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仅是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的结果 (C)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成单电子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的结果 (D)正、负电荷吸引排斥作用达到平衡的结果 13对共价键方向性最好的解释是()。 (A)原子轨道角度部分的定向伸展 (B)电子配对 (C)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和对称性匹配; (D泡利不相容原理。 14下列叙述中,不能表示σ键特点的是() (A)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重叠部分沿键轴方向成“圆柱形”对称 (B)两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云密度最大 (C)键的强度通常比π键大 (D)键的长度通常比π键长 15下列叙述中,不能表示π键特点的是() (A)原子轨道以平行方式重叠,重叠部分通过垂直键轴平面 (B)电子云集中在两核之间: (C)键的强度通常比σ小 (D)通常具有C=C的分子较活泼 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σ键的电子云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分布 (B)π键的电子云垂直于键轴平行重叠 (C)分子中不可能只存在π键 (D)σ键的能量通常低于π键的能量。 17两个原子的下列原子轨道沿x轴方向能有效地形成σ键的是() (A)s-d2:(B)PrPr:(C)P,P :(D)P--P 18两个原子的下列原子轨道垂直x轴方向重叠能有效地形成π键的是()。 (A)p-Pi(B)P-pr:(C)p-p:(D)s-p 19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 (A)PCl3:(B)HCI:(C)H2:(D)N2
(B)仅是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的结果; (C)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成单电子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的结果; (D)正、负电荷吸引排斥作用达到平衡的结果。 13 对共价键方向性最好的解释是()。 (A)原子轨道角度部分的定向伸展; (B)电子配对; (C)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和对称性匹配; (D)泡利不相容原理。 14 下列叙述中,不能表示键特点的是()。 (A)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重叠部分沿键轴方向成“圆柱形”对称; (B)两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云密度最大; (C)键的强度通常比键大; (D)键的长度通常比键长。 15 下列叙述中,不能表示键特点的是()。 (A)原子轨道以平行方式重叠,重叠部分通过垂直键轴平面; (B)电子云集中在两核之间; (C)键的强度通常比小; (D)通常具有 C=C 的分子较活泼。 1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键的电子云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分布; (B)键的电子云垂直于键轴平行重叠; (C)分子中不可能只存在键; (D)键的能量通常低于键的能量。 17 两个原子的下列原子轨道沿 x 轴方向能有效地形成键的是()。 (A)s- 2 z d ;(B)px -px;(C)py -py;(D)pz -pz。 18 两个原子的下列原子轨道垂直 x 轴方向重叠能有效地形成键的是()。 (A)py -py;(B)px -px;(C)py -pz;(D)s-pz。 19 下列分子中存在键的是( )。 (A)PCl3;(B)HCl;(C)H2;(D)N2
20下列各组原子轨道的组合中,按给定方向能有效地组成σ键的是() (A)s2沿x轴方向 (B)sP,沿y轴方向 (C)dx沿x轴方向 (D)P2-d=沿y轴方向。 21按照价键理论,HCl分子中共价键是由()。 (A)H原子的1s轨道与Cl原子的3p2轨道沿x轴方向重叠而成; (B)H原子的ls轨道与Cl原子的3个p轨道重叠而成 (C)H原子的ls轨道与Cl原子的3s轨道重叠而成 (DH原子的ls轨道与C1原子的2P轨道沿x轴方向重叠而成。 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C2H2分子中,C与C之间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性质活泼;在N2分子中,N与N之 间也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故N2分子也活泼 (B)Be原子的外电子层构型为22,激发一个电子到2p轨道上,就有可能形成Be2分子。 (CC原子和O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分别为22p2和232p,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所以CO 分子中存在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D)He原子的电子构型为13,因此两个He原子不能形成He2分子。 23下列键参数中可以描述共价键的离子性程度的是() (A)键能:(B)键长;(C)键角:(D)键矩 24下列键参数能用来说明分子几何形状的是() (A)键矩:(B)键长和键角:(C)键能;(D)键级 25下列物质分子的键离解能等于其键能的是()。 (A)CH(g);(B)PCl3 (g):(C)so2 (g);(D)HCI(g)o 26如果X是原子,X2是实际存在的分子, 反应:X2(g)→2X(g)的△H()。 (A)<0:(B)>0;(C)=0:(D)不能确定 27下列分子中,碳氧键长最短的是()。 (A)CO:(B)HCHO:(C)CH3OH:(D)H,CO 28下列化学键中键能最大者是()。 (A)N-H:(B)O-H: (C)F-H: (D)H-H 29已知HF、HCl、HBr、H的键长依次分别为92pm、127pm、14lpm、l6lpm。预计它们 的键能将()
