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分子结构习题目录 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回答问题 一判断题 1氢氧化钠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2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 3CO分子含有配位键。() 4NaCl(s)中正、负离子以离子键结合,故所有金属氯化物中都存在离子键。() 5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6所有分子的共价键都具有饱和性与方向性,而离子键没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7某原子所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该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的数目。() 8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也越稳定。() 9N2分子中有叁键,氮气很不活泼;因此所有含有叁键的分子都不活泼。() 10双原子分子键能等于该物质的生成焓。() l1共价型分子的键能等于其键离解能。() 12反应HC(g)→H(g+Cl(g)的△H=431kJ·mo,即HC键能为43kJ·mol。() 13乙烯加氢生成乙烷,丙烯加氢生成丙烷。这两个反应的摩尔焓变几乎相等。() 14共价键的键长等于成键原子共价半径之和。() 15相同原子间的叁键中必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π键不如σ键稳定。所以叁键键能一定小于 三倍的单键键能。() 16相同原子间双键的键能等于单键键能的两倍,叁键键能等于单键键能的三倍。() 17烷烃分子中C-C键的键能大于炔烃分子中C≡C键能的三分之一。() 18对于气相反应来说,如果反应物的摩尔键焓总和小于生成物的摩尔键焓总和,则反应的 摩尔焓变为负值。() 19氟的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所以F2分子的键能比C2、Br2、I2分子的键能大。( 20任何共价单键的键长均大于共价双键或共价叁键的键长。() 21烷烃分子中C-C键的键长是炔烃分子中C≡C键长的三倍。() 22中心原子轨道杂化方式相同,形成的分子空间几何构型也一定相同。() 23中心原子所形成的杂化轨道数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数。() 24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进行杂化,是形成杂化轨道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四章 分子结构习题目录 一 判断题;二 选择题;三 填空题;四 回答问题 一判断题 1 氢氧化钠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 2 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 ) 3 CO 分子含有配位键。( ) 4 NaCl(s)中正、负离子以离子键结合,故所有金属氯化物中都存在离子键。( ) 5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 6 所有分子的共价键都具有饱和性与方向性,而离子键没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 7 某原子所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该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的数目。() 8 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也越稳定。( ) 9 N2 分子中有叁键,氮气很不活泼;因此所有含有叁键的分子都不活泼。() 10 双原子分子键能等于该物质的生成焓。( ) 11 共价型分子的键能等于其键离解能。( ) 12 反应 HCl(g)→H(g)+Cl(g)的rH =431kJ·mol-1,即 H-Cl 键能为 431kJ·mol-1。( ) 13 乙烯加氢生成乙烷,丙烯加氢生成丙烷。这两个反应的摩尔焓变几乎相等。( ) 14 共价键的键长等于成键原子共价半径之和。( ) 15 相同原子间的叁键中必有一个键,两个键,键不如键稳定。所以叁键键能一定小于 三倍的单键键能。() 16 相同原子间双键的键能等于单键键能的两倍,叁键键能等于单键键能的三倍。( ) 17 烷烃分子中 C-C 键的键能大于炔烃分子中 C C 键能的三分之一。( ) 18 对于气相反应来说,如果反应物的摩尔键焓总和小于生成物的摩尔键焓总和,则反应的 摩尔焓变为负值。( ) 19 氟的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所以 F2 分子的键能比 Cl2、Br2、I2 分子的键能大。( ) 20 任何共价单键的键长均大于共价双键或共价叁键的键长。( ) 21 烷烃分子中 C-C 键的键长是炔烃分子中 C C 键长的三倍。( ) 22 中心原子轨道杂化方式相同,形成的分子空间几何构型也一定相同。() 23 中心原子所形成的杂化轨道数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数。( ) 24 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进行杂化,是形成杂化轨道的基本条件之一。( )
