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晶体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品体结构的分类,掌握品面和晶面间距的算 法,能熟练运用晶体学理论进行材料设计,能解释材料的硬度和熔点与晶体微结 构的关系。 教学重点:晶体结构的特点、七大晶系十四种空间点阵、晶体中质点的堆积、 晶格填充率、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教学难点:晶体相变、晶带轴定律的应用、晶面间距的计算 第四章晶体缺陷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晶体缺陷的形成原因,掌握晶体缺陷的分类, 能熟练运用晶体学理论对晶体缺陷的数量进行控制。 教学重点:点缺陷、热缺陷、非化学计量缺陷、杂质缺陷 教学难点:缺陷反应方程式、缺陷浓度的计算 第五章相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相图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变的条件,能运用 相变理论对物质的相进行控制。 教学重点:相律、一元相图、二元相图、三元相图 教学难点:晶体的析晶过程、三元相图理论 (七)课程有关说明 课程大纲的设置为专业服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 养,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同事和睦相处的能力,加强强化职业道德建设。面对当 今科技社会,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对材料要求的人才,建立完善的《纳米材 料与应用》的教学大纲。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参考国内有关教材,结合新的 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编写新教材。 在进行本课程学习前应结合材料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课程进行学习,积极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难点和重点突出,对于重 点和难点要用心讲解,做到深入浅出。考核方式将闭卷考试和课堂考察相结合
3 第三章 晶体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分类,掌握晶面和晶面间距的算 法,能熟练运用晶体学理论进行材料设计,能解释材料的硬度和熔点与晶体微结 构的关系。 教学重点:晶体结构的特点、七大晶系十四种空间点阵、晶体中质点的堆积、 晶格填充率、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教学难点:晶体相变、晶带轴定律的应用、晶面间距的计算 第四章 晶体缺陷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晶体缺陷的形成原因,掌握晶体缺陷的分类, 能熟练运用晶体学理论对晶体缺陷的数量进行控制。 教学重点:点缺陷、热缺陷、非化学计量缺陷、杂质缺陷 教学难点:缺陷反应方程式、缺陷浓度的计算 第五章 相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相图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变的条件,能运用 相变理论对物质的相进行控制。 教学重点:相律、一元相图、二元相图、三元相图 教学难点:晶体的析晶过程、三元相图理论 (七)课程有关说明 课程大纲的设置为专业服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 养,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同事和睦相处的能力,加强强化职业道德建设。面对当 今科技社会,培养出适应 21 世纪社会对材料要求的人才,建立完善的《纳米材 料与应用》的教学大纲。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参考国内有关教材,结合新的 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编写新教材。 在进行本课程学习前应结合材料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课程进行学习,积极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难点和重点突出,对于重 点和难点要用心讲解,做到深入浅出。考核方式将闭卷考试和课堂考察相结合
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拓展教学方法,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课堂讨论, 并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赵品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1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8 月版。 2.谢希文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1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1月版。 3.莫淑华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1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年8月版。 4.曾燕伟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1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年3月版。 (十)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建设的网络空间。 (十一)其他 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 新的精神,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对为消化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建立相应的试 题库,每年考试题从试题库中选取,并不断完善试题库。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 和课堂考察结合的方式,并在设定内容时考虑考研学生的需求,加入考研大纲中 纳米材料与应用的相关内容。 制订:力热教研室 执笔人:闫海龙2015年7月13日 审核人:秦萍 2015年7月16日
4 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拓展教学方法,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课堂讨论, 并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赵品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 1 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 8 月版。 2. 谢希文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 1 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 月版。 3. 莫淑华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 1 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年 8 月版。 4. 曾燕伟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 1 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年 3 月版。 (十)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建设的网络空间。 (十一)其他 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 新的精神,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对为消化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建立相应的试 题库,每年考试题从试题库中选取,并不断完善试题库。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 和课堂考察结合的方式,并在设定内容时考虑考研学生的需求,加入考研大纲中 纳米材料与应用的相关内容。 制 订:力热教研室 执笔人:闫海龙 2015 年 7 月 13 日 审核人:秦萍 2015 年 7 月 16 日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MATLA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MATLAB程序设计 课程编号:04310022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适合专业:应用物理学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或考试 总学时:36 学分:2 (一)课程教学目标 《MATLAB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仿真语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 学生学习MATLAB中的矩阵运算、多项式处理、控制语句、绘制二维、三维图形 和一些常用函数及工具箱等:实验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 掌握MATLAB的基本编程技巧,热练地编写MATLAB程序;熟悉SimuLink仿真的 基本方法和元件构成:了解MATLAB符号运算工具箱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备一 定的使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和仿真的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 1.理解MATLAB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MATLAB软件的安装、启动、关闭 以及基本的数值计算等: 2.掌握如何应用MATLAB软件产生矩阵,并对矩阵进行数值操作,比如: 矩阵合并、矩阵行操作、矩阵列操作以及矩阵元素操作等。掌握产生特 5
