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配位化合物之配位平衡习题目录 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计算和回答问题 判断题 返回目录 1在10L0.10molL[Ag(NH]C溶液中,通入2.0 moINH,(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大小 的关系是c(NH)>c(C)c(Ag(NH3)2b)>c(Ag)。() 2某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为A、K2、K3、K,则该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 3某配离子的逐级不稳定常数分别为K?、K2、K3、K♀,则该配离子总的稳定常数 K=1/K?·K2·K§·K)。() 4在10L6.0mol·L氨水溶液中溶解0.10 molLuSC4固体,假定Cu2全部生成 CuNH3)4]2,则平衡时NH2的浓度至少为56mol·L。() 5金属离子A3、B2可分别形成[A(NH3)和[B(NH3),它们的稳定常数依次为4×10 和2×1010,则相同浓度的A(NH1)b和B(NH3)溶液中,A和B2的浓度关系是 c(A3)>c(B2+)。() 6已知HgC42的k=10×106,当溶液中c(C)=010mol·L时,c(Hg2y(HgCl2)的 比值为10×102。() 7对于电对AgAg来说,当Ag(I)生成配离子时,Ag的还原性将增强。() 8对于电对Cu2Cu来说,当Cu(Ⅱ)生成配离子时,Cu(Ⅱ)的氧化性将增强。() 9在某些金属的难溶盐中,加入含有可与该金属离子配位的试剂时,有可能使金属难溶盐 的溶解度增大。() 10所有物质都会因生成某一配合物而使溶解度增大。() l1所有配合物在水中都有较大的溶解度。() 12在含有少量AgCl沉淀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可以使AgCl溶解,如果再加入适 量的HNO3溶液,又可看到AgCl沉淀生成。() 13Agl在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14在50mL0.10 mol . L- AgN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C溶液,生成AgC沉淀 只要加入10mL010mo·LNH2·H2O溶液,AgC就因生成[Ag(NH3)21而全部溶解。() 15在N(NH3)2溶液中加入乙二胺(en),将会有N(en)3生成。()
第 19 章配位化合物之配位平衡习题目录 一 判断题;二 选择题;三 填空题;四 计算和回答问题 一 判断题 ( 返回目录 ) 1 在 1.0L0.10mol·L -1 [Ag(NH3 )2 ]Cl 溶液中,通入 2.0molNH3 (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大小 的关系是 c(NH3 )>c(Cl- )c([Ag(NH3 )2 ] + )>c(Ag+ )。() 2 某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为 K 、K 、K 、K ,则该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 K =K ·K ·K ·K 。() 3 某配离子的逐级不稳定常数分别为 K 、K 、K 、K ,则该配离子总的稳定常数 K =1/(K ·K ·K ·K )。() 4 在 1.0L6.0mol·L -1 氨水溶液中溶解 0.10molCuSO4 固体,假定 Cu2+全部生成 [Cu(NH3 )4 ] 2+,则平衡时 NH3 的浓度至少为 5.6mol·L -1。( ) 5 金属离子 A 3+、B 2+可分别形成[A(NH3 )6 ] 3+和[B(NH3 )6 ] 2+,它们的稳定常数依次为 4105 和 21010,则相同浓度的[A(NH3 )6 ] 3+和[B(NH3 )6 ] 2+溶液中,A 3+和 B 2+的浓度关系是 c(A3+)>c(B2+)。() 6 已知[HgCl4 ] 2-的 K =1.010-16,当溶液中 c(Cl- )=0.10mol·L -1 时,c(Hg2+)/c([HgCl4 ] 2- )的 比值为 1.010-12。() 7 对于电对 Ag+ /Ag 来说,当 Ag(Ⅰ)生成配离子时,Ag 的还原性将增强。() 8 对于电对 Cu2+/Cu 来说,当 Cu(Ⅱ)生成配离子时,Cu(Ⅱ)的氧化性将增强。() 9 在某些金属的难溶盐中,加入含有可与该金属离子配位的试剂时,有可能使金属难溶盐 的溶解度增大。() 10 所有物质都会因生成某一配合物而使溶解度增大。() 11 所有配合物在水中都有较大的溶解度。() 12 在含有少量 AgCl 沉淀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可以使 AgCl 溶解,如果再加入适 量的 HNO3 溶液,又可看到 AgCl 沉淀生成。() 13 AgI 在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14 在 5.0mL0.10mol·L -1AgNO3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NaCl 溶液,生成 AgCl 沉淀。 只要加入 1.0mL0.10mol·L -1NH3·H2O 溶液,AgCl 就因生成Ag(NH3 )2 + 而全部溶解。() 15 在[Ni(NH3 )6 ] 2+溶液中加入乙二胺(en),将会有[Ni(en)3 ] 2+生成。()