25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后可以增强成键能力。() 26杂化轨道具有能量相等、空间伸展方向一定的特征。() 27原子轨道的杂化既可以在原子成键时发生,也可以在孤立原子中发生。() 28原子轨道的杂化只在形成化合物分子时发生。() 29杂化轨道与原子轨道一样既可以形成σ键,也可以形成π键。() 30一个原子有几个成单电子,就只能形成几个杂化轨道。() 31驴p3杂化是由同一原子的一个ns轨道和三个m轨道形成四个驴p3杂化轨道。() 32能形成共价分子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内层d轨道均被电子占满,所以不可能用内层d 轨道参与形成杂化轨道。() 33分子轨道理论是以原子轨道理论为基础建立的。() 34HF分子中由H的ls轨道与F的ls轨道线性组合形成分子轨道。() 35任何两个原子的s原子轨道,都可组成两个分子轨道σ和*。() 36按分子轨道理论,O,分子的键级为2,所以在两个氧原子之间存在两个共价键。() 37含有奇数电子的分子是顺磁性分子。() 38由分子轨道理论可推知O2、O2都比O2稳定。() 39由分子轨道理论可推知O2、O2、O2键能的大小顺序为O2>O2>O2。() 40按照分子轨道理论,N2和N2的键级相等。() 41NO与N2的电子数相等,二者为等电子体,其键级相等。() 42由分子轨道理论可知,H的键级为05,并具有顺磁性。() 43由分子轨道理论可推知O2是反磁性的,而O2是顺磁性的。() 44O2+与NO所含电子数相等,互为等电子体,按分子轨道理论可知,二者键级相等,在磁 场中均表现为顺磁性。() 45分子的变形性可用极化率来表示。( 46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变形。() 47同核双原子分子极化率为0C·m2·Vl。() 48按照鲍林( Pauling)的电负性标度,C与S的电负性同为25,则CS2(g)是非极性分子,CS 键是非极性键。() 49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至少具有弱极性。() 50分子的变形性与分子的相对质量有关。分子相对质量越大,变形性越小。() 51极性分子的极化率比非极性分子的大
25 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后可以增强成键能力。( ) 26 杂化轨道具有能量相等、空间伸展方向一定的特征。( ) 27 原子轨道的杂化既可以在原子成键时发生,也可以在孤立原子中发生。() 28 原子轨道的杂化只在形成化合物分子时发生。( ) 29 杂化轨道与原子轨道一样既可以形成键,也可以形成键。() 30 一个原子有几个成单电子,就只能形成几个杂化轨道。( ) 31 sp 3 杂化是由同一原子的一个 ns 轨道和三个 np 轨道形成四个 sp 3 杂化轨道。() 32 能形成共价分子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内层 d 轨道均被电子占满,所以不可能用内层 d 轨道参与形成杂化轨道。() 33 分子轨道理论是以原子轨道理论为基础建立的。( ) 34 HF 分子中由 H 的 1s 轨道与 F 的 1s 轨道线性组合形成分子轨道。() 35 任何两个原子的 s 原子轨道,都可组成两个分子轨道s 和s*。() 36 按分子轨道理论,O2 分子的键级为 2,所以在两个氧原子之间存在两个共价键。() 37 含有奇数电子的分子是顺磁性分子。() 38 由分子轨道理论可推知 O2 -、O2 2-都比 O2 稳定。() 39 由分子轨道理论可推知 O2、O2 -、O2 2-键能的大小顺序为 O2>O2 - >O2 2-。() 40 按照分子轨道理论,N2 +和 N2 -的键级相等。() 41 NO+与 N2 的电子数相等,二者为等电子体,其键级相等。() 42 由分子轨道理论可知,H2 +的键级为 0.5,并具有顺磁性。() 43 由分子轨道理论可推知 O2 -是反磁性的,而 O2 2-是顺磁性的。() 44 O2 +与 NO 所含电子数相等,互为等电子体,按分子轨道理论可知,二者键级相等,在磁 场中均表现为顺磁性。( ) 45 分子的变形性可用极化率来表示。() 46 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变形。( ) 47 同核双原子分子极化率为 0C·m 2·V -1。( ) 48 按照鲍林(Pauling)的电负性标度,C 与 S 的电负性同为 2.5,则 CS2 (g)是非极性分子,C-S 键是非极性键。( ) 49 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至少具有弱极性。( ) 50 分子的变形性与分子的相对质量有关。分子相对质量越大,变形性越小。() 51 极性分子的极化率比非极性分子的大。( )
52分子中的共价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53非极性分子中可以存在极性键。() 54极性分子中的所有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55H2的极化率比He的小。() 56He、Ne、Ar、Kr、Xe的极化率依次增大。.() 57由同种元素原子组成的分子,必定都是非极性分子。() 58沸点高的物质,其分子极化率一定大。() 59对由非极性分子组成的物质来说,其沸点越高,则极化率越大。() 60在理想气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范德华( vander waals力,只不过吸引力较小而己。() 61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存在于任何分子之间。() 63非极性分子存在瞬时偶极,因此它们之间也存在诱导力。() 64稀有气体中以He的沸点最低,Rn的沸点最高,这主要与它们的色散力有关。() 65弱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均以色散力为主。() 66所有相邻分子间都有色散力。() 67工业上利用液化空气法分离并制取氧和氮,主要利用二者沸点的差异。() 68由小分子组成的各种物质,其沸点总是随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69氢键只存在于NH3、H2O、HF的分子之间,其它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70所有含氢化合物分子之间并非均存在氢键。() 71氢键的键能与一般的共价键键能相当。() 72HO的熔点比HF高,所以O-H…O氢键的键能比F-H…F氢键的键能大。() 73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比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 7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能解释分子的构型。()。 75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孤对电子的存在只能使键角变小。() 76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77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仅取决于中心原子与配位原子间的σ键 数。() 78对ABn型分子(或离子)来说,当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对数为m时,分子的空间构型与电 子对在空间的构型一致。() 79OF2是直线形分子。()