20 下列各组原子轨道的组合中,按给定方向能有效地组成键的是()。 (A)s-pz 沿 x 轴方向; (B)s-py沿 y 轴方向; (C)py -dxy沿 x 轴方向; (D)pz -dyz 沿 y 轴方向。 21 按照价键理论,HCl 分子中共价键是由()。 (A)H 原子的 1s 轨道与 Cl 原子的 3px 轨道沿 x 轴方向重叠而成; (B)H 原子的 1s 轨道与 Cl 原子的 3 个 p 轨道重叠而成; (C)H 原子的 1s 轨道与 Cl 原子的 3s 轨道重叠而成; (D)H 原子的 1s 轨道与 Cl 原子的 2px 轨道沿 x 轴方向重叠而成。 2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 C2H2 分子中,C 与 C 之间有一个键和两个键,性质活泼;在 N2 分子中,N 与 N 之 间也有一个键和两个键,故 N2 分子也活泼; (B)Be 原子的外电子层构型为 2s 2,激发一个电子到 2p 轨道上,就有可能形成 Be2 分子。 (C)C 原子和 O 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分别为 2s 2 2p 2 和 2s 2 2p 4,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所以 CO 分子中存在一个键和一个键; (D)He 原子的电子构型为 1s 2,因此两个 He 原子不能形成 He2 分子。 23 下列键参数中可以描述共价键的离子性程度的是( )。 (A)键能;(B)键长;(C)键角;(D)键矩。 24 下列键参数能用来说明分子几何形状的是()。 (A)键矩;(B)键长和键角;(C)键能;(D)键级。 25 下列物质分子的键离解能等于其键能的是( )。 (A)CH4 (g);(B)PCl3 (g);(C)SO2 (g);(D)HCl(g)。 26 如果 X 是原子,X2 是实际存在的分子, 反应:X2 (g)→2X(g)的rH ( )。 (A)<0;(B)>0;(C)=0;(D)不能确定。 27 下列分子中,碳氧键长最短的是( )。 (A)CO;(B)HCHO;(C)CH3OH;(D)H2CO3。 28 下列化学键中键能最大者是( )。 (A)N-H;(B)O-H;(C)F-H;(D)H-H。 29 已知 HF、HCl、HBr、HI 的键长依次分别为 92pm、127pm、141pm、161pm。预计它们 的键能将( )
(A)依次增大 (B)依次减小 (C)HF>HCIHISHBr: (D)HF<HCKHI<HBr 30已知HF键能为565kJ·morl,预计HCl的键能将是()。 (A)>565kJ·mol; (C)<565kJ·mor (D)无法估计 31下列过程的△H分等于H键能的是()。 (A)2HI(g)→H2(g)+2(g) (BH(g)→H(g)+1(g) (C)H(g)→H(g)+(g); HI(g)→H(g)+I(g) 32下列分子按键角大小排列,其顺序正确的是()。 (A)H,O>NH3>PH3>AsH3: (B)AsH3>PH3>NH3>H,O: (C)NH3>H,O>PH>AsH3: (D)NH3>PH>H,O>AsH, 33在H2O、H2S、CH4、CO2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H,O>H2S>CH>CO (B)CH4>,O>H2S>CO2 (C)CO2>H,S>H,O>CH (D)CO2>CH H,O>H,S 34下列各组化合物分子中,键角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BeCl2>BF3>CH4>; :(B)CH4,=BF3>BeCl2: (D)BeCl,>BF:=NH>CHa: (D)NH >CH>BeCl2>BF3 35已知CH4(g)→C(g)+4H(g)△H=1651 kJ. mol, CH2=CH(g)→2C(g)+4Hg)△H=2261kJ·mor。 则C=C的键能是()。 (A)2554kJ·mo (B)2554kJ·mol; (C)-610kJ·mor (D)610kJ·moll。 36已知H(g)+F2(g)→2HF(gMhR=541kJ·mofr,HH和FF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r 和153kJ·mo。则HF的键能为() (A)565kJ·mol (B-565kJ·mol; (C)1130kJ (D)-1130kJ·mol
