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劝学(节选) 字音(红色字)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槁暴参省豉舆跬步 骐骥锲镂螯 二、文学常识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代表人物。思想 家、教育家、文学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现存32篇。(《论语》 《孟子》是语录体散文,没有标题,一般以第一句或第 句前两个字作为标题;而《荀子》是有标题的) 主张性恶论,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重视礼法 (礼治、法制)的作用 “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1-1 劝学(节选) 一、字音(红色字)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槁暴 参省 跂 舆 跬步 骐骥 锲 镂 螯 二、文学常识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代表人物。思想 家、教育家、文学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现存32篇。(《论语》 《孟子》是语录体散文,没有标题,一般以第一句或第一 句前两个字作为标题;而《荀子》是有标题的) 主张性恶论,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重视礼法 (礼治、法制)的作用。 “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輮以为轮 非能水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輮以为轮 非能水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五、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 1、木直中绳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而致千里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7、用心一也
五、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 1、木直中绳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而致千里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7、用心一也
六、文言虚词(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而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蟹六跪而二螯
六、文言虚词(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而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蟹六跪而二螯
于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七、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的标志)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
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七、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的标志)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