5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MATLAB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MATLAB 程序设计 课程编号:04310022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适合专业:应用物理学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或考试 总 学 时:36 学 分:2 (一)课程教学目标 《MATLAB 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仿真语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 学生学习 MATLAB 中的矩阵运算、多项式处理、控制语句、绘制二维、三维图形 和一些常用函数及工具箱等;实验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 掌握 MATLAB 的基本编程技巧,熟练地编写 MATLAB 程序;熟悉 SimuLink 仿真的 基本方法和元件构成;了解 MATLAB 符号运算工具箱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备一 定的使用 MATLAB 语言进行编程和仿真的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 1. 理解 MATLAB 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 MATLAB 软件的安装、启动、关闭 以及基本的数值计算等; 2. 掌握如何应用 MATLAB 软件产生矩阵,并对矩阵进行数值操作,比如: 矩阵合并、矩阵行操作、矩阵列操作以及矩阵元素操作等。掌握产生特
定矩阵的函数的使用方法,比如:rand,randn,,randi,,magic等: 3.掌握基本的绘图函数,能够对特定数据进行绘图。掌握图编辑技巧,添 加注释,坐标轴等。能够应用绘图函数plot,plot3,mesh,surf等绘制2-D, 3-D图像 4.掌握MATLAB基本的语法格式、语义规则。能够应用MATLAB编写脚本 文件与函数。掌握基本的语句格式,比如:循环语句,控制语句,条件 判断语句等。 5.掌握如何建立基本的数据分析框架流程等,能够应用MATLAB进行特定 数据的分析,建立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型等。 6.掌握基本的图像用户界面建立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等。理解创建图像 用户界面的基本步骤。掌握MATLAB指导建立GUI界面的基本方法,步 骤等。能够应用GU1界面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了解MATLAB的操作环境,掌握 MATLAB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MATLAB基本的语法格式、语义规则。能够 应用MATLAB编写脚本文件与函数。掌握如何应用MATLAB软件产生矩阵,并对 矩阵进行数值操作,比如:矩阵合并、矩阵行操作、矩阵列操作以及矩阵元素操 作等。掌握基本的绘图函数,能够对特定数据进行绘图。掌握图编辑技巧,添加 注释,坐标轴等。能够绘制二维曲线,三维曲面等。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框架流 程,能够利用MATLAB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理论联系实际的科 学态度,为他们今后从事专业学习、科研活动和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门 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概述、矩阵与阵列、绘图、编程、数据分析、创建图 像用户界面以及桌面工具与开发环境等章节内容,为未来从事面向对象应用程序 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学时分配数
6 定矩阵的函数的使用方法,比如:rand,randn, randi, magic 等; 3. 掌握基本的绘图函数,能够对特定数据进行绘图。掌握图编辑技巧,添 加注释,坐标轴等。能够应用绘图函数 plot, plot3, mesh, surf 等绘制 2-D, 3-D 图像 4. 掌握 MATLAB 基本的语法格式、语义规则。能够应用 MATLAB 编写脚本 文件与函数。掌握基本的语句格式,比如:循环语句,控制语句,条件 判断语句等。 5. 掌握如何建立基本的数据分析框架流程等,能够应用 MATLAB 进行特定 数据的分析,建立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型等。 6. 掌握基本的图像用户界面建立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等。理解创建图像 用户界面的基本步骤。掌握 MATLAB 指导建立 GUI 界面的基本方法,步 骤等。能够应用 GUI 界面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了解 MATLAB 的操作环境,掌握 MATLAB 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 MATLAB 基本的语法格式、语义规则。能够 应用 MATLAB 编写脚本文件与函数。掌握如何应用 MATLAB 软件产生矩阵,并对 矩阵进行数值操作,比如:矩阵合并、矩阵行操作、矩阵列操作以及矩阵元素操 作等。掌握基本的绘图函数,能够对特定数据进行绘图。掌握图编辑技巧,添加 注释,坐标轴等。能够绘制二维曲线,三维曲面等。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框架流 程,能够利用 MATLAB 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理论联系实际的科 学态度,为他们今后从事专业学习、科研活动和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门 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概述、矩阵与阵列、绘图、编程、数据分析、创建图 像用户界面以及桌面工具与开发环境等章节内容,为未来从事面向对象应用程序 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教学学时分配数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36学时(上机实验18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 学时安排 章次 内容 小计 讲课上机 1 概述 1 0 2 矩阵与阵列 6 6 12 3 绘图 3 3 6 编程 6 9 5 数据分析 3 5 6 图像用户界面 0 1 1 桌面工具与开发环境 0 1 合计 18 18 36 五、大纲内容: 第1章MATLAB简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Matlab的工作环境以及帮助系统: 2.学握Matlab的工作环境。 教学内容 1.MATLAB为什么被称为理工科黄金软件': 2.MATLAB和其他高级语言有什么不同: 3.MATLAB的运行环境。 教学提示:多媒体教学,课堂授课与上机操作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MATLAB软件的安装与调试 第2章矩阵与阵列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变量和数组、多维数组定义: 2.掌握数组元素的存取: 3.掌握保留字符、数据形式和显示: 4.掌握变量和数组运算
7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 36 学时(上机实验 18 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 章次 内容 学时安排 小计 讲课 上机 1 概述 1 0 1 2 矩阵与阵列 6 6 12 3 绘图 3 3 6 4 编程 4 6 9 5 数据分析 2 3 5 6 图像用户界面 1 0 1 7 桌面工具与开发环境 1 0 1 合计 18 18 36 五、 大纲内容: 第 1 章 MATLAB 简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 Matlab 的工作环境以及帮助系统; 2.掌握 Matlab 的工作环境。 教学内容 1. MATLAB 为什么被称为‘理工科黄金软件’; 2. MATLAB 和其他高级语言有什么不同; 3. MATLAB 的运行环境。 教学提示:多媒体教学,课堂授课与上机操作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MATLAB 软件的安装与调试 第 2 章 矩阵与阵列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变量和数组、多维数组定义; 2.掌握数组元素的存取; 3.掌握保留字符、数据形式和显示; 4.掌握变量和数组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