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苯胺的制备 主讲教师:高先池 、实验目的 ■掌握苯胺乙酰化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分馏操作的原理; ■进一步巩固重结晶的操作与应用
乙酰苯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苯胺乙酰化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分馏操作的原理; 进一步巩固重结晶的操作与应用。 ---------主讲教师:高先池
二、实验原理 ■反应式 M3+CH2C、如热 NH一CCH3+H2O 芳胺可用酰氯、酸酐或与冰醋酸加热来进行酰化,使用冰 醋酸试剂易得,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酸酐 般来说是比酰氯更好的酰化试剂。用游离胺与纯乙酸酐 进行酰化时,常伴有二乙酰胺副产物的生成。但如果在醋 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酰化,由于酸酐的水解速度比 酰化速度慢得多,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但这一方法不 适合于硝基苯和其它碱性很弱的芳胺的酰化
二、实验原理 反应式 芳胺可用酰氯、酸酐或与冰醋酸加热来进行酰化,使用冰 醋酸试剂易得,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酸酐 一般来说是比酰氯更好的酰化试剂。用游离胺与纯乙酸酐 进行酰化时,常伴有二乙酰胺副产物的生成。但如果在醋 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酰化,由于酸酐的水解速度比 酰化速度慢得多,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但这一方法不 适合于硝基苯和其它碱性很弱的芳胺的酰化
■反应的应用 胺的酰化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 保护措施,一级和二级芳胺在合成中通常被转化为它 们的乙酰基衍生物以降低胺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使 其不被反应试剂破坏;同时氨基酰化后降低了氨基在 亲电取代反应(特别是卤化)中的活化能力,使其由 很强的第I类定位基变为中等强度的第I类定位基, 使反应由多元取代变为有用的一元取代,由于乙酰基 的空间位阻,往往选择性的生成对位取代物
反应的应用 胺的酰化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 保护措施,一级和二级芳胺在合成中通常被转化为它 们的乙酰基衍生物以降低胺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使 其不被反应试剂破坏;同时氨基酰化后降低了氨基在 亲电取代反应(特别是卤化)中的活化能力,使其由 很强的第Ⅰ类定位基变为中等强度的第Ⅰ类定位基, 使反应由多元取代变为有用的一元取代,由于乙酰基 的空间位阻,往往选择性的生成对位取代物
试剂及性能 苯胺5mL(51g,0.055mo),醋酸7.5mL (785g,0.13mo),锌粉01g 苯胺:bp=184℃,d=1.02,无色透明,微溶于水, 易溶于醇、醚、苯等。有毒,可经口服、皮肤渗 透、空气吸入。 醋酸:bp=113°℃C,d=1.05,无色液体,与水混溶。 乙酰苯胺:mp=114C,d=122,微溶于冷水,易 溶于醇、醚及热水。具有刺激性,抑制中枢神经 和心血管,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
试剂及性能 苯胺5mL(5.1g,0.055mol ) ,醋酸7.5mL (7.85g,0.13mol),锌粉0.1g 苯胺:bp=184℃,d=1.02,无色透明,微溶于水, 易溶于醇、醚、苯等。有毒,可经口服、皮肤渗 透、空气吸入。 醋酸:bp=113℃,d=1.05,无色液体,与水混溶。 乙酰苯胺:mp=114℃,d=1.22,微溶于冷水,易 溶于醇、醚及热水。具有刺激性,抑制中枢神经 和心血管,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
■操作前分析 目的:可逆反应,提高产率 ■(1)反应为可逆反应,要增加产率可增加 种产物的浓度和减少一种生成物的浓度 般增加最便宜的产物,减少易蒸出或沉 淀的产物 (2)苯胺易氧化,反应中要设法保护 (3)苯胺有毒,取用时要注意 (4)反应产物需要提纯,根据溶解度情况, 应使用重结晶法
操作前分析 目的:可逆反应,提高产率 (1)反应为可逆反应,要增加产率可增加 一种产物的浓度和减少一种生成物的浓度。 一般增加最便宜的产物,减少易蒸出或沉 淀的产物。 (2)苯胺易氧化,反应中要设法保护。 (3)苯胺有毒,取用时要注意。 (4)反应产物需要提纯,根据溶解度情况, 应使用重结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