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专业培养方案(2019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80402 专业名称:材料物理 二、专业简介 信阳师范学院材料物理专业获批于2018年,2020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该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建设有国家级南湖创星众创空间、河南省微电能源重点 实验室、河南省新能源储能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教学、科研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有物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河南省高校低维材料与 清洁能源科技创新团队和河南省高校微纳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团队等教学、科研团队。在 物理学、材料学等领城建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 果。材料物理专业遵循新工科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河南乃至全 国培养优秀的能从事材料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 物理学、材料学、数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能发展成为在材料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继续深造或在相应领域从事材料研究、教学、应 用开发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在毕业5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社会与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环境意识、遵纪守法,有意愿和能力 服务社会; 2.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具有解决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改进、产品质量 或工艺水平提高等能力;具备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学习能力: 3.具备材料科学研究及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在功能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从事新产 品、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发工作; 4.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能胜任功能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的管 理工作: -1-
- 1 - 材料物理专业培养方案(2019 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80402 专业名称:材料物理 二、专业简介 信阳师范学院材料物理专业获批于 2018 年,2020 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该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建设有国家级南湖创星众创空间、河南省微电能源重点 实验室、河南省新能源储能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教学、科研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有物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河南省高校低维材料与 清洁能源科技创新团队和河南省高校微纳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团队等教学、科研团队。在 物理学、材料学等领域建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 果。材料物理专业遵循新工科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河南乃至全 国培养优秀的能从事材料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 物理学、材料学、数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能发展成为在材料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继续深造或在相应领域从事材料研究、教学、应 用开发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在毕业 5 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社会与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环境意识、遵纪守法,有意愿和能力 服务社会; 2.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具有解决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改进、产品质量 或工艺水平提高等能力;具备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学习能力; 3.具备材料科学研究及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在功能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从事新产 品、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发工作; 4.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能胜任功能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的管 理工作;
5.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有能力继续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 四、毕业要求 经过4年的专业培养,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材料物理学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 制备与合成、器件设计及应用等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征材 料结构、材料物理性能、器件设计等材料物理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 进行分析综合,以获得有效的结论 3.能够针对材料物理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相 关性能参数的材料、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材料制备、检测分析、器件设计和 工艺流程优化等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性能检测、数据分析等,并通过信息综合, 归纳总结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材料物理领域中材料探索、制备与合成、测量与表征 等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和仿真软件,对包括材 料制备的工艺流程、材料结构的设计、材料性能的测量及材料应用等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进行预测与模拟。能够理解测量、分析、表征等技术手段的局限性,通过对数据的可靠 分析和归纳总结,为合理开发提供科学支持。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村料物理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材料物理工程实 践和材料设计、合成与制备、测量与分析等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并在工程实践中子以考虑,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材料物理领域材料制备、器件设计和新技 术的开发及应用等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 和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能够在材料物理专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 德和规范,诚实公正,诚信守则,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其他学科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能够独立 或者与团队成员合作开展工作;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成员开展工作。 -2
- 2 - 5. 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有能力继续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 四、毕业要求 经过 4 年的专业培养,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材料物理学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 制备与合成、器件设计及应用等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征材 料结构、材料物理性能、器件设计等材料物理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 进行分析综合,以获得有效的结论。 3.能够针对材料物理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相 关性能参数的材料、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材料制备、检测分析、器件设计和 工艺流程优化等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性能检测、数据分析等,并通过信息综合, 归纳总结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材料物理领域中材料探索、制备与合成、测量与表征 等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和仿真软件,对包括材 料制备的工艺流程、材料结构的设计、材料性能的测量及材料应用等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进行预测与模拟。能够理解测量、分析、表征等技术手段的局限性,通过对数据的可靠 分析和归纳总结,为合理开发提供科学支持。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材料物理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材料物理工程实 践和材料设计、合成与制备、测量与分析等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并在工程实践中予以考虑。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材料物理领域材料制备、器件设计和新技 术的开发及应用等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 和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能够在材料物理专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 德和规范,诚实公正,诚信守则,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其他学科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能够独立 或者与团队成员合作开展工作;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成员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就材料物理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 效沟通和交流,准确表达自已的观点,具备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 表达或回应指令等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本专业领域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 热点,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材料物理领域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解 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并 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能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 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包括对材料物理领域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 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培养日标 单业要水 标1 日标2 标3 目标4 标5 毕业最求】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华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毕业桑求12 备: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用示。 五、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先进功能材料、固体物理学、材料 物理、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材料合成与制备、现代分 析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社会实 -3