16在Fel3溶液中先加入少量KCNS(s),再加入适量的NaF溶液,最终溶液呈血红色。 17已知k♀(HgC2)=1.17×105,K8(田Hg13)=148×1030。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HgCl42+4←[Hg1]2+4C将向右进行。() 18已知k?(CuBr2])=7.8×10,ka(Cu2J)=1.10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CuB2+2I一[Cul2]+2Br将从左向右进行。() 19已知Ag(S2O3)2]和[AgCl2]的lgk分别为136和504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Ag(S2O3)23+2C=[AgC1】J+22O32将从右向左进行。() 20如果电对的氧化型、还原型能同时生成配体和配位数都一样的配合物,其E°一定变小。 () 21如果电对的氧化型、还原型能同时生成配体和配位数相同的配合物,当氧化型配合物的 稳定常数K较大时,则E变小。() 22E°([PdCl42/PdE(Pd2+Pd)。() 23[Ag(NH3)2]的氧化能力强于Ag(CN2]。() 24已知lgk(CO(NH3)2)=5.,1gk(Co(NH1)3)=352 则E°(Co3"Co32)<Ee(Co(NH1)h]Co(NH3)2)。() 5k2(Ag(CN)2J)=126×102,k?(Ag(NH3)2)=12×103。则相同浓度的[Ag(NH)2的氧 化性比[Ag(CN)2的氧化性强。() 26已知Co3+=Co2+ e=1.84V [Co(NH3)6]*+e=[Co(NH3 )6]+E=0.10V 则K?(Co(NH3)]3)K( CO(NH3)6)。() 27HgS溶解在王水中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28某金属离子的难溶电解质,因生成配离子而使沉淀溶解的过程可称为沉淀的配位溶解; 一般配离子的K越大,沉淀的K较小时,越有利于配位溶解反应的发生。() 29在M2溶液中,加入含有X和Y的溶液,可生成MX2沉淀和MY配离子。如果 kMX2)和k(MY42)越大,越有利于生成[MY32。() 30许多配位体是弱酸根离子,相关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溶液pH值有关。一般 值越小,配合物越不易解离。() 31HF、H2SiO3皆是弱酸,但是H2SiF6却是强酸。()
16 在 FeCl3 溶液中先加入少量 KCNS(s),再加入适量的 NaF 溶液,最终溶液呈血红色。 .................................................................................................................() 17 已知 K ([HgCl4 ] 2- )=1.171015,K ([HgI4 ] 2- )=1.4810-30。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HgCl4 ] 2- +4I- [HgI4 ] 2- +4Cl-将向右进行。() 18 已知 K ([CuBr2 ] - )=7.8105,K ([CuI2 ] - )=1.410-9。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CuBr2 ] - +2I- [CuI2 ] - +2Br-将从左向右进行。() 19 已知[Ag(S2O3 )2 ] 3-和AgCl2 -的 lgK 分别为 13.46 和 5.04。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Ag(S2O3 )2 3- +2Cl- AgCl2 - +2S2O3 2-将从右向左进行。() 20 如果电对的氧化型、还原型能同时生成配体和配位数都一样的配合物,其 E 一定变小。 () 21 如果电对的氧化型、还原型能同时生成配体和配位数相同的配合物,当氧化型配合物的 稳定常数 K 较大时,则 E 变小。() 22 E ([PdCl4 ] 2- /Pd)<E (Pd2+/Pd)。() 23 [Ag(NH3 )2 ] +的氧化能力强于[Ag(CN)2 ] -。() 24 已知 lgK ([Co(NH3 )6 ] 2+)=5.11,lgK ([Co(NH3 )6 ] 3+)=35.2, 则 E (Co3+/Co3+)<E ([Co(NH3 )6 ] 3+/[Co(NH3 )6 ] 2+)。 ( ) 25 K ([Ag(CN)2 ] - )=1.261021,K ([Ag(NH3 )2 ] + )=1.12107。则相同浓度的[Ag(NH3 )2 ] +的氧 化性比[Ag(CN)2 ] -的氧化性强。() 26 已知 Co3++e- Co2+ E =1.84V [Co(NH3 )6 ] 3++e- [Co(NH3 )6 ] 2+ E =0.10V 则 K ([Co(NH3 )6 ] 3+)<K ([Co(NH3 )6 ] 2+)。() 27 HgS 溶解在王水中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28 某金属离子的难溶电解质,因生成配离子而使沉淀溶解的过程可称为沉淀的配位溶解; 一般配离子的 K 越大,沉淀的 K 较小时,越有利于配位溶解反应的发生。( ) 29 在 M 2+溶液中,加入含有 X -和 Y -的溶液,可生成 MX2 沉淀和[MY4 ] 2-配离子。如果 K (MX2 )和 K ([MY4 ] 2- )越大,越有利于生成[MY4 ] 2-。() 30 许多配位体是弱酸根离子,相关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溶液 pH 值有关。一般 pH 值越小,配合物越不易解离。() 31 HF、H2SiO3 皆是弱酸,但是 H2SiF6 却是强酸。()