(A)依次增大; (B)依次减小; (C)HF>HCl>HI>HBr; (D)HF<HCl<HI<HBr。 30 已知 HF 键能为 565kJ·mol-1,预计 HCl 的键能将是( )。 (A)>565kJ·mol-1 ; (B)=565kJ·mol-1 ; (C)<565kJ·mol-1 ; (D)无法估计。 31 下列过程的rH 等于 HI 键能的是( )。 (A)2HI(g)→H2 (g)+I2 (g); (B)HI(g)→ 1 2 H2 (g)+ 1 2 I2 (g); (C)HI(g)→H(g)+I(g); (D)HI(g)→H + (g)+I- (g)。 32 下列分子按键角大小排列,其顺序正确的是( )。 (A)H2O>NH3>PH3>AsH3; (B)AsH3>PH3>NH3>H2O; (C)NH3>H2O>PH3>AsH3; (D)NH3>PH3>H2O>AsH3。 33 在 H2O、H2S、CH4、CO2 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H2O>H2S>CH4>CO2; (B)CH4>H2O>H2S>CO2; (C)CO2>H2S>H2O>CH4; (D)CO2>CH4>H2O>H2S。 34 下列各组化合物分子中,键角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BeCl2>BF3>CH4>NH3; (B)CH4>NH3=BF3>BeCl2; (D)BeCl2>BF3=NH3>CH4; (D)NH3>CH4>BeCl2>BF3。 35 已知 CH4 (g)→C(g)+4H(g)rH =1651kJ·mol-1, CH2=CH2 (g)→2C(g)+4H(g)rH =2261kJ·mol-1。 则 C=C 的键能是( )。 (A)-2554kJ·mol-1 ; (B)2554kJ·mol-1 ; (C)-610kJ·mol-1 ; (D)610kJ·mol-1。 36 已知 H2 (g)+F2 (g)→2HF(g)rH =-541kJ·mol-1,H-H 和 F-F 的键能分别为 436kJ·mol-1 和 153kJ·mol-1。则 H-F 的键能为()。 (A)565kJ·mol-1 ; (B)-565kJ·mol-1 ; (C)1130kJ·mol-1 ; (D)-1130kJ·mol-1
37已知E(HH)=436kJ·mor1,E(C-Cl)=243kJ·mor,E(H-C)=431kJ·mor,则反应 H2(g)+Cl4(g)→2HCl(g)的△H是()。 (A)-183kJ (C)-248kJ·mor (D)248kJ·mol 38已知HH键能为436kJ·mo,键能为153kJ·mol,H-I键能为299k·mol,则 H2(g)+12(g)→2H(g)的A是()。 (A)290kJ·mol;(B)9k 40已知△(HC,g=92.3Jmo2,HH和ClC的键能分别为436kmo和240 ok mol 则HCl的键能为()。 (A)430.3kJ·morl:(B-430.3kJ·molt:(C)8606kJ·molr';(D-860.6kJ·morl。 41已知29815K、100kPa时,CH4的总离解能(原子化能)为16618k·morl则C-H的键能 为()。 (A)l661.8kJ·mol (B4×1661.8kJ·mol; (C)×1668·mor (D)×1668·mor 42已知△H(CO,g)=1105kJ·mor,石墨的升华热为6944kJ·mor',O2的离解能为 4936kJ·mo。则CO(g)→C(g)+Og)的离解能为()。 (A)10775kJ·mol (B)10517kJ·mofr (C298kJ·mol!:(D)830.7kJ·mol 43高温时碘分子可离解为碘原子:L2(g)2l(g)。该反应在1473K和1173K时标准平衡常数 之比为K(1473)K°(1173)=2430,则I键能为() (A)-1528kJ·mol;(B)l52.8kJ·mol;(C)3056kJ·mol;(D-3056kJ·mol 44反应Br2(g=B(g)在1450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为1150K时标准平衡常数的5950倍, 则Br-Br的键能为() (A)188J·mor:(B188kJ·mofr':(C)94kJ·morl:(D)-944kJ·mol 45已知Cl2、CCl4、CBr4分子中各键长分别是198pm、176pm、194pm,则BrCl分子中的键 长约为() (A)187pm:(B)216pm;(C)185pm:(D)190pma
37 已知 E(H-H)=436kJ·mol-1,E(Cl-Cl)=243kJ·mol-1,E(H-Cl)=431kJ·mol-1,则反应 H2 (g)+Cl2 (g)→2HCl(g)的rH 是( )。 (A)-183kJ·mol-1 ; (B)183kJ·mol-1 ; (C)-248kJ·mol-1 ; (D)248kJ·mol-1。 38 已知 H-H 键能为 436kJ·mol-1,I-I 键能为 153kJ·mol-1,H-I 键能为 299kJ·mol-1,则 H2 (g)+I2 (g)→2HI(g)的rH 是()。 (A)290kJ·mol-1 ; (B)9kJ·mol-1 ; (C)-9kJ·mol-1 ; (D)-4.5kJ·mol-1。 40 已知fH (HCl,g)=-92.3kJ·mol-1,H-H 和 Cl-Cl 的键能分别为 436kJ·mol-1 和 240kJ·mol-1 则 H-Cl 的键能为( )。 (A)430.3kJ·mol-1 ;(B)-430.3kJ·mol-1 ;(C)860.6kJ·mol-1 ;(D)-860.6kJ·mol-1。 41 已知 298.15K、100kPa 时,CH4 的总离解能(原子化能)为 1661.8kJ·mol-1。则 C-H 的键能 为( )。 (A)1661.8kJ·mol-1 ; (B)4×1661.8kJ·mol-1 ; (C) 1 4 ×1661.8kJ·mol-1 ; (D) 1 2 ×1661.8kJ·mol-1。 42 已知rH (CO,g)=-110.5kJ·mol-1,石墨的升华热为 694.4kJ·mol-1,O2 的离解能为 493.6kJ·mol-1。则 CO(g)→C(g)+O(g)的离解能为( )。 (A)1077.5kJ·mol-1 ; (B)1051.7kJ·mol-1 ; (C)1298.5kJ·mol-1 ; (D)830.7kJ·mol-1。 43 高温时碘分子可离解为碘原子:I2 (g) 2I(g)。该反应在 1473K 和 1173K 时标准平衡常数 之比为 K (1473)/K (1173)=24.30,则 I-I 键能为( )。 (A)-152.8kJ·mol-1 ;(B)152.8kJ·mol-1 ;(C)305.6kJ·mol-1 ;(D)-305.6kJ·mol-1。 44 反应 Br2 (g) 2Br(g)在 1450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1150K 时标准平衡常数的 59.50 倍, 则 Br-Br 的键能为( )。 (A)188.8kJ·mol-1 ;(B)-188.8kJ·mol-1 ;(C)94.4kJ·mol-1 ;(D)-94.4kJ·mol-1。 45 已知 Cl2、CCl4、CBr4 分子中各键长分别是 198pm、176pm、194pm,则 BrCl 分子中的键 长约为( )。 (A)187pm;(B)216pm;(C)185pm;(D)190pm