- 3 - 10.沟通:能够就材料物理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 效沟通和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 表达或回应指令等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本专业领域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 热点,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材料物理领域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解 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并 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能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 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包括对材料物理领域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 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目标 5 毕业要求 1 √ √ √ √ 毕业要求 2 √ √ √ √ 毕业要求 3 √ √ √ √ 毕业要求 4 √ √ √ √ 毕业要求 5 √ √ √ √ 毕业要求 6 √ √ √ √ 毕业要求 7 √ √ √ √ 毕业要求 8 √ √ √ 毕业要求 9 √ √ 毕业要求 10 √ √ 毕业要求 11 √ √ 毕业要求 12 √ √ 备注: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用“√”表示。 五、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先进功能材料、固体物理学、材料 物理、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材料合成与制备、现代分 析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社会实
践等多种形式的实验实践活动。 六、学制和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基于4年学制制订教学计划。在校学习年限38年,提前或推迟毕 业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毕业最低学分与授予学位类别 毕业学分:175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 材料物理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表 课程姑构(学分) 学分 占蕊举分 的比创 备注 ( 通识教育平台 46 26.39 415 237% 限制性速修深专业拓辰平台谋程 36 20.5% 任意性选修深 3 14.6% 4学分 合计 175 1009% 九、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 材料物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表 名 学分内学时表周数 备注 课程实践 140学时 第一四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课 和专业实习 7周 8周(课外学时 业设计 10 12周 第入学期 军事技能训 2周 第一学期 第二课堂”活动 第一,入学期 由校团委认定 实践教学合计46.5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6.6% 十、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材料物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总表 课内总学时 课程站构 课程名称 分 合计投实脸 恩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础 51030213 Cultivation of Ethic Thought and3 32 32 221
- 4 - 践等多种形式的实验实践活动。 六、学制和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 4 年,基于 4 年学制制订教学计划。在校学习年限 3-8 年,提前或推迟毕 业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毕业最低学分与授予学位类别 毕业学分:175 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 材料物理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表 课程结构(学分) 学分 占总学分 的比例% 备注 必修课 (113.5 学分 )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46 26.3%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26 14.9%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41.5 23.7% 选修课(61.5 学分) 限制性选修课 专业拓展平台课程 36 20.5% 任意性选修课 素质拓展平台课程(包 括全校公共选修课和 专业任选课) 25.5 14.6% 含跨专业修读 8 学 分,其中文理交叉选 ≥4 学分。 合计 175 100% 九、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 材料物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表 名 称 学分 课内学时或周数 安排学期 备注 实验课 13.5 226 学时 第一-七学期 课程实践 6 140 学时 第一-四学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课 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等 9 7 周 第一-七学期 2 周(课外学时) 课程设计 2 第三、四学期 8 周(课外学时) 毕业设计 10 12 周 第八学期 军事技能训练 1 2 周 第一学期 “第二课堂”活动 5 第一-八学期 由校团委认定 实践教学合计 46.5 学分,约占总学分的 26.6%。 十、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材料物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总表 课程结构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课内总学时 课 外 学 时 周 学 时 建议修读 合计 讲授 实验 学期 510302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Cultivation of Ethic Thought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3 32 32 32 2 1
5103022 马克思主义慕本原理 103023 ction to Basic Principle o 54 5103025 ction Mao Zedong Cat with Chinese 51030172 形势与政菊 2 1-8 53030253 nglishI(A) 3 32 32 2 5303026 egihⅡ(A) 36 36 2 大学英语m(A) 53030273 36 36 36 2 3 53030283 College English IV (A) 36 6 2 4 56030032 大季计算机 ter Foundation 2 26 26 2 56030572 Basic of Prog 32 2 gram Designing 程序设计基码 5603047 of P 59030211 大学体和 32 32 2 5903022 大 1 36 36 2 必修 通识教育平 College pen 5903023 大体有 1 36 36 2 59030241 大学体有V College PEIV 1 36 36 2 69090025 y Theor 32 61030011 军事技能训练 2周 1403001 1703001 民术鉴 36 2 6903005 Mental Health Educationfo 67930001 36 36 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6703003 nce for 18 18 20 6 College Students 46836 804 248 02030042 大学语文(含应用文写作 2 32 2 12 -5
- 5 - 必修课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510302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3 54 54 3 2 5103023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Introduction to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3 54 54 3 3 5103025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5 72 72 36 4 4 51030172 形势与政策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Policies 2 64 64 1 - 8 53030253 大学英语 Ⅰ ( A ) College English Ⅰ ( A ) 3 32 32 32 2 1 53030263 大学英语 Ⅱ ( A ) College English Ⅱ ( A ) 3 36 36 36 2 2 53030273 大学英语 Ⅲ ( A ) College English Ⅲ ( A ) 3 36 36 36 2 3 53030283 大学英语 Ⅳ ( A ) College English Ⅳ ( A ) 3 36 36 36 2 4 56030032 大学计算机基础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2 26 26 12 2 1 56030572 程序设计基础 Basic of Program Designing 2 32 32 2 2 56030471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 Experiment to Basic of Program Designing 1 32 32 8 2 2 59030211 大学体育 Ⅰ College P.E.Ⅰ 1 32 32 2 1 59030221 大学体育 Ⅱ College P.E.Ⅱ 1 36 36 2 2 59030231 大学体育 Ⅲ College P.E.Ⅲ 1 36 36 2 3 59030241 大学体育 Ⅳ College P.E.Ⅳ 1 36 36 2 4 69090025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1 32 32 2 1 61030011 军事技能训练 Military Skills Training 1 2 周 1 14030011 音乐鉴赏 Music Appreciation 1 36 36 2 3/4 17030011 美术鉴赏 Art Appreciation 1 36 36 2 3/4 6903005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2 32 32 2 1 67930001 创业基础 Entrepreneurial Foundation 2 36 36 2 4 6703003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1 18 18 20 1 6 小计 46 836 804 32 248 学科 02030042 大学语文(含应用文写作) College Chinese Literature Language 2 32 32 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