太极云手般”可知,故③②在后。 点睛:对于考査语句连贯性的题目,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 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 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 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如本题从③“太极云手般”, ②“向左缓缓推出”可知,故③在②后
事权利或者法律关系、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起诉方和被诉方。符合语境。故选 C。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 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 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 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 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 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 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 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3. 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A. ②④①③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先判定对联涉及的节日是什么,然后根据节日时间 的先后排序。根据各副对联中关键词来判断其涉及的传统节日,①中,根据 “月”“银花”“灯”可以判定为元宵节;②中,根据“叶脱”“秋正半”“丛 桂树齐香”,可以判定为中秋节;③中,根据“禁火”“逢春早”,可以判定为 清明节(寒食节);④中,根据“酒”“黄花(菊花)”,可以判定为重阳节。 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元宵节,清明(寒食),中秋节,重阳节。 故选 C。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光是那么一点, 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的风声 A. ④②①⑤③ B. ④⑤①③② C. ⑤②①③④ D. ⑤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与连贯。需要对文意进行理解,兼有 比喻修辞。“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明言时间已久,因此接用④“仍 然可以”。⑤①与③②之间构成比喻,从③“太极云手般”可知,故③②在后。 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 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 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 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如本题从③“太极云手般”, ②“向左缓缓推出”可知,故③在②后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在爷爷八十寿宴上,李明起身给爷爷祝酒:“‘莫道桑榆晩,为霞尚满天’。 祝您老人家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 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 痕迹。 C.看着满池残荷擎叶,黄鑫感慨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荷花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真令人感动 D.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让 人仰慕、追思,但毕竟“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人民才是历史的 真正创造者。 【答案】A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 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 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 ②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 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 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 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 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 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 解去。 ③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 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 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 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 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 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 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④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 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恭》 【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师复畔 畔:通“叛”,反叛 B.坐征下狱 坐:因为 C.恭上疏言方略 方略:方法,谋略 D.宜奉大使,镇抚凉部奉:赐予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护:古代官名。汉、唐等时代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 关叫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
5.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在爷爷八十寿宴上,李明起身给爷爷祝酒:“‘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祝您老人家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B.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 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 痕迹。 C. 看着满池残荷擎叶,黄鑫感慨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荷花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真令人感动。” D. 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让 人仰慕、追思,但毕竟“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人民才是历史的 真正创造者。 