52 分子中的共价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 53 非极性分子中可以存在极性键。( ) 54 极性分子中的所有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 55 H2 的极化率比 He 的小。( ) 56 He、Ne、Ar、Kr、Xe 的极化率依次增大。.( ) 57 由同种元素原子组成的分子,必定都是非极性分子。( ) 58 沸点高的物质,其分子极化率一定大。( ) 59 对由非极性分子组成的物质来说,其沸点越高,则极化率越大。( ) 60 在理想气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范德华(vanderWaals)力,只不过吸引力较小而已。() 61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62 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存在于任何分子之间。() 63 非极性分子存在瞬时偶极,因此它们之间也存在诱导力。() 64 稀有气体中以 He 的沸点最低,Rn 的沸点最高,这主要与它们的色散力有关。() 65 弱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均以色散力为主。( ) 66 所有相邻分子间都有色散力。() 67 工业上利用液化空气法分离并制取氧和氮,主要利用二者沸点的差异。() 68 由小分子组成的各种物质,其沸点总是随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69 氢键只存在于 NH3、H2O、HF 的分子之间,其它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70 所有含氢化合物分子之间并非均存在氢键。( ) 71 氢键的键能与一般的共价键键能相当。() 72 H2O 的熔点比 HF 高,所以 O-H…O 氢键的键能比 F-H…F 氢键的键能大。() 73 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比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 7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能解释分子的构型。()。 75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孤对电子的存在只能使键角变小。() 76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77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仅取决于中心原子与配位原子间的键 数。()。 78 对 ABm型分子(或离子)来说,当中心原子 A 的价电子对数为 m 时,分子的空间构型与电 子对在空间的构型一致。( ) 79 OF2 是直线形分子。()
80AsF5是三角双锥形分子。() 81AB2型分子为V形时,A原子必定是驴2杂化。() 8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当中心原子采用驴3d杂化轨道成键时,所有键角均为90°() 83在I3中,中心原子碘上有三对孤对电子。() 4AB2型分子为直线形时,A原子必定是驴杂化。() 85S042、CO4、PO43的空间构型相同。() 86在CS2、C2H2分子中,均有σ键和π键。() 87H2分子中的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88凡是中心原子采取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89SCl4分子中的驴杂化轨道是由Cl原子的3轨道和Si原子的3轨道混合形成的。() 90含有120键角的分子,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方式均为驴p2杂化。() 91凡是中心原子采用驴p2杂化方式形成的分子,必定是平面三角形构型。() 92NH2的空间几何构型为Ⅴ形,则N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驴p2杂化。() 93NCl3和PO3的中心原子均采用等性驴p3杂化。() 94SnCl2分子和H2O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V型,表明它们的中心原子采取相同方式的杂化 轨道成键。() 95凡是配位数为4的分子,其中心原子均采用驴3杂化轨道成键。() 96在任何情况下,每一个驴p2杂化轨道所含的s、p成分均相同。() 97BeCl2分子与XeF2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直线形,表明Be原子和Xe原子均采用sp杂化轨 道成键。() 98PC(g)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P原子以驴3d杂化轨道与Cl成键。() 99[AIF63的空间构型为八面体,Al原子采用驴3d杂化。() 二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中没有共价键的是() (A)PBr3:(B)IBr:(C)HBr:(D)NaBI 2下列化合物中仅有共价键的是() (A)K2SO4:(B)PCl3:(C)AgF:(D)SrCl2
80 AsF5 是三角双锥形分子。() 81 AB2 型分子为 V 形时,A 原子必定是 sp 3 杂化。() 82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当中心原子采用 sp 3 d 杂化轨道成键时,所有键角均为 90()。 83 在 I3 -中,中心原子碘上有三对孤对电子。() 84 AB2 型分子为直线形时,A 原子必定是 sp 杂化。() 85 SO4 2-、ClO4 -、PO4 3-的空间构型相同。() 86 在 CS2、C2H2 分子中,均有键和键。() 87 H2 分子中的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88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 sp 3 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89 SiCl4 分子中的 sp 3 杂化轨道是由 Cl 原子的 3s 轨道和 Si 原子的 3p 轨道混合形成的。() 90 含有 120键角的分子,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方式均为 sp 2 杂化。( ) 91 凡是中心原子采用 sp 2 杂化方式形成的分子,必定是平面三角形构型。