32A与edta(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钠盐)溶液反应生成配离子,可使溶液的pH值变小 33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和中心原子或(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 4配合物形成体是指接受配体孤对电子的原子或离子,即中心原子或离子。() 35配合物中,提供孤对电子与形成体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或配体。() 36配位酸、配位碱以及配位盐的外界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与相应配离子的电荷总数值相 等,符号相反。() 37只有多齿配体与金属离子才能形成螯合物。() 38配合物的配体中与形成体直接相连成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39氢氧化二氨合银(1)的化学式是[Ag(NH3)2]OH。() 40配合物[CrCl2(H2O)4Cl的命名应为一氯化四水·二氯合铬(Ⅲ)。() 41配合物Na2[Ag(S2O3)2应命名为二(硫代硫酸根)合银(I)酸钠。() 42一个配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这种配位体即为多齿或多基 配体。() 43CO分子中有多对孤对电子,CO作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 44[Ca(edta)2是配位数为4的螯合物。() 45[Fe(C2O)33的配位原子为C,配位数为3,是一螯合物。() 46常见配合物的形成体多为过渡金属的离子或原子,而配位原子则可以是任何元素的原 子。() 47配合物H2PCl]应命名为六氯合铂(Ⅳ)酸。() 48五氯·一氨合铂(Ⅳ)酸钾的化学式为K3PCl(NH3)。() 49配合物[PtCl2(NH3)2应命名为二氯二氨合铂(ⅣV)。() 50配合物[Fe(CO5]应命名为五(一氧化碳)合铁。() 51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类似于弱电解质。() 52[Cu(NH3)]“在水中的解离如同弱电解质。() 53含有配离子的配合物,其带异号电荷离子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几乎 完全解离成内界和外界。() 4配离子在水溶液中解离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称为不稳定常数,可用K表示。( 55在水溶液中配合物生成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称为稳定常数,可用K表示。() 对同一配离子而言,相同温度时应有K=1/K。()
32 Al3+与 edta(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钠盐)溶液反应生成配离子,可使溶液的 pH 值变小。 ........................................................................................................................() 33 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和中心原子或(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 34 配合物形成体是指接受配体孤对电子的原子或离子,即中心原子或离子。() 35 配合物中,提供孤对电子与形成体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或配体。() 36 配位酸、配位碱以及配位盐的外界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与相应配离子的电荷总数值相 等,符号相反。() 37 只有多齿配体与金属离子才能形成螯合物。() 38 配合物的配体中与形成体直接相连成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39 氢氧化二氨合银(Ⅰ)的化学式是[Ag(NH3 )2 ]OH。() 40 配合物[CrCl2 (H2O)4 ]Cl 的命名应为一氯化四水·二氯合铬(Ⅲ)。() 41 配合物 Na3 [Ag(S2O3 )2 ]应命名为二(硫代硫酸根)合银(Ⅰ)酸钠。() 42 一个配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这种配位体即为多齿或多基 配体。() 43 CO 分子中有多对孤对电子,CO 作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 44 [Ca(edta)]2-是配位数为 4 的螯合物。() 45 [Fe(C2O4 )3 ] 3-的配位原子为 C,配位数为 3,是一螯合物。() 46 常见配合物的形成体多为过渡金属的离子或原子,而配位原子则可以是任何元素的原 子。() 47 配合物 H2 [PtCl6 ]应命名为六氯合铂(Ⅳ)酸。() 48 五氯·一氨合铂(Ⅳ)酸钾的化学式为 K3 [PtCl5 (NH3 )]。() 49 配合物[PtCl2 (NH3 )2 ]应命名为二氯二氨合铂(Ⅳ)。() 50 配合物[Fe(CO)5 ]应命名为五(一氧化碳)合铁。() 51 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类似于弱电解质。() 52 [Cu(NH3 )4 ] 2+在水中的解离如同弱电解质。() 53 含有配离子的配合物,其带异号电荷离子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几乎 完全解离成内界和外界。() 54 配离子在水溶液中解离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称为不稳定常数,可用 K 表示。( ) 55 在水溶液中配合物生成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称为稳定常数,可用 K 表示。() 对同一配离子而言,相同温度时应有 K =1/K 。()