【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 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 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 ②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 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 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 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 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 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 解去。 ③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 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 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 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 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 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 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④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 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恭》) 【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车师复畔 畔:通“叛”,反叛 B. 坐征下狱 坐:因为 C. 恭上疏言方略 方略:方法,谋略 D. 宜奉大使,镇抚凉部 奉:赐予 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都护:古代官名。汉、唐等时代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 关叫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
B.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 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 C.苏武:西汉名臣。武帝时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 欲使其投降,誓死不从;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 年,持节不屈。 D.崩:又称驾崩,指古代帝王或王后死亡。古代对不同身份的人死亡说法不同, 如:候王死亡称薨,大夫死亡称不禄,士死亡称卒,平民死亡称死。 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2)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 (3)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9.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耿恭“义重于生”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6.B 7.D 8.①答案示例:穿着破裂的衣服,形体容颜憔悴不堪。 ②答案示例:耿恭登上城墙拼搏作战,他把毒药涂到箭头上,于是拉开强弓射出 毒箭。 ③答案示例:我初次读《苏武传》,被他在荒凉的北海过着艰苦的生活,没有使 大汉王朝蒙羞的精神所感动。 9.答案示例:①与士兵同患难共生死,②不为名利女色诱惑,③不惜牺牲生命, ④不怕冒犯权贵。 【解析】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理解文言文诗词含义能力。文言文实词含义的理解 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坐征下 狱”意思是“获罪被(朝廷)投入监狱”,所以“坐”的意思是“犯罪、获罪” 故选B。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 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本题D项,“大夫死亡称不禄,士死亡称卒”说法不对,古代,大夫死亡称卒 士死亡称不禄。故选D。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 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 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 句中:“衣屦穿决”译为“穿着破裂的衣服”;“形容”译为“形体容颜”;“枯 槁”译为“憔悴不堪”。(2)句中:“乘”译为“登上”;“傅”译为“涂” “发”译为“拉开”;(3)句中:“茹毛”喻指艰苦生活:“茹毛穷海”定语 后置句,译为“在荒凉的北海过着艰苦的生活”;“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被动句,或者说“感”译为“被………感动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 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 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 “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 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B.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 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C. 苏武:西汉名臣。武帝时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 欲使其投降,誓死不从;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 年,持节不屈。 D. 崩:又称驾崩,指古代帝王或王后死亡。古代对不同身份的人死亡说法不同, 如:候王死亡称薨,大夫死亡称不禄,士死亡称卒,平民死亡称死。 8.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⑵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 ⑶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9. 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耿恭“义重于生”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6. B 7. D 8. ①答案示例:穿着破裂的衣服,形体容颜憔悴不堪。 ②答案示例:耿恭登上城墙拼搏作战,他把毒药涂到箭头上,于是拉开强弓射出 毒箭。 ③答案示例:我初次读《苏武传》,被他在荒凉的北海过着艰苦的生活,没有使 大汉王朝蒙羞的精神所感动。 9. 答案示例:①与士兵同患难共生死,②不为名利女色诱惑,③不惜牺牲生命, ④不怕冒犯权贵。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诗词含义能力。文言文实词含义的理解, 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 项,“坐征下 狱”意思是“获罪被(朝廷)投入监狱”,所以“坐”的意思是“犯罪、获罪”。 故选 B。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 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本题 D 项,“大夫死亡称不禄,士死亡称卒”说法不对,古代,大夫死亡称卒, 士死亡称不禄。故选 D。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 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 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 句中:“衣屦穿决”译为“穿着破裂的衣服”;“形容”译为“形体容颜”;“枯 槁”译为“憔悴不堪”。