() 92 NH2 -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V 形,则 N 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sp 2 杂化。() 93 NCl3 和 PO4 3-的中心原子均采用等性 sp 3 杂化。() 94 SnCl2 分子和 H2O 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 V 型,表明它们的中心原子采取相同方式的杂化 轨道成键。() 95 凡是配位数为 4 的分子,其中心原子均采用 sp 3 杂化轨道成键。( ) 96 在任何情况下,每一个 sp 2 杂化轨道所含的 s、p 成分均相同。( ) 97 BeCl2 分子与 XeF2 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直线形,表明 Be 原子和 Xe 原子均采用 sp 杂化轨 道成键。() 98 PCl5 (g)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P 原子以 sp 3 d 杂化轨道与 Cl 成键。( ) 99 [AlF6 ] 3-的空间构型为八面体,Al 原子采用 sp 3 d 2 杂化。() 二选择题 1 下列化合物中没有共价键的是( )。 (A)PBr3;(B)IBr;(C)HBr;(D)NaBr。 2 下列化合物中仅有共价键的是( )。 (A)K2SO4;(B)PCl3;(C)AgF;(D)SrCl2
3下列化合物中仅有离子键的有() (A)CuSO4.5H,O:(B)KCl:(C)NH CI; ( D)KNO 4共价键最可能存在于()。 (A)非金属原子之间 (B)金属原子之间 (C)非金属原子和金属原子之间:(D)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原子之间。 5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A)KF:(B)H2SO4:(C)CuCl2:(D)NH,NO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配位共价键的是() (A)NH4 :(B)N2:(C)CCl4:(D)CO2 7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又存在配位键的是() (A)H PO4:(B)BaCl2:(C)NH,F:(D)NaOH 8关于离子键的本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主要是由于原子轨道的重叠 (B)由一个原子提供成对共用电子 (C)两个离子之间瞬时偶极的相互作用 (D)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为主的作用力 9下列化合物中,与氖原子的电子构型相同的正、负离子所产生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Cl;(B)MgO:(C)KF:(D)CaCl2 10下列各组卤化物中,离子键成分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CsF>RbCi> Br>Nal (B)CsF>RbBr>KCINaF (C)RbBrCsl>NaF>KCl: (D)KCI NaF>CsI>RbBr l1下列关于氢分子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具有电子自旋方式相反的氢原子互相接近时,原子轨道重叠,核间电子云密度增大 而形成氢分子; (B)任何氢原子相互接近时,都可形成H2分子; (C)两个具有电子自旋方式相同的氢原子互相越靠近,越易形成H2分子; (D)两个具有电子自旋方式相反的氢原子接近时,核间电子云密度减小,能形成稳定的H2 分子 12按照价键理论(VB法),共价键之所以存在σ和π键,是因为()。 (A)仅是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成单电子配对成键的结果
3 下列化合物中仅有离子键的有( )。 (A)CuSO4·5H2O;(B)KCl;(C)NH4Cl;(D)KNO3。 4 共价键最可能存在于( )。 (A)非金属原子之间; (B)金属原子之间; (C)非金属原子和金属原子之间; (D)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原子之间。 5 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 (A)KF;(B)H2SO4;(C)CuCl2;(D)NH4NO3。 6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配位共价键的是( )。 (A)NH4 +;(B)N2;(C)CCl4;(D)CO2。 7 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又存在配位键的是( )。 (A)H3PO4;(B)BaCl2;(C)NH4F;(D)NaOH。 8 关于离子键的本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主要是由于原子轨道的重叠; (B)由一个原子提供成对共用电子; (C)两个离子之间瞬时偶极的相互作用; (D)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为主的作用力。 9 下列化合物中,与氖原子的电子构型相同的正、负离子所产生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Cl;(B)MgO;(C)KF;(D)CaCl2。 10 下列各组卤化物中,离子键成分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CsF>RbCl>KBr>NaI; (B)CsF>RbBr>KCl>NaF; (C)RbBr>CsI>NaF>KCl; (D)KCl>NaF>CsI>RbBr。 11 下列关于氢分子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具有电子自旋方式相反的氢原子互相接近时,原子轨道重叠,核间电子云密度增大 而形成氢分子; (B)任何氢原子相互接近时,都可形成 H2 分子; (C)两个具有电子自旋方式相同的氢原子互相越靠近,越易形成 H2 分子; (D)两个具有电子自旋方式相反的氢原子接近时,核间电子云密度减小,能形成稳定的 H2 分子. 12 按照价键理论(VB 法),共价键之所以存在和键,是因为( )。 (A)仅是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成单电子配对成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