56将020mol·L的[Ag(NH3)2Cl溶液用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两倍,则平衡时溶液中 c(NH)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57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越大,表明该配离子在水溶液中解离的倾向越小。() 58某配离子在18℃时的稳定常数为K(1),50℃时的不稳定常数为K急(2)。二者之间的 关系为A(1)=1K3(2)。() 59在0.10mol·LCu(NH3)SO4溶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d(SO4 c([Cu(NH:)4])>c(NH3 Pc(Cu)o( 二选择题 返回目录 60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Ag(NH32lCl:(B)KfFeF6;:(CICo(en)3lCl3;D)[PtCl(NH3)2]。 61下列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A)Zn(OH]2(lg=1766=AOH)(gk=3303 (B)(Hgl41(IgK?=29.83)>[PbL(IgK?=4.47) (C)(Cu(en)2) (lgK?=10.8)(Cu(en)2]"(IgK?=20.0) (D)Co(NH)h]2(1gK=5.14)>CoY]2(lgk=1631) 62在0.10mol·L的Ag(NH3)2C溶液中,各种组分浓度大小的关系是()。 (A)(NH, )>c(CI)>c([Ag(NH)2J)(Ag) (B)( Ci)c([Ag(NH3)2I)>c(Ag )>c(NH,) (C)c(CI)>c([Ag(NH:)2T>c(NH3>c(Ag) (D)c(NH, )>c( CI)>c(Ag)c([Ag(NH,)1 63将20m·L1氨水与0.10mol·LAg(NH3)2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各组 分浓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A)C(NH3)c(Cn=c([Ag(NH3)2I)>c(Ag (B)C(NH)>(cr)>[Ag(NH3)21)>C(Ag) (C)c( CI)c(NH3>lAg(NH3)2I)>c(Ag) (D)c(Cr)>c[Ag(NH3)2])>c(NH3)c(Ag)
56 将 0.20mol·L -1 的[Ag(NH3 )2 ]Cl 溶液用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两倍,则平衡时溶液中 c(NH3 )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57 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越大,表明该配离子在水溶液中解离的倾向越小。() 58 某配离子在 18℃时的稳定常数为 K (1),50℃时的不稳定常数为 K (2)。二者之间的 关系为 K (1)=1/K (2)。() 59 在 0.10mol·L -1 [Cu(NH3 )4 ]SO4 溶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c(SO4 2- )>c([Cu(NH3 )4 ] 2+)>c(NH3 )>c(Cu2+)。( ) 二 选择题 ( 返回目录 ) 60 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Ag(NH3 )2 ]Cl;(B)K3 [FeF6 ];(C)[Co(en)3 ]Cl3;(D)[PtCl2 (NH3 )2 ]。 61 下列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A)[Zn(OH)4 ] 2- (lgK =17.66)>[Al(OH)4 ] - (lgK =33.03); (B)[HgI4 ] 2- (lgK =29.83)>[PbI4 ] 2- (lgK =4.47); (C)[Cu(en)2 ] + (lgK =10.8)>[Cu(en)2 ] 2+(lgK =20.0); (D)[Co(NH3 )6 ] 2+(lgK =5.14)>[CoY]2- (lgK =16.31)。 62 在 0.10mol·L -1 的[Ag(NH3 )2 ]Cl 溶液中,各种组分浓度大小的关系是()。 (A)c(NH3 )>c(Cl- )>c([Ag(NH3 )2 ] + )>c(Ag+ ); (B)c(Cl- )>c([Ag(NH3 )2 ] + )>c(Ag+ )>c(NH3 ); (C)c(Cl- )>c([Ag(NH3 )2 ] + )>c(NH3 )>c(Ag+ ); (D)c(NH3 )>c(Cl- )>c(Ag+ )>c([Ag(NH3 )2 ] + )。 63 将 2.0mol·L -1 氨水与 0.10mol·L -1 [Ag(NH3 )2 ]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各组 分浓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A)c(NH3 )>c(Cl- )=c([Ag(NH3 )2 ] + )>c(Ag+ ); (B)c(NH3 )>c(Cl- )>c([Ag(NH3 )2 ] + )>c(Ag+ ); (C)c(Cl- )>c(NH3 )>c([Ag(NH3 )2 ] + )>c(Ag+ ); (D)c(Cl- )>c([Ag(NH3 )2 ] + )>c(NH3 )>c(Ag+ )