4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未经杂化而成键的是()。 (A)CO2:(B)H2S:(C)NH4:(D)H2 47下列有关分子特性中,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的是()。 (A)分子中的三电子键 (B)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 (C)分子中键的极性 (D)分子中化学键的类型。 48下列有关驴2杂化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是由一个l轨道和两个2p轨道杂化而成 (B)它是由一个1s轨道和一个2p轨道杂化而成 (C)每个驴2杂化轨道含有s原子轨道和3P原子轨道的成分: (D)y2杂化轨道既可形成o键,也可以形成π键 49下列有关驴p3不等性杂化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是由一个s轨道和一个3轨道杂化而成 (B)它是由一个ls轨道和三个3p轨道杂化而成 (C)gy3不等性杂化轨道所含s成分不相等,p成分也不相等: (D)y23杂化轨道可以形成o键或π键 5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生轨道杂化的原子必须具有未成对电子 (B碳原子只能发生驴、驴2或驴p3杂化 (C)硼原子可以发生驴2d杂化 (D)发生杂化的原子轨道能量相等 51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用驴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都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 (By2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的1个ns轨道和2个m轨道混合组成的三个新的原子轨道 (C)凡AB3型分子,中心原子都采用驴杂化轨道成键 (DCH4分子中的驴p3杂化轨道是由H原子的ls原子轨道和碳原子3个p轨道混合组成的 5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化轨道普遍存在于由共价键和配位键形成的分子或离子中 (B)H2分子中不存在杂化轨道 (C)O2分子中不存在杂化轨道
46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未经杂化而成键的是()。 (A)CO2;(B)H2S;(C)NH4 +;(D)H2 +。 47 下列有关分子特性中,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的是( )。 (A)分子中的三电子键; (B)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 (C)分子中键的极性; (D)分子中化学键的类型。 48 下列有关 sp 2 杂化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是由一个 1s 轨道和两个 2p 轨道杂化而成; (B)它是由一个 1s 轨道和一个 2p 轨道杂化而成; (C)每个 sp 2 杂化轨道含有 1 3 s 原子轨道和 2 3 p 原子轨道的成分; (D)sp 2 杂化轨道既可形成键,也可以形成键。 49 下列有关 sp 3 不等性杂化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由一个 s 轨道和一个 3p 轨道杂化而成; (B)它是由一个 1s 轨道和三个 3p 轨道杂化而成; (C)sp 3 不等性杂化轨道所含 s 成分不相等,p 成分也不相等; (D)sp 3 杂化轨道可以形成键或键。 5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生轨道杂化的原子必须具有未成对电子; (B)碳原子只能发生 sp、sp 2 或 sp 3 杂化。 (C)硼原子可以发生 sp 3 d 2 杂化; (D)发生杂化的原子轨道能量相等。 51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中心原子采用 sp 3 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都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 (B)sp 2 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的 1 个 ns 轨道和 2 个 np 轨道混合组成的三个新的原子轨道; (C)凡 AB3 型分子,中心原子都采用 sp 3 杂化轨道成键; (D)CH4 分子中的 sp 3 杂化轨道是由 H 原子的 1s 原子轨道和碳原子 3 个 p 轨道混合组成的。 5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化轨道普遍存在于由共价键和配位键形成的分子或离子中; (B)H2 分子中不存在杂化轨道; (C)O2 分子中不存在杂化轨道;