(2)句中:“乘”译为“登上”;“傅”译为“涂”, “发”译为“拉开”;(3)句中:“茹毛”喻指艰苦生活;“茹毛穷海”定语 后置句,译为“在荒凉的北海过着艰苦的生活”;“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被动句,或者说“感”译为“被……感动”。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 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 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 “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 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9.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耿恭‘义重于生’体现在哪些 方面。”是考査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通读文章,可以从文章中筛选出“恭 与士推诚同死生”“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 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上言:‘故 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 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 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 郡,卒于家”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条概括耿恭“义重于生”体现的几个方面。 参考译文: 耿恭字伯宗,从小就死了父亲。他为人慷慨,多有远大的谋略,具备将帅的才能 永平十七年冬季,骑都尉刘张带兵去攻打车师国,请耿恭担任他的司马,与奉车 都尉窦固一起打败了车师国并使他们投降。(朝廷)开始设置西域都护、戊己校 尉,于是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屯驻在车师国后王部的金蒲城。 第二年三月,匈奴北单于派遣两万骑兵攻打车师。最终打败并杀了车师后王安得, 接着进攻金蒲城。正巧这时显宗皇帝去世,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一起攻打 耿恭,耿恭激励士卒打退了他们。车师后王夫人的祖辈是汉人,因而常悄悄地给 耿恭通报敌人军情,并私下供给汉军粮饷。过了几个月,城中粮食吃光了,陷入 窘迫的境地,就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和弦筋。穿着破裂的衣服,形体容颜 僬悴不堪。耿恭一向与将士们坦诚相待,同生共死,所以大家都无二心,但是人 却不断地死去,只剩下几十人。匈奴单于探知耿恭已陷入困境,一心要招降他。 就派人来诱降耿恭说:“如果投降的话,当封你为白屋王,并且配美女给你做妻 子。”耿恭登上城墙拼搏作战,他把毒药涂到箭头上,于是拉开强弓射岀毒箭, 中了箭的匈奴兵,看着创口都溃烂了,于是大惊失色。恰巧这时刮起了暴风,下 起了大雨,耿恭趁着风雨反击匈奴,杀伤了很多敌人。匈奴人很震惊害怕,相互 传说道:“汉兵真是神人啊,太可怕了!”于是解兵离去了 第二年,耿恭任长水校尉。同年秋天,金城、陇西羌叛汉。耿恭上表陈述方法谋 略,皇帝下诏召他入宫咨询。于是派他率领五校(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 声)士卒三千人,作为车骑将军马防的副将出征西羌。耿恭驻军枹罕,多次与敌 作战。第二年秋天,烧当羌(西羌之一支)投降,马防还京师,耿恭留驻攻打尚未 平服者,歼敌千余人,获牛、羊四万多头,勒姐、烧河羌等十三种羌几万人,都 到耿恭军中投降。当初,耿恭出陇西时,曾上书朝廷,说:“故安丰侯窦融昔在 凉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窦固),即其子孙。前时窦固出兵天山,战 功卓著,为全军之冠,适宜赐予大使职任,坐镇安抚凉州。可令车骑将军马防驻 防汉阳,作为重要的威慑力量。”他这个建议违忤了马防的心意。于是,马防回 京,指使监营谒者李谭劾奏耿恭,说他不以国事为忧,接到出征诏书时有埋怨之 辞色。(因此)获罪被朝廷征召回京,把他下狱审治,后来,免除他的官职,责 令他还归本郡。不久,耿恭死于家中 (作者)评论说:我初次读《苏武传》,被他在蛮荒之地坚持过艰苦生活,没有让 大汉王朝蒙羞的精神所感动。后来披阅耿恭坚守疏勒城的事迹,不知不觉长叹着 眼泪不知从哪里流了下来。哎!追求正义比求生还重要,才使他达到这样的境界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秋晚登城北门
9.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耿恭‘义重于生’体现在哪些 方面。”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通读文章,可以从文章中筛选出“恭 与士推诚同死生”“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 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上言:‘故 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 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 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 郡,卒于家”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条概括耿恭“义重于生”体现的几个方面。 参考译文: 耿恭字伯宗,从小就死了父亲。他为人慷慨,多有远大的谋略,具备将帅的才能。 永平十七年冬季,骑都尉刘张带兵去攻打车师国,请耿恭担任他的司马,与奉车 都尉窦固一起打败了车师国并使他们投降。(朝廷)开始设置西域都护、戊己校 尉,于是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屯驻在车师国后王部的金蒲城。 第二年三月,匈奴北单于派遣两万骑兵攻打车师。最终打败并杀了车师后王安得, 接着进攻金蒲城。正巧这时显宗皇帝去世,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一起攻打 耿恭,耿恭激励士卒打退了他们。车师后王夫人的祖辈是汉人,因而常悄悄地给 耿恭通报敌人军情,并私下供给汉军粮饷。过了几个月,城中粮食吃光了,陷入 窘迫的境地,就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和弦筋。穿着破裂的衣服,形体容颜 憔悴不堪。耿恭一向与将士们坦诚相待,同生共死,所以大家都无二心,但是人 却不断地死去,只剩下几十人。匈奴单于探知耿恭已陷入困境,一心要招降他。 就派人来诱降耿恭说:“如果投降的话,当封你为白屋王,并且配美女给你做妻 子。” 耿恭登上城墙拼搏作战,他把毒药涂到箭头上,于是拉开强弓射出毒箭, 中了箭的匈奴兵,看着创口都溃烂了,于是大惊失色。恰巧这时刮起了暴风,下 起了大雨,耿恭趁着风雨反击匈奴,杀伤了很多敌人。匈奴人很震惊害怕,相互 传说道:“汉兵真是神人啊,太可怕了!”于是解兵离去了。 第二年,耿恭任长水校尉。同年秋天,金城、陇西羌叛汉。耿恭上表陈述方法谋 略,皇帝下诏召他入宫咨询。于是派他率领五校(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 声)士卒三千人,作为车骑将军马防的副将出征西羌。耿恭驻军枹罕,多次与敌 作战。第二年秋天,烧当羌(西羌之一支)投降,马防还京师,耿恭留驻攻打尚未 平服者,歼敌千余人,获牛、羊四万多头,勒姐、烧河羌等十三种羌几万人,都 到耿恭军中投降。当初,耿恭出陇西时,曾上书朝廷,说:“故安丰侯窦融昔在 凉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窦固),即其子孙。前时窦固出兵天山,战 功卓著,为全军之冠,适宜赐予大使职任,坐镇安抚凉州。可令车骑将军马防驻 防汉阳,作为重要的威慑力量。”他这个建议违忤了马防的心意。于是,马防回 京,指使监营谒者李谭劾奏耿恭,说他不以国事为忧,接到出征诏书时有埋怨之 辞色。(因此)获罪被朝廷征召回京,把他下狱审治,后来,免除他的官职,责 令他还归本郡。不久,耿恭死于家中。 (作者)评论说:我初次读《苏武传》,被他在蛮荒之地坚持过艰苦生活,没有让 大汉王朝蒙羞的精神所感动。后来披阅耿恭坚守疏勒城的事迹,不知不觉长叹着 眼泪不知从哪里流了下来。哎!追求正义比求生还重要,才使他达到这样的境界 吗!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秋晚登城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