4在1.0L2.0mol·L的Na2S2QO3溶液中溶解0.10 molAgNo3固体,假定Ag全部生成 [Ag(S2O2)2]3,则平衡时S2O32的浓度为() (A)0.20mol·L:(B)l8mol·L:(C)1.2molL:(D).80mo·Ll。 65将0.10mol·L的NaAg(S2O3)2]溶液用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两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AAg(S2O3)2]的浓度恰好为稀释前的一半 (B)Ag的浓度变为稀释前的一 (C)S2O32的浓度变为稀释前的一半 (D)Na的浓度等于稀释前的 66已知CuY了和(u(en)2的K分别为5.0×108和1.0×10,则下列关于这两种配离子 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uY]2在水溶液中比Cu(en2]2更稳定; (BCu(en)22在水溶液中比(uY]2更稳定 (O)CuY]和Cu(en2]2的稳定性几乎相同: (D)不能直接从K值比较它们的稳定性 6725℃时,[Ag(NH3)2]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Ag(NH3)2 +(Ag(NH3))+NH3 Ki [Ag(NH3)JFAg+NH3 K2 则[Ag(NH3)2的稳定常数为()。 (A)K?2:(B2;(C)1A·K2)(D)K?·K2。 6825℃时,[Ag(NH3)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Ag(NH3)2]=[Ag(NH, )) +NH, KF [Ag(NH3)PAg +NH3 则[Ag(NH3)的不稳定常数为() (A)k?/k2:(B2?;(C)1A·K2):(D)K?·k2。 69下列反应,其标准平衡常数可作为[ZnNH3)]的不稳定常数的是()。 (A)Zn 2*4NH (Zn(NH3 )4]: (B)IZn(NH3 )4]+H,0[Zn(NH3)(H, 0))++NH3 (C)Zn(H O)4+4NH,[Zn(NH3 )41+4H2O (D)[Zn(NH3)41*+4H, 0[Zn(H,O)412*+4NH3
64 在 1.0L2.0mol·L -1 的 Na2S2O3 溶液中溶解 0.10molAgNO3 固体,假定 Ag+全部生成 [Ag(S2O3 )2 ] 3-,则平衡时 S2O3 2-的浓度为()。 (A)0.20mol·L -1 ;(B)1.8mol·L -1 ;(C)1.2mol·L -1 ;(D)0.80mol·L -1。 65 将 0.10mol·L -1 的 Na3 [Ag(S2O3 )2 ]溶液用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两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A)[Ag(S2O3 )2 ] 3-的浓度恰好为稀释前的一半; (B)Ag+的浓度变为稀释前的一半; (C)S2O3 2-的浓度变为稀释前的一半; (D)Na+的浓度等于稀释前的一半。 66 已知[CuY]2-和[Cu(en)2 ] 2+的 K 分别为 5.01018 和 1.01020,则下列关于这两种配离子 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uY]2-在水溶液中比[Cu(en)2 ] 2+更稳定; (B)[Cu(en)2 ] 2+在水溶液中比[CuY]2-更稳定; (C)[CuY]2-和[Cu(en)2 ] 2+的稳定性几乎相同; (D)不能直接从 K 值比较它们的稳定性。 67 25℃时,[Ag(NH3 )2 ]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Ag(NH3 )2 ] + [Ag(NH3 )]+ +NH3 K [Ag(NH3 )]+ Ag+ +NH3 K 则[Ag(NH3 )2 ] +的稳定常数为()。 (A)K /K ;(B)K /K ;(C)1/(K ·K );(D)K ·K 。 68 25℃时,[Ag(NH3 )2 ] +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Ag(NH3 )2 ] + [Ag(NH3 )]+ +NH3 K [Ag(NH3 )]+ Ag+ +NH3 K 则[Ag(NH3 )2 ] +的不稳定常数为()。 (A)K /K ;(B)K /K ;(C)1/(K ·K );(D)K ·K 。 69 下列反应,其标准平衡常数可作为[Zn(NH3 )4 ] 2+的不稳定常数的是()。 (A)Zn2++4NH3 [Zn(NH3 )4 ] 2+ ; (B)[Zn(NH3 )4 ] 2++H2O [Zn(NH3 )3 (H2O)]2++NH3; (C)[Zn(H2O)4 ] 2++4NH3 [Zn(NH3 )4 ]+4H2O; (D)[Zn(NH3 )4 ] 2++4H2O [Zn(H2O)4 